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94900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测试达标试卷一、填空题。1.小金特别喜欢玩手影游戏,经常给其他小朋友表演,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2.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 。我们一般选用导热性能 填好或差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3.由于受水、风、气温等因素的作用,岩石破碎,使大自然中形成许多美丽的景观,这些都是岩石的 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的。4.雾和露都是 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5.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低级神经中枢是 。二、判断题。1.反射光线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太阳光被分解后形成的。(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发生热的传递

2、现象。 ( )4.把冰块放入泡沫塑料箱中会融化得更快。( )5.地球表面是非常平坦的。( )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7.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水循环也起到重要的作用。)8.雨夹雪就是冻雨。( )9.本能反应不受大脑控制。( )10.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人工智能产物。 ( )三、选择题。1.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原理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2.潜水艇里的潜望镜是利用( )工作的。A.光的折射原理 B.光传播速度快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3.手影的现象是利用了( )原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4.在地球内部,越往深处(

3、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5.小李通过实验认为:流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下列最能支持他的证据的是( )。A.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会裂开B.经常有水的岩石上面会长出青苔C.岩石放进装有水的瓶中摇晃,会有细碎的颗粒出现6.在太行山一带的山脉中发现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推断出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是( )。A.湖泊 B.平原 C.海洋7.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8.下列都属于热的良导体的一组是( )。A.铁锅、木质锅铲 B.瓷碗、不锈钢筷子 C.空气、水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向地球传递

4、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咸B.液体和气体只能依靠热对流来传递热量C.金属材料一般都是热的良导体10.露经常在( )形成。A.傍晚或夜间 B.中午 C.下午11.形成露时的气温( )。A.比形成霜时的要高 B.比形成霜时的要低 C.与形成霜时相同12.在造霜实验中,在冰水中加盐是为了( )。A.让水尽快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增加水蒸气含量13.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人,某个部位瘫痪,而其他部位正常,造成那个部位瘫痪的可能原因是( )。A.大脑所传出的信息始终绕过瘫痪部位B.瘫痪部位的神经坏掉了C.瘫痪部位没有信息反馈给大脑14.下图中的两个圆柱大小相同,圆柱的高与直径相比,( )。A.高比直径大B

5、.高比直径小C.高与直径相等15.我们用积木能摆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 )。A.记忆功能 B.创造功能 C.识别功能四、实验题。1.利用多个平面镜,设计一个能看见自己后脑勺的后视镜,画出设计图。2.我们常用热水瓶来储存烧开的热水,它的构造如图所示, 最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壳,里面有一个内胆,由两层玻璃组成,玻璃层中间是真空的。(1)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A.塑料材料传热能力好 B.内胆真空,保温效果好C.外壳坚硬,热量不易散失(2)陈平口渴了,现有同样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的三种杯子,要想热水凉得最快,应该把热水倒入( )。A.铁杯 B.塑料杯 C.瓷杯(3

6、)我推测软木塞是( )。A.热的不良导体 B.热的良导体 C.无法推测五、综合题。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鸥去参观地质博物馆。1.早晨阳光明媚,小欧知道太阳是地球最大的 光源。小鸥觉得头发都被太阳晒热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2.小鸥一家驾车出发,爸爸提醒小鸥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保护( )系统的方法之一。A.循环 B.呼吸 C.神经3.爸爸驾车时,经常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的车辆情况。后视镜利用的是(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4.到了博物馆后,小鸥听讲解员讲解: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 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 和 之间,是 的发源地

7、。5.小鸥还在科技馆用VR眼镜感受了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在VR虚拟的世界中,小鸥感觉自己站在一幢大楼的窗边,楼层很高,楼下的人和物体看起来都很小。忽然,小鸥感觉到整个大楼在摇晃,此时小鸥应该( )。A.立刻跑出门去,乘坐电梯逃生B.马上躲进卫生间靠近水源的角落,用枕头等物体护住头部C.跑到阳台上,等待救援6.VR是虚拟的环境,小鸥却感到像真实发生的一样,身体做出反应。这是因为他的眼睛和身体受到了某些信号的 ,大脑存储和 这些信息,通过 把指令传递给运动器官,使身体做出反应。7.体验结束后,小鸥紧张得出汗,爸爸给小鸥买了一个冰淇淋。小鸥发现冰淇淋的外包装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A.冰淇

8、淋的包装漏水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淇淋外包装凝结成小水珠C.手上的汗沾到了外包装上8.冰淇淋虽然吃起来很凉,但是手拿着下边的蛋托却一点都不凉,这是因为蛋托是热的 导体。9.参观结束后,小欧一家驾车返程。爸爸在驾车过程中,街道旁大厦玻璃幕墙将太阳光 进车厢,小鸥觉得很刺眼,根据所学的光源知识,小鸥判断玻璃幕墙 光源。10.小鸥从车窗向外看去,发现天上有几朵白云,像棉花一样,非常漂亮。妈妈告诉小鸥,云实际上是 受热上升后遇冷形成的 或 汇聚而成的。这一天的参观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小鸥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期末综合全练全测1卷一、1.光的直线传播2.铁、铜塑料、木头差3.风化4.水蒸气5.大脑脊

9、髓二、1.2.3.4.5.6.7.8.9.10.三、1.B2.C3.C4.A5.C6.C7.A8.B9.C10.A11.A12.B13.C14.C15.B四、1.(答案不唯一) 解析:要想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就要让后脑勺反射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进人人眼。2.(1)B (2)A (3)A五、1.自然 热辐射 2.C3.B4.地壳 地壳 地核 岩浆5.B6.刺激 加工 周围神经7.B8.不良9.反射 不是10.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11用喷水壶制造彩虹,要选择( )。A通风处B背对太阳C面向太阳答案:B解析:B【详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

10、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喷出的小水滴对光进行折射,形成彩虹。在晴朗无风的白天,背对太阳喷射水雾制造彩虹。2下列发光的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有( )。A月亮B电灯C蜡烛D雷电答案:D解析:D【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发光的物体是自然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电灯、蜡烛属于人造光源,雷电属于自然光源。3下列情况中一定不会出现彩虹的是( )。A夜晚星空B雨后放晴C背着太阳喷水答案:A解析:A【详解】彩虹是雨后空中的小水滴把阳光分解成种色光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形成彩虹的条件是有阳光和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雨后放晴、背着太阳喷水都有可能形成彩虹,夜晚没有太阳照射,一定不会出现彩虹

11、。4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 )完成的。A伽利略B牛顿C托勒密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利用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牛顿完成的。5下面有光物体的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B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出的光决定的。C物体的颜色是由看到它的心理作用决定的。答案:A解析:A【详解】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题意;B.物体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12、;C.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下面不会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 )。A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到墙壁上B大雨过后太阳马上就出来了C晴朗无风的天气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水答案:A解析:A【详解】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会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大雨过后太阳马上就出来了、晴朗无风的天气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水,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七色光现象

13、,要求学生掌握七色光现象。7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 )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A红色B黄色C蓝色答案:C解析:C【详解】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的颜色过滤掉。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蓝色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8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 ) 色的。A黑B红C黄答案:B解析:B【详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反射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透过的色光。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绿色的衣服这时看到的衣服是( )。A黑色的B红色的C白色的答案:A解析:A【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透过红色滤光片,看绿色的衣服,只有红光可以透过,而绿衣服只能反射绿光,所以没有光线进入眼中,看到衣服是黑色的。10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 )色的。A红B白C绿答案:A解析:A【详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反射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透过的色光。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11物体在镜子中的影像与物体是( )的。A完全一样B上下相反C左右相反答案:C解析:C【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12在灯光靠近

15、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A变小B变大 C不变答案:B解析:B【详解】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13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 )。A多B少C一样多答案:A解析:A【详解】当镜子之间的夹角越小,光在镜子之间的反射次数越多,那么所形成的虚像也就越多。14阳光射在室内的镜子上,镜子又能把光射在墙壁上,这是光的( )现象。A反射B折射C斜射答案:A解析:A【详解】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15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

16、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答案:A解析:A【详解】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两个镜面必须要相对放置,平行放置,A符合题意。16画报纸上有“爱科学”三个字,用滴管在“科”字上滴一滴水,并透过水滴看字,看到的是( )。ABCD答案:A解析:A【详解】根据题目所知,水滴形状中间厚,边缘薄,正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分析判断。玻璃板上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报纸上的字处在水珠(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17下面的几幅字画中,可能从镜子里看到的是( )。ABC

17、D答案:B解析:B【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符合的是选项B,选项A中的侣的单人旁应该在右边,选项C的泪比较明显,三点水儿没有在右边,选项D的玉的点应该在左边。18教室里的墙涂成白色是为了( )。A干净B美观C更好地反射光线答案:C解析:C【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白色物体的发光能力很强,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利于光的反射更好地反射光线。19地球内部存在塑型流动的岩浆的是( )。A地核B地幔C地壳D地表答案:B解析:B【详解】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三个圈层。最外面的圈层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小,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

18、的下面是地幔,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叫莫霍界面。在地下80-400千米深处(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熔融状态的固体圈层,叫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0阳光可以通过什么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放大镜B三棱镜C平面镜答案:B解析:B【详解】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1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是_。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答案:B解析:B【详解】拦河筑坝、开采矿石、围海造田都会对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坏,只有种

19、植庄稼是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22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迅速躲到课桌下B在家里,可以钻到床下、桌下、卫生间等C在外面,向空旷安全处疏散D高层住户马上乘电梯下楼答案:D解析:D【详解】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当地震发生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不能乘坐电梯下楼。23地球的圈层( ) 依次是:地核、

20、地幔、地壳。A由里到外B由外到里C由近到远答案:A解析:A【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球的圈层由近到远 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24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探测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 )千米。A14B20C24答案:A解析:A【详解】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科学家早就想通过钻孔来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但目前

21、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 14千米,所以科学家的想法无法实现。25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不同的圈层,中间那一层叫做( )。A地幔B地壳C地核答案:A解析:A【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点睛】掌握地球内部结构。26科学家根据( )等现象不能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A火山B地热C地形地貌D地震答案:C解析:C【详解】地球表面的很多自然现象火山爆发、地震、地热都传递了地球内部的信息,猜想推断:地球内部是运动,高温,有流体的,并且,从地壳到地核温度越来越高。科学家根据地形地貌等现象不能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27

22、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可分为( )。A岩石圈、地幔、地核B地壳、地幔、地核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核、地幔答案:B解析:B【详解】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从地核到地幔到地壳,温度递增,密度递增,所以温度最高的是地核,密度最大的是地核。28( )不能给科学家提供地球内部的信息。A火山B风C地热D地震答案:B解析:B【详解】科学家不但从火山、地震、地热等地表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而且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从而正确地描述出地球的内部构造,B不能给科学家提供地球内部信息。29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 )现象。A反射B折射

23、C色散答案:B解析:B【详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30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 ),它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A地壳B地幔C地核答案:A解析:A【详解】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3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夜光玩具答案:A解析:A【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

24、、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月亮自己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32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有著作( )。A候风地动仪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答案:C解析:C【分析】在世界的历史中存在很多著名的发明家,这些发明家的发明推动了世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详解】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33下列物体中,( )属于是自然光源。A激光B篝火C萤火虫答案:C解析:C【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

25、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激光、篝火是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34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蜡烛B镜子C白色塑料板D黑色小孔板答案:B解析:B【详解】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以上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镜子。35下列不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阳光B灯光C萤火D闪电答案:B解析:B【详解】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

26、源和人造光源。以上选项中:太阳,荧光。闪电是自然光源;灯光是人造光源。36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极光B孔明灯C月光D闪电答案:B解析:B【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以上选项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孔明灯。37两千多年前,(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A中国的墨子B古希腊的托勒密C波兰的哥白尼D美国的华盛顿答案:A解析:A【详

27、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 30 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是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的,会在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38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十五的月亮B闪电C点燃的蜡烛答案:A解析:A【详解】光源是指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闪电、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形成月光,所以月亮不属于光源,符合题意。39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 )。A用一面镜子放在眼前看B用一面镜子放在头的一侧看C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

28、,脑后一面相对而看答案:C解析:C【详解】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40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壳、地幔、地核答案:C解析:C【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41脑神经主要分布在( )。A躯干和四肢B头部和四肢C头部和内脏【答案】C【详解】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

29、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脑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4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A任意物质中B在空气中C在同一均匀物质中D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答案:C解析:C【详解】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均匀物质中。43( )是低级的神经中枢,人体内的一些低级反射活动均有他控制。A大脑B脊髓C皮肤【答案】B【详解】脊椎是低级的神经中枢,人体内的一些低级反射活动均有他控制,它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在反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

30、大脑的功能。44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头部、内脏B躯干、四肢C头部、四肢【答案】B【详解】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点睛】本题考查脊神经的分布。45如图所示,神经传导的正确顺序是( )。A传入神经接受信号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作出反应B接受信号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作出反应C接受信号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作出反应 传出神经【答案】B【详解】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

31、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所以传递过程为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46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A脚的反应比手快B手的反应比脚快C手和脚的反应一样快【答案】B【详解】手和脚跟大脑的协调能力不同。大脑接受和传出信息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同一个人不同的部位反应速度不一样。反应时间手比脚快,运动时间脚比手快。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手的反应比脚快,所以B符合题意。47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 )。A头部、内脏B躯干、四肢C头部、四肢【答案】A【详解】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32、。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脑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48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 )等功能。A音乐B技艺C语言【答案】C【详解】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49( ) 是人体的 “司令部” ,是高级神经中枢。A大脑B脊髓C语言【答案】A【详解】大脑指挥人体许多器官进行工作,使各种器官的活动有条有理,正确完成各种简单的和复杂的动作。所

33、以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50某病人左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很可能是他大脑( )出现了问题。A左半球B右半球C左右半球中间【答案】B【详解】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技艺、书写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情感等功能。某病人左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大脑的右半球出现了问题。51神经越多的地方,皮肤的敏感性越( )。A强B弱C都一样【答案】A【详解】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

34、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的躯干和四肢。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神经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是有区别的,有的敏感些,有的迟钝些。神经越多的地方,皮肤的敏感性越强,所以A符合题意。52大脑表面像( )一样。A苹果B核桃C草莓D瓜子【答案】B【详解】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形状像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表面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53大脑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样有利于( )。A大脑快速地生长B更好地保护大脑C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答案】C【详解】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大脑的表

35、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54从脑出发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躯干和四肢B头部和内脏C头部和躯干D头部和四肢【答案】B【详解】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55大脑重量占体重的( )。A50%B90%C80%D70%【答案】C【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整个脑的重量是1400克,大脑约占脑总重量的80%,就是大约1

36、120克。56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的神经是( )。A感觉神经B运动神经C传出神经【答案】C【详解】神经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57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迅速跑到空旷处B乘坐电梯下楼C躲到桌子或床下【答案】B【详解】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目前尚难以准确预报。一旦发生地震,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那样会被困在电梯里面,非常危险。58候风地动仪是( )发明的。

37、A卡蒂娅喀夫物夫妇B张衡C毕昇【答案】B【详解】候风地动仪是东汉时张衡发明的,是用来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候风地动仪,要求学生掌握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59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B人类的活动C地壳运动【答案】C【详解】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60大脑和脊髓合称为( )。A神经中枢B脑神经C脊神经【答案】A【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

38、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61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 )。A地幔B地核C地壳D地心【答案】C【详解】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62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有( )。A月亮B镜面C萤火虫答案:C解析:C【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以上选项中的物体是光源的有:萤火虫。月亮、镜面不是光源。63下列现象,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BC答案:A解析:A【详解】光在均匀介质中

39、沿直线传播。例子: 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所以A符合题意。64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 )现象。A直线行进B反射C折射答案:A解析:A【详解】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我们看到的像是与实物相符,但像是倒立的。根据对小孔成像实验的认识,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65下列自然灾害是由地壳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台风B地震C沙尘暴D旱涝【答案】B【详解】地震是由地壳内部运用引起的。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6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D无法确定【答案】A【详解】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

40、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67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暴雨B风化C地震【答案】C【详解】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暴雨、岩石风化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68下列,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地震B雷雨C火山【答案】B【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内力地质作用改变

41、地球地表形态,形成地震、火山、断裂和高原、低地、海洋,雷雨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69脑的质量有1400克左右,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大约是1120克。A60%B80%C70%【答案】B【详解】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脑重大约1400克左右,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80%,大约是1120克,大脑大小与形状两只拳头并拢差不多。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时,可能会有炽热的岩浆从地壳里冲到几千米的高空。B发生强烈地震时,地壳会发生裂缝,使地形发生变化。C没有地震、火山喷发时,地壳是非常平静的。D温泉利用的是地热资源。【答案】C【详解】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发生强烈地震时,地壳会发生裂缝,使地形发生变化。火山喷发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