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86087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1芙蓉楼送辛渐同步练习题22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这首诗里写到了(2)种事物,分别是(萁)( 豆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持: 用来。 泣: 哭泣 煎: 残害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反问)句。这是(曹植)对(曹丕)说的,它的意思是(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喻成(豆),把曹丕比喻成(萁)。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迫

2、害亲兄弟),表达了( 内心的悲愤 )。二、读鸟鸣涧,完成填空。1、鸟鸣涧是(唐)朝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写的。全诗写了这个季节(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景色,突出了一个“(静)”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时而,偶尔)。2、这是一首(山水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三、读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平明”的意思是(清晨);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这首送别诗实际上

3、是表明诗人(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的品质。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四、读江畔独步寻花,完成练习。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诗圣)”。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全诗运用(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

4、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天生气盎然 )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快乐)之情。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两首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第一首明写(石灰),实质要表达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竹石),赞扬了它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吟颂,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尔”的意思是(你)。 六、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闻”的意思是(听说)。全诗围绕(欣喜若狂)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开头的表现是(初闻涕泪满衣裳)。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欣喜若狂)。七、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是(清)朝(龚自珍)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诗中是第(二百二十)首。其中“九州”的意思是(中国);“生气”的意思是(生气

6、勃勃的局面);“恃”的读音是(sh),意思是(依靠);“喑”的读音是(yn),意思是(哑);“万马齐喑”是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究”的意思是(终究,毕竟。);“抖擞”的意思是(振作精神)。八、读浣溪沙,完成练习。苏轼是(宋)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写的(哲理)诗题西临壁有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序”,是:(游蕲(q)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

7、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下阙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感情。九、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这首词王观起首用(水)比喻(美人流动的眼波),用(山)比喻(美人蹙起的眉毛)。然后进行(设)问,“(欲问行人去那边)”?然后回答:“(眉眼盈盈处)。”这是指(山水交汇)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最后,作者嘱咐(鲍浩然):(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十、附加题:1、李白被称为“(诗仙)”,默写两首他写的诗。静夜

8、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节录)(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o)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hun)。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chng)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

9、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把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看谁能生动描写诗意,又写得优美动人。在前往黄四娘家的过程中有一条小径,小径边开满了花儿。阳春三月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瞧,迎春花的枝条乱蓬蓬地垂挂着,明艳艳的金黄色耀人眼花;月季也不甘示弱,开放出一朵朵迷人的小花,远远望去,漂亮极了;还有山茶花,它开得那么耀眼,鲜艳,在阳光下烁烁闪耀。千万朵饱满的花儿压得枝都低了。这美丽的景色怎能容花蝴蝶们错过?它们恋恋不舍地在花丛中飞舞,嬉戏。只见近处的花丛中有几只带着紫色斑点的大蝴蝶,一会儿翩翩飘在空中,一会儿又竖起双翅落在花上。简直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花

10、朵变成了花朵缀在枝头,还是花朵生出翅膀飞了起来。成群的蝴蝶时聚时散,绚丽多彩的翅膀为春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有飞落在碧绿树枝上的几只小黄莺“叽叽喳喳”地唱着,那声音婉转动人,没有统一的台阶,没有整齐的节奏,然而那声音却非常动听。七彩 学科网:专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各学科各版教材,敬请关注公众号,资源早知道!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2课外阅读。 竹子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

11、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作者从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

12、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D.利钱;利息。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 _解释。 (5)将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_“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_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_【答案】 (1)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2)春雨一过确实存在的品格|我

13、想是这种精神吗?(3)借物喻人(4)A;B(5)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6)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 (4)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

14、:“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正确;错误;“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梅。正确 故答案为: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春雨一过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是这种精神吗?借物喻人A;B;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确;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借物喻人写法的把握能力。 (4)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

15、摩。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和文化常识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3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橘园 清晨,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嗬!仿佛是群芳斗艳的花海。一团团,一簇簇绿的苍翠欲滴,白的晶莹透亮。整个橘园绿白相衬,明暗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走进橘园,一朵朵洁白的橘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艳。细细观赏,橘花有五个花瓣,花瓣的中间有一圈黄色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花蕊中央有一根像火柴一样的花柱,花柱头长大了就是橘子。 这些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楚楚动人。有的隐藏

16、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受。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慕。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翩翩起舞。忽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抬眼望去,一群蜜峰正贪婪地采花粉。有的钻进花瓣环抱的花蕊,有的飞来飞去,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多么勤劳的小生灵啊! 不管是谁!经过我的家的橘园,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赞叹不已。人们称赞我家丰收在望的橘园,称赞党的富民政策同。 (1)作者是按_的顺序观察橘园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群芳斗艳:_。楚楚动人:_。 (3)第2段从_、_、_、_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橘花的外形。 (4)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橘花“形态

17、不一,婀娜多姿”的句子。 【答案】(1)从远到近(2)指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形容花儿鲜艳美丽(3)花瓣;花蕊;花粉;花柱(4)有的隐藏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受。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慕。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翩翩起舞。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走进橘园”可知,作者是按从远到近顺序观察橘园的。(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群芳斗艳:指各种花儿竞相开放。楚楚动人:形容花儿鲜艳美丽。(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

18、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上生明月(节选)巴金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

19、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咸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 辽阔

20、的海面上雾气蒙蒙。_明亮的月亮。_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_(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拟人句。 (3)目睹了明月升天的过程,作者有何感慨?用文中语句回答。 (4)作者最难忘的月出是怎样的? (5)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两句与大家共赏。 (6)月亮总能勾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发挥想象说一说月亮在你心中像什么。 【答案】 (1)万顷烟波;皓月;沧海一粟(2)|(3)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4)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

21、。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5)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6)略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所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

22、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6) 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发挥想象。 故答案为:(1)万顷烟波、皓月、沧海一粟 (2)比喻句: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拟人句: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3)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4)忽然看见远远

23、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5)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想象。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短文

24、,回答问题。 血染的母爱 有一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母亲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2004年2月,母亲邀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母女俩在滑雪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雪道迷路了,同时,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几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滑雪装,很难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医生告诉她,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母亲割断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白雪,直升机因此发现了目标。 冰心老

25、人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丢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没有活动的力量了。_地位低下而渺小。_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了。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_ 辛苦_ 忙碌_(3)用“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答案】 (1)体力不支;地位卑微;无功而返(2)寻找;劳苦;劳碌(3)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

26、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搜寻:到处寻找。根据其意思,搜寻的近义词可以是“寻求、寻觅、找出、找寻”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尾。 故

27、答案为:(1)体力不支、地位卑微、无功而返 (2)寻找、劳苦、劳碌 (3)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郦正元智取日寇手枪1945年初,陵口中山桥桥旁的大寺里,盘踞着三十多个日寇。郦正元打入寺内做勤杂工,利用这个身份,跟寺内的三个日寇小头目(混 浑)熟了。5月的一天(旁 傍)晚,郦正元准备了三壶白酒,一包花生果,两碟炒黄豆,把三

28、个日寇小头目约进自己的小木屋喝酒。郦正元佯装不会喝酒,却一个劲地为他们斟酒。大约喝了个把小时,三壶酒所剩无几,三个日寇已有了几分醉意,只顾猜拳喝酒,对郦正元毫无戒备。此时,郦正元趁机帮他们把上衣和身上的手枪一齐脱下来,放到门板后面。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郦正元看看时机已到,就立即站起身来,拎起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转身出门并把门带上。出了小木屋门,郦正元把手枪与枪带分(fn fn)别藏(cng zng)在早已准备好的装有香灰和垃圾的两只小箩筐里,而后挑起两只小箩筐就向大寺大门走去。大门旁站岗的两个日寇见是寺内的勤杂工,便没(察 查)问,郦正元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大门。当天夜里,郦正元步

29、行二十多里,把三枝手枪和三条枪带送到访仙一地下联络点,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河南区区长张利群。从此,郦正元也就离开了日寇据点,参加了抗日地方武装。(选自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选编本上,江苏人民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 (混 浑)熟_(旁 傍)晚_分(fn fn)别_藏(cng zng)在_(察 查)问_(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毫无戒备:_若无其事:_(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画出来。 (4).郦正元是怎么从日寇手中拿到武器的? (5).你觉得郦正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案】 (1)混;傍;fn;cng;查(2)一点也不防备,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

30、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3)没多久,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4)郦正元利用勤杂工的身份和日寇混熟,然后灌醉他们,拿到了武器。(5)郦正元是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 【解析】【分析】(1)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31、(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混;傍;fn;cng;查;(2)一点也不防备,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3)没多久,

32、三个日寇像死猪一样睡着了。(4)郦正元利用勤杂工的身份和日寇混熟,然后灌醉他们,拿到了武器。(5)郦正元是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 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7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

33、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是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场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见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上了自己妈妈的名字。老师说,性别。女。大家刷刷写下。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我地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

34、?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知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件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

35、母亲都是这样的,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干净净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以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厖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

36、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 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 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恩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 父母开始。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撰写: 佝偻:

37、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第自然段开头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 内容。请联系上下文,结合想象,补写在下面。 4、第自然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 1.撰写:写作、佝偻:形容脊背向前弯曲。2.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3.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厖”“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厖”(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

38、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写出了“我们”总是只关心自己而忽略父母。呼吁“我们”要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升华了主旨。5.略8永远都坐前排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

39、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

40、乃至整个欧洲政坛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居政坛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4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灌输: (2)雄心勃勃: (3)凤毛麟角: (4)出类拔萃: 2.文章中多次出现“前排”这个词,“前排”在字典中怎样解释?在文章中怎样解释? 3.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撒切尔夫人永远争第一的信念? 4.“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句子中的“高度”具体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读了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1)渗透、教育。(2)很有雄心大志。(3)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4)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2.前面的座位;时刻处于领先的地位。3.一年内学完五年的拉丁文课程且名列前茅。体育、音乐、演讲都走在前列。四十多年后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且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4.高度:人生的最高目标。能否取得成功,态度和追求十分重要。5.“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