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政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61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5
1.1 项目概述 5
1.2 设计范围 5
1.3 设计内容 5
1.4 设计目标 6
1.5 设计服务要求 6
1.6 提交成果 6
1.7 设计依据及标准 6
1.8 设计原则 12
第2章 各子系统设计要求 14
2.1 视频监控系统 14
2.1.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14
2.1.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14
2.1.3 功能要求 15
2.1.4 设计界面 17
2.2 防盗报警系统 17
2.2.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17
2.2.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17
2.2.3 功能要求 18
2.2.4 设计界面 18
2.3 电子门禁系统 18
2.3.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18
2.3.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18
2.3.3 功能要求 19
2.3.4 设计界面 19
2.4 电子巡更系统 20
2.4.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0
2.4.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0
2.4.3 功能要求 20
2.4.4 设计界面 20
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20
2.5.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0
2.5.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1
2.5.3 功能要求 21
2.5.4 设计界面 22
2.6 梯控管理系统 22
2.6.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2
2.6.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2
2.6.3 功能要求 23
2.6.4 设计界面 23
2.7 访客管理系统 23
2.7.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3
2.7.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4
2.7.3 功能要求 24
2.7.4 设计界面 24
2.8 通道管理系统 24
2.8.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4
2.8.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5
2.8.3 功能要求 25
2.8.4 设计界面 25
2.9 考勤管理系统 25
2.9.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5
2.9.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5
2.9.3 功能要求 26
2.9.4 设计界面 26
2.10 消费管理系统 26
2.10.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6
2.10.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26
2.10.3 功能要求 27
2.10.4 设计界面 27
2.11 综合布线系统 27
2.11.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7
2.11.2 系统性能要求 28
2.11.3 功能要求 28
2.11.4 设计界面 28
2.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29
2.12.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29
2.12.2 系统性能要求 29
2.12.3 功能要求 29
2.12.4 设计界面 29
2.13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 30
2.13.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30
2.13.2 系统性能要求 30
2.13.3 功能要求 30
2.13.4 设计界面 30
2.14 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 31
2.14.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31
2.14.2 系统性能要求 31
2.14.3 功能要求 31
2.14.4 设计界面 32
2.15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32
2.15.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32
2.15.2 系统性能要求 32
2.15.3 功能要求 32
2.15.4 设计界面 33
2.16 无线对讲通讯系统 33
2.16.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33
2.16.2 系统性能要求 33
2.16.3 功能要求 34
2.16.4 设计界面 34
2.17 多媒体会议系统 34
2.17.1 设计内容 34
2.17.2 系统性能要求 35
2.17.3 功能要求 38
2.17.4 设计界面 39
2.18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39
2.18.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39
2.18.2 系统性能要求 40
2.18.3 功能要求 41
2.18.4 设计界面 42
2.19 SAS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42
2.19.1 设计内容 42
2.19.2 系统性能要求 42
2.19.3 设计界面 44
2.20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45
2.20.1 设计内容 45
2.20.2 系统性能要求 45
2.20.3 设计界面 47
2.21 楼宇自控系统 47
2.21.1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内容 47
2.21.2 功能要求 51
2.21.3 设计界面 52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述
Ø 项目概述: ( 选用适用本项目的建筑设计说明文案) 。
1.2 设计范围
Ø 建筑物的设计内容( 如: 哪些楼栋、 地下室、 与其它建筑物的衔接问题) 。
Ø 有必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根据项目特性描述) 。
1.3 设计内容
行政办公楼项目招标智能化子系统主要包含如下部分:
1. 视频监控系统
2. 防盗报警系统
3. 电子门禁系统
4. 电子巡更系统
5. 停车场管理系统
6. 梯控管理系统
7. 访客管理系统
8. 通道管理系统
9. 考勤管理系统
10. 消费管理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3. 无线网线覆盖系统
14. 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
15.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16. 无线对讲通讯系统
17. 多媒体会议系统
18.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19. SAS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20.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21. 楼宇自控系统
1.4 设计目标
行政办公楼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目标为有完整的控制、 管理和通信设施, 建设一套安全管理、 监视报警、 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楼宇。
1.5 设计服务要求
中标单位需根据设计任务书完成设计, 并按照要求于x年x月x日x时前提交。
提交内容需完全符合提交成果要求。
1.6 提交成果
本次投标单位需提交的投标文件包括: 完整的项目设计图纸( 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图、 系统图、 原理图、 设备安装大样图、 弱电井大样图等) , 清单概算及设计方案。
1.7 设计依据及标准
&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CECS182: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范》;
& GB5030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DG/TJ08-601-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 DG/TJ08-602-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 GB/T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 TIA/EIA TSB-67《无屏蔽双绞线UTP端到端系统功能检测》;
& G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工序与要求》;
& GB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 GA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 GB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16796-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GB/T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95- (调整)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A/T66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 GB20815-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 DB31/329.8-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8部分: 旅馆、 商务办公楼》;
& 沪公技防5号( 数字监控补充说明一) 附件;
& 沪公技防9号( 数字监控技术要求) ;
& 沪公技防 ( 008) 号彩色数字摄像机技术要求;
&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DGJ08-93-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
& 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J120-1988《工业企业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Y5059-97《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图形、 符号及文字符号标准》;
& GB5052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YD5032-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Y5055- 《扩声、 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21639-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总技术要求》;
& GB/T50525-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 GB50464-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635-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J23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 GBJ30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 GBJ52-8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JGJ/T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
& GB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GB/T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 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规范》;
& GB18802.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SPD) 第一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GA/T670- 《安防系统雷电浪涌保护技术要求》;
& GB/T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 GB/T14079-93《软件维护指南》;
& GB/T12505-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1.8 设计原则
根据用户要求及国家和当地的信息发展规划, 行政办公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经济实用性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整体定位, 选取合适的智能化产品, 各子系统之间能够经过性能价格比较好的软、 硬件设备来实现网络互联, 整个系统具有优秀的使用功能, 低廉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
先进性
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 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项目现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确保耐久实用。系统管理功能全面, 能充分满足本工程的管理要求。
开放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 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 发展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 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 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本系统设计中各子系统均提供了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 保证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化与集成化实现。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应充分考虑每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保证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采用集中管理, 操作和分散控制的模式。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实际情况, 按需要分层次实现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保证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采用集中管理、 分散控制的模式。总体结构应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既能够包容不同厂类型的产品, 便于升级换代, 使整个智能化系统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不断得到充实、 完善、 改进和提高, 并在预埋和主干敷设上留有冗余, 以便于将来的扩展。
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 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服务性和便利性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适应多功能、 外向型的需求, 对于来自本项目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 处理、 存储、 传输、 检索、 查询, 为本项目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充分的证据。
可维护性
本工程智能化系统要具备故障诊断和分析工具, 能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原因, 并具备有效的维护工具和系统自恢复工具, 能保证及时准确排除故障。安防系统同时具备有一定的远程诊断和维护能力。
经济性
在符合规范要求, 实现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 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以及经济的优化设计。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要在确保用户需求、 系统集成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对关键性的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对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第2章 各子系统设计要求
2.1 视频监控系统
2.1.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行政办公楼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 传输设备、 显示及存储等部分组成。
根据当地技防标准要求在各重点防范区域设置摄像机。
监控点包含候车区、 地面集中停车场、 广场、 地面车行、 人行主要通道、 办公楼( 含停车库/场) 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停车库/场内主要通道、 办公楼总服务台、 租赁用会议室楼层的出入口、 电梯轿厢、 各楼层( 含停车库/场) 电梯厅、 楼梯( 含自动扶梯) 口或主要通道、 楼群之间的建筑连廊、 顶层平台的出入口、 安防中心控制室等处, 系统对各区域实行实时监视录像, 并设置摄像点与入侵报警系统配合进行随动录像。本次建成的监控系统将实时地、 直观地观察、 掌握上述区域现场情况和态势。视频分辨率均为720P以上, 出入口、 重点防范区域等场所的实时监看影像分辨率不低于1080P; 同时对上述场所的监看视频, 保存30天, 以备后期查询。
监控布点主要针对如下几个重点部位:
Ø 首层与外界相通出入口( 重点监看人员面部特征和体貌特征, 如眼镜、 痣、 疤痕、 发型, 眉眼; 男女、 着装、 颜色、 身高、 胖瘦等特征) ;
Ø 地下车库出入口( 监看车辆的进出、 行驶、 停放情况) ;
Ø 楼屋顶出入口( 监看进出屋面的人员体貌特征、 行为) ;
Ø 各楼层电梯厅( 监看人员面部特征和体貌特征) ;
Ø 各楼层楼梯出入口( 监看人员面部特征和体貌特征) ;
Ø 消防控制室入口( 监看重要机房的人员出入情况、 记录进出人员面部特征) ;
Ø 地下车库主要车道( 监看车辆的行驶、 停放情况) ;
Ø 电梯轿厢( 监看人员的体貌特征和活动情况) ;
Ø 各楼层主要通道( 监看人员的体貌特征和活动情况) 。
2.1.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1.3 功能要求
2.1.3.1 存储系统功能
存储子系统支持手动录像、 计划录像、 报警录像, 对这三种方式触发的录像方式如下:
手动录像: 当用户在客户端上选择手动录像后, 将要录像的摄像机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对应的表中, 并通知存储子系统执行该条记录。
计划录像: 用户能够在客户端软件上制定录像方案, 并对录像方案进行保存, 当选择执行某个录像方案时, 就会通知存储子系统按照该方案进行计划录像。
报警录像: 当发生视频报警时, 存储子系统会收到触发视频报警录像的信息, 存储子系统便根据包含的摄像机信息进行录像存储。
支持双码流, 其中一路码流用于视频存储。当有视频存储需要时, 视频存储服务系统会主动连接前端设备, 对视频流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扩展支持ggVrbis等音频编解码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
存储子系统支持节假日设定、 录像文件最大长度设定、 存储容量设置和状态显示等功能。
所有录像数据都无法被手工删除, 其包含水印信息, 可检测录像是否被篡改。
2.1.3.2 录像自恢复功能
集中存储部分的网络摄像机、 网络半球都可选配TF/SD卡插槽模块。网络前端内插TF/SD卡, 当它们与中心机房的网络存储设备通信失败时, 录像文件将暂时保存在TF/SD卡内。当通信恢复以后, 缓存的录像文件能拷贝到中心机房的网络存储设备内, 保证集中存储系统中录像文件的完整性。
2.1.3.3 视频存储管理功能
支持对存储的视频数据进行管理和设置。
可设置当磁盘空间不足时处理方式( 提前预警、 覆盖) 。
录像状态( 计划、 手动、 报警、 运动检测) 显示。
可检测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 对异常情况报警。
2.1.3.4 视频资料检索功能
存储子系统支持客户端的历史视频检索功能。系统支持客户端按日期、 时间、 类型、 服务器、 通道检索客户端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的录像文件, 系统以文件信息列表形式将检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2.1.3.5 视频资料回放功能
存储子系统支持同时回放多个服务器或本地的多个存储通道的同一时间的录像文件。回放时能够支持暂停、 播放、 停止、 快放、 慢放、 单帧步进、 循环播放、 精确定位到某帧、 备份、 调节音量、 调节亮度、 色度、 对比度、 色调等操作。
视频存储服务器还能够支持录像剪辑, 录像文件下载等功能。
2.1.3.6 解码及上墙需求
解码及显示子系统主要为实现大楼监控中心对监控范围内视频监控的统一调用、 控制及解码显示而设计的, 实现对视频的远程访问、 视频流接收、 数字视频的解码显示和大屏幕视频显示控制等功能。
显示控制子系统包括LCD监视器和DID液晶拼接屏。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经验, 建议控制台到电视墙的观看距离不小于 3 米。同时, 为了方便安装维护, 后面至少需要保留80 厘米净空间。
与一般解码子系统相比, 本次设计解码子系统不但是个单纯的视频解码子系统, 而是一个集视频解码、 数字输入、 拼接、 控制、 漫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 它将原有的解码设备、 拼接控制设备集成到一体化的设备中, 经过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管理平台软件即可实现视频解码输出、 切换控制、 大屏拼接、 画面开窗、 漫游等原来需要多套软件才能够实现的功能。它可支持多种数据源同时接入, 如: 网络编码接入, 光纤数字接入, SDI信号接入, DVI信号接入, VGA信号接入, BNC模拟信号接入。也能够支持多种输出接口输出, 如: HDMI, DVI, VGA或者BNC。
解码系统架构的参考图如下:
2.1.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2 防盗报警系统
2.2.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行政办公楼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探测器、 报警按钮、 报警模块、 声光报警器及报警主机等部分组成。
Ø 根据当地技防标准要求在各重点防范区域设置入侵探测器、 紧急按钮及声光报警设备。
Ø 在残疾人卫生间、 服务台、 财务室、 消控中心等处设置紧急按钮。
Ø 在设备层、 避难层的出入口、 非开放式顶层平台的出入口、 无人值守的配电、 水配电、 发电机、 水泵、 锅炉、 电梯设备、 空调新风机、 油库、 通信、 数据中心、 安防设备等重要设备机房设置红外幕帘探测器。
Ø 在控制中心报警主机、 软件及声光报警设备。
2.2.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2.3 功能要求
经过设置在本项目的各类探测器, 构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入侵报警系统。只要有人非法闯入, 即会触发报警信息。一方面, 系统会自动把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 值班人员可经过报警键盘和模拟电子地图的显示确定报警定位; 而另一方面, 也能够经过有声报警的形式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结构, 前端可经过总线及总线扩展防区模块接入本系统, 报警主机设置安保控制中心。
本系统具有布防与撤防、 布防后的延时、 报警联网功能等主要功能。
2.2.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防盗报警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3 电子门禁系统
2.3.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根据行政办公楼的建筑功能特点, 同时考虑管理方的需求, 在需要设置门禁的地方设置门禁点。
Ø 根据需求可选择普通W1读卡器、 带键盘读卡器、 指纹识别、 红膜技术等刷卡方式。
Ø 在单元门、 消防楼梯、 重要设备机房及消控中心等处设置门禁点位。
Ø 门禁子系统由IC卡、 读卡器、 磁力锁( 电控锁) 、 门禁控制器、 门禁管理软件等组成。
Ø 传输采用为TCP/IP组网方式, 可实现刷卡开门、 防跟随技术、 多门互锁、 空间人员数量。
2.3.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3.3 功能要求
Ø 系统可采用多种门禁方式, 对使用者进行多级控制; 同时对行政办公楼内不同的区域和特定的门及通道进行进出管制; 本系统还可联网实时监控。
Ø 权限管理: 系统可针对不同的受控人员, 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权限, 将人员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与权限相对应的区域内; 对人员出入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管理。
Ø 出入记录查询功能: 系统可储存所有的进出记录、 状态记录, 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 配备相应门禁管理软件可实现门禁一卡通。
Ø 刷卡加密码开门功能: 在重要房间的读卡器可设置为刷卡加密码方式, 确保内部安全, 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以提高整个大楼的安全及管理水平。
Ø 逻辑开门功能: 同一个门需要二人同时刷卡才能打开电控门锁。
Ø 反潜回功能: 持卡人必须依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进出, 否则下一通道刷卡无效。本功能是防止持卡人尾随别人进入。
Ø 防尾随功能: 持卡人必须关上刚进入的门才能打开下一个门。本功能与反潜回实现的功能一样, 只是方式不同。
Ø 异常报警功能: 系统具有图形化电子地图, 可实时反应门的开关状态。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实现微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 如非法侵入、 门超时未关等。
Ø 消防报警功能: 系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如发生火警时, 保证自动释放相关区域的通道的出入口控制, 使内部人员及时外逃且消防人员能够顺利进入实施灭火救援。
Ø 集成功能: 系统具有开放型结构, 便于扩展和联网。门禁系统提供OPC接口, 可实现与其它系统的集成。
Ø 系统联动功能: 系统提供有专用的连动控制模块, 可实现与其它系统如入侵报警、 监控等系统的联动控制。如接到入侵报警信号后, 监视并联动相关区域的门禁系统。
2.3.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电子门禁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4 电子巡更系统
2.4.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Ø 本系统由巡更采集器、 智能通讯座、 巡更点及软件等组成。
Ø 根据当地技防标准要求在各重点防范区域设置巡更点。
采用离线式巡更系统, 在出入口、 重要设备机房、 地下车库、 室外等区域设置巡更点, 并根据物业管理人员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消控中心配置巡更采集器供安保人员使用。并配置电脑( 可与入侵报警系统合用) 及软件。
2.4.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4.3 功能要求
Ø 巡更点是在巡逻线路上安装代表不同编号的电子标签( 又称巡更点) , 防止人为破坏, 不受灰尘、 雨雪等天气影响, 无需供电, 并将信息钮编码及对应安放地点存于计算机中。巡检人员佩带巡更采集器,在巡检过程中用巡更采集器触碰巡更点。工作时声光提示, 将信息存与巡更采集器中, 管理人员将巡更采集器插入与计算机串口相连的智能通讯座中, 经过计算机内的应用软件将巡更采集器的巡检数据读入计算机中存档。随时供管理人员进行分析、 处理、 统计、 制作报表, 给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 准确的考核依据。
2.4.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电子巡更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2.5.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根据行政办公楼建筑功能特点, 设置X进X出道闸。
根据我司熟读建筑图纸, 依据行政办公楼车库管理最直接、 合理的原则, 在地面机动车辆出入口设计X进X出的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 入口部分、 出口部分、 管理中心三大部分。设计在停车场进口车道边安装入口设备, 在停车场出口车道边安装出口设备, 并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停车场管理中心。
2.5.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5.3 功能要求
Ø 挡车闸栏配置的自动平稳装置, 以及防抬杆、 防砸车功能, 检测功能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能很好地识别非机动车及人员等误报情况。
Ø 用户能够根据自动吐卡机的指示取临时卡, 用户取卡后在读卡器处刷卡方可进入停车场, 在出口处付费后才可离场。
Ø 只要车辆上携带有专用的远距离遥感识别装置, 则车辆进入和驶出车道时无须停车, 在有坡度的通道, 避免车辆熄火、 避免半坡启动时碰撞其它车辆。出入口处的闸门机便会自动打开; 在节省了人工和费用的同时能够大大加快车辆通行的速度。恶劣天气时, 车主不再受车窗外的风、 雨影响。
Ø 为确保经过同一张感应卡进入的车辆和驶出的车辆为同一辆车, 因此在车库入口处和出口处对车辆分别进行拍照。当车辆驶出时, 在出口处由管理人员进行人工照片比对并经核实后才放行。其它有图像识别功能的系统, 其识别都是单向识别, 即仅入口摄取图像, 出口须由管理员目测比较, 本系统入口、 出口均采用摄像机摄取图像比较, 方便管理员直观比较, 且图像存档, 便于查询并杜绝失误及作弊。
Ø 若车库内已无车位使用, 则车位显示屏显示”车库满位”字样, 入口出卡机也显示”车库满位”字样, 不再受理车辆进库。系统不但可免去待泊车主为寻找停泊车位之烦或进库后无泊位可停的尴尬, 而且可使停车场车位管理井井有条, 使停车车位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Ø 系统经过设置在区间通道处的地感线圈和车辆检测器, 以及连接了车辆检测器输出信号的分区方向判别模块及计数控制器, 能够很方便地计算出出入每个分区的车辆数目并得出每个分区内的停车车辆数目, 从而得知每区的车位余数, 并可经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 以方便用户快速停车; 用户知道自己停在某个区的话, 在其离开车场时, 也会方便的寻找到自己的车辆。
系统经过设置在车位上方的超声波探测器和车位显示灯, 能够很方便的确定该车位是否空闲。用户经过在入口时取得的临时停车卡及分配有停车位的纸票, 并根据设置在通道区域的引导指示牌, 可引导用户快速将车辆停靠在指定车位上。用户离开车场时, 也可经过纸票上显示的区域及车位号, 方便的寻找到自己的车辆。
2.5.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6 梯控管理系统
2.6.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电梯控制子系统由: 电梯读卡器、 电梯楼层控制器、 电梯电源箱、 通讯辅助设备、 电脑等组成。
系统采用电梯楼层控制方式, 电梯楼层须达到有权限者方可启动电梯, 并仅可启用经过授权之楼层按键, 到达相应楼层, 反之无效。设计在电梯内安装读卡器的方式来管制电梯的授权使用及达到楼层的控制。
行政办公楼:
内部固定用户经过已授权的IC卡使用电梯。
外部来访人员需在访客管理系统处( 可设置在大堂前台处) 登记、 领取临时来访卡, 由管理人员授权来访人员可到往的楼层权限。
2.6.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6.3 功能要求
Ø 控制系统使用无源节点连接, 与原电梯系统完全隔离, 不对电梯原有性能产生任何影响。
Ø 消防信号输入或者控制系统掉电时, 控制系统自动脱离, 电梯恢复为普通电梯正常使用。
Ø 该控制器在断电的情况下, 电梯自动恢复原有功能状态, 通电后自动进入IC 卡电梯管理控制状态, 两种状态能够经过读操作卡进行转换。
Ø 授权系统用户卡时管理软件可指定电梯、 指定楼层设定其使用的有效期、 有效时段。
Ø 系统可对用户授权单一楼层或多个楼层。单一楼层用户卡读卡后, 该指定楼层被激活并自动选定, 用户不用再操作按键确认; 多楼层用户卡读卡后, 被授权的多个楼层指示灯会亮起, 并同时闪动, 在规定时间内需要用户在闪动的按键中按下欲到达楼层按键, 此时该键指示灯常亮, 其它灯灭, 电梯会到达选定楼层。
Ø 每个读卡控制器都有唯一的物理ID, 中心电脑的管理软件可对该ID 做对应名称映射。
Ø 安装调试过程中对电梯系统没有任何物理损伤, 联网布线简单方便, 降低工程人员的施工难度和用户投入成本。
Ø 经过软件可对无卡人员指定电梯、 指定楼层的使用期限、 使用时段进行开放设置, 并下载到电梯读卡控制器内存储, 方便业主装修或聚会时使用。
Ø 软件具有对用户卡挂失与解挂功能。
Ø 有利于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 降低管理成本。
2.6.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梯控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7 访客管理系统
2.7.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针对行政办公楼特点, 在行政办公楼大厅设置访客管理系统, 管理外来到访人员。经过授权限制人员进出。
Ø 本系统主要由前台卡片打印机、 发卡器、 身份证识别仪、 管理电脑等设备组成。
Ø 在办公前台设置一套访客管理子系统。用于卡片授权和卡片打印,并将发卡记录及人员资料经过机房共享的打印机打印输出存档。
2.7.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7.3 功能要求
Ø 访客系统替代保安完成入门登记工作, 高效准确的记录、 存储来访人的相关信息, 做到人员、 证件、 照片三者统一, 便于异常情况发生后查询;
Ø 经过证件扫描仪扫描来访者身份证、 护照、 驾驶证等证件, 实现证件自动识别, 自动录入来访者资料, 可自动对访客进行拍照;
Ø 可选择增加二代身份证的验证机进行身份证信息读取, 如能连接到公安网, 可直接联网查询访客是否在逃人员;
Ø 可发放授权访客卡, 访客卡采用一卡通统一的IC卡, 能够自由设定访问权限有效时间和最长实效时间;
Ø 能够提供详细的来访者信息记录和报表, 记录信息包括: 来访者资料、 被访者姓名、 接待地点、 进出时间, 访客照片等;
Ø 具有访客卡回收功能, 能够打印访客回执单;
Ø 系统支持黑名单功能, 在没按时交还卡等情况下, 系统按黑名单进行记录;
Ø 预留访客预约功能。
2.7.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访客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8 通道管理系统
2.8.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根据行政办公楼建筑功能特点, 在大厅主出入口设置进出闸机通道终端。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 限制人员进出, 有限管制区域内人员、 财产安全。
通道管理系统主要由进出闸机通道终端等部分组成。
内部人员经过一卡通管理中心统一授权, 经过卡片直接刷卡进入办公区域, 临时访客经过访客系统授权, 经过临时访客卡片刷卡进入办公区域。
2.8.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8.3 功能要求
人员进出显示: 对进出的人员进行实时信息显示, 内部人员显示人员登记照片、 所属单位部门、 进出时间等。
人员查询功能: 可对任意一个门或多个门的人员进出记录进行查询并可显示和打印输出。
输出内容主要包括: 该人员的照片、 身份、 单位、 进出、 时间等相关信息。
查询条件包括: 按时间、 按地点、 按单位、 按身份等进行。
统计内容包括: 统计所有门的人员进出次数、 单个或多个门的人员进出次数、 某时间段人员进出次数等。
2.8.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通道管理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9 考勤管理系统
2.9.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针对行政办公楼业态特点, 设置考勤机, 经过考勤管理系统统计每个员工的出勤、 迟到、 早退、 请假、 加班、 出差等情况。
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由考勤机、 管理电脑等部分组成。
2.9.2 主要设备性能要求
Ø 主要材质、 主要参数的要求。
Ø 特性内容( 根据项目有针对性描述) 。
针对项目具体需求及厂家产品资料, 编写时不要出现相关倾向品牌参数, 选定产品参数需满足3家及以上同等档次品牌
2.9.3 功能要求
Ø 可指定门禁读卡器作为考勤读卡器;
Ø 提供对不同考勤机的数据导入接口;
Ø 灵活定义上下班时间与考勤规则;
Ø 提供自动和手动方式进行排班;
Ø 支持复杂的轮班, 支持一天刷多次卡考勤;
Ø 统计每个员工的考勤信息, 记录每位员工的出勤状况, 根据此员工的上下班类型自动判断是否迟到、 早退或旷工;
Ø 制定加班计划, 并记录员工的加班情况;
Ø 记录员工的请假情况;
Ø 可对节假日、 公休日进行设定, 并可灵活调整休息日;
Ø 提供原始考勤数据, 便于查询和修改。
Ø 丰富的查询报表, 支持多种方式的考勤结果导出。
2.9.4 设计界面
设计单位负责考勤系统的设备、 管线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图、 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2.10 消费管理系统
2.10.1 布点原则/系统组成/设计内容
根据行政办公楼管理要求, 在需要消费的地方( 如食堂、 超市等) 设置消费机。
由一卡通管理中心统一发卡。
集中消费点可设置区域充值中心。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