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905824 上传时间:2024-10-19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9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122陈丽斌病因孙广仁.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六章 病 因 病因学说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一节 六淫第二节 疠气第三节 七情内伤第四节 饮食失宜第五节 劳逸失度第六节 病理产物第七节 其他病因病因学说概述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v 六淫、疫气v 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v 病理产物v 医源因素、药物因素、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的“六气病源”说 “阴、阳、风、雨、晦、明”(二)内经的病因阴阳及“三部”分类法 1.邪分阴阳(素问 调经论:风雨寒暑属阳伤体表;饮食、居

2、处、喜怒属阴伤内脏)2.三部分类(灵枢 百病始生:喜怒伤脏;风雨伤上;清湿伤下)(三)张仲景的“三分病因”法 经络受邪入脏腑-内所因也;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外皮肤所中也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为后世“三因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v(四)晋代葛洪的“三因论”(雏形)肘后备急方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五)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v(六)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六淫侵袭-外所因;七情所伤-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 虫兽所伤等称为 不内外因 v(七)现代的病因“四分法”v一是外感病因(包括六淫和疠气);v二是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

3、、饮食失宜和劳逸过度);v三是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包括痰饮、瘀血和结石等);v四是其它病因(包括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及先天因素等)。7.本教材的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 病理产物 其他病因v 思考:如何探求病因?辨症求因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v 结果 病因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风 寒 暑 火 湿 燥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

4、淫。气候变化(六气)人体正气六淫六淫发病发病不病六气v(一)外感性外感病v(二)季节性-时令病v(三)地区性-地域性 v(四)相兼性-杂合性 风邪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轻清,升发,向上,向外 风性轻扬、开泄-汗出、恶风 头面-头痛、眩晕、面肌麻痹、口眼歪斜 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 表-恶风、发热、汗出 阳邪易袭阳位疏通透泄 v(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 善动不居,游移不定 病位游移、行无定处 风痹 游走性关节疼痛 数变 来去疾速、变化无常 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风疹 v(3)风性主动 动摇不定 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 v(4)风为百病之长 +寒 风寒 风 +湿

5、风湿 +热 风热 +燥 风燥 发病机会多、通透性 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v思考:是否寒邪致病只见于冬季?v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v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阻遏阳气 寒邪耗伤阳气 阴邪阳气阴胜则阳病v(2)寒性凝滞 肌表-头身疼痛;筋肉关节-关节冷痛剧烈 痛处固定不移 得温痛减 遇冷痛增 (寒痹)凝结、阻滞不通 -疼痛 v(3)寒性收引 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肉收缩挛急 寒袭肌表,使腠理闭塞-无汗 寒客血脉,使血脉挛缩-脉紧 寒邪侵犯关节、筋脉,使关节、筋脉收缩拘急-肢体屈伸不利,挛急作痛,或冷厥不仁 湿邪 长夏:大暑秋分

6、(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湿阻胸膈-胸膈满闷 湿阻中焦-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阴邪阳气 困阻阳气 耗伤阳气 阻遏气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或者尿少、水肿等v(2)湿性重浊 湿浊在上-面垢、眵多 湿滞大肠-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 湿浊下注-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 湿邪浸淫肌肤-湿疹流水秽浊 沉重沉重感秽浊表-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头重如裹 关节-关节酸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病位固定(湿痹)排出物秽浊不清(3)湿性黏滞 湿滞大肠-大便黏滞不爽 湿滞膀胱-小便涩滞不畅 湿聚成痰-痰黏量多 起病隐缓,反复发作 或时起时付,缠绵难愈 病程较

7、长,不易速愈 (湿疹、湿痹、湿温)黏腻 停滞 症状的黏滞性 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水肿 淋浊 带下 泄痢 下肢溃疡 人体的下部 燥邪 初秋-温燥 深秋-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为什么?)燥邪 肺津 燥伤肺络 干咳少痰、痰黏难 咯、痰中带血 大肠 大便干涩不畅阳邪干燥、涩滞不利 火(热)邪 温邪 v火邪与温邪、热邪的同、异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这是病邪程度上的区别。以形象言,热无形而火有形可见。热邪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等;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都为阳邪(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阳邪

8、阳气病理性偏亢实热证趋上头面部热象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流脓(2)火热易扰心神 轻-心神不宁-心烦、失眠 重-心神错乱-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 心为阳(火)脏火为阳邪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邪气迫津外泄或下泄 直接消灼煎熬津液 伤津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火热邪气气随津泄 直接消耗人体之气 耗气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微弱 脉微欲绝(4)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邪气燔灼肝经劫耗阴液 筋脉失养运动失常 高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 火热邪气扩张血脉加速血行 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热极生风 出血吐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月经过多崩漏(5)火邪易致疮痈 暑邪

9、 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明显的季节性 内暑?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伤暑 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中暑 伴有神昏、肢冷、抽搐-暑厥(危证)v(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阳邪阳热症状高热心烦面赤 脉洪大(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升上犯头目热扰心神 头昏目眩心烦闷乱而不宁 散腠理开泄而多汗 口渴喜饮、尿赤短少 气短、乏力 昏倒不省人事 伤津耗气v(3)暑多挟湿 暑湿暑湿夹杂证暑热发热、烦渴湿阻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六一散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明吴又可温疫论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瘟疫病 v疠气的传染途径: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

10、;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 热盛伤津扰神动血 生风 气候因素 环境因素 预防措施不当 社会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v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v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种引发或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情志刺激过于突然暴喜、骤惊过于强烈大恐、狂喜持续过久久 悲忧愁不解苦思不解人体正气虚弱发病七情内伤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关系(如同六气与六淫的关系)情志刺激人体正气发病

11、不病七情内伤七情 1.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精气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藏 化 生 伤 伤 伤 2.情志过激又伤五脏精气:大喜、大惊、大怒、过度思虑、过度恐惧五脏肝心脾肺肾精气情志怒喜思悲恐 3.五脏之中,尤其心与肝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心神 五脏精气充盛 气血运行畅达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正常情志活动 4.五脏与不同的情志活动之间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联系 五脏肝心脾肺肾情志怒喜思悲恐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v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v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惊喜心、肾-心神不宁 郁怒肝、心、脾-肝气郁结 忧思脾、心、肺脾失健运 心 悸 失 眠 健 忘精神失常 两胁胀痛

12、胸闷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月经延后痛经闭经 食欲不振 脘腹胀满 大便溏泄 v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如大喜大怒易致心脑病发作。怒则气上:大怒、暴怒肝肝气上逆,血随气逆 肝气郁结 v喜则气缓 暴喜伤心气机迟缓,心气涣散不收神气失守 v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伤肺肺气耗伤,气失鼓动振奋,神气消沉 v恐则气下 猝受恐吓/长期恐惧伤肾气泄于下,肾气不固,精气耗泄v惊则气乱 惊心气紊乱,气血失和,心神失常 v思则气结思伤脾中焦脾胃气机郁结,升降失常,纳运不健 暗耗心血,神失所养 情志病: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

13、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饮食失宜v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三)饥饱失常 v二、饮食不洁 v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29位营养学专家提出v10种健康食品:大豆(豆浆,豆奶);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白菜等);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口菇等菌菇类;绿茶;胡萝卜;荞麦;禽蛋蛋白。v5种限食食品:高浓度酒;烟熏类食品;腌菜类食品;煎炸类食品;含糖饮料。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继发性病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

14、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机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有形之痰饮:P232 痰饮 无形之痰饮:P232 只见其症,不见 形质,通过辨证求因来确定 如眩晕、癫、狂有形之邪v饮:痰饮(狭义)胃肠 悬饮胸胁 溢饮四肢 支饮胸膈 痰 饮 水 湿 性状 稠浊 清稀 更清 弥散v有时不予严格区分 病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病机肺脾肾肝三焦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常痰饮v水液代谢障碍是痰饮的病理基础外 感内 伤 肺胸闷气喘、咳嗽吐痰 咽喉梅核气 经络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 肠胃呕吐,腹胀肠鸣 心脉胸闷、心痛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 脾-水湿不运

15、;肺-宣降失职,水液不布;下焦-肾、膀胱的蒸化功能 -水液停蓄 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痰迷心窍-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痰蒙清窍-头昏头重,眩晕、精神不振 痰饮致病特点示意图痰饮血脉脏腑组织脾肺肾肝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心易于蒙蔽神明百病多由痰作祟妨碍血行痰瘀互结v怪病多痰:咳、喘、悸、眩、呕、满、肿、痛 v瘀血 是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不为生理上所需要的瘀积之血。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 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脏腑功能脉道通利寒 热血液运行不畅血离经脉而瘀积气的推动与固摄瘀血形成示意图血出血出致瘀致瘀气滞气滞致瘀致瘀因虚因虚致瘀致瘀血寒血寒致瘀致瘀血热血热致瘀致瘀各种外伤各种外

16、伤脾不统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肝不藏血 流产等出血流产等出血 情志不畅情志不畅痰饮阻滞痰饮阻滞气虚失运气虚失运阳虚失温阳虚失温阴虚失柔阴虚失柔 津液失充津液失充 寒客血脉寒客血脉热入血脉热入血脉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运动力减退血脉舒缩失常血液容量减少血脉挛缩 血液凝涩 血热互结 血液黏稠 迫血妄行 血血瘀瘀发发展展瘀瘀血血久病久病从瘀从瘀瘀血的致病特点示意图瘀血血脉心肝脏腑血脉脏腑失养影响血脉运行阻滞气机新血不生脏腑 组织 病位固定 病证繁多 胸痹心痛口唇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脉涩不畅 出血暗红 局部青紫肿胀疼痛肌肤甲错毛发不荣 局部刺痛固定不移 癥积肿块 思 考 题1.六淫、疠气、七情内伤、痰饮的概念2.试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 3.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具体表现4.试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有哪些?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6.简述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7.暑邪的概念8.简述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9.如何理解湿性重浊?10.简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1.试述瘀血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