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006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题目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历史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英15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商鞅变法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A. 鼓励耕织B. 奖励军功C. 确立县制D. 废除井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爵位,提高了秦国将士的军队战斗力,B项正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鼓励耕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2. 我国古代某位政治家用文

2、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本国的实力。他是( )A. 南朝宋文帝B. 北魏太武帝C. 北魏孝文帝D. 南朝梁武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项正确;南朝宋文帝在位时期都城在建康,没有迁都过洛阳,排除A项;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没有推行汉化措施,排除B项;南朝梁武帝在位时都城在建康,没有迁都过洛阳,排除D项。故选C项。3.

3、 写学习笔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下图是小明学习某朝代经济发展史时写的笔记,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由此同学的读书笔记可以判断出他学习的朝代是宋朝,A项正确;“交子”出现于宋朝,不是宋朝后面的元朝和明朝,排除BC两项;清朝朝廷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海

4、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4. 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面的示意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_处应是( ) A. 西域都护B. 澎湖巡检司C. 伊犁将军D. 驻藏大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示意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顺治时期册封“达赖喇嘛”和清康熙时期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可知,该地区为西藏地区,清朝雍正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管辖,设置了“驻藏大臣”,参与西藏日常管理,D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

5、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排除A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排除C项。故选D项。5.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载了一位英国人的话:“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B. 郑成功C. 林则徐D. 邓世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

6、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A项;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排除B项;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排除D项。故选C项。6.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美国B. 沙俄C. 英国D. 法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

7、多的国家,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但是扩大了侵华的力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法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D项。故选B项。7.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反映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 自强B. 求富C. 民主D. 科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A项正确;“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排除B项;“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

8、“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8. 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 )A. 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B.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C. 创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D. 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和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君

9、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排除B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C项。9.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某场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了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此会战是( )A. 淞沪会战B. 徐州会战C. 武汉会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41年12月歼灭大批日军”和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

10、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项正确;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粉粹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A项;徐州会战开始于1938年1月,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排除B项;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10月,此战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10. 某兴趣小组在项目式学习中,收集了有关“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特别行政区”的资料。据此,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应是( )A. 优秀文化传承B. 祖国和平统一C. 经济体制改革D. 民族关系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国两

11、制”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将其设置为特别行政区,因此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对应的研究主题是祖国和平统一,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祖国统一,未涉及优秀文化传承,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祖国统一,未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祖国统一,未阐释民族关系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该诗作是( )A. 诗经B. 荷马史诗C. 哈姆雷特D. 神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但丁是文艺

12、复兴的先驱”和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所以该诗作是神曲,D项正确;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与外国人但丁无关,排除A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的统称,排除B项;哈姆雷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排除C项。故选D项。12.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是( )A. 文明开化B.

13、废藩置县C. 殖产兴业D. 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可知,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A项正确;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但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文明开化,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近代经济的内容,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3.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被称为( )A. 光荣革命B. 二月革命C. 十月革命D. 工业革命【答案】

14、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和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C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为1688年,排除A项;二月革命时间为1917年3月,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14. 1947年3月,美国总统在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

15、治的力量。此后。美苏冷战开始。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A. 罗斯福新政B. 杜鲁门主义C. 马歇尔计划D. 新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美苏冷战开始”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发生在1933年,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的西欧经济的援助,是美苏冷战,美国经济上的表现,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

16、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A. 铁器时代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D符合题意;铁器时代与“互联网在

17、全球迅速普及”不符,A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排除。故选择D。【点睛】注意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16题5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16.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人物。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1)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_。(2)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_。(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4)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_(5)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等的发明家_。【答案】(1)汉武帝(或刘彻

18、) (2)陈独秀 (3)邓小平 (4)亚历山大二世 (5)爱迪生【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故填:汉武帝。【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填:陈独秀。【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

19、的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故填:邓小平。【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对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填:亚历山大二世。【小问5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故填:爱迪生。17. 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选自汉书材料二: 图一 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

20、真像 图二 玄奘西行求法图材料三: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那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27000多名官兵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四:_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骞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为哪条商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为哪两国文化交流作出

21、了卓越的贡献?图二人物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而记录成的书籍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4)材料四中_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此事件中的一位航海家。(5)通过学习以上人物的事迹,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品质?【答案】(1)历史事件:张骞通西域(或张骞出使西域)商路:丝绸之路 (2)两国:中日(或中国和日本)书籍:大唐西域记 (3)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或人员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或范围广)最远到达的地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22、(任意一个即可) (5)精神品质: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骞凿空”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为张骞通西域。(或张骞出使西域)商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小问2详解】两国:根据材料二“图一鉴真像”和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所以,鉴真为中日(或中国和日本)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籍:根据材料二“图二玄奘像”和所学知识可知,玄奘的弟子根据他的口

23、述而记录成的书籍是大唐西域记。【小问3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三“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27000多名官兵”、“航程总计16万海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特点为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或人员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或范围广)。(任写两个即可)最远到达的地点: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小问4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四“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

24、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所以,历史事件为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航海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任意一个即可)【小问5详解】精神品质: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通过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取真经、郑和下西洋以及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18. 一百多年以来,中

25、国共产党创造了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阅读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中“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开幕地点在哪里?(2)图示中“英勇抗日”阶段,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哪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谁?(3)图示中1945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方向”?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图示中“伟大转折”指的是中国共产竞历史上哪次重要会议?后来,我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实施的制度是什么?(5)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6)通

26、过以上的学习,谈一谈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关系。【答案】(1)会议: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地点:上海 (2)战役: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 (3)会议:中共七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4)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关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推动新中国不断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会议:根据图示“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27、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地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开幕地点在上海。【小问2详解】战役:根据图示中“英勇抗日”和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大规模战役为百团大战。指挥者:根据图示中“英勇抗日”和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的指挥者为彭德怀。【小问3详解】会议:根据图示“指明方向”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方向”。制度:根据图示“指明方向”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28、思想。【小问4详解】会议:根据图示“伟大转折”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的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制度:根据图示“伟大转折”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实施的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问5详解】指导思想:根据图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问6详解】关系:根据以上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

29、的关系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推动新中国不断发展。19.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还规定,今后任务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是哪部法律文献的内容?此部法律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的政治体制什么? 课题一:_来克星领的枪声发表独立宣言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课题二:美国内战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最终取得胜利(2)请写出材

30、料二中课题一标题,并写出课题二历史事件的性质。材料三: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选自人权宣言(3)材料三的文献是哪次革命中的纲领性文献?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多,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总人数的一半。交战国在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4)材料四中“这场帝国主义战

31、争”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一谈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五:如图制作图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学生从时空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如图是二战中一次登陆战役法国的图解。(5)仔细观察图解,其中的登陆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六: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者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自义务教育数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新趋势?【答案】(1

3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启示:战争是残酷的,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巨额财产损失,战争会促进新式武器的研发也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5)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6)政治多极化。【解析】【小问1详解】法律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由材料“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可知指权利法案。体制: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

33、要求,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小问2详解】标题:结合所学,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自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因此,课题一均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可确定标题为: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小问3详解】文献:结合所学,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宣告人权、

34、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结合所学,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在武装起义中攻占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小问4详解】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历时四年之久,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由材料“历时4年多,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可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启示: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历时4年多,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

35、约15亿人卷入战争”,可得出战争是残酷的,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由材料“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可得出战争会促进新式武器的研发也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乘客对战争的破坏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小问5详解】影响: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法国诺曼底,史称诺曼底登陆。由“英美盟军”“诺曼底”“德国”“苏军”,可知指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英美盟军和苏联夹击下,德国败局已定。【小问6详解】趋势: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朝政治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由材料“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世界格局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的新趋势。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