资源描述
江苏建筑 2 0 1 4年第 6期 ( 总第 1 6 6期 ) 传统园林廊空间的演绎 以苏州 I 当代建筑为例 马 鑫 冉 ( 苏 州科技 学 院建筑 与城 市规 划学 院 , 江 苏苏 州 2 1 5 0 1 1 ) 摘 要 近些年, 苏州的建筑创作中涌现出不少精彩的关于廊的设计实例。文章先解析廊的概念, 然后分析传统园林里 廊空 间的特点。i t i f析典型建筑 实例 , 探讨廊空 间在 当代建 筑创作 中的表达和设计手法。 【 关键词】廊; 廊空间; 传统园林; 苏州; 当代建筑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4 5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o 0 5 6 2 7 0 ( 2 0 1 4 ) 0 6 0 0 0 1 0 2 De du c t i o n f r o m Co r r i d o r S p a c e i n t h e Tr a d i t i o n a l Ga r de n t h e Ca s e f o r Co n t e mp o r a r y A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S u z h o u Ma Xi n r a n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C o l l e g e , S u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u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1 5 0 1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c r e a t i o n i n S u z h o u h a s s p r u n g u p a l o t o f e x c e U e n t d e s i g n e x a mp l e a b o u t t h e c o r r i d o r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c o r r i d o r a t fi r s t ,a n d t h e n a n aly 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c o r r i d o r s p a c e i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l g a r d e n s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y p i c a l e x a mp l e s ,i t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o r r i d o r s p a c e e x p r e s s i o n i n c o n t e mp o r a r y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c r e a t i o n a n d me a n s o f d e s i g n Ke y wo r d s : c o r r i d o r ; c o r r i d o r s p a c e ; t r a d i t i o n al g a r d e n; S u z h o u; c o n t e mp o r a r y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廊经常 出现在各种建筑物 中 是 常见 的建筑元 素 而廊 空间也成为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 。 在传统园林 里 几乎 每一处园林都有廊 : 而在当代建筑 中 , 廊也普遍存在于各种 类型 的建筑里 。 苏州丰富的传统园林 资源 , 经常成为设计师 在创作时 的借鉴对象 。 在某种程度上 , 当代建筑 的廊与传统 园林 中的廊虽然在结构 、 材料上发生 了很大变化 。 但在廊空 间的设计理念和功能手法上却可 以继承 、甚至是发扬传统 园林廊空 间的特点 。 随着苏州 当代建筑创作的 日益成熟 设 计师越来越重视从传统 园林 中汲取营养 使建筑不经意 间 呈现 出地 域 特 色 1 廊与廊 空间 1 1廊 的概 念 李允稣在 华夏意 匠一书 中对古代廊做过如下 的总 结 : 廊指的是辅 助建筑 , 所谓“ 堂下周屋 ” , 包 括东西两侧 的 “ 厢房” 。有时 。 它们不以“ 屋 ” 的形式 出现 , 只作为封 闭空 间 的“ 围墙 ” 或者构成 内部交通开敞的“ 连廊 ” 及“ 游廊 ” 。【l j 而 辞 海 则 把廊定义 为“ 屋檐下 的过道或 独立 有顶 的通道 ” 。 从廊位于室内还是室外的关 系来 看 廊可 以分成两种 一 种 是附属性廊 , 廊空 间位于建筑 物内部 。 如室 内的走廊 : 另一 种是独立性 廊 。 廊 空间位于建 筑物外部 , 比如室外 的檐廊 、 园林里的游廊等( 图 1 ) 。 图 1 拙政 园内游廊 廊空 间是 由廊形成 的。 其特征主要是两点 : 一是线形 特 征 。 廊空间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宽度 使廊空 间的整体 空间形 态表现为线形 。线形形式使廊空 间在长度方 向上具有 连续 性 和导 向性 ; 线形也 是廊空间 的基 本视觉特 征 有直 线 、 折 线 等不 同的形 式 , 直 线简洁流 畅 、 折线 变化丰富 , 廊空 间的 表达方式 十分灵活 【 收稿日 J 2 0 1 4 0 8 - 0 4 【 作者简介】 马 鑫 冉 , ( 1 9 8 9 一 )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地 域 建 筑 设 计 与 理 论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江苏建筑 2 0 1 4年第 6期( 总第 1 6 6期 ) 二是 中介特征 廊空间由“ 顶界面 ” 和“ 侧界 面” 围合而 成 , 因为界面的开敞处理 促进了廊 空间与其 他空间的相互 渗透和融合 所 以廊空间表现出室内外化 与室外内化的中 介属性 。 廊空间的介质作用还表现在其过渡性上 , 廊空间可 以作 为室 内、 室外 、 单体建筑 等空间之 间的联 系空间 , 例如 连廊可 以用在室 内空 间之 间、檐廊是室 内向室外 的延伸过 渡 、 建筑周边的回廊可以在单体建筑之 间成 为中介空 间。 1 2 传统园林廊空间 的特点 首先 传统园林 的廊空间在保 留线形形 态的同时 经常 采用局部转折 的设计手法 人们在廊空间中游览时会看到 两侧一幅幅连续 的景 色 为了达到“ 步移景异 ” 的效果 在长 度方 向上 , 往往在 关键 处做局部 曲折 变换 所看 到的景物 如留园进 门的一段廊空 间 通过几次局部转折 把古木交 柯 、 绿荫轩等较为重要的景观或建筑放在节点处 从 而在关 键的节 点形 成景 物的变换 。 廊空 间通过路径 的转折 形 成空 间节奏 的小高潮 移步换景 。 吸 引着游人 的视线不断前进 其次 , 在传统 园林 中 , 利 用廊空间 的中介性 , 通过 围合 或分隔的手法 使 园内的不 同空间达到相互渗透 、 过渡的 目 的 如拙政园海棠春坞一侧的复廊 , 两座单面廊 中间用墙相 隔 。 两面都可供游 人行走 , 廊空 间划分 了两侧 的景 区 , 又通 过墙上的花窗 把两面景色不同的空间联系在一起 由于廊 空间的 中介作用 园内不 同空 间似隔非隔 欲断还连。 第 三 传统 园林 的廊空 间不仅是空间艺术 也是时空艺 术 张永和曾这样描述过网师园的一段 廊空间 “ 小 山丛桂 轩两侧有 曲廊 折 4次 大约需走 2 8步 如在两点之 间画直 线 约用 2 4步 走 2 8步需 要的时 间比 2 4步多 2 s 左右 两 点之 间便增 加了 2 s的距离 ” 嘲 这 里指 出了廊空 间的时间 要 素。 把空 间和时 间同时进行考虑 , 廊空 间的存在 变成 了四 维 的时空 : 空间变化越 多 , 人们 的视线变换也 就越频繁 体 验 的空 间相应也越多 : 因此人们 获得 了更 丰富的空间感 受 , 经历 的观赏时间也更长 2 苏州 当代建筑的廊空间实例分析 2 1 苏 州 博 物 馆 新 馆 贝聿铭设计 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有很多灵感来 自苏州 传统园林 新馆 内有几处连廊营造出十分有特色的廊空间 其一是 首层 的西廊和东廊 在对这条较长 的廊 空间进 行 处理时 贝聿 铭在关键 的转 折处分别设 置 3个大小 、 高 低 、 形状各不相同的空间节点 , 即莲花池 、 大堂和紫藤园 , 令 廊空间富于变化 张弛结合 并 形成 空间序列 的 3个重要节 点 同时 又保持 了其线形 的特征 。另外 西廊 和东廊在侧界 面和顶界面的处理上也别具匠心。 例如其 中的西廊 其侧界 面上开有面向主庭园的六 角形 窗 通过借景 丰富廊空间 内 的视觉流线 : 顶界 面进行 了高低变化 不仅引导了游客的行 进路线 而且一步步引 向视觉 的终点莲花池 形成空间序列 的高潮 其二是环绕紫藤园的连廊 廊空间的长度虽然相对 比 较短 不过贝聿铭 巧妙 的进行 了空间的渗透处理 通过廊空 间中段 较大面积的玻璃 窗 , 使廊空间和紫藤 园相 互渗 透。 游 客站在廊空间下 可 以透过玻璃窗窥见紫藤园中的景色 一 方面达到吸收景 物从而借景 的 目的 :另一方 面也加强 了空 间的层 次 避免 了廊空间 的单调乏味。 其 三是新馆 1 层西侧 的走廊 一般来说 完全封闭 的空 间给人 以压抑的感觉 所以在当代 建筑 中多趋向于营造 明 快光亮 的空间 廊空间一面朝主要 的展 室 , 另一 面靠墙 ; 展 室相对较暗 而廊空间的顶界面采用玻璃 和木色遮光条结 合 的做法 使 天光从顶棚倾斜 而下 这样 便形成了 明暗 的对 比变化 廊空 间的设计运用 了传统造园“ 动观与景观 ” 【 相结 合的思想 , 观众在廊空 间下 行走 , 看到展室 的陈列 品。 属 于 动 观 :而 在 廊 空 间的 中段 挑 出 的 一 段 矩 形 空 间 内驻 足 观看 主庭 园的景色 , 属于静 观 ; 观众 游览流线 的动静 结合 , 运动 与静止 的时空处理 颇有传统园林 的意趣 2 2 苏州 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 紧邻拙政园 新馆在廊空 间的设 计 上同样可以找到传 统园林 的影子 例如其 中一处游廊 在 这段狭 长又封 闭的廊空 间里 设计 师为了避免沉闷 、 闭塞的 不利条件 做了新颖 的尝试 在侧界面边缘插入 了新的体 块 创造 出 3个光亮 的咫尺空 间 设置花木 并 用玻璃 窗围 合 与侧界面封闭的粉墙相映成趣 手法类似传统 园林 里的 “ 框景 ” , 使游人不禁 回想起苏州园林里熟悉的空间感受。 而 且 3个小空间彼此间距不尽相 同被错 落有 致的置人廊空 间 , 形成节奏 的疏密变化 。这 3个独特的小空间 , 打破 了两 侧 由高墙限制所形成的压抑感 。游人行 走其 问 , 游兴递增 ; 原本平淡无 奇的走道 , 借空 间虚实 、 光线明暗 的对 比, 创造 出别具一格的空间体验 再 比如博物馆 内的另外一条连廊 廊空间位于室外庭 院与室 内展厅的 中间 是 中介性质 的空间 廊 空间通过 2个 侧界面不 同程度 的开敞 使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经过廊空 间的相互渗透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由于室外与室 内两 面 的景物 不同 在互相 因借的同时 又彼此反衬 , 构 成对面景 色 的背景 , 增 加了廊空 间的趣味 和层次 而且在靠 近室 内一 侧 的界 面上 透过圆形 的窗洞 可以吸收室 内空 间的景 物进 入游人 的视线 而且被吸收的景物差 不多位于洞 口的 中央 好像一 幅画被镶嵌在镜框之 中给人一种身在 画廊般 的美 妙 感 受 3 廊空 间在 当代建筑 中的处理手法 在廊空 间的创作 上 首先需要充分 利用 线性 空间与中 介空间这两 个性质 一是利用廊空问的线形特征 可 以达到 组织空 间 、 引导视 线的作用 如某些入 口不够 明显 的建筑 廊空间可以作为引道 : 一些需要重点烘托的空间 廊空间可 以将前面的空间组织串联起来 并在后 面将 关键处逐步推 向高潮。 二是发挥廊空间的 中介特征 , 分隔 、 过渡 、 渗透与廊 空间相联系的其他空间 例如 日本传统建筑的“ 缘侧 ” ( 檐下 的廊 子) 就是典 型的灰空 间 , 利 用檐廊下 的廊空 间 ,“ 作为 ( 下转 第 8页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8 江苏 建筑 2 0 1 4年第 6期( 总第 1 6 6期) 据本次社 区划分 和新 的配套标准 在控规全覆盖的基础上 适 当优 化、 调整。 目前规划内容已逐 步落实 到 常州市主城 区控制性详 细规划 中 , 以此 确保设施有效 落实 , 便于后期 规划实施与管理 4 2 建成数据库 指导土地出让 条件 编制 规划 对下一层次 的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目前 , 社 区设施 的数据库 已初 步建成 规划局编制 出让地块规划条 件时 基本据此提 出相关设施的具体要求 作为 国有土地使 用权出让合 同的组成部分 如天宁 区老年服务 中心地块 已 按本次规划内容进行 出让 已完成建设工程审批 现正有序 建设中 该项目将成为常州街道级与基层社区级社区中心 集 中建设的典型范例 4 3执行有据 、 落实有力 , 部分用房调整到位 目前已有部分社 区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用房根据规划调 整到位 形成 “ 一居一 楼” 的模式 如 兰陵街道九州新世 界社 区、 雕庄街道朝 阳花园社 区、 北 港街 道运河苑社 区和潞 城街 道曙光社区等 这些都 已成为星级社 区 是 常州基层社 区中 心的典范 ( 上 接第 2页 ) 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 间, 介乎内与外 的第 三域 喇 , 室内与室外空间彼此联 系而不互相 割裂 ( 图 2 ) 。 图 2 日本传统建筑 中的” 缘侧 ” 而在当代建筑廊空间的处 理手法上 可 以借 鉴传 统园 林的成功之处。 首先是廊空间的转折处理 。 正如传统园林中 廊空间的局部转折一样 这种视线 和路 径的丰富变化对体 验者的空间感受而言是很重要的。 在处理手法 上 。 界面的曲 折在保持廊空间方 向性的前提下 可以在关键处设置不同 的景物 丰富行人 的视觉观感 : 曲折的路径可以丰富人们的 体验 不 过也应避 免路线过 于复杂而失去流线 的简洁 。 其次是廊空间的渗透处理 在顶界面和侧界面进行边 界 的柔化 既划分各个 空间 又保持廊空间的开敞化 。可 以 将侧 界面的一 向 、 或两 向开敞 , 形成连续 的开 敞空间 , 使空 间之 间相互过渡 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 : 也可以在侧界面上 仿照传统 园林 的做法 开设 漏窗或花窗 把相邻空间 的景物 5结 语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社 区建设是社会建设 的基础 工程 , 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的重要 内容 。 社区公益性公共服 务设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其规 划与实施应该 逐步走向 规范化的轨道 。 针对常州 目前规划 与实施 、 行政管理间的脱 节问题 我们更重要的是应建立起 以社 区为基本 单位 的规 划与管理体系 将设施的规划配建真正与出让地 块规划条 件 、 批 后实施管理等结合 统一起来 。 这些 问题还涉及到建设 标准 、 部门分工以及监督 机制等一 系列 问题 仍需 要我们进 一 步 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州市主城 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研 究 2 0 1 2 2 常州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研 究 2 0 0 8 【 3 G B 5 0 1 8 0 9 3 t -,11 居住 区规 划设计规 范( 2 0 0 2 - - 版) 【 s 1 中 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8 【 4 1 4蔚 , 赵 民 从 居住 区规划 到社 区规 划 】 城 市规 划 汇 刊 , 2 0 0 2 ( 6 ) 吸收到廊空间内 ; 还可 以在廊空间内设置夹层 、 或者插 入体 块 丰富廊空 间内的变化 。 形成 复合空 间。 最后 要充分考虑人在廊空间的运动 。在廊空 间中 , 人 的行动不限于行进 还要在空间中活动 ; “ 如果人在空间 中 运动 也可认 为是空间在人 的周围运动 ” 如果仅把 廊空间 看作是静止的 便忽视 了空 间被认知 的方式运 动 或者 说是人在廊空间 内的时空经验翻 。因此 在设计时可 以把廊 空 间分割为若干小段 。 便 于丰富廊空 间的变化 和层 次 : 同时 提供驻足停 留或休息的地方 游人就可 以静静的欣赏廊空 间及相邻空 间的景色 延长 了人们在廊空间 内所经历 的时 间 带给游人 一种大于实际尺度 的空 间感受 。 传统 园林 的廊空 间包含 了很多优秀 的设计思想 和处 理 手法 这些对于现代建筑的廊空间创作 十分具 有借鉴意义 。 如果当代设计 师可 以从传统园林廊空间 的设计 中得 到灵感 或启发 并运用于地方建筑 的实践中 那么对于在 当代 建筑 中创造 多样 统一 的廊空 间无疑大有裨益 。 参考文献 f 1 】李允稣 华夏意匠f M】 天津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2 0 0 5 【 2 】张永和 非常建筑 MI 黑龙 江 : 黑龙 2 r - 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97 f 3 】陈从 周 说 园 M】 上海 : 同济大学 出版社 , 1 9 8 4 【 4 】 黑 川纪章 日本的灰调 子 文化 U 】 世界 建 筑 , 1 9 8 1 ( 1 ) : 5 7 61 5 1张永和 作 文本 M】 北京 : 生活 读 书 新知 三 联 书店 , 2 00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