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909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SO2BCO2CN2DCH4【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不参

2、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性质和作用,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即可做好此题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湿法炼铜B黑火药爆炸C玉石雕琢成玉器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黑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玉石雕琢成玉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

3、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 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物质尿素液态氧气冰氯化铵类别无机物单质 氧化物盐 AABBCCDD【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尿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

4、法错误;B、液体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说法正确;C、冰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氯化铵属于盐,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判断是否是单质、氧化物、盐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4. 化学在生活中有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储量丰富,但淡水使用仍需节约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C不吃霉变食物,因为食物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有毒D塑料是容易自然分解的高分子材料,不会形成污染【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状况;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

5、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进行解答;B现在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C根据霉菌毒素耐高温来分析;D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故正确B氢能源作为人类理想中的能源,大量使用还需解决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运输和储存问题,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光分解催化剂,故正确C黄曲霉菌毒素耐热,在200以下不能将其杀灭,通过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故正确D塑料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

6、不易分解,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故错误故选D【点评】在能源和资源匮乏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对于能源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对于资源主要考查贮存、开采状况,以及资源的保护5. 明矾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式中x的值是()A5B6C7D8【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明矾石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

7、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3+(2)2+(1)x=0,则x=6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灰水长期存放后产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HNO3CaNO3+2H2O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C制取铝:3Zn+Al2(SO4)33ZnSO4+2AlD铜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

8、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硝酸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OH)2+2HNO3Ca(NO3)2+2H2OB、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铵、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

9、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7. 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碳能与氧化铜反应B通过闻气味判断是CO2还是SO2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D证明NH4HCO3受热分解【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进行分析【解答】解

10、:A、氮气不会与氧化铜反应,碳会与氧化铜反应,依据试管内的现象变化,可以确定氧化铜与碳反应,故A正确;B、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底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8. 泸州自古盛产美酒,早在1915年,泸州老窖即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图是泸州老窖的一种宣传图案(1)金牌中的金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风过泸州带酒香

1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盛装老窑可用玻璃瓶,玻璃是用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高潮烧制而成,写出石英砂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CaCO3CO2+CaSiO3【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金属于金属元素进行解答;(2)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1)金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风过泸州带酒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2、;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aCO3CO2+CaSiO3故填:SiO2+CaCO3CO2+CaSiO3【点评】此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分子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9. 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图1中54.94表示的是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Mn2+的核外电子共

13、点据三个电子层;(3)锌锰干电池中含锰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nO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由锰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锰的原子序数为25,即核内有25个质子;最下方的数字“54.94”表示

14、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25;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因为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容易在反应中失去,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而Mn2+是锰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所以还剩余三个电子层;故填:三;(3)干电池中含有二氧化锰,其中锰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nO2;故填:Mn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一格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1)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3.54.52.93.36.36.67.68.0(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钾中,不能与草

15、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3)如图为用10mL的量筒量取稀盐酸,所量取的体积是4.4mL【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测量容器-量筒;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解答】解:(1)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食物的pH,苹果汁的pH最小,故苹果汁的酸性最强故选:苹果汁(2)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都属于铵态氮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但不是铵态氮肥,因此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3)如图为用10mL的量筒量取

16、稀盐酸,量筒的最小刻度是0.1mL,所量取的体积是4.4mL,故填:4.4【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此类题目的易错点是认为pH大的溶液的酸性强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 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如图是市场上售卖的某一品牌白醋,标签说明:除了35%醋酸(CH3COOH)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请回答相应问题(1)白醋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醋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酿醋原理是在醋酸菌作用下乙醇(CH3CH2OH)与氧气反应,除生成醋酸外,还有另一产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17、程式CH3CH2OH+O2CH3COOH+H2O(3)已知:HNO3是一元酸,H2SO4是二元酸,某同学对白醋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溶液变红白醋显酸性向镁粉中滴加白醋直至过量有气泡产生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100g含醋酸3%的白醋恰好与20g10%的NaOH溶液中和/醋酸为一元酸(填一、二等数字)将白醋滴加到碳酸钙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CH3COOH)2Ca+CO2+H2O【考点】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两

18、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依据醋酸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2)根据乙醇和氧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白醋和镁反应会生成醋酸镁和氢气,酸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决定了酸是几元酸,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白醋除了35%醋酸(CH3COOH)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所以白醋属于混合物,醋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2=2:1;(2)乙醇和氧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3)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白醋和镁反应会生成醋酸镁和氢

19、气,酸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决定了酸是几元酸,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溶液变红白醋显酸性向镁粉中滴加白醋直至过量有气泡产生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100g含醋酸3%的白醋恰好与20g10%的NaOH溶液中和/醋酸为一元酸(填一、二等数字)将白醋滴加到碳酸钙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CH3COOH)2Ca+CO2+H2O故答案为:(1)混合物,2:1;(2)CH3CH2OH+O2CH3COOH+H2O;(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紫色石蕊有气泡产生一CaCO3+2CH3COOH=(

20、CH3COOH)2Ca+CO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醋酸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在平时加强训练即可完成12.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产物已知:Na2O和CaO相似,能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图连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装置用于制取C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导管和试管;(3)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aba点燃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中的钠;b等燃烧终止并冷却后,停止通CO2;c打开A装置中活塞,通入CO2;(4)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和黑色物质待钠充

21、分燃烧,冷却,将管内生成的固态物质移出,加水溶解,过滤得黑色固体和澄清滤液实验证明:D中排出的尾气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黑色固体在O2中灼烧,全部转化为气体,则黑色固体是碳对白色固体有以下猜想: a只有Na2O; b只有Na2CO3; c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若猜想a成立,则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CO2=2Na2O+C若猜想c成立,请设计实验验证产物中存在Na2O: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5)反思拓展:你对二氧化碳灭火的范围有什么新的认识?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

22、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3)根据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分析实验步骤;(4)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解答;(5)根据题给的信息来重新来认识燃烧和灭火【解答】解:(1)按图连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装置用于制取C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导管和试管;(3)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D处的酒精灯发生反应;故应打开A装置

23、中活塞,通入CO2;点燃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中的钠;等燃烧终止并冷却后,停止通CO2;(4)黑色固体不溶于水,黑色固体在O2中灼烧,全部转化为气体,则黑色固体是碳;若猜想a成立,则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CO2=2Na2O+C;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若猜想c成立,设计实验验证产物中存在Na2O: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5)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试管;(3)cab;(4)碳;4Na+CO2=2Na2O+C;取滤液少许,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

24、中含有Na2O(5)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点评】本题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新知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考查,必须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类有新意的试题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40题最后一问3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3. 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物质1020304050607080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38.4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硝酸钾;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2030之间(从上表温度中

25、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135.8g【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以及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进行解答;(2)根据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

26、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所以T介于2030之间;故填:硝酸钾;2030;(2)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所以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100g水最多溶解35.8g氯化钠,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g+35.8g=135.8g故填:氯化钠;135.8【点评】本题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牢牢把握住溶解度的概念即可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要注意一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

27、质的质量14.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1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2)下列有关海水及其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da图2中海水所含化学资源都是化合物b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化学变化c海水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3)海水中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有H2O、Mg2+和Na+(4)工业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轻质MgO的流程图如图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MgO的名称是氧化镁海水晒盐的一系列操作X是蒸发、结晶;过滤;实验室进行操作Y时需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氨碱法制取纯碱是先制成饱和氨盐水,

28、再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产生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苦卤(含MgCl2与NaCl)加入纯碱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2.4105t海水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336t,生产中实际得到523.6t气体Z,请计算流程中MgO的产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已知:产率=100%,“理论上的产物质量”是不考虑损失,且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的产物质量)【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

29、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来分析;(2)根据海水中所含物质以及海水开发的注意事项来分析;(3)根据微粒所含电子数来分析;(4)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来分析;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以及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相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越小,越容易从溶液中析出;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根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根据镁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海水中含有氯离子,向海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2)a由图2可知,海水中含有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30、如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故正确;b海水中含有水,因此海水的淡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海水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问题,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错误;d由图2信息可知,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故正确;故选ad;(3)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填:Na+;(4)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可知,MgO读作氧化镁;故填:氧化镁;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蒸发、结晶、过滤;操作Y是分离固体物质的操作,是过滤,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结晶;引流;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结晶

31、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氨钠,其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填: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2NaHCO3Na2CO3+H2O+CO2苦卤(含MgCl2与NaCl)加入纯碱后,氯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但是氯化镁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镁沉淀,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发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2.4105t海水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2.4105t3.5%4%=336t,则理论上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336t=560t;故填:336;碳酸镁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MgCO3MgO+CO2 40 44 x 523.6tx=476t流程中MgO的产率为: =85%答:流程中MgO的产率为85%【点评】本题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载体,考查对海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氨碱工业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应用之一,是考查重点,常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时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与物质溶解度的关系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