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0710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C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D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2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CH4P2O5MgO BaCl2HNO3NH4HCO3A属于氧化物B属于酸C属于盐D属于有机物3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4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CO+CuOCu+CO22Al+Fe2O3Al2O3+2

2、Fe2Na2O2+2CO22Na2CO3+O22H2S+SO22H2O+3SA属于置换反应B属于复分解反应C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变D都有单质生成5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Cl SO42 CO32 Ca2+ 微 溶 溶 微 不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D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6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内容

3、试剂与方法 结论与解释 A 分离CaCO3和CaO加水溶解、过滤 CaO溶于水 B 除去BaSO4中的BaCO3加稀盐酸、过滤 BaCO3溶于稀盐酸 C 鉴别NaOH、Na2SO4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显碱性 D 检验溶液中的Mg2+ 滴加NaOH溶液Mg(OH)2不溶于水 AA、BB、CC、DD、7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H2Cu 方案二:CuOCuSO4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节约能源 Cu产率高 产品纯净 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ABCD8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

4、图所示,读识如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反应速率:MgFeZn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ABCD9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AHCl、Na2SO4BNaCl、HNO3CHNO3、Ba(NO3)2DNaCl、NaOH10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离子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经测定,溶液的pH=1;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

5、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向实验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Cl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11读识下面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物质的化学式:(1)只含有一种元素 ;(2)含有二种元素 ;(

6、3)含有三种元素 ;(4)含有四种元素 12请列举一例生产、生活中的事实来证实、说明或解释下列化学现象:例如:金属具有光泽 黄金饰品(1)缓慢氧化 (2)氦气性质稳定 (3)中和反应 (4)温度高,反应速率大 13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 ,判断依据是 ;(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14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uO、FeO、SiO2等

7、)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参考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反应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 ;(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4)操作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蛋白粉是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混合制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营养不良或疾病导致蛋白质缺乏的人群补充营养请回答:(1)蛋白粉补充的营养成分是 ;(2)市售劣质蛋白粉往往添加食用香精、淀粉,从颜色和味道都难以分辨用少量样品验证这种蛋白粉中含有淀粉的方法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16(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

8、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 ,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

9、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 样品溶解 食用碱溶于水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17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新投入比赛请阅读信息后,回答:(1)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8(1)探究小组欲从含有FeCl3、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一定量的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铁粉,一段时间后铁粉完全溶解,但未发现红色固体沉积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经查阅资料,铁粉在废液中发生

10、两个化学反应: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2)探究小组另取废液,向废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铁粉至充分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的原因是 ;经测定,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1.6g,其中,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C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

11、D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化学变化,故A错;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利用了化学变化,故B错;C、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是利用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其中 包含着化学变化,故C错;D、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12、2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CH4P2O5MgO BaCl2HNO3NH4HCO3A属于氧化物B属于酸C属于盐D属于有机物【考点】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HNO3 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NH4HCO3属于盐,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C、BaCl2 是由钡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NH4HCO3

13、属于铵盐,故选项正确D、NH4HCO3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3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本题可通过一段时间后,两个小烧杯中的液体没有直接接触,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指示剂变色,来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甲中氨水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乙中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丙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

14、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丁中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硝酸分子运动到了石蕊溶液中故甲、丙、丁能达到目的故选:C4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CO+CuOCu+CO22Al+Fe2O3Al2O3+2Fe2Na2O2+2CO22Na2CO3+O22H2S+SO22H2O+3SA属于置换反应B属于复分解反应C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变D都有单质生成【考点】FA:反应类型的判定;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A、置换反应是单换单的反应;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C、单质化合价是零

15、;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置换反应是单换单的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中的生成物中都含有单质,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含有化合物,故B错;C、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是零,故C错;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都有单质生成,故D正确故选D5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Cl SO42 C

16、O32 Ca2+ 微 溶 溶 微 不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D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考点】9Q:酸碱盐的溶解性;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A、根据表格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溶解性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C、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不溶)D、离子间若能

17、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解答】解:A、表格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依据的是20酸、碱、盐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Ca(OH)2、CaSO4的溶解性是微溶,溶解度在0.01g1g之间;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溶解度小于0.01g,故选项说法错误D、Ca2+、NO3、Cl三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内容 试剂与方法 结论与解释 A 分离CaCO3和CaO加水溶解、过滤 CaO溶于水 B 除去BaSO4中的BaCO3

18、加稀盐酸、过滤 BaCO3溶于稀盐酸 C 鉴别NaOH、Na2SO4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显碱性 D 检验溶液中的Mg2+ 滴加NaOH溶液Mg(OH)2不溶于水 AA、BB、CC、DD、【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9V: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

19、鉴别它们D、根据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能分离出碳酸钙,但不能得到氧化钙,故选项实验的设计不合理B、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难溶于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的设计合理C、NaOH、Na2SO4分别显碱性、中性,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显红色、无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的设计合理D、检验溶液中的Mg2+,滴加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若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镁离子,故选项实验的设计合理故选:A7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

20、案:方案一:ZnH2Cu 方案二:CuOCuSO4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节约能源 Cu产率高 产品纯净 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ABCD【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85:金属的化学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解答】解: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节约能源,这是因为方案一中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消耗能源;Cu产率高,这是因为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还原出的铜覆盖在氧化铜表面,导致氧化铜不能完全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时,部分氧化铜不能反应,得

21、到的是混合物,而锌和硫酸铜反应时也被是锌过量,得到的也是混合物,因此两种方法得到的都是混合物;操作安全,这是因为反应过程不需要加热,操作更安全故选:B8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如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反应速率:MgFeZn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ABCD【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依据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镁、锌

22、、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24 98 24.8g 0.4g反应后溶质为:19.6g+4.8g0.4g=24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Zn+H2SO4=ZnSO4+H265 98 213g 0.4g反应后溶质为:19.6+13g0.4g=32.2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Fe+H2SO4=FeSO4+H2 56 211.2g 0.4g反应后溶质为:19.6g+11.2g0.4g=30.4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所以反应速率:MgZnFe,故错误;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故正确;通过推导可

23、知,硫酸中的溶剂质量相等,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故错误;通过计算比较可知,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故正确故选:D9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AHCl、Na2SO4BNaCl、HNO3CHNO3、Ba(NO3)2DNaCl、NaOH【考点】9U:酸、碱、盐的鉴别【分析】根据四种物质与两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AgNO3溶液,产生气泡的原溶液是K2CO3溶液,无明显变

24、化的是BaCl2、硝酸镁溶液,再向无明显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无明显变化的是Mg(NO3)2,仅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故选项正确B、HNO3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钾能与BaCl2、AgNO3、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NaCl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与BaCl2、Mg(NO3)2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BaCl2、Mg(NO3)2溶液,故选项错误C、HNO3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钾能与BaCl2、AgNO3、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NO3)2与BaCl2、AgNO3、Mg

25、(NO3)2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再将硝酸银溶液分别滴加至另外三种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是BaCl2、K2CO3,无明显变化的是Mg(NO3)2溶液;BaCl2、K2CO3与NaOH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BaCl2、K2CO3;故选项错误故选:A10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离子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经测定,溶液的pH=1;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向实验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

26、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Cl【考点】9V: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分析】溶液的pH=1,该溶液显酸性,不含有OH;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一定含Fe3+;向实验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滤

27、液中含有Ba2+【解答】解:经测定,溶液的pH=1,该溶液显酸性,一定含有H+、一定不含有OH;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一定含Fe3+;向实验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证明滤液中含有Ba2+,则一定不含有SO,溶液中阴阳离子平衡,所以一定含有Cl、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11读识下面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物质的化学式:(1)只含有一种元素H2;(2)含有二种元素H2O;(3)含有三种元素H2SO4;(4)含有四种元素NaHS

28、O4【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名称,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式【解答】解: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是氢、氧、钠和硫提供的元素分别为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和硫元素(1)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如氢气、氧气、钠和硫;故填:H2(符合题意即可);(2)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氧化钠、硫化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故填:H2O(符合题意即可);(3)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等;故填:H2SO4(符合题意即可);(4)含有四种元素的化合物有硫酸氢钠,故填:NaHSO412请列举一例生产

29、、生活中的事实来证实、说明或解释下列化学现象:例如:金属具有光泽 黄金饰品(1)缓慢氧化铁的锈蚀(2)氦气性质稳定作保护气(3)中和反应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4)温度高,反应速率大加热会使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考点】H6: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6K:常见气体的用途;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常见的缓慢氧化反应、稀有气体的性质与应用、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解答】解:(1)铁的锈蚀、食物的腐败、农家肥料的腐熟、酒和醋的酿造等均属于缓慢氧化;故填:铁的锈蚀(答案合理即可);(2)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故填:作保护气;

30、(3)中和反应是指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如可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故填: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答案合理即可);(4)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热会使该反应的速率加快;故填:加热会使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答案合理即可)13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钾,判断依据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

31、关系是:甲乙(填“、”“或“=”)【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R: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升高,乙烧杯中的固体明显减少,甲烧杯中的固体变化不明显,所以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钾;(2)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

32、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温度升高到30,乙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所以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故答案为:(1)氯化钠、硝酸钾,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2)14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uO、FeO、SiO2等)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参考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反应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盐的化学式为ZnSO4、CuSO4、FeSO4;(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SiO2等;(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4)操作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

33、O3ZnO+CO2【考点】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85:金属的化学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反应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SiO2等;(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通过过滤能够把固体和液体分离;(4)操作四中,高温条件下,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反应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硫酸盐有ZnSO4、CuSO4、FeSO4故填:ZnSO4、CuSO4、FeSO4(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S

34、iO2等故填:SiO2等(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过滤,通过过滤能够把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填:过滤(4)操作四中,高温条件下,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ZnO+CO2故填:ZnCO3ZnO+CO215蛋白粉是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混合制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营养不良或疾病导致蛋白质缺乏的人群补充营养请回答:(1)蛋白粉补充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2)市售劣质蛋白粉往往添加食用香精、淀粉,从颜色和味道都难以分辨用少量样品验证这种蛋白粉中含有淀粉的方法是滴加碘液(碘酒)【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JD:鉴别淀粉

35、、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1)根蛋白粉是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混合制成的粉剂进行分析;(2)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进行分析【解答】解:(1)蛋白粉补充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2)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碘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因此,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所用的方法是滴加碘液故答案为:(1)蛋白质;(2)滴加碘液(碘酒)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16(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

36、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C,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HCl+NaHCO3=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BE(填序号)(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

37、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 样品溶解 食用碱溶于水 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考点】6X: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碱反应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氯化氢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

38、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BE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的实验步骤是: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解答】解:(1)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氯化氢

39、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BE;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C;HCl+NaHCO3=NaCl+H2O+CO2;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ACBE;(2)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的实验步骤是: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

40、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故答案为: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17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新投入比赛请阅读信息后,回答:(1)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1;(2)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10:71【考点】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1)根据氯乙烷的化学

41、式来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1个氯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则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1;故填:2:5:1;(2)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35.51)=48:10:71,故填:48:10:7118(1)探究小组欲从含有FeCl3、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一定量的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铁粉,一段时间后铁粉完全溶解,但未发现红色固体沉积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加入的铁先和氯化铁反应,由于铁的量不足,没有来得及和氯化铜

42、反应;经查阅资料,铁粉在废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2)探究小组另取废液,向废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铁粉至充分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的原因是铁和氯化铁反应固体质量是减少的,而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质量是增大的,当两者变化量相同时则固体沉积物质量和加入的铁质量相等;经测定,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1.6g,其中,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0.2g,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1.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提示的反应以及对应的

43、现象结合加入的少量铁粉等要素分析;(2)根据固体变化情况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1)根据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以及对应的现象可知,铁参加了反应,但是却没有得到铜,说明先发生的是第一个反应,结果铁的质量很少,导致没机会和氯化铜反应,从而没有得到铜;(2)2FeCl3+Fe3FeCl2 这个方程式时固体减少的反应; CuCl2+FeFeCl2+Cu这个反应加入56g铁就生成64g的铜,是固体增加的反应当第一个的减少量和第二个的增加量相等时,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设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为y反应导致的固体增加量为aCuCl2+FeFeCl2+Cu 固体增加量 56 64 6456=8 y 1.6g 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