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90850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 1.李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书写时,有几个词他用拼音代替,请你帮他补写在括号中。 qīnɡ chén,当阳光射穿bó wù,小鸟张开chì bǎnɡ 在树间跳跃,仿佛有一支yōu měiróu hé的yuè qǔ在校园回荡。同学们穿着zhěnɡ jié的fú zhuānɡ来到学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调皮的弟弟上窜下跳,幸亏爸爸手忙脚乱才保住那书架上的水晶奖杯。 B.老师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闹哄哄的教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C.放学铃声一响,成群结队的小朋友们涌出校园。 D.小明课文背得不熟,整个早读课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抽到他。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   )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B.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C.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D.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4.用“____”画出句中的反义词。 (1)远处有一座座高山,近处有一条清澈的小河。 (2)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3)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手臂(bèi)       羊圈(juàn) B.挑灯(tiǎo)       肉骨头(gǔ) C.压根(yà)       扎风筝(zhā) D.磨面(mò)        稍息(shāo)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小狗的鼻子很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味道。 C.教室里很平静,大家都没说话。 D.小明学习很勤奋,每天一有空就读书。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C.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D.我开始想念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在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8.口语交际。 每逢春节,同学们都会收到一些压岁钱。你认为怎样使用压岁钱才有意义呢?把自己的想法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9.积累与运用。 (1)“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这是诗人_____写的《_____》。其中“楚江”指的是______。 (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___代诗人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一句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_____比作_____,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3)正所谓“灯____,理_______。”道理经过辩论,才能更明晰。 (4)妈妈总是教育我要像爱护自己一样关爱别人,正如《墨子》中所说:“_____” (5)我们常用谚语“_____,泰山移。”劝勉大家只要同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6)有理_____,无理_____。 (7)_______,有礼者敬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tuì)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zhòu)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展,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0、给下面加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的“熟”按音序查字法第一个字母是_____;按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熟”在这应取下面第_______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1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表现了清洁工乐于为他人造福的精神。( ) (2)写出了老教师年老时无依无靠的孤独。( ) (3)歌颂了老教师艰苦奋斗的精神。( ) 14、你最想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了一下,看到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个李子,赶快塞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都说:“没有!” 瓦尼亚的脸红得像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核,谁要是把李子核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大家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5、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说说。 _____ 16、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说明瓦尼亚___。 17、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 18、短文最后一段“大家都笑了”是因为______,“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_____。 19、读完短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 20、我会写。 “小小少年,很少顷恼,眼望四周阳光照……”生活中,我的快乐真多啊,现在我就要把它写下来! 要求:1.选择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2.描写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1.清晨   薄雾   翅膀   优美   柔和   乐曲   整洁   服装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晨、薄雾、翅、柔、整”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A错误,可以换成眼疾手快。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B正确。 成群结队: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C正确。 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D正确。 故选A。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吹着口笛”把东风当作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项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频频点头”把菊花的动作拟人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叮咛”是人特有的动作,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4.(1)远     近 (2)长     短 (3)前     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反义词的能力。 (1)远:本义为遥远,距离长。 近:本义为不远、附近。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2)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 短:两端之间的距离小。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3)前:方位词。在正面的。 后:.方位词。在背面的。 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手臂(bèi)——bì; B.正确。 C.扎风筝(zhā)——zā; D.磨面(mò)——mó。 6.C 【解析】C 考查词语搭配。 A项正确,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B项正确,灵敏:可指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 C项错误,平静:心情平和安静。结合具体语境,应该用“安静”,所以错误。 D项正确,勤奋: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7.D 【解析】D 考查修辞手法。 A项把小球比作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项把头发比作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项“好像”表示似乎;仿佛,不是比喻词,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因为我是学生,所以就要以学习为主,可以去拿着钱买几本课外练习或几本小学好的作文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的要求是想出有意义的压岁钱用法,答案不唯一,自己组织语言,将压岁钱用在有用的地方即可,例如:我可以将这些压岁钱分出一部分买文具用品,一部分存着将来用,最后一部分帮助有困难的人。 9.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望天门山     长江     宋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     西施     不拨不亮     不辩不明     爱人若爱其身     人心齐     走遍天下     寸步难行     仁者爱人 【解析】 (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作家作品和字词解释。 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作家作品和诗词名句理解。 宋朝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3)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意思: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指如果没有后天作用的加持,先天的东西很难长久。 (4)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就要像爱自己一样。 (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意思:形容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6)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指做人做事,必须讲道理。 (7)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意思: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10、     S     灬     11     ③    127.     累积聚集。文中指水道口的污垢逐渐聚集,越来越多。     精神饱满的样子。文中指老人容光焕发,精神佳。    128.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 或: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    129.     √     ×     ×    130.感谢您的付出,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干净美丽。 【解析】 10、本题考查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一定要掌握字母的大写,部首查字法要注意部首的提取及除部首外还剩几笔要算准确。字义的选择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来判断。“熟悉”是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11、词语的解释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上文中可知水道口污泥和杂物逐渐聚集,越来越多。神采奕奕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本文中指老人容光焕发,精神佳。 1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取第二自然段开头对老人的衣着、外貌的句子。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更正如下: (2)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老教师年老时并非无依无靠的孤独。 (3)联系上下文可知,老教师“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做的是为他人造福的事。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结合文章表达的主旨,写出对老教师这种乐于为他人造福的奉献精神的赞美和感谢。 15、短文写了瓦尼亚偷吃了一个李子后,却撒谎说自己设吃,妈妈机智地让瓦尼亚说了实话的事。    57.     打转转     闻闻     模摸     特别想尝尝李子的味道    58.瓦尼亚的脸红得像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把“瓦尼亚的脸”比作“大番茄”。    59.     他们觉得瓦尼亚很可爱     他为自己撒谎而难过    60.不要偷偷摸摸地做事,要做诚实的人。 【解析】 15、考查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写出即可。示例:这篇短文写了瓦尼亚偷吃了一个李子,妈妈机智地让瓦尼亚说了实话。表现了瓦尼亚的可爱。 16、考查了筛选词语及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句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可知,描写瓦尼亚动作的词有打转转、闻闻、模摸,说明瓦尼亚特别想尝尝李子的味道。 17、考查了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文中句子“瓦尼亚脸红的像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把“瓦尼亚的脸”比作“大番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为比喻句。 18、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短文妈妈说吞食李子核会送命,是为了吓唬瓦尼亚自己承认偷吃了李子,当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由此可知,“一家人都笑了”是因为他们觉得瓦尼亚很可爱,“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他为自己撒谎而难过。 19、考查了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 短文写了瓦尼亚偷尝了一个李子,妈妈知道后,问大家吃了李子没有,他说自己没有吃。后来,当他听妈妈说,谁要是把李子核吞下去,肚子里就会长出小树来时,他吓得脸色发白,忙说自己把李子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这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能说谎话。 20、                                                                                                                                                  一件快乐的事        翻开以前的照片,我从照片中回忆起了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        有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男孩坐在凳子上,左手拿着个鸡蛋右手正用手电筒仔细的照着,那个男孩就是我,这张照片是我六岁的时候照的,回想到以前真是快乐啊!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我只有六岁大,特别喜欢看动物世界,当我看见母鸡孵蛋时,需要用屁股压住鸡蛋,使鸡蛋受热,小鸡就会破壳而出。当我看到这时,我就兴冲冲的跑到冰箱前拿了一个鸡蛋,正准备用屁股压鸡蛋,这时突然我就想到:如果我就这么用屁股去压鸡蛋,鸡蛋会破吧!毕竟我比鸡大那么多。于是我就到储物箱那拿了手电筒,准备用它来把鸡蛋孵出。我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阳台上,打开手电筒就开始照。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我手都酸了,可是小鸡就是没有出来,就在这明年就回家时,妈妈走了过来,看到我正在专心致志照着鸡蛋,便把爸爸也叫了过来,只听到“咔嚓”一声,爸爸把这时的我照了下来,我很愁眉苦脸的看着爸爸妈妈,说:“为什么我就是孵不出小鸡?”爸爸哈哈大笑起来,蹲下来对我说:“这种鸡蛋是给我们吃的,是孵不出小鸡的,只有那些没有处理过了的鸡蛋啊才能孵出来。”“哦,原来如此啊”我惊讶的说道。经过这次教训,我再也没有干过这样的傻事了。”        这张照片的故事就是这样,是不是很傻很好笑呢?你们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呢?快来跟我一起分享吧!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 做此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楚要求,题目要求写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且只写一件事,题目自拟;描写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开头:可以是以排比等修辞的句式开头,也可以是以回忆的方式开头/ 中间:要写一件令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可以是只是有自己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和他人之间发生的事情,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结尾:扣题、升华主题,再次点明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