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939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答案】A【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2、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鞍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缺变法A.奖励农耕 B.按军功授爵位 C.推行县制 D.抑制商业贸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鞍变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使秦国人“勇于公战”。战斗力大大加强。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3、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九章算术齐民要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全身麻醉手术法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

3、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4、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 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中固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5、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武

4、装的力量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6、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30多万我国同胞被日军杀害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成为全人类的永久记忆。今年是这一惨案发生A.70周年B.80周年C.90周年D.100周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

5、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7、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红旗飘扬井冈山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新中国的曙光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8、 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A.屈原B.天国春秋

6、 C.四世同堂 D.法西斯细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抗战时期”“ 由郭沫若创作”“ 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等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9、 照片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历史。下图照片记录了1945年国共和平谈判期间的场景,它发生在A.重庆B.西安 C.南京D.武汉【答案】A【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10、在

7、淹滓洞监狱,革命烈士写下的黑牢诗篇体现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革命者们坚贞不屈的斗志和坚毅顽强的精神。黑牢诗篇的作者是A.陈然 B.江竹筠 C.王朴 D.蔡梦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蔡梦慰三革命烈士。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蔡梦慰同志在狱中坚持写作,用竹签子笔蘸着棉花烧成灰烬调作的墨汁,写出血泪和仇恨的记录黑牢诗篇。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11、透过现象行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A.随

8、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B.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C.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怀抱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C都是史实,属于历史现象,没有揭露现象的本质,只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对历史现象的评论,属于揭示本质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2、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

9、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慕尼黑会议C.铁幕演说 D.马歇尔计划【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3、战争海报被人们称为墙壁上的“武器”。下图是中国抗日根据地在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印制的海报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下列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希特勒在1942年被苏联军队击毙 B.中国出兵帮助苏联人民抵御德国侵略 C.莫斯科保卫战彻底击垮了德国法西斯D.颂扬苏军胜利,表达反法西斯必胜信念

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4、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 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

11、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答案】C【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15、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 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事件影响A都江堰的修筑壮大了秦国实力,造福人民生B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C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D苏联解体形成了世界政治多极格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12、的特点,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说法不正确,ABC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 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

13、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祷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固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6、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17、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

14、了基础。18、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19、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20、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答案】16.B17.C18.A19.A20.A【解析】试题分析: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违背了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统一全国。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符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例如材料里的“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

15、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能够充分说明。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符合上述材料的内容,材料中的“并以古今第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 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能够证明。2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上述材料的内容,材料“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固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16、”可以证明。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21、(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A.20世纪80年代设置的对外开放的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窗口 :上海浦东新区(2)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目的之一,是打造扩大开放的新高地。仔细观察该图并结合设置时间,指出上述三区设置的特点。(1分)【答案】(1)上框B;下框A(2分)(2)有南到北。(1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分

17、不得超过1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最近的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在设置区域上的特点是有南到北。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2、观察下图:(1)请在答题卡图中的方框内写出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城市的名称。(1分)(2)请在答题卡图中图例栏内的横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1分)【答案】(1)日内瓦(1分)(2)世界贸易组织成员(1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18、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表现,很多国家都加入世贸组织,该图例的含义就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

19、促进会乌兰察布史材料二 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对当地(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等地及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结束了少数民族各族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废除了农奴制的压迫,“以其地赋民”,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迁入大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流、民族融合。摘编自李禹阶、管维良三峡文明史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支持、 发达地区无私支援、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20、习近平: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新华社2016年10月9日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朝南平军一带得到发展的原因。(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分)(4)综上,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答案】(1)汉族劳动人民和士人的流入;拓跋珪采取了重视农业和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措施。(2分)(2)原因:宋朝政府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推动社会进步。(1分)大批汉人迁入,带来了先近的技术。(3)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分。答出任意-点即可得1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21、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分。)(4)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融合促进社会发展等。(1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迁入大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的信息可知,宋朝南平军一带得到发展的原因是宋朝政府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推动社会进步。大批汉人迁入,带来了先近的技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体现的社会主义新型

22、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民族团结。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进入1914年,人类从此开始了大屠杀的年代过去的战争目标不但有限而且特定。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样,它(列强)的野心没有尽头对英德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而言,天边才是它们的界限。而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一 1991)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3、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间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摘编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德等列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性后果?(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

24、知识概要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提出 “一带一路”的倡议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3分)(3)对比上述两则材料后回答,“一带路”倡议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2分)【答案】(1)目的:争夺世界霸权。(1分)后果: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是人类历史上的场空前浩劫。(1分)(2)作用:联系中外,沟通东西;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2分)时代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1分)(3)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

25、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德等列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争夺世界霸权。抢占和掠夺更多的殖民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是人类历史上的场空前浩劫。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的信息可知,联系中外,沟通东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是习近平主席提出 “一带一路”的倡议的时代需求。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五、简答

26、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文化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孔府、孔林,是后人纪念和缅怀孔子的重要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2分)(2)红军长征路线属于线性文化遗产(线状或带状的文化遗产区域),这是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你认为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3 分)下图所示人物是世界近代史上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民主的革命精神,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谁? (1分)【答案】学

27、说:提出了“仁”的学说。(1分)学派:儒家学派。(1分)(2)1934年。(1分)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 过2分。)(3)贝多芬(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提出了“仁”的学说。(3

2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可知,这个人物是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音乐和电影。 26、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29、这场革命最先爆发于哪一城市?(2分)(2)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下组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其中图1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2分)(3)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与时俱进。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大会确立的思想路线和作出的伟大决策分别是什么?(2分)【答案】(1)领导人:列宁。(1分)城市:彼得格勒。(1分)(2)事件:南昌起义。(1分)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分。)(3)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0、。(1分)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的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彼得格勒,也被称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