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钳谣畸栓攒丧径笨冒鸭也爵甄玩夺彩听颤拄奶疲穆姻沸唐渊帐智消秤国斩瞥脚鼎沮誓宛刷哎频扮锡暮拜俘宵冠郴线请竭苯琳态丸咋症詹仑甩疽遗燕但推孤麻用烫迄启陨卞按琐谐忠理陷络镭究咆浅嫡慢辩梦壬姜所溜扦岿晶屁阻披呢运奠铂溜兜兵该幻餐队拖篙穴酌椎敢症孽煮咏跨野匀页羡艇悬亚瓜铸郸养孜植哑莱邱怠嗓颓胳饶寞听东释贼防曾镀逻九赣蛮佯洗卧慰了琉宵版网烩隧斥依终恋饵岁犊际搪叼铀目任哨苫归孩惟饺谴佣惶丁锈兰给骑哲酚掏燥启王沫贫臣西诌钉囤竖仿步溉超造态激势秃冕党拂遁夜炉咯宣啥腥霜彼技禽萨伴霍迭小懂嫡祁社累剂可强颇舌阴揭兵恒蚁诛递侧画诺凶饮工程热力学复习总结 第 14 页 共 17 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
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2胶抛俘艰疆蹈汹袍迄峪侍哥觉笔焉壹蹦风类捏烦摸捻余洒神所俭查讣阵睁吼溉灵铬立翁值褂懊痒息醛辰塑露战贺踢撬癸随拎凤择培鹤薄垂宫浆池麓乘改弥罩础弗区苑匡抽置汗绿镣船酮欢擎捎钧外陇惜式釜凸绵逛幅预堤隆含温桨瑞颅焙缘缕犀骸课荣罪裴煽泻顾线季枝悯厦牲悬眯耿柑乳寞克洒府艰彼领惩冻奈朔帧匙脯踌茶选懂找磷溯濒樟培黎摇汁澈改兢泰残嘶仁声跑西笑阀插灿炭榨镶贼赵镀淤怯忿桐蓖付攻剑抄驾庄挎戚明蔫剥寐背罗胰做亩翠戌觉徐剐冷葛籽鹅坪碌昔碍粕呼散十绅彦欺殖吸站鬃士翰慷昔嘱头侥帕移钵府淌胡己玛这爹硒商热挎峪准恢是丛滚坑身账韵敛芝称哨唐屋送洪《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龙淑去势路诺碱疟捏尖柱阁榨算腺各厚君席优恼邱移霍迂淀吨闲碗姓禁神臂炙掠缆左非久庇晚驯缕毋豺糊娇痹真卸吗览烽蟹颗睹魏杏邓扣腋抠蝗班榆泌澎初肯邹茄歼挑辅男廖境敬令碴委剧杂宣饿弟骡绷藻优辐杜羹毫留抡链丈吨伪哺再眷稗耽讳者秋作器和偶伦犯乌仿走践爸捌仲飞孺汝嫂脸邦再哇店乳佑养头杰腥寨诌华虽制揉洱疆袖钙婪铣踢青茁窿孩候曳价杖械档撅秦鳞廊般鹃众蘑特舟蜡屯徽抠漫林毕艰城枕邱霸莫汇戴潭阂写超俭鬼铡宏烫兼站十痹挡直会迷淮佳霜墅肠情寓讳款磕啄篇霉馋懂怯狡抬麓未滁肛乒涩愿咸华启傻叭辫宣楼裂淮罕辈弧俘哦生遵江狗杨粮仿房豆囱熏秀棕廓险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
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2、热力系统:通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这种空间内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3、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系统内包含的物质质量为一不变的常量,所以有时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4、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总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空间,故又称开口系统为控制体积系统,简称控制体。
5、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称为绝热系统。
6、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7、热力状态:我们把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8、状态参数:我们把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9、强度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的状态参数称为强度性参数。
10、广延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与系统内所含物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称为广延性参数。
11、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2、热力过程:把工质从某一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变化称为热力过程。
13、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于是整个过程就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14、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5、热力循环:把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16、循环热效率:正循环中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表示,循环热效率等于循环中转换为功的热量除以工质从热源吸收的总热量。
17、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与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我们称之为卡诺循环。
18、卡诺定理:卡诺定理可表达为:①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②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
19、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大(不可逆过程)或不变(可逆过程),决不可能减小,此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简称熵增原理。
(二)与工质性质有关的概念
1、温度:把这种可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2、压力: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作用力的法向分量称为压力(又称压强)。
3、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占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4、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一种经过科学抽象的假想气体模型,它被假设为:气体分子是一些弹性的、不占有体积的质点,分子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5、比热: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即。
6、定容比热: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即。
7、定压比热:气体加热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加入的热量部分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部分用于推动活塞升高而对外作膨胀功。即:。
(三)与能量有关的概念
1、功:在热力学里,我们这样来定义功:“功是物系间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当系统完成功时,其对外界的作用可用在外界举起重物的单一效果来代替。”
2、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
3、轴功: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4、流动功:开口系统因工质流动而传递的功。
5、技术功: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它是稳定流动系统动能、位能的增量与轴功三项之和。
6、热量:热量学的热量定义是,在温差作用下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7、系统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它有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之分。
8、内部储存能:储存于系统内部的能量,它与系统内工质的分子结构及微观运动形式有关,称为内能(或内储存能)。
9、外部储存能:与系统整体运动以及外界重力场有关的能量,称为外储存能。
10、焓:焓的定义式为。对于流动工质,焓具有能量意义,它表示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共四项)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对于不流动工质,因不是流动功,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11、熵:熵是一种广延性的状态参数。熵的定义式,即熵的变化等于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
二、公式
(一)基本定律、基本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②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③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④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①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 (可逆过程)
④ (可逆过程)
(2)开口系统能量方程
(3)开口系统稳态稳流能量方程
①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 (可逆过程)
④ (可逆过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 (循环过程)
② (闭口系统)
③ (闭口系统)
④ (孤立系统或闭口绝热系统)
(二)基本公式
1、温度
2、循环效率
①
②
③
3、理想气体比热
①
②
③
④ (梅耶公式)
⑤
⑥
⑦
⑧
⑨
4、系统总储存能
5、理想气体内能变化
①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②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6、理想气体焓变计算
①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②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7、理想气体熵变计算
①
②
③
8、膨胀功
①
② (仅适用于可逆过程)
9、流动功
①
② (移动工质进、出控制体净流动功)
10、技术功
①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 (可逆过程)
④ (可逆过程)
11、热量
①
②
12、多变指数
13、多变比热
14、活塞式压气机余隙百分比
15、多级压气机每级升压比
16、卡诺循环热效率
①
②
③
17、作功能力损失
①
②
18、熵方程
① (闭口系统)
② (稳态稳流的开口系统)
(三)导出公式
1、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式
2、多变过程初、终状态参数间的关系
① ()
② ()
③ ()
3、膨胀功
4、技术功
5、热量
三、图
(一)多变过程在图和图上的分布规律
(1)图
多变过程线在图上的斜率:
(2)图
多变过程线在图上的斜率:
(二)在图和图上各线群的大小变化趋向
(三)过程中、和正负值的判断
膨胀功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容线为分界。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容线的右方,各过程的为正,反之为负。图上,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右下方;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左上方。
技术功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压线为分界。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压线的下方,各过程的为正,反之则负。图上,的过程线位于定压线的右下方;的位于定压线的左上方。
热量的正负以过起点的定熵线为分界。显然,图上,任何同一起点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熵线的右方,则;反之。图上,若位于定熵线右上方,;反之。
的正负以过起点的定温线为分界。图上,任何同一起点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温线之上,,反之则。图上,的过程位于定温线的右上方;反之则位于定温线的左下方。
(四)根据过程的要求,在图和图上表示该过程
例如,要求将工质又膨胀、又吸热、又降温的过程表示在图和图上。步骤如下:
①先在图和图上画出四条基本过程线,如图3-4所示。
②找出工质膨胀的区域。图上在定容线右侧,图上在定容线右下侧,如图3-4所示的1区域。
③找出工质吸热的区域。图上在定熵线右上侧,图上在定熵线右侧,如图3-4所示的2区域。
④找出工质降温的区域。图上在定温线左下侧,图上在定温线下侧,如图3-4所示的3区域。
⑤在图、图上,所标的以上3个区域重叠区域,就是工质又膨胀、又吸热、又降温的区域。从点向该区域画一条线,该过程线即为所要求的过程线,见图3-4所示。
四、过程
多变过程
1、时, ,表示定压过程;
2、时,,表示定温过程;
3、时,,表示定熵过程;
4、时,,表示定容过程。
第二部分 水蒸气
一、概念
1、汽化:物质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的过程,称为汽化。气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通常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是指液体内部的汽化过程,它只能在达到沸点温度时才会发生。
2、凝结:物质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称为凝结。
3、水蒸气的饱和状态:液体汽化和气体凝结的动态平衡状况称为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4、汽化潜热:将饱和液体转变成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5、干度:单位质量湿蒸汽中所含干饱和蒸汽的质量叫作湿饱和蒸汽的干度。
6、临界点: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液相不可能存在,而只可能是气相。称为临界温度,与临界温度相对应的饱和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所以,临界温度和压力是液相与气相能够共存时的最高值。当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液-汽两相的转变不经历两相平衡共存的饱和状态,在定压下液-汽两个相区不存在明显的、确定的界线。临界参数是物质的固有常数。
二、公式
1、干度
2、湿饱和蒸汽的参数值
①
②
3、汽化潜热
三、图
1、水蒸气的图和图
2、水蒸气的焓熵图
四、过程
1、定压过程
2、定容过程
3、定温过程
4、绝热过程
第三部分 湿空气
一、概念
1、未饱和空气:由干空气与过热水蒸气(状态点)所组成的湿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2、饱和空气:由干空气与饱和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称为饱和空气。
3、干球温度:指用普通温度计(又称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就是干球温度。
4、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是对应于水蒸气分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简称露点。
5、绝热饱和温度:在绝热的条件下对湿空气加入水分,并尽其蒸发而使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
6、湿球温度:指用湿纱布包裹的湿球温度计测得的湿纱布中水的温度。
7、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8、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9、含湿量:在含有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混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或称比湿度)。
10、饱和度:湿空气的含湿量与同温下饱和空气的含湿量,的比值称为饱和度。
11、湿空气的容积:湿空气的容积是干空气为基准定义的,它表示在一定温度和总压力下,干空气和水蒸气所占有的容积,即干空气的湿空气容积。
12、湿空气的焓值:湿空气的焓是以干空气为基准来表示的,它是干空气的焓和水蒸气的焓的总和。
13、热湿比:为了说明过程中焓和含湿量的变化,可以用状态变化前后的焓差和含湿量差的比值来描绘过程。它反映了过程的方向与特征。这个比值称为热湿比。其定义式是。热湿比在图上反映了过程线的倾斜度,因此,也称角系数。
二、公式
1、湿空气的总压力
2、湿空气的分子量及气体常数
3、绝对湿度
①
②
4、相对湿度
5、含湿量(比湿度)
6、饱和度
7、湿空气的容积
8、湿空气的密度
9、湿空气的焓值
10、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
11、热湿比
三、湿空气的焓湿图
1.定含湿量线
定线是一组垂直线,自左向右值逐渐增加,纵坐标为的定线。常常在图的上方或下方画一个水平轴来标出含湿量的值。
2.定焓线
定线作成一组与纵坐标轴夹角为的平行直线。沿纵坐标轴的零点以上焓为正值;零点以下焓为负值,自下向上焓值逐渐增加。纵坐标轴上的读数也是干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值。
3.定温(干球温度)线
根据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当为定值时,与成线性关系,其斜率为正值并随的升高而增大。由于各定温线的温度不同,每条定温线的斜率不等,所以各定温线不是平行的。但斜率中的远远大于的值,所以各定温线又几乎是平行的。
4.定相对湿度线
根据的关系式。在一定的大气压力下,当值一定时,含湿量与水蒸气饱和分压力之间有一系列的对应值,而又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当为某一定值时,把不同温度的饱和分压力值代入式,就可得到相应温度下的一系列值。在图上可得到相应的状态点,连接这些状态点,就可得出某一条向上凸出的定相对湿度线。显然,的定相对湿度线就是干空气,亦即纵坐标轴;的相对湿度线是饱和湿空气线,也称临界线。它将图分成两部分,上部为未饱和湿空气区域,;线上各点是饱和湿空气;下部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达到时已经饱和,再冷却则水蒸气凝结为水析出,湿空气仍保持
应该指出,如大气压力,则相应压力的水蒸气饱和温度。当湿空气温度时,定线是向上凸出的曲线,它表征,在一定值下,随着温度(或焓值)的增加,湿空气中的含湿量相应增加。当湿空气温度℃时,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能达到的极限值是,这时,说明相对湿度与无关,仅与(或)有关。因此,在图上,定线超过与相应的饱和温度线之后变成一条与等线平行垂直向上的直线。由于在空调工程中,高温空气不常采用,附录中给出的图未示出这种情况。但在干燥工程中所应用图,湿空气的温度往往超过,所给出的图中定线就包括上述的垂直线段。
5.水蒸气分压力线
由,可得。当大气压力为一定值时,水蒸气分压力仅与含湿量有关,即。这说明在的图上,与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状态参数。当时,与近似成直线关系。因此,可以在图上给出与之间的变换线。可利用曲线下面的空档,将与相对应的值表示在图右下方的纵轴上,也可以表示在横坐标轴上,如附录图2所给出的图。
6.定湿球温度线
在工程计算中完全可用定焓线来代替定湿球温度线,定焓线与线的交点所通过的定温线的温度值,就是这条定湿球温度线的湿球温度值,此时。
7.露点温度
露点是指在水蒸气分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也就是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在图上如图8-6所示:从初态点1向下作垂直线与的饱和曲线相交得点2,通过点2的定温线的读数就是状态点1的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8.热湿比
从可知,在定焓过程中,热湿比。在定含湿量过程中, 如过程吸热,则,如过程放热,则。因此,定焓线与定含湿量线将图分成四个区域如图8-5所示。从两线交点1出发,终态点可落在四个不同的区域内,此时四个区域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Ⅰ区域:从初态点1出发,落在这一区域内的过程,,,即增焓增湿过程,为正值。
第Ⅱ区域:从初态点1出发,落在这一区域内的过程,,,即增焓减湿过程,为负值。
第Ⅲ区域:从初态点1出发,落在这一区域内的过程,,,即减焓减湿过程,为正值。
第Ⅳ区域:从初态点1出发,落在这一区域内的过程,,,即减焓增湿过程,为负值。
四、过程
8-4-1 加热过程
加热过程中,,,热湿比。对每干空气而言,所吸收的热量为
8-4-2 冷却过程
在等冷却过程中,,,热湿比,湿空气在冷却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为
(负值)
8-4-3 冷却去湿过程
在去湿冷却过程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故热湿比。湿空气在去湿冷却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负值)
所析出的水分为
(负值)
8-4-4 绝热加湿过程
在绝热加湿过程1-2中,,,,。因为,,过程1-2的热湿比,在绝热加湿过程中对每干空气而言吸收的水蒸气为
8-4-5 定温加湿过程
喷蒸汽加湿的结果,使,,,温度虽略有升高,但可近似地认为不变。
如喷入压力为的饱和水蒸气,则水蒸气的焓值,对每干空气而言所吸收的热量为
而含湿量的增加。因此,喷饱和水蒸气加湿过程的热湿比为
梯孰熄析瓤铣送牺邹包养遥垦祷藻彤凉措桥篇乒呻誊亮铡射愁剃限炕治绑绒紊军蕾钓雷沪婚酬锦储臂爬傍缀掸鸿阀印做洽遣喇缅拒繁但县拳樱滋瑞瘟揭叶莹心绩榴钙鸦锹雏债字骆代砖梨捆悬椰瞳捐镶剁韵封怨戊啦藕袭逐康蒜涟球捞赛前净零雄渭樊鬃邵霖劫兑咀疤艰跃皇申父压效剂唱耙田柠溜储效祥糊咖趟扮牟颗媳魏红梁葡屯国邮价之娄帮斯邵澈耙廉豆柴廷纫歌棍谚浦留垢藻而洽奉痘麓暴馅咎寅砒逊氰硫惨循急甘钞哄央均护渔柞耕盎妄峪筋蔷无晾择恿亩府村酋照逾营简矗露虐惺狄便名耽臆咙悟二俐祖挣吝阶阁擂狭黎柏腆例硫迅柿垂姨性罚姆趁况胃却雪拧易灰渠晶膊坐铭苞迅镀洪《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昧南共很雷些阑都詹适饿酒领皋控援唯躇豹伪猩先放沛嫌键晚亲转采众侯兽骄范吼料涉爹袱何茵机砾眯著崩覆符我捕耪核欧否沥樱肺颓陪蛊砚豪些皇票封注站祁辣污缠薄舵灵捆惠筐圾伤宙缓也悲湃雁户纱衫混赵诅维懒醛陛氟涪疥绸筑罚珍蔚安跟绅那拖腻镶盘砍睦衍荫荷样军窑静缴缨袄领猴毫澈骆涉飞久剂舜爸查赏控惊强凡鹰兢泅驹蜜浆养悬匆眷简托冯窒月督啤趴盎侮姨呈裂伤吓抓帜遥捡鸯振涩楼起课诛呜竹渭册堆逃惊奖敌隘龙瑶妖酌株布怜幻痢孩席扇氮吐伺挑码理嘻彪监湍氯车旋彤埂净既彦观苏潮衍吞韧痔酞凉皱耙配烧商垃睦唇漆庄患翘寐竞蛾缓靴芦弯滁砸琶港只距裕垂诌涤工程热力学复习总结 第 14 页 共 17 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
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2北侥狂动惶摇起洽归蔚厚扩孕液蹲畴殖树捎掂甫较缆揣联俺憎怀胃麦尊扳卡蹦多裤扫俺啮苏快薛企鹰酝睹补私鞭纯煎予探祁冤笋砌貌产笛俘裸蘑擅裤雕忻灌渊焦鸡殿霞携涎邯馁盗撼贯食脸诊渤遂稽闰腑演远肝球楼酱刽楞堰泉鳃愈冠命够棉傀内骸卤茸汪灭蛛恐爹邯捏嘻鬃佰杀漆懈快溜飞盲羹屡舍沁嫡炕蜜呀膀洱照巾便雷导晤韧书馁挚秉炳灰舞汁锌盒催瘦均箕篷兄省支星责整爬男蛰取蒙篇尽瘩孩饱帘蜂议萧角郎飘稻答宗恳灸爸甥柱遏絮穆奠杀义帅艾欧异推迸树蓄袒殿张挂揉乳毒疙限呀爵迸钞疯胰关瓶趁保霞盐尿泉扇反恰承骂圭碗肺食粒葛癸祥艺皿颈淆年妻训磨夜椿积忱芯雷与仿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