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设计方案XX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1 项目概况11.1 项目背景11.2 国内外ITS发展概述21.2.1 国外智能交通发展概述21.2.2 国内智能交通发展概述51.3 城市概况132 现状分析142.1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142.1.1 城区路网现状142.1.2 道路交通管理现状172.2 交通拥堵现状分析182.2.1 城区交通拥堵现状182.2.2 城区交通拥堵分析192.3 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建设现状分析212.3.1 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建设现状212.3.2 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建设分析243 需求分析263.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需求分析263.2 交
2、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需求分析273.3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需求分析283.4 高清卡口系统需求分析293.5 交通指挥中心和集成指挥平台需求分析314 必要性分析324.1 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需要324.2 有效缓解拥堵的需要334.3 加强交通安全的需要334.4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345 总体规划和设计345.1 总体规划345.1.1 规划范围345.1.2 规划时间345.1.3 规划设计依据355.1.4 规划内容365.1.5 系统建设步骤395.2 总体设计405.2.1 技术路线405.2.2 设计思想405.2.3 设计原则415.2.4 建设目标415.2.5 系统总体结
3、构435.2.6 系统物理结构435.2.7 系统功能435.2.8 系统方案特点456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486.1 系统概况486.2 设计依据与标准486.3 设计原则496.4 建设内容506.4.1 布点原则506.4.2 点位列表506.4.3 点位图526.5 系统架构526.6 网络架构546.7 软件架构556.8 系统功能586.8.1 交通流检测596.8.2 交通仿真596.8.3 联网控制596.8.4 自适应控制606.8.5 远程管理606.8.6 交通状态监视606.8.7 交通流统计606.8.8 路网管理功能616.8.9 特殊勤务控制616.8.10 公交优
4、先616.8.11 瓶颈控制626.8.12 拥堵控制626.9 系统控制策略626.9.1 单点控制626.9.2 协调控制636.9.3 拥堵控制656.9.4 优先控制666.10 技术要求676.10.1 自适应信号系统技术要求676.10.2 信号机技术要求696.11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716.12 系统配置清单746.13 施工要求747 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807.1 系统概述807.2 设计依据与标准817.3 设计原则827.4 设计思路837.4.1 摄像机的选择837.4.2 补光灯选择847.4.3 检测方式的选择847.4.4 嵌入式主机857.5 建设内容857
5、.5.1 布点原则857.5.2 点位列表857.5.3 点位图867.6 系统架构867.7 网络架构867.8 系统功能887.9 指标要求907.10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917.10.1 高清电子警察处理器917.10.2 高清摄像机927.10.3 高清镜头947.10.4 补光灯957.10.5 室外机箱957.10.6 防护罩967.10.7 防雷器967.11 系统配置清单977.12 其他要求987.12.1 接口协议要求987.12.2 基础设施987.12.3 交通设施要求988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998.1 系统概述998.2 设计依据与标准998.3 设计原则1018.4
6、建设内容1018.4.1 选点原则1018.4.2 点位列表1028.4.3 点位图1058.5 系统架构1058.5.1 高清摄像机前端1068.5.2 前端与支队间的网络传输系统1068.5.3 监控中心1078.6 网络架构1078.7 系统功能1078.7.1 前端摄像控制功能1088.7.2 矩阵控制功能1088.7.3 数字视频功能1098.7.4 网络存储管理功能1108.7.5 视频解码输出功能1118.7.6 中心管理服务功能1118.7.7 配置管理服务和WEB监控服务1128.7.8 存储管理服务1128.7.9 流媒体服务1138.7.10 视频录像摘要功能1138.7
7、.11 综合监控客户端1138.7.12 违法取证功能1148.7.13 系统管理功能1148.8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1158.8.1 一体化高清网络摄像机1158.8.2 高清网络视频解码器1188.8.3 流媒体存储服务器1208.9 系统配置清单1218.10 其他要求1229 高清卡口系统1229.1 系统概述1229.2 设计依据与标准1239.3 设计原则1239.4 设计思路1249.4.1 高清抓拍需求1249.4.2 补光灯选择1259.4.3 检测方式选择1259.5 建设内容1269.5.1 布点原则1269.5.2 点位列表1279.5.3 点位图1279.6 系统架构1
8、279.6.1 路口前端设备1279.6.2 网络传输系统1289.6.3 中心管理系统1289.7 系统功能1299.7.1 线圈检测车辆功能1299.7.2 清晰辨别车辆驾驶人脸像功能1299.7.3 车牌自动识别功能1299.7.4 线圈测速功能1309.7.5 视频测速功能1319.7.6 录像功能1319.7.7 压线越线违法行为检测功能1319.7.8 逆行违法行为检测功能1319.7.9 车型车身颜色识别功能1329.7.10 车辆类型判断1329.8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1329.8.1 高清视频卡口一体机1329.8.2 百万像素镜头1339.8.3 车牌检测LED补光灯1339
9、.8.4 补光灯1349.8.5 高亮LED辅助光源控制板1359.8.6 车检器1359.9 系统配置清单1359.10 其他要求1369.10.1 现场布局图1369.10.2 施工安装要求1389.10.3 接口协议要求1389.10.4 基础设施1389.10.5 交通设施要求13910 集成指挥平台13910.1 平台概述13910.2 系统结构14010.3 平台功能14010.3.1 指挥调度管理14010.3.2 勤务管理14110.3.3 车辆追踪稽查管理14210.3.4 路况信息管理14410.3.5 交通违法管理14610.3.6 分析研判与辅助决策14710.3.7
10、设施管理14910.3.8 系统管理14910.4 数据设计15010.4.1 主要数据分类15010.4.2 数据要求15010.5 平台技术要求15210.6 其他非功能性要求15310.6.1 数据处理要求15310.6.2 性能指标要求15610.6.3 安全性要求15810.7 平台对接16010.7.1 对接架构16010.7.2 对接需求16010.7.3 实现功能16110.7.4 性能要求16110.8 系统接口说明16110.8.1 电子警察子系统接口16110.8.2 卡口子系统接口16410.8.3 与监控子系统的接口16610.8.4 与GPS子系统的接口16610.
11、8.5 与交通流子系统的接口16610.8.6 与信号子系统的接口16710.8.7 与诱导子系统的接口16810.8.8 与事件监测系统的接口16910.8.9 与非现场处罚系统的接口16910.8.10 与车管、驾管、事故等系统的接口16910.9 平台的架构16910.9.1 平台系统的边界定义16910.9.2 逻辑结构16910.9.3 业务架构17010.9.4 技术架构17010.9.5 网路架构17010.9.6 硬件部署设计17110.10 GIS地理信息平台17110.10.1 地图数据17110.10.2 基本属性17110.10.3 基础功能17210.10.4 高级功
12、能17310.11 视频安全接入系统17310.12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17511 交通指挥中心17611.1 系统概述17611.2 系统布局17611.3 指挥中心大厅设计17711.3.1 显示布局17711.3.2 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17811.3.3 LED 显示系统18811.3.4 操作台19011.3.5 决策会议区19011.4 指挥中心其他基础配套设施19011.4.1 指挥中心及机房装修19111.4.2 机房基础环境建设19211.4.3 供配电系统19311.4.4 布线方式19711.4.5 照明系统19811.4.6 防雷接地系统19911.4.7 空调及通风系统2
13、0111.4.8 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灭火系统20111.4.9 门禁系统20211.4.10 屏蔽系统20511.4.11 保安监控系统20511.4.12 综合布线系统20511.4.13 布线工程施工20811.4.14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20811.5 分控中心21111.5.1 系统概述21111.5.2 大队分控中心21211.5.3 显示系统21211.5.4 功能要求21212 存储设计21312.1 现状分析21312.2 需求分析21312.3 系统架构21312.4 存储容量设计21412.4.1 视频存储21412.4.2 电警及卡口存储21412.5 系统特点21512.6
14、 IP SAN存储设备21612.7 FC SAN存储设备21813 网络传输系统22313.1 现状分析22313.2 需求分析22313.2.1 高可靠性需求22313.2.2 多协议需求22413.2.3 网络安全需求22413.2.4 系统管理需求22413.3 网络设计思路22413.3.1 传输设备设计合理化22413.3.2 传输网络层次化设计22513.3.3 传输设备和链路冗余22513.3.4 网络传输的扩展能力22513.3.5 网络通信协议的支持22613.3.6 网络管理与安全体系22613.4 网络架构22614 基础建设施工要求22714.1 地下管道22714.
15、1.1 横穿机动车道的地下管道埋设22714.1.2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的地下管道埋设22714.1.3 管道引上处处理及路面恢复22714.2 窨井22814.2.1 窨井的设置22814.2.2 大窨井22814.2.3 小窨井22814.3 设备机箱22814.3.1 机箱的基本要求22814.3.2 机箱设置位置的选择22914.3.3 机箱的安装22914.4 杆件22914.4.1 杆件的基本要求22914.4.2 杆件的吊装23014.5 基础23014.5.1 杆件基础23014.5.2 独立的设备机箱基础23014.6 检测器线圈23114.6.1 检测器线槽的切割
16、23114.6.2 槽内敷线23114.6.3 填槽23114.6.4 线圈和馈线的连接和接头处理23114.7 电缆线23114.7.1 电缆线的要求23114.7.2 电缆线敷设的一般原则23214.7.3 地下电缆线的敷设23214.7.4 架空电缆线的敷设23214.7.5 桥梁上电缆的敷设23214.8 接地23314.8.1 杆件接地23314.8.2 设备机箱接地23314.9 前端设备防雷23314.9.1 供电系统防雷保护23314.9.2 摄像机防雷保护23414.9.3 信号灯的防雷保护23414.9.4 接地保护23515 运行维护23515.1 运行费用23515.1
17、.1 电费23515.1.2 通信费用23615.1.3 设备维护23615.1.4 人员经费23615.2 设备维修23615.3 运维费用合计23616 系统建设相关建议23716.1 项目建设和使用机构设置23716.2 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同步配套交通工程改造23816.3 完善管理设施23816.4 培训和宣传教育23917 投资预算240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XX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城区交通秩序混乱、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 “停车难”、“行车难”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口及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交通管理
18、现状和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与交通相关的治安案件也逐年上升,在此情况下,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抑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集信号控制、视频监控、交通信息发布、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管理决策等于一体,在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协调处置突发性事件、缓解交通拥堵、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等方面作用巨大,能迅速提高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改变城市的交通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因此,XX亟需尽快建成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实践证明,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提高路网使用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近三十年以来,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
19、行ITS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逐步实现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我国政府也已将ITS作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借助国内外交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通过信息化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控制和管理道路交通,对于科学合理组织交通,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运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2月,经市政府六届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XX建设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2012年3月依据XX智能交通管理的需求,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通过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XX智能交通系统的项目申请。2012年5月XX市智能交通系统正式申请立项。2012年5月启动系统方案
20、设计。XX市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设计项目包括内场、外场两部分。外场涵盖范围包括市中区、东兴区的城区道路及路口,内场包括指挥中心大厅及相关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1.2 国内外ITS发展概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单靠修路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思路,提出了一种使用现代高科技合理配置现有的交通资源,提高运输系统综合效率的新型交通发展模式,使得交通的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有力的促进了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都将智能交通作为改善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1.2.1 国外智能交通发展概述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现有道路已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
21、需要,交通状况日益恶化。人们在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已逐渐意识到依靠道路建设永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必须依靠高科技来改造现有的道路运输系统,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大幅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阻塞问题。因此,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以下简称ITS)研究。即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等,把车辆、道路、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
22、能交通系统(ITS)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已被视为是解决当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理想途径,因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以说,ITS是汽车发展社会化、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智能化的综合产物,对促进人类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70、80年代,关于ITS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到90年代,各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和应用。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1.2.1.1 美国美国的ITS研究领域较宽,内容较丰富。发展历程见下图:图 11美国在ITS方面的发展历程从1992年到1997年间美国在
23、ITS方面的投资额达8亿美元。随着ISTEA的通过,标志着ITS成为道路运输政策的中心项目。美国还制定了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年发展计划,总投资预算达400亿美元,至98年,仅政府实际投入已超过15亿美元。美国鉴于实际研究项目的范围已扩展到整个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和公路混合运输,因此在原有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先进交通信息系统(ATIS)、商用车辆运行管理系统(CVOS)和先进车辆控制系统(AVCS)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分系统,即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APTS)和先进的郊区运输系统(ARTS)的研究。目前美国的研究集中在7个领域共29项研究内容。1.2.1.2
24、欧洲欧洲早在1986年就开始大规模的ITS研究,其组织和协调主要由欧洲社团委员会和EUREKA共同完成。由于欧洲的国家大部分都很小,因此欧洲的ITS主要从洲际的角度进行,旨在建立跨欧的智能化道路网,投资额高达50亿美元。主要内容包括:1、DRIVE(Dedicated Road Infrastructure for Vehicle Safety in Europe)计划DRIVE1从1989年开始,3年内投入1.5亿美元开展了70个项目的研究,包括项目的评价和理论模型、交通安全、交通控制、公共交通运输、货物管理、数字地图和数据库、交通信息和广播系统、电信系统等。DRIVE2实际上被正式称为“先
25、进的运输电子通信系统(ATT)”,它在3年内投入2.5亿美元开展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和出行信息、城市间交通运输管理、城市交通一体化研究、驾驶员引导系统、货物和车队管理、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等7个项目的研究。2、PROMETHEUS计划该计划是以车辆为主体的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扩展视野研究、应急管理系统、车辆的运行系统、商业车队的管理系统、避免碰撞系统、交通管理实验场地、驾驶的协调系统、两种模式的道路引导系统,智能巡航控制和出行信息系统。该项目耗资8亿美元,历时8年。此外,还有自动道路和驾驶系统,耗资1.5亿
26、美元,历时7年,“跨欧道路交通系统,耗资270万美元。 1996年2月底欧共体事务总局13局第一次公布了征集的子项目,计有74个子项目,其中,有关航空、铁路和海运的子项目有28个,这标识着欧共体将综合运输的ITS纳入了开发日程中。1.2.1.3 日本日本的ITS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96年制定了“推进ITS总体构想”,并推出了一个投资预算7.8兆亿日元,为期长达20年的发展计划,近年投资15亿日元开发了全国公路电子地图系统,为疏导城市交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日本主要进行针对RACS和AMTICS两大驾驶员信息系统的研究。RACS被称为道路汽车通信系统,
27、AMTICS被称为先进的交通信息和通信系统,能为出行者提供广泛的出行信息,如:道路拥挤程度、出行时间预测、交通法规、铁路时刻表和某些特殊事件。此外,还有两个新的研究系统正在研究中,他们是VICS(车辆信息和控制系统)和SSVS(高智能车辆系统)。1.2.1.4 其他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ITS发展见下表。总的来讲,其他国家和地区在ITS方面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与欧、美、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ITS发展情况表1.2.1.5 国外智能交通发展经验总结通过分析上述国外几个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为了提升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智能交通是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针对不同的交通业务和
28、管理需求,有不同的系统,各个系统有序结合,共同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这些系统服务于交通综合管理、公交、客运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务等方面。1、国外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状况,并且各个城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发展方向,新加坡的信号控制系统等。2、交通综合监测系统作为交通信息的获取源泉,是提升交通发展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3、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发展城市公交来缓解交通拥挤已成重要的发展方向,以韩国首尔的智能公交为例,实现了全智能化的公共交通服务。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几乎所有城市发展最早的智能交通系统。现在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基本都有信号灯来
29、控制,而且交通信息控制技术也从最初的单点控制发展到区域信号的协调控制。这些大城市在交通发展中,根据交通的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5、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布手段也呈现多样化,网络、移动电视、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媒体都成为为出行者提供交通出行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出行者获取信息的时限不仅限于出行前,出行途中也可以获得相关的出行信息。6、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整体功能在提升。各个城市都在增加完善不同交通需求的子系统,随着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数据来源在逐渐扩大,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不但为社会公共出行者信息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为组织管
30、理者提供了全面的交通行业信息,更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支持。7、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道路也在逐渐增多,车流逐渐增大,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比如这些大城市在不断完善交通监测等系统,进一步提高交通服务能力。同时,对于各个系统,应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交通的特点有侧重进行建设。1.2.2 国内智能交通发展概述1.2.2.1 北京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一直处于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前列,2007年ITS世界大会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对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促使北京进一步全面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北京市在“十五”
31、期间智能交通重点建设的基础上,进入“十一五”时期智能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全面推进阶段。1、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借助奥运契机,北京市共投资7亿元,以“服务奥运、方便出行、缓解拥堵”为总体建设目标,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提高效率”为把握重点,以“一个共享平台,七个应用领域”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总体构架,如图 12所示。图 12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架构奥运交通指挥中心:在原指挥中心应用了13个科技系统的基础上,新指挥中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指挥调度集成系统为平台,实时采集22个科技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在国内首次将地理信息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事件检测系统、单兵定位系统投入城市大规模交通管理实战应用
32、,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将结果发布到统一的平台界面上,为工作人员提供直接、实时、准确的指挥调度信息,实现了系统应用从单一化、机械化向集中化、智能化转变。交通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对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实时视频监控、交通流检测、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件检测,实时掌握道路交通状况,从而精确指导城市交通管理。截止2007年底,共设有7236个交通流检测器,其中线圈检测器6584个,微波检测器593个,超声波检测器59个,视频检测器9个;快速路交通流检测系统共有1114处检测断面,车辆旅行时间检测系统中有274处检测断面;共建有142套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信号控
33、制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交通信号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协调联动,提高了路网的整体通行效率。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2975处信号灯,其中系统控制1079处,单点控制1896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及诱导系统:利用交通流信息采集与监控数据,经过处理分析,通过室外显示民屏、互联网等形式,为交通参与才提供及时、准能的交通信息服务。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建有室外信息显示屏133块,同时实时路况信息通过市交管局互联网网站进行发布。2、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奥运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按照奥组委要求,完成了奥运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在5305输奥运车安装GPS终端和设备自测、车辆管线预埋等工作。在奥组委奥运车载
34、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T5车载GPS标准,并按奥组委的要求进行了测试。中意环保合作项目运营计划编制软件已正式使用,成功实施了调度员对线路两端的远程调度。建设了1个总调度中心系统,6个奥运分调度中心(含一个备份中心)以及奥运专线、常规线路的实时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和常规公交运营组织调度系统。枢纽站智能调度系统:动物园枢纽站智能调度系统自2004年启用以来,系统运行良好。在此基础上,其他枢纽站智能调度系统建设工作也在有序展开。西客站广场枢纽已完成发改委立项,进入施工准备阶段,东直门枢纽随着土建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智能调度系统的工程设计,已基本确定设计方案;一亩园枢纽已完成智能系统设计初稿。BRT智能系统:
35、南中轴路BRT智能系统主要包括运营调度系统、公交优先信号系统、乘客信息服务系统、车载电子系统、站台智能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智能集成系统、光纤网络信息传输系统,为南中轴BRT系统的成功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集成的智能化使BRT的辅助调度和高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北京又陆续开通了几条BRT专线。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北京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于2002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能够实现故障车辆统一保修、救援车辆统一调度、抢修救援过程全程跟踪、事统计分析等业务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特别是通过统一调度、就近抢修的优化调度策略,达到了优化资源、快速反应、及时抢修的目标。2007年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
36、造,系统服务规模增加到11个客运分公司的14000余车辆,进行了相应软件的调整和扩展。系统拥有40辆抢修车辆,兼配备800兆数字集群对讲机和GPS终端,设有话务席2个,调度席2个,班长席1个。市政交通“一卡通”:2007年,在“一卡通”的使用推广方面,通过与中国石化北京分公司合作,在全市近500个加油站设立了“一卡通”数据采集员,方便司机回传刷卡数据并及时拿到车款,解决了“一卡通”卡在出租车上的使用问题。3、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在八达岭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示范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全市范围的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土建改扩建7个收费站、MTC车道56条,12个路段中心子系统,11个客服网
37、电子系统,安全设施子系统,配套的发行、清分、结算、联网通信子系统,呼叫中心子系统,克服网站子系统等。依据2007年5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批准颁布了交通部申报的ETC国家标准,进行了ETC核心设备的国标符合性测试,积极参与京津冀联网示范工程,明确北京市电子收费(ETC、MTC)系统要符合国标并兼容市政交通一卡通卡。4、客货管理与行业管理省际长途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六里桥客运主枢纽信息系统是北京市智能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完成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实现站区24小时监控、站务一卡通、客运车辆GPS卫星定位监控等功能,高效保障了2007年春运工作。完成了二期工程详细设计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建
38、设阶段。在一期的基础上,二期工程重点增加了车辆到站预报、售票双屏显示、电视墙班次显示、自动售检票、综合换乘、路况信息预报、无线网络应用等功能,建设全市省际行业信息平台,通过六里桥的示范建设,形成全市省际客运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交通运输数据库和综合查询分析系统:编制完成交通运输数据库(中心数据库)和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方案,推进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建设市级营运车辆GPS监管平台,质量信誉考核系统、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地铁1、2号线隐患整改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面向社会发布北京市汽车维修网点的电子地图,方便广大车主查询。5、交通综合信息服务自主研发了基于浮动车的动态交通信息集成处理系统,实时
39、采集处理13000辆浮动车数据,实现了市区90%以上道路路况监控。建成了国内首个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已初步形成北京市交通网()、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公交网()、交通服务热线96166、交通调频广播、电视媒体、路侧可变情报板、动态车载导航仪、手机短信等多种交通信息发布媒介,面向出行者提供综合性交通信息服务,搭建了市民与政府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推出了国内首款具有自主智能产权的动态车载导航仪,在国内率先通过手机和导航仪实现了动态交通信息服务。6、智能交通服务于交通决策和管理公交IC卡数据分析系统:随着2006年开始的北京市新一轮的公交改革措施实施,全部线路公交车、地铁均可使用IC卡刷卡,并享
40、受票价优惠,发卡量和刷卡量迅速增加。目前,北京市已经发行了2500万张以上的公交IC卡,大量的刷卡记录形成了海量的原始数据源。目前,公交IC卡数据分析平台一期已经完成,能够完成原始二进制文件的解析和入库、客运量、登降量、车次、公交车运行速度、断面载客量、换乘量等指标的分析工作,并提供了基于WEB的查询功能。基于浮动车数据的拥堵评价系统。浮动车数据的拥堵评价系统以拥堵指数等核心指标,从拥堵的严重程度、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以及拥堵路段数量和分布、可靠性等“五维”特征来反映路网拥堵变化特征。基于浮动车数据、能够进行日、周、月、季、年的交通拥堵评价,以及与历史同期指标对比分析,便于宏观把握交通系统的总体
41、运转状况,明确全市或者区域交通拥堵的变化趋势和拥堵时空演化规划,了解道路网运行的薄弱环节,为政府部门制定长期的拥堵治理方案和措施效果评价提供所需信息。2009年7月,北京市启动了“科技交通创新计划”,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出行,需求引导、突出创新,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资源共享、带动产业”的科技交通创新工程“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批交通重点科研基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难题,推动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构建一个综合交通协调运行支撑体系,聚集一支精干高效的创新人才队伍。确立了一下九个重点科研方向:1)“公交城市”交通体系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2)交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3)交通信息服务与决策支
42、持4)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技术5)交通安全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6)道路货运管理与城市物流公共平台7)交通行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8)交通重点科研基地与产业化9)标准规范其中3),4),5),6)方面的项目基本上为ITS项目。共规划了47个重点项目,其中涉及ITS的主要项目有:1)交通数据中心2)统一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及互动系统3)交通信息服务质量检测认证系统4)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5)综合交通指挥中心6)交通路网管理服务中心7)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8)公交安保中心9)公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监测系统10)营运车辆安全监管系统11)停车管理与服务系统12)交通安全与应急处理管理体系及
43、支撑技术13)安全辅助驾驶关键技术14)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15)轨道交通自动检票(AFC)系统16)城市交通仿真系统1.2.2.2 上海上海市的智能交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建成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建设了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大力提升了智能交通的水平。1、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和汇集了城市交通领域分散在各部门的交通信息资源,实现跨行业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为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交通组织管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的交通综合信息集成系统。目前,上海市综合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工程构建了连接市政、交警、城交和信息中心万兆通信网络,汇集了交
44、通基础信息、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初步具备了交通信息展示、基本统计和数据提供等功能。开发了快速路实时交通信息网页,向公众发布快速路实时交通拥堵信息、匝道关闭信息和可变信息板信息。2、交通管理在交通管理方面,上海市主要开展了交通信号控制SCATS系统、重要路口视频监视系统、城市快速路和桥隧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监控系统和公路交通调查系统、道路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批工程项目。3、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公交运行管理方面,从车载智能系统、运营调度治理和电子站牌服务等三个方面推进上海市公交信息化建设,主要的系统为GPS车辆电子调度监控系统,并开展了公交“一卡通”工程。第一条公交信息化示范路段于2005年
45、11月在四平路中山南路公交专用道上建成,共有34块电子站牌投入使用。此外,在部分公交线路的公交车上安装和开通了车载智能设备,并建立了网络治理平台,实现车辆定位、数据采集、营运调度、安全警、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乘客提供车辆到站预报等实时信息,使公交服务更加趋于智能化和人性化。4、交通信息公众服务在交通信息公众服务方面,开展了电台、电视台、路边可变信息板及交通网站(页)建设,为公众提供了部分实时动态交通服务信息。开通了“上海城市交通网”,网站紧贴百姓生活,以人为本,开设了大量交通服务类栏目,涵盖了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其中电子地图查询栏目作为泸上为数不多的电子地图查询系统,深受百姓关注和喜爱。目前,新的电子地图查询系统覆盖了上海市先期项目之一的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目前已实现了区域内道路交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并通过可变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及时发布相关交通信息,初步形成了以市交警监控中心、市快速路监控中心为道路信息源,市交通信息中心为信息共享、交通枢纽的“上海市中心区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基本框架。5、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