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004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题目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

2、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和所学可知,尧因舜“孝”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禅让制,A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2. 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 )A. 文献史料B. 图像史料C. 口述史料D. 实物史料【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组战

3、国时期齐国的刀币铸造模具(下图)。”结合所学可知,刀币铸造模具属于实物史料,D项正确;文献史料主要是史书记载,排除A项;图像史料主要是照片资料,排除B项;口述史料是历史亲历着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C项。故选D项。3.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这些诗句描写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可知,这是灌溉工具,而且不需要人力,结合所学可知,筒车是利用水力进行灌溉,符合题意,D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A项;秧马是插秧工具,排除B项;翻车需要人力,排除C项。故选D项

4、。4.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A. 土地开垦数量增加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南稻北麦格局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C项正确;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什么农作物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唐朝中期,排除B项;南稻北麦格局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5. “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 )A. 中央机构完善B. 皇权空前强

5、化C. 文学日趋繁荣D. 文臣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立阁臣”“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建立了内阁制度,阁权强大时负责票拟奏章,但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皇权进一步强化,B项正确;题干并未反映出中央机构完善,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文学,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文臣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6. 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戏曲兴盛,许多人刊刻剧作“以娱民众”。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 封建制度衰落B. 海外贸易繁荣C. 商品经济发展D. 印刷技术提高【答案】C【解析】【详

6、解】根据题干信息“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戏曲兴盛,许多人刊刻剧作以娱民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世俗化气息浓厚,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戏曲兴盛,这与封建制度的衰落、海外贸易的繁荣、印刷技术的提高,均无直接联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7. 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留下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这体现了他( )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天下为公的胸襟C. 以和为贵的思想D. 关爱百姓的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衙斋卧听萧萧竹,疑

7、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和所学知识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因此,诗句体现的是关注民本、仁爱思想,体现了郑板桥关爱百姓的情怀,D项正确;诗句体现了民本思想,但不能反映出民贵君轻,排除A项;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公众的,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关爱百姓的情怀,而不是以和为贵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8. 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其主要作用是( )A. 抵制了外来侵略B. 传播了西

8、方文化C. 发展了资本主义D. 维护了清朝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和所学可知,京师同文馆是中国官方承办的第一个以西方语言文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和翻译内容的教育和翻译机构,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这反映了洋务运动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抵制了外来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发展了资本主义,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维护了清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9. 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 )A. 君主专制仍存在B. 革命果实被窃取

9、C. 辛亥革命不彻底D. 民主共和难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万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可知,清帝退位,仍保留尊号和待遇,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妥协性,不彻底,C项正确;保留尊号和待遇并不能说明君主专制仍存在,排除A项;题干内容无法说明革命果实被窃取,排除B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10. 新青年共刊登各类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会主义”1913次,提及“俄国革命”330余次。这说明它主要宣传了( )A. 民主科学B. 新民主主义C. 三民主义D. 马克思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10、“新青年共刊登各类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会主义”1913次,提及“俄国革命”330余次”和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俄国革命”等词语更多地被提及,D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是人民民主主义,新中国建国的政治基础,不符题意,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 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 )A. 开始实业救国B. 参加护国战争C

11、. 发起护法运动D. 推动国共合作【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孙中山在革命晚期积极推动了国共合作,D项正确;中国民国成立时期,孙中山颁布一系列法令开始实业救国,排除A项;参加护国战争在1915年,排除B项;发起护法运动在1917年,排除C项。故选D项。12. 如图是学生摘

12、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A. 开始创建革命军队B. 由幼年走向了成熟C. 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D. 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13、,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南昌起义开始创建革命军队,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秋收起义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13. 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A.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B.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D.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

1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全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D项正确;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

15、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有60人选择留在了大陆。这表明( )A. 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B. 民主党派拥护新政权C. 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D. 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有60人选择留在了大陆”可知,国民党统治腐败,国民党政权失去民心,才会出现大多数人留在了大陆,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党派,排除B项;国民党败退台湾时间是1949年4月,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

16、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与材料“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 创作于1963年的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它创作的背景是( )A.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C.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D.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创作于1963年著名版画初踏黄金路,刻画了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妇女,一前一后沿着金色大道向我们走来。”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

17、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C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在1951年,排除A项;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2006年,排除B项;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在200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6. 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A. 周恩来出访印度B. 中日建交C. 尼克松访问中国D. 中美建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可知与尼克松访问中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8、,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项正确;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第一次访问了印度,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A项;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B项;1979年,中美建交,与题干内容“1972年2月的一天”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7. 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这些考察有利于( )A. 加快沿海城市开

19、放B.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深化全方位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这次“睁眼看世界”,促成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序幕,B项正确;加快沿海城市开放,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设立之后,是经济特区的延伸,与题干内容“欧洲国家考察之后的影响”不符,排除A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内容“1978-1979年间,欧洲国家考察之后的影响”不符,排除C项;21世纪,我国深化全方位的外交,与题干内容“1978-1979

20、年间,欧洲国家考察之后的影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是( )A.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开展“脱贫攻坚”行动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可知,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A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均是国内发展,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无

21、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9. 如图是1500年以来物种在各大陆之间移植的示意图。它反映了( )A. 庄园经济开始兴起B. 近代科学技术进步C.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D. 资产阶级统治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00年以来物种在各大陆之间移植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 “1500 年” 前后正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许多物种在各大陆之间得到更加广泛地交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物种的交流起了巨大推动作用,C项正确;庄园经济是在中世纪欧洲逐渐形成的经济体系,起始于公元9至10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图片信息中没有涉及科学技术,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资产阶级统治

22、扩大”这一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0. 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强行推广。这一做法打击了( )A. 德国的对外扩张B. 俄国的农奴制度C. 法国的启蒙运动D. 欧洲的封建势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强行推广”可知,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对外战争过程中,拿破仑把这一法典的许多条文和原则推广到广大被征服地区,从而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D项正确;拿破仑法典只是对封建势力的打击,没有打击德国的对外扩张,排除A项;拿破仑在进攻俄国中失败,排除B项;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23、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受到拿破仑法典的打击,排除C项。故选D项。21. 如图所示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彼得一世颁布胡须税牌 彼得一世剪大臣的胡子A. 加快学习西方进程B. 增加俄国财政收入C. 改变俄国臣民仪表D. 脱离亚洲融入欧洲【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彼得一世颁布胡须税牌”“ 彼得一世剪大臣的胡子”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向西方学习。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A项正确;彼得大帝的目的是加速改革进程,而不是增加俄国财政收入,排除B项;改变俄国臣民仪表过于片面,排除C项;图示信息并不能说明脱俄国离亚洲融入

24、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22. 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美国独立战争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美国南北战争D. 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美国是领先国家,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等取得重大成就,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排除A

25、项;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至 1865年,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23. 1941年12月8日,日本人获悉本国“黎明前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争状态。”导致“战争状态”的是( )A. 德国突袭波兰B. 日本偷袭珍珠港C. 德国进攻苏联D. 盟军登陆诺曼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1年12月8日”,“黎明前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争状态”,可知与日本偷袭珍珠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项正确;1939年9月1日凌

26、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与“1941年12月8日”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与题干内容“1941年12月8日,战争状态”不符,排除C项;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与题干内容“1941年12月8日,战争状态”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4. 联合国的建立,“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这说明联合国的职责是( )A. 打击恐怖主义B. 维持冷战局面C. 维护世界和平D. 解决人口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意思是

27、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C项正确;打击恐怖主义,与题干内容“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没有联系,排除A项;维持冷战局面,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解决人口问题,与与题干内容“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25. 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这体现了( )A. 经济全球化B

28、. 文化多样化C. 区域一体化D. 社会信息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可知,各国家间的经济政策,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影响,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的说法,与题干中的“补贴”、“工人失业”、“高利率政策”、“经济活动”等不符,排除B项;区域一体化,通常指在一定范围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这与题干“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C项;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

29、技术革命,这与题干“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26.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现标准,清议也缺之确凿凭证,后来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康,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办法审查应试举子的如

30、识才能,比较客观全面。摘编自科举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出现前人才选拔存在的弊端。材料二 自宋代规定三岁一贡以来,每历三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摘编自国史新论(2)据材料二,概括“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材料三 部分课程中关于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内容语文历史美术音乐范进中举里写到: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的米,母亲吩咐

31、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康有为认为:八股精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举子看榜图儒林外传孔乙己道情时文叹清徐灵胎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是求才计,谁知道变作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道情:曲艺的一种)摘编自科举与中国文化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

32、学习主题,并对其进行简要论述。(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1)弊端:汉代注重德行:不科学,没有一定的客现标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忽视才德,注重家世。 (2)影响:在政治上增添向心力;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3)论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论述: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为起点,直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而终结。统治者实行科举制,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国家干部,为统治者分担治理压力,其次是打破传统选官的僵化模式,促进王朝的良性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材料中的道情,可知“烂时文”指的是八股文,“三名承题,两句破题”指的

33、是八股文的格式,讽刺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脱离现实,国家也无法真正选拔人才。康有为认为八股之弊,导致清末士子分不清唐宗宋祖,八股取士不利于实用人才的选拔,史学知识的匮乏则成了科举制度下士子群体知识世界的一大特征。范进中举,揭露了明清封建科举礼教在现实中对人性的残害;孔乙己中是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的习性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寄予一定的同情,更主要是有力地揭露和控诉腐朽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罪恶。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解析】【小问1详解】弊端:根据材料一“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现标准,清议也缺之确凿凭证,后来出现了举秀才

34、,不知书;举孝康,父别居的现象”,可知不科学,没有一定的客现标准;由“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可知忽视才德,注重家世。因此可知科举制出现前人才选拔存在的弊端是注重德行,不科学,没有一定的客现标准;九品中正制,忽视才德,注重家世。【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可知“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在政治上增添向心力;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

3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学习主题,如论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结合史实对其进行简要论述即可。如论述: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为起点,直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而终结。统治者实行科举制,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国家干部,为统治者分担治理压力,其次是打破传统选官的僵化模式,促进王朝的良性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材料中的道情,可知“烂时文”指的是八股文,“三名承题,两句破题”指的是八股文的格式,讽刺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脱离现实,国家也无法真正选拔人才。康有为认为八股之弊,导致清末士子分不清唐宗宋祖,八股取士不利于实用人才的选拔

36、,史学知识的匮乏则成了科举制度下士子群体知识世界的一大特征。范进中举,揭露了明清封建科举礼教在现实中对人性的残害;孔乙己中是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的习性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寄予一定的同情,更主要是有力地揭露和控诉腐朽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罪恶。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不利于人才的选拔。27.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中部分爱国青年的主要活动姓名年龄城市主要活动邓中夏25北京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千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等行动。王尽美21济南带领山东学生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刊物

37、。毛泽东26长沙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周恩来21天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公报,成立觉悟社等。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的主要表现。材料二 诗人何其芳描述:“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它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摘编自为什么数万青年奔赴延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原因。材料三 1956年,胡耀邦在总结全国青年工作时说:“去冬今春,全国就有7000万农村青年参加了积肥运动,积肥

38、8000多亿斤。在同一时期,全国还有十几万名男女青年到边疆去参加建设工作。在工厂矿山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有了9500个青年先进班组,在基本建设里有了7500个青年突击队,他们常常超过一般任务定额,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倍。”摘编自百年党史大事记(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当时“青年工作”的认识。【答案】(1)表现:领导五四运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新思想。 (2)原因: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能够指引爱国青年寻找光明。 (3)认识:青年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据材料一“邓中夏,任北

39、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千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等行动。”可知,爱国青年领导五四运动;据材料“王尽美,带领山东学生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励新学会,主编励新刊物。”“毛泽东,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周恩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公报,成立觉悟社等。”可知,爱国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新思想。【小问2详解】原因:据材料二“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它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可知,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是因为: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能够指引爱国青年寻找光明。【小问3详解】认识:据材料三“冬今

40、春,全国就有7000万农村青年参加了积肥运动,积肥8000多亿斤。在同一时期,全国还有十几万名男女青年到边疆去参加建设工作。在工厂矿山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有了9500个青年先进班组,在基本建设里有了7500个青年突击队,他们常常超过一般任务定额,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倍。”可知,青年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边疆开发和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之有理即可)28. 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

41、后把它称之为“和平”。”把“罗马的和平”描绘成一种实行残忍的军事征服和毁灭的政策。摘编自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1)据材料一,简要评价罗马帝国的统治。材料二 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它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凭借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向全世界。迄20世纪初叶,英国占有殖民地已达3350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1/4,英国自诩其为“日不落帝国”。摘编自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美国已不可能重新获得它在50年代的主导地位,同样,再设想

42、哪一个国家会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之后取得像美国战后那样的特殊地位,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核时代的战争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战争,而且与之相比更具有毁灭性。如果我们要展开合作的话,就将肯定是没有霸权的合作。摘编自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3)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答案】(1)评价:罗马帝国的统治充满了劫掠、屠杀、掠夺、毁灭等残暴的军事行动,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2)影响:英国的商业遍及全世界;很多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观点:美国的霸权逐渐消失。说明:美国在50年之

43、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霸主与当时的世界形势有关,美国本土并未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战争中大量的军需订单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综合国力迅速上升,成为世界的霸主。但是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机遇不可能再一次出现,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的崛起,和平对话、交流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主流,美国的霸权主义势必不得人心,要被世界人民所抛弃。因此,美国的霸权将不复存在,渐渐消失。【解析】【小问1详解】评价:据材料一“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它称之为和平。把罗马的和平描绘成一种实行残忍的军事征服和毁灭的政策。

44、”可知,罗马帝国的统治充满了劫掠、屠杀、掠夺、毁灭等残暴的军事行动,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言之有理即可)小问2详解】影响:据材料二“它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凭借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向全世界。”可知,英国的商业遍及全世界;据材料二“迄20世纪初叶,英国占有殖民地已达3350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1/4”可知,很多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小问3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三“美国已不可能重新获得它在50年代的主导地位,省略号”可归纳观点:美国的霸权逐渐消失。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在50年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霸主与当时的世界形势有关,美国本土并未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战争中大量的军需订单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综合国力迅速上升,成为世界的霸主。但是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机遇不可能再一次出现,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的崛起,和平对话、交流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主流,美国的霸权主义势必不得人心,要被世界人民所抛弃。因此,美国的霸权将不复存在,渐渐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