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00788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

2、演。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1)下列成语中的“望”字与“望尘莫及”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 A.德高望重

3、B.一望无际C.众望所归D.喜出望外(2)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分类别(3)文中介绍蜻蜓是飞行之王时写到了飞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用“_”画出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并说说它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蜻蜓飞上玉搔头”是一句唐诗。你还知道哪些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 【答案】 (1)B(2)D(3)突出了蜻蜓飞行技巧之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对蜻蜓特殊的身体结构更容易理解。(4)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

4、作长“8”字运动。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分析】(1)先理解“望尘莫及“中望的意思,然后再选择和它意思相同的成语。 (2)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筛选。 (3)拿飞机和蜻蜓做对比,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其中某一事物的特点,让人更容易理解该事物。 (4)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5)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B;D;突出了蜻蜓飞行技巧之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对蜻蜓特殊的身体结构更容易理

5、解。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字义的理解能力。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做题时根据说明方法的定义和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写作手法的作用。做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6、。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答案。 (5)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解答。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1)填空。 山色_ 山形_ 溪流_(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_、_和_。 (3)本段作者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A.排比与拟人B.排比与比喻【

7、答案】 (1)柔嫩;柔美;缓慢(2)锦缎;霞光;彩(3)B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语段,本题可以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这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2)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本题可以根据“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这句话解答。 (3)解答本题根据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解答。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

8、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做题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写作方法。做题时仔细阅读语段,根据句子的特点进行解答。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节选)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

9、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选自蝴蝶的一个吻触,作家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宽大_困难_灵巧_(2)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表示语

10、音的延长;表分项列举。画横线的句子中应该是_的用法。 (3)“鬼门关”一词的意思是_,这里把狭小的通道比喻成“鬼门关”,表示_。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狭小;轻易;笨拙(2)(3)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4)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 【解析】【分析】(1)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从文章中找出和它意思相同的词语。 (2)本题给出了破折号的作用,做题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3)理解词语要

11、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句子的作用时要结合上下文。 (4)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故答案为:狭小;轻易;笨拙;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进一步说明了帝王蛾破茧成蛾的危险,与“鬼门关”一词相互呼应;我们不能强行干涉自然的法则,帝王蛾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扬起帝王的翅膀。【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2)本题主要考查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12、。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铺,由于他们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地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流着泪,悔恨地说:“我明白了”(1)在文中找出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_。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价

13、格便宜,货物又好。_形容气息微弱。_(3)丈夫认为“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4)给短文的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我明白了_。【答案】 (1)兴隆(2)物美价廉;奄奄一息(3)诚信。(4)略 【解析】【分析】(1)红火的意思是形容旺盛、热闹。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即可。 (2)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3)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补充句子:根据上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和续写。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

14、,然后再从文中选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意思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与它意思对应的词语。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所给出的内容,再确定要补充的内容,写好之后读读是否符合文义。5课外阅读。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

15、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

16、灭自己的“祸首”。(1)给下列划线字注意。提防_ 捕杀_(2)照样子,写词语。生机勃勃(ABCC式)_ _(3)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1自然段:_。第2自然段:_。第3自然段:_。(4)请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5)你认为狼为什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答案】 (1)d;b(2)得意扬扬;其乐融融(3)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写狼和森林、鹿的关系(4)本文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

17、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后来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但是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从而揭示了狼和森林、鹿的关系。(5)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解析】【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提,是多音字,提d防;捕b,声母是b,不读p。(2)从给出的词语“生机勃勃”来看,是ABCC式结构,如:得意扬扬、其乐融融。(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第1自然段: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

18、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第2自然段: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第3自然段:写狼和森林、鹿的关系。(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后来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但是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从而揭示了狼和森林、鹿的关系。(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

19、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6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我们撑起一方晴空时,我们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我们孤独

20、的心境时,我们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时,我们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书写工整规范【答案】有你真好有你真好,是你让我拥有了勇气;有你真好,是你让我学会坚强;有你真好,让我感觉到安全与温暖;有你真好,有了你我就什么都不害怕了。小时候,感觉你好高大,站在你的身边,感觉我好小,好需要你保护。当玩耍时,我会坐在你肩膀上,在你的保护下尽享朝阳的美好。小学时,感觉你好幽默,常常会令我开怀大笑。但有时你也会令我烦恼,在那么多人的大街上,你的搞怪会令我生气,

21、还会说,我不认识你。现在,感觉你好成熟,厉害,虽然在学习上你帮我不多,但在为人处事上,我却学会了很多。小学毕业的前几天,我被一个人威胁,你就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直到现在还记忆深刻。刚上初中不久,我被人家欺负,你也会告诉我不要哭,要坚强。当我为考试而担忧的时候,你告诉我放松。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次放风筝,风很乱又很小,那风筝也不好,飞不起来。而你为了让我开心,就拉着风筝跑,好累。在那风筝的线上,留下了你的血迹。尽管手破了,很疼,但你依然坚持着,我佩服你,也是因为这样,我学会了坚持与坚强。风筝终于飞起来了,因为有你的坚持,它飞起来了,飞的好高好高你对我说:“只要你拥有勇气,就会飞得更高。”是啊,这

22、话是多么的珍贵啊!风筝飞起来了,而你却累得坐在地上,看着你满头的汗水,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风筝在天上飞着,映着夕阳,我好像又一次见到了高大的你,你慢慢地走向夕阳,而我在冉冉升起,就好像那风筝一样。可像你这样放风筝的人却累了,坐在那看风筝在天空中有你真好,你教给了我太多太多,我只能一点一点地领会,请你不要走得太快,因为夕阳过后就是黑夜了我爱你,爸爸!有你真好我的父亲。【解析】【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一篇文章,审题非常重要,首先让我们来看作文的题目:“有你真好”。也就可以这样来思考,有了你,我真好,我的生活、我们的世界真好。也就是说在你的帮助、支持、鼓励、影响下,我变好了,我感到了生活的生命

23、的美好。这篇作文能说清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就选材来看:你是谁?是人可以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陌生人等;还可以是物:书籍,书籍的陪伴;是景,景物的熏陶等,都可以写,只要是写你与他(她、它)之间的一件甚至两三件事,通过这样的事来表现你自己的感觉、感悟“真好”就可以了。就所选的材料来看,一般来说,要选那些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无奈、最无助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种“雪中送炭”式的比较好。再一点要求就是把事件写清楚,要重点突出为什么真好的?特别是要通过细节来展现他对你的关爱、体贴、帮助、鼓励、影响等等。细节描写是衡量这篇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24、。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第一次踏入校园,我才感受到自己的无知;第一次看到大海,我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也有许许多多独特的感悟。请以“第一次,我感受到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真的校名、人名等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力,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答案】第一次感受到爱以前小的时候,我很讨厌妈妈。因为她总是挑我的毛病,不是说我脏兮兮的,就是说我磨磨蹭蹭的。这还算轻的,一到学习上,就更是恶狠狠的了,一个不小心就是一顿打骂。有时候我就想,这个妈妈是不是

25、后妈呀?怎么对我这么狠。直到去年的一天,也许是我长大了,我终于第一次感受到了爱。记得那是一个阴天,早上上学时妈妈叮嘱我带雨伞。我虽嘴上答应了,可是心里想:我才不拿呢,下不下雨还不一定呢,背个书包就够重的了,还拿个雨伞太累了。就这样,我没带伞就出门了。没想到,放学后真的开始下雨。我想,这下完了,下那么大的雨我怎么回去啊,早知道就听妈妈的话了。可现在后悔也没用,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打着伞回家,而我却走不了。没办法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家的方向狂奔。等回到家以后,我全身上下全湿了,我立马换了一身衣服,可这有什么用呢?我还是发烧了,烧到了39度多。等妈妈回来时,我已经烧得迷迷糊糊的了。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

26、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妈妈在病床边睡着了,我一看手表,原来已经凌晨3点多了。这时,我才发现,妈妈是那么的爱我。看着妈妈,我想起了妈妈的唠叨,这难道不是为我好吗?如果没有了妈妈的唠叨,我还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吗?我想起了妈妈的大骂,难道妈妈不是为我好吗?看着妈妈的头发,我才发现在浓密的黑发中,有了许多白发。看着妈妈的脸,我才发现她已经苍老了许多。她难道不是为了我,才变成这样的吗?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原来爱不是在嘴上说的,而是在行动中,在唠叨中、在打骂中产生的。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妈妈是爱我的。以后我也会加倍的去爱她,去关心她,去报答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作文标题“

27、第一次,我感受到 ”。作文应扣住“第一次”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写,半命题作文补题很关键,补全题目常用方法是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如横线上可填“成功的喜悦”“爱”“劳动的艰辛“真诚”“痛苦”等。横线所填词语是真实感受,本文可以写作记叙文,写作记叙文时文章开头可采用倒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在叙事时事情的经过要详细生动,运用细节描写,运用伏笔,让文章情节

28、波澜起伏,结构严谨。人物描写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人物性格。文章的结尾采用首尾照应,揭示主题。8半命题作文:你瞧,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答案】你瞧,那灯光在我的心中,永远保存着一个温暖的角落,只会留给那抹为我而亮起的灯光。那抹灯光,是她默默地为我在守候,曾在一瞬间擦亮了我的心房。身在初二的我没有得到过父母太多的关爱,他们在遥远的地方打工,为我挣学费。他们的远离,我都懂得。因此,我毫无怨言地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没什么文化,种了半亩农田,里面种植的全是我最爱吃的菜,我想他们能帮我的也只有这些吧!不过,现在我才知道,我当时的认知

29、错得有多么离谱。临近考试,每夜我都复习至深夜零点。又是一个深夜,我正在伴灯苦读,奶奶轻手轻脚地走到我身边,她摸摸我的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惊奇地问:“奶奶,怎么还不睡,有什么事么?”“没啥事,孙儿啊,每天晚上怎么不早点睡觉呀,睡眠不好影响学习。”奶奶温和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怪。“我快考试了,每天晚上想多复习会儿,这么晚了,奶奶,你先去睡吧,我等会儿再睡。”我将视线又移回到了书本上。奶奶无奈地叹了口气,便缓缓地走了,轻轻地,好像刚刚这里就是这样安静,没发生任何事!时间在静静的夜晚悄悄流淌着,我看了看精致的闹钟,又到了零点,准备熄灯睡觉了。我慢慢打开房门蹑手蹑脚地往厕所的方向走去,经过奶奶房门时,竟

30、然发现了门缝处渗出一缕微弱的黄光。怎么?奶奶还没睡吗?难道奶奶在担心我吗?哦!奶奶该不会是在等我吧!想到这,我又悄悄折回房间将灯关上,再出来时,竟发现奶奶房里的灯也灭了。顿时,我恍然大悟,内心百感交集,一阵暖意涌上心头,奶奶是因为我没睡所以她也睡不着吗?奶奶年纪那么大了,再这样下去会吃不消的。奶奶,真是辛苦您了!我怀揣着暖意回到房间,心里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夜,九点整我就熄了灯,待奶奶房里没了动静我才轻手轻脚地开灯学习。第三天早晨,奶奶又来到我房间叫醒了我。“睡好没?起床了!”我听得出奶奶语气中的欢悦,我也替奶奶高兴,但也希望这个善意的灯光谎言别被拆穿才好。我微笑着起床开始新的一天。你瞧,

31、那灯光又为我而亮着【解析】【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这个作文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范围广泛,但也容易让部分学生信马由缰,进入误区。我们应该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素材来表现鲜明的主题,依据主题来填补文题,把事件写清楚,把感悟写深刻。首先,考生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化大为小,把题目补充完整。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某个具体可感的载体,如:百合花、风筝、红纱巾、月亮、雨伞等;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如:解放军、班上那些人、老师等;还可以是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美丽、幸福、梦想、快乐、希望等。找到切入点后,可以抓住“瞧”见的内容进行细致描写,让人物形神兼备,让情感宣泄淋漓,让感悟深刻透彻,给读者带去情

32、感上的共鸣。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点滴,暗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如今,拍下一张照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纷繁的照片中总有一张是让你难以忘怀的。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总会想起那张照片每一张照片,无论淡雅还是发黄,都已经被岁月赋予了特别的味道。但是,那张照片总会在某一个回眸的时刻濡湿了我柔软的心。照片中的男人一直微笑地看着远方,眼睛似乎湿润了,黝黑的皮肤,强健的体魄,岁月的痕迹早已侵占了他的脸,留下深浅不一的皱纹。照片中的男人是我的父亲,这张照片是当年我离家求学时父亲塞给我的。15年

33、前,我总盼望能展翅高飞,飞出这个困顿了十多年的地方。本来应该说“故乡”更贴切,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身在故乡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很浓厚的乡情。只觉得那只是一个地方,一个熟悉的地方,一个有点厌倦的地方。它和贫穷无关,和落后无关,其实只和自己对父亲的隔膜有关。父亲不善言语,作为人民教师的他总是忙忙碌碌的。小时候我总是眼巴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被他们的父亲抱起,高高举起。孩子那清脆悦耳的笑声成了我梦中的一个小小悸动。为什么父亲就不抱我呢,我心里充满冷冷的疑问,甚至泛起丝丝的恨意。或许,这就是我想逃离的原因。于是,我踏上了省外求学的道路。每次我出远门,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懦弱的性格是由于父亲导致的,为了

34、显现自己因长大而成熟的表面,我坚决不让父亲送我。在离家的路上我走得很快,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回过头看看父亲有没有来。走在那熟悉的马路,看着那些面似熟悉其实陌生的人,孤独在我心里疯狂的滋长,顿时一股失落之感蔓延了全身,就在自己胡思乱想之际,我突然发现父亲已经站在我的身旁。我应该明白,父亲必定要把我送到车站,看着我远去才会离开。那年的寒假我一回到家,十分惊讶地发现父亲衰老了很多,两鬓多了许多白花,尤其是让酷爱篮球的父亲一直引以为傲的挺直的背佝偻了下去。父亲见了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父亲的身体不好,而且每况愈下,手脚无力,发抖,行动十分不便,但是父亲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畏惧,更不会说一声苦。临行前,父

35、亲在客厅踌躇,勉强挤出一句话:“孩子,路上小心!”我知道父亲因身体不便不能陪我去车站,内心愧疚、无奈和惆怅!我不敢回头看父亲,应诺了一声,就离开了家。不知过了多久,再回过头,就在这时我的眼光和父亲的眼光接触了,父亲支撑着身体,向我点了点头,微笑着。霎时间,我心中的心酸冲垮了眼泪的关卡。父亲的爱是无言的,却无处不在!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父亲已经远离了我们,那张照片也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我总是看到父亲从相片里走出来,忙碌在三尺讲台上,悠长而慈爱的目光挥洒在我的身上【解析】【详

36、解】本题是命题作文。“总会想起那张照片”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平常的生活细节,唤醒岁月尘封的记忆。“总”这个表示频率高。“照片”可以是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总会想起”表明这张照片难以忘记,照片背后隐含深层的故事,或许令人喜悦、感动,或许令人痛苦、惭愧,或许令人思索、回味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写出在成长历程的自我感悟。在选择材料时,考生要选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与情感有深切关联的“照片”。选好材料进行写作时,我们可以对照片作细致的描写;可以用我们的心灵触摸老物件,与它们展开丰富的情感对话;可以通过照片讲述家风传承、时代变迁等故事不管采用怎样的写作思路,以老照片为线索贯串全文当是组织材料的上佳选择。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对照片怀着真诚、珍惜的情感,写出生活的真滋味,人世的真性情,事物的真理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