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是( )A. 炎帝和黄帝B. 尧和舜C. 黄帝和蚩尤D. 炎帝和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对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炎帝教人民种植农作物,后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符合题意;尧以禅让制的形式传位给舜,故BD均不符合题意;蚩尤被黄帝打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2.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
2、。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A.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 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C.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D. 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由汉滇王金印可以印证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这枚金印见证了西南地区接受中央政权统治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汉代中央和云南的关系,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A. 商鞅变法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3、.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D. 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宋朝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 )A. 民族关系融洽B.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C. 海外贸易繁荣D. 江南经济飞跃发展【答案】C【解析】
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材料反映了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选项C符合题意;商港、商船与民族关系内容不符,A排除;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B排除;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与“江南经济飞跃发展”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C。5.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5、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故选A。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领导人是( )A. 陈胜B. 李自成C. 黄巢D. 洪秀全【答案】D【解析】【详解】根
6、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故D符合题意;陈胜是秦朝起义领袖,李自成是明朝起义领袖,黄巢是唐朝起义领袖,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7.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A. 虎门销烟B. 公车上书C. 洋务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7、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B正确;ACD与材料描述的不符,排除。故选B。8.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 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 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D. 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8、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9.如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A. 时间B. 地点C. 制造者D. 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错误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发生在卢沟桥的是七七事变。B符合题意;时间、制造者、影响是正确的,ACD排除;故选B。1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
9、话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B. 枣宜会战C. 第三次长沙会战D. 平型关大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D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A排除;枣宜会战,历时1个多月,中国军队歼灭日军2万多人。中国军队虽然伤亡也较多,但日军在此战中始终没能找到第五战区主力,也未能解除第五战区对武汉的威胁。B排除;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C排除;故选D。11.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
10、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安事变B. 中共七大召开C. 重庆谈判D. 北平和平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这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题干材料所示的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C正确;西安事变
11、发生在1936年12月,地点西安。A排除;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B排除;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时间与题干不符。D排除;故选C。12.下列发生在北京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是( )A. 戊戌变法B. 五四运动C. 开国大典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标志着中华
12、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是开国大典。选项C符合题意;1898年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排除;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排除。故选C。13.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的是( )A. 土地改革B. 三大改造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 抗美援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
13、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4.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A
14、. 鹰厦铁路B. 宝成铁路C. 川藏公路D. 武汉长江大桥【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故D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桥,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5.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
15、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B错误;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定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错误。故选D。1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A.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D. 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回归
16、后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因此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也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著名的九二共识,故选项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与题意无关。故选B。17.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指的是( )A. 开展全方位外交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一带一路”建设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
17、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B符合题意;开展全方位外交,属于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内容,A排除;“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C排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D排除。故选B。18.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A. 古代两河
18、流域B. 爱琴海地区C. 古代印度河流域D. 古代尼罗河流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选项A符合题意;爱琴海地区产生了爱琴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古代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9.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 大学的兴起B. 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C. 城市的复苏D. 中国印刷术
19、的普遍推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符合题意;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的成就,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教育,排除B;材料中说明的是大学的兴起,不是城市的复苏。排除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与材料中欧洲中世纪教育信息不符合,排除D。故选A。20.法国大革命期间,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重要文献是( )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共产党宣言D. 人权宣言【答
20、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D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法律文献,排除A;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法律文献,排除B;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排除C。故选D。21.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B.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C.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D. 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
21、】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评价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ABC三项都是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的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项是有关美国内战性质的评述,属于历史评价,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2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起义者冲进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材料描述的是( )A 巴黎公社建立B. 日本倒幕运动C. 俄国十月革命D.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沙皇俄国,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
22、、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故C符合题意;巴黎公社建立是在法国,日本倒幕运动是日本的政治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美英盟军相互配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 )A. 凡尔登战役B. 莫斯科保卫战C. 诺曼底登陆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后,经过长期周
23、密的准备,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故C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故A不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故B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如下图是某一国际经济组织的徽标图案,这一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联合国共同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据材料判断该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24、. 欧洲煤钢共同体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一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联合国共同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徽标图案信息“WTO”结合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B正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排除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排除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排除D。故选B。25.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
2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 两极格局的形成B.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 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D.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
26、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推断,这体现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C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A;“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是指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排除B;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是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D。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
27、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800多千克,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千克,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材料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材料三 作者
28、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青铜器的代表?出土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并说出你认为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3)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三说出该书的哪些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答案】(1)商朝时期;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洛阳;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
29、上最长的运河,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3)宋应星;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重800多千克,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千克,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可知,这是在商朝时期;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是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根据材料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
30、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我认为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作者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可知,作者是宋应星;该书的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这些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
31、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材料二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品主要思想(内容)神曲作品不是根据教会的标准,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志和道德标准,来区分现实中不同人物的善恶,加以褒贬。专横跋扈的教皇被放在地狱中,接受严酷的刑罚,作者崇敬的人在天堂里享受幸福。蒙娜丽莎作品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歌颂了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歌颂了生命的可爱之处。哈姆雷特作品
32、中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和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岳麓书杜材料三 牛顿的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摘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1)材料一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什么救国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指出三部作品关注的共同点。(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牛顿光学成就的?达尔文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4
3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认识。【答案】(1)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2)文艺复兴。共同点:提倡人文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3)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革命,也带来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生物进化论。(4)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以及提倡新文学。据材料一“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
34、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可知,材料一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的救国主张。(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据材料“作品不是根据教会的标准,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志和道德标准,来区分现实中不同人物的善恶,加以褒贬。专横跋扈的教皇被放在地狱中,接受严酷的刑罚,作者崇敬的人在天堂里享受幸福。”“作品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歌颂了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歌颂了生命的可爱之处。”“作品中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和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知,神曲、蒙娜丽莎、哈
35、姆雷特这三部作品都提倡人文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3)据材料三“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可知,材料三认为牛顿的光学成就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革命,也带来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
36、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会于1921年7月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材料二 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薄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
37、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逐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三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性,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版)(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向何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农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
38、,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进行了什么探索?(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中国探索特色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答案】(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农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性,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体制改革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创
39、新;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大会于1921年7月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根据材料二“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薄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
40、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农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性,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调整政策,深化改革。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要符合本国
41、的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改革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体制改革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材料二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
42、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而且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部编版)材料三(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各一例。(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工业革命后社会发生的变化。(3)指出材料三中互联网用户数量变化呈现的趋势。(4)科技改变了人类和世界,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2)立体交通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人口迅速增
43、长;欧美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加快)。(3)互联网用户数量逐年增加(上升;增多)。(4)认识:开放性题,从正反两方面谈科技对人类世界影响即可。如: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作为船的动力机,发明了汽
44、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2)根据材料一“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后立体交通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而且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
45、规模越来越大。”可知,这体现的是,人口迅速增长;欧美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加快。(3)据材料三示意图可知,互联网用户数量逐年增加。(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科技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改变了人类的生话,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所以,对科技的认识应该从利利弊两个方面来回答,趋利避害。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