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901825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1. 基本情况-41.1项目名称-41.2项目类型-41.3项目属性-51.4主要工作内容-5 1.4.1 科学研究-5 1.4.2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6 1.4.3 人才队伍建设-7 1.4.4 中外合作-9 1.4.5 构建大德育模式-91.5 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111.5.1 总目标-111.5.2 阶段性目标-111.6 项目总投入情况-121.6.1 人员情况-131.6.2 资金投入-131.7 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132必要性与可行性-13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32.1.1 党中央对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贯要求-13 2.1.2 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指示-15 2.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16 2.1.4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17 2.1.5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182.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92.3 项目的延续性-192.4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203. 实施条件-203.1 人员条件-20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要成员表-21 3.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员主要科研项目表-22 3.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员市级优秀教学奖情况表-24 3.1.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3、成员学术成果出版情况表-253.2 资金条件-413.3 基础条件-414. 进度与计划安排-424.1 2012年 夯实基础阶段-424.1.1 创办期刊-42 4.1.2 以课题为抓手整合团队-42 4.1.3 考试改革-43 4.1.4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43 4.1.5 图书资料库建设-434.1.6 建设精品课程-434.1.7 举行小型学术会议-434.2 2012年 巩固阶段-43 4.2.1 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43 4.2.2 参加学术会议-44 4.2.3 邀请专家讲学-44 4.2.4 全面铺开“1+1主持”模式-444.2.5 继续加强课程建设-444.3 2011

4、年 学科成熟阶段-444.3.1 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44 4.3.2 出版学术专著-44 4.3.3 邀请专家咨询-45 4.3.4 提高课程实效性-455. 主要结论-45 5.1 预期成果-455.1.1 申报一个市教委重点学科-45 5.1.2 建设两门精品课程-45 5.1.3 形成一支队伍-45 5.1.4 出版一批科研成果-46 5.1.5 培养一批研究生-465.2 意义-46“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基本情况1.1 项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2004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和重视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并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目的就是为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2010年6月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作用“远远不够”,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重视并解决思想政治课与学科建设两张皮的问题”,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搭建更好平台。”根据上海市市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和上海市市本级学科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学科建设项目是指高等院校

6、、科研单位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以某一学科为基础,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开展的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项目。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根据上海市关于学科建设项目的相关规定,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张皮“问题的指示精神,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为主题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从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中外合作、构建大德育模式五个方面着手,整体推进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一级学科做准备。1.2 项目类型: 1.3 项目属性:1.4 主要工作内

7、容:以下从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中外合作、构建大德育模式五个方面介绍主要工作内容。1.4.1 科学研究1)现有的基础和特色近年来,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这个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先后承担了20多项相关课题(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有7项),获得经费70余万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学科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及其与政治认同的关系研究;二是注重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生发展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尤其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

8、划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三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2)主要工作内容A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提供学理支撑。本学科要根据中央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科建设“两张皮”问题的指示精神,在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另外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功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讲清楚、说明白,才

9、能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打下基础;二是加强对世情、国情、社情、市情以及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人生需求的研究,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和载体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衔接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等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校园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研究,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提供抓手。B. 创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期刊,为本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平台。目前,国内专门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集中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期刊很少,这给全国从事马克

10、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科研人员带来了困难。我校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作为以书代刊的论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第一辑,第二辑正在编辑当中。我们将在不断提高学科成员论文质量的同时,向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约稿,逐步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力争在5年内把这本期刊办成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期刊。C. 参加和举办学术会议,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学术会议是学术同行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也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大好机会,本学科鼓励和支持学科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同时,我校的马克思主

11、义理论学科还将举行两次学术会议:一是在1年内举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讨会;二是在3年内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学术研讨会。通过举行学术会议,不仅能够帮助本学科成员与国内专家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扩大本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D.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支持。近年来,本学科每年投入数万元经费用于购置相关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目前拥有的专业图书已经达到2万余册,拥有的学术期刊已经达到数十种,拥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超过上千种,拥有的数据库有10余种。本学科将在继续购置中文书籍和期刊的基础上,购置一批相关的外文原版书籍,同时加强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提高对专业图书资料

12、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1.4.2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1)原有的基础和特色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向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4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有3门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本学科还注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近年来取得了4项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奖,有6人获得上海市市级荣誉称号,有5名思政课教师被学生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本学科的思政课教师连续3个暑假带领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增进大学生对于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13、育的针对性,2名思政课教师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主要工作内容A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科学拟定教学大纲、编写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拍摄精彩教学片,搜集整理完善教学案例库,精心设计复习思考题,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并争取在5年内获得2-3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上海市教委精品课程。B.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着重推广案例教学法;综

14、合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展精彩多媒体课件的评比工作;探索并推广“1+1”讨论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C. 不断探索考核考试办法。积极探索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合理确定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对于平时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争取予以免试的结果,努力引导学生认真听课和参与课堂讨论。 D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继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坚持采取平时用课题组织形式,暑假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队形式组织、引导与学生自愿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市情,努力增强实践育人效果。1.4.3 人才队伍建设1)现有基础

15、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有专兼职成员一共35人,其中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科研人员一共25人。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学科团队。但是从本学科的现有人才布局而言,在年龄、职称、学科结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2)主要工作内容A. 努力挖潜,培养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目前,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尚缺乏在全国乃至上海由影响的领军人物。现有的教授尽管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由于研究领域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的影响力还不大。因此,本学科不仅要通过学术会议、国内访学

16、等方式展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实力,也要通过重点支持、委托培养、国内访学、出国进修等方式培养一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中青年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从而带动本学科的研究。B. 加强人才引进,优化学科结构。从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布局来看,六个二级学科的人才配置不够均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才相对薄弱,根据本学科的现有方向设置,将重点引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同时吸纳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C. 整合校内资源,凝聚学科团队。在我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事务工作者中,尤其是一批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志,他们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

17、论研究感兴趣,而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完全可以为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做出贡献。本学科将以为学科研究方向为旗帜、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凝聚全校资源,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团队,更好地开展学科建设。D.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是教育之本,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力量。本学科将对新教师采用定点培训、定期培训、专题培训、综合培训等方式开展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增强新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本学科将发挥我校教学名师、优秀思政课教师比较集中的优势,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

18、头作用,采用帮教、带教、教学示范、教学督导等方式,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努力。1.4.4 中外合作1)现有的基础本学科非常重视学习国外相关学科的经验,有不少学科成员有在国外访学的经历。在此基础上,本学科于2008年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的交流合作计划,已经先后6名青年教师完成出国进修任务。此外,我校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已经就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力研究的双硕士培养模式达成了初步协议。2)主要工作内容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本学科将选派更多的教师出国访学或者进修,并探索更多的中外合作模式。本学

19、科将在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签订双硕士培养初步协议的基础上,尽快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力研究的双硕士培养工作,同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领导力研究的双硕士培养模式。此外,本学科还将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的马里兰大学的相关学科进行中外合作的探索。1.4.5 构建大德育模式1)现有的基础 在我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尤其是在本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智强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校的大德育模式已经初具模型。学校已经就以全员育人为核心的大德育模式制定并颁布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共青团干部、党政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的氛围正在形成。可喜的是,一些富有经验、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经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中并已经为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学生工作部门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生参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会和条件。2)主要工作内容A. 以“1+1主持”模式开展讨论式教学,鼓励非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受到普遍的欢迎。由于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吸收辅导员、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并主持课堂讨论,成为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给非专

21、职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本学科将在前期单人单课程试点的基础上,开展整个教研室、整门课程到四门课程的试点工作,通过课堂讨论“1+1主持”模式鼓励和引导非专职思政课教师参与课堂教学。B. 吸收少量有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思政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从有志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中选拔一批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且有教学经验和能力、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人员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不仅有助于扩大思政课的教师队伍、缓解师资紧张的困难,还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做出贡献。C. 选拔有研究兴趣且有研

22、究能力的辅导员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目前,我校的专职辅导员都接受过系统的硕士学术训练,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和学术研究能力,有些已经成功申请了科研课题并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论文。因此,本学科将从这些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辅导员中选拔一些学术功底扎实、学术研究能力强的骨干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为其学术成长提供帮助,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同时也为辅导员的成长提供机会和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辅导员的双赢效果。D.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生提供实践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日常思想政治

23、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参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和运用的大好机会,构建大德育平台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提供这种机会,有助于硕士生的教育和培养。E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的衔接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在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功能,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本学科将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定期交流和协商机制,就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24、。1.5 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1.5.1 总目标经过3年的建设,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性互动,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中外合作、构建大德育模式五个方面获得整体推进:科学研究上水平:力争获得1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篇以上,形成4-5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课程建设上台阶:新增1-2项校级精品课程,实现市教委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完备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初步形成,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办法;人才队伍布局基本完成:专任教师比例基本达到中央规定的

25、1:350-400比例要求,学科团队基本形成,每个研究方向有1个带头人和3个学科骨干;中外合作有新进展: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之外拓展新的合作伙伴,正式至少完成一届硕士生的国外培养任务,有出国访学或者进修经历的教师占30%以上;大德育模式基本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大德育的学科团队和教学团队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校内实践平台搭建完成。1.5.2 阶段性目标:本项目为期3年,从2011年至2013年,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如下。2011年目标:在科学研究方面确立各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争取获得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篇CSSCI论文,继续出版学术年刊,

26、举办2次上海市范围内的学术研讨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全面推进案例教学,争取申报1门校级精品课程,完善四门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着手建设教学资源库,制定考试考核改革方案,继续推进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引进3-4名应届博士生或者博士副教授,尤其关注引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才,启动师资培训计划;在中外合作方面完成双硕士培养的相关计划,启动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力研究双硕士学位的国外培养计划,继续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和合作领域,同时启动专任教师出国访学交流计划;在大德育模式构建上,以“1+1主持”课堂讨论模式为核心,开展辅导员与专任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

27、员之间的日常磋商机制。2012年目标:在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凝练研究方向,争取再获得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篇CSSCI论文,继续出版学术年刊,并邀请国内名家在学术年刊上发表论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争取市教委精品课程的突破,教学资源库初具模型,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提高影响力;继续引进人才,在接受应届博士生的同时,物色适合本学科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重点引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才;在中外合作方面完成双硕士培养的相关计划,力争把双硕士学位的国外培养计划拓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他学科,继续开展专任教师出国访学交流计划;在大德育模式构建上,继续开展辅导员与专任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合

28、作,并开始遴选组建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协作组。2013年目标: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比较稳固的特色研究方向,争取再获得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篇CSSCI论文,通过学术名家的加盟使得学术年刊上逐渐形成影响;继续争取市教委以上层级的精品课程,争取在思政课“精彩系列”中有新的突破,初步建成教学资源库,在上海市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赢得声誉;形成结构完整、搭配合理的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为申报博士点一级学科打下基础;在中外合作方面完成第一届双硕士培养的国外培养任务,并逐步实现中外合作培养硕士生的经常化与规模化,继续开展专任教师出国访学交流计划;在大德育模式构建上,形成

29、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团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协作团队。1.6 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人、财、物等方面)1.6.1 人员情况:本学科项目的主要成员由政治理论部全体专任教师、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人员和学生处德育工作人员组成,一共组成了30人的学术团队,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6人。1.6.2 资金投入:在财力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学科建设项目2011年需要资金投入80万元,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资金使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二是用于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骨干成员进行高水平的

30、国内外进修和培训;三是用于团队成员出版专著、教材以及发表论文(包括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四是用于购置中文及外文图书,订阅中文及外文期刊,图书馆复印资料(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建立影像资料库;五是实践教学;六是办公费用,包括购置研究所需的移动硬盘、墨盒/硒鼓、电子词典、打印机、电脑等软硬件设备;七是用于参与研究以及承担事务的研究生、本科生津贴等方面。1.7 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本项目根据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通过从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中外合作及大德育模式的构建五个方面的整体推进,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服务,不仅有利于马

31、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还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际化探索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2. 必要性与可行性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2004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上海应当在这方面为全国提供经验。2.1.1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贯要求。2004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尤其是针对高

32、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33、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再度联合下发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

34、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支撑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2005年和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1.2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

35、论学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指示。 2010年5月下旬,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如何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做出了重要指示。李长春同志在讲话中肯定了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成就,同时指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尚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教学方法还不够生动丰富;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李长春同志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十项要求:加强教材建设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索考

36、试考核办法、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活动主题载体、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扶持力度、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2010年6月15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座谈会精神,着力抓好教材修订和研究工作,着力抓好考试考核方法创新,着力抓好学科建设,着力抓好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着力抓好督导检查工作,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为此,袁贵仁同志在讲话中着力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37、学科的扶持力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视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科建设两张皮的问题”; 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最大限度地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要“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重点研究和创新“考试考核方法,把学生思想认知的考查与实际表现的考核结合起来”;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利用假期,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开阔视野,了解国情,丰富教学素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联系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从李长春同志、袁贵仁同志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8、的实效性仍然是中央对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新要求。2.1.3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经过全国上下反复酝酿,终于正式发布,这对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

39、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明确了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寓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把战略主题确立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战略主题部分,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强调了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被放在首要地位,即“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

40、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德育中,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纲要强调了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加强队伍建设等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