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92548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 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 声乐学习的一个步骤就是发声练习,但是发声练习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的,不然简洁损伤孩子的声带,这是需要留意的地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少儿声乐学习的步骤,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唱歌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中声区的训练比较简洁见效,因为练中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可以很自然地放松,不会对孩子的声带造成太大压力。可以先用"嗼'或"咪'母音进行下行音阶的训练,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孩子尝试运用胸腔与头腔的共鸣,这是声乐中发声练习的科学步骤之一。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把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整和锻炼肌肉以适应唱歌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当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稳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唱歌嗓音进展的基础,基础必需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协作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烦和信念,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稳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稳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冗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到达理想的音高范围。高声区的训练难度比较大,因为音域越高气息压力越大,简洁造成声带和喉头的紧急,这个时候应当改用"呜'母音,轻声高位地查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稳固、扩大音量。声音要求圆润,位置集中稍靠后一点。这个阶级的练习要特别留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到达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唱歌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由于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比较稚嫩,唱到高音时,声带都是边缘振动,这个时候假如不用假声发声的话就比较简洁损害声带(所以全球出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就要求接受假声发声,这样既可以使音色优美,又可以在不损害声带的前提下学会声乐的发声方法)。 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 1.演唱的姿态 1.1站立姿态。不仅是为了台风好,还关系到发声的质量,呼吸的顺畅。所以要求学生保持标准正确的姿态:男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脚向前跨小半步,保持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挺胸、收腹。人体重心在前脚,身体前倾,肩膀放松不能耸肩。 1.2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放松,脸部呈微笑状,两嘴角微微上翘,给人的感觉应当是发自内心甜美的笑容。 2.打开咽喉腔体 2.1无声练习。左右牙关凹下,外表形成两个"酒窝',嘴巴上下打开扩张,舌尖抵在下齿垠内侧,然后舌体后三分之一向后退,舌尖不动,同时舌中间凹下、两侧隆起,使舌体形成直沟。学生可照镜子反复练习,每次练3分钟。 2.2单元音a、o、e、u、i运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顺序说出来,从高、中、低童连贯不留痕迹地反复练习5分钟,说i时声音是从牙关发出来的。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保持嘴角上扬,呈微笑状态并有轻微的扬眉。 3.单元音、复合元音的练习 a、o在打开咽喉腔时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口形稍有转变,用a、o音练习能稳固正确的发声位置,而且声音很光明、悦耳、坚固,还能有效克服儿童的奶声和扁嘴唱歌的毛病;用u音练习,很简洁打开通道获得高音,主动用上气息。此外,lu在发声时可以避开孩子们用声带喊叫的现象,练习时也很简洁获得头声和高位置。对于初学者,我不主见用"咪'和"吗'来训练,很简洁造成"咧'和"横'着唱。哼鸣练习也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通道获得高音(头声),轻声、假唱、哼鸣三大发声关心练习缺一不行。 4.呼吸训练 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儿童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故此,儿童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1深呼吸练习法。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音把气徐徐地有把握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4.2吹纸片的练习。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区分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添气息把握能力有很大的关怀。 5.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唱歌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唱歌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唱歌语言的规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唱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精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需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到达"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特殊清楚,这就要求娴熟咬字吐字技术。 6.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加强平稳节奏和转变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转变的灵敏性。 7.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 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敏捷、跳动,赋于华彩。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动,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8.歌曲的处理 儿童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唱歌,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由此看来,对唱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特殊重要的。例如歌曲《小机灵的歌》旋律活泼、开朗、热情;内容赞美了聪明机智、胆大心细地一休,疼惜时光、努力学习、怜悯弱者、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歌曲用"格的、格的'象声词配上66556655|660560的旋律,把动画片人物的机械式步伐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提示我们在演唱时要把握住机灵、活泼、富有弹跳性的艺术风格。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情感时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范唱、语言的解说、引导、肢体语言的示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的气氛中。 9.声音位置 选用不同的声音位置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训练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要求用清爽自然的嗓音、声音位置靠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演唱的声音特殊甜美亲切,能更完善的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再比方在训练《大海啊,家乡》这首歌曲时,我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稍靠后一点,带着深情、委婉的情感来演唱,既不失去可爱的童声音乐,又使声音极富表现力,演唱效果特殊理想。 10."竖'"含'"深'"空' 童声训练确定要从高位置开始,"竖'要求孩子们在打开咽喉腔体时处于打哈欠状态,嘴唇自然放松,用单元童o进行练习;"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气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软腭,空扩口腔等。总之,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觉。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