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部编新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第五单元1 观潮16 风筝2 走月亮17 麻雀3 现代诗二首习作例文4* 繁星习作:生活万花筒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第六单元语文园地18 牛和鹅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单元20 陀螺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口语交际:安慰6 蝙蝠和雷达习作:记一次游戏7 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园地8* 蝴蝶的家习作:小小“动物园”第七单元语文园地21 古诗三首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单元23 梅兰芳蓄须9 古诗三首24* 延安,我把你追寻10 爬山虎的脚习作:写信11 蟋蟀的住宅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第八单元
2、语文园地25 王戎不取道旁李26 西门豹治邺第四单元27* 故事二则12 盘古开天地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13 精卫填海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14 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15* 女娲补天习作:我和_过一天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部编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想象画面。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情景。2.了解江潮的成因。【教具学具】11.教具:PPT课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资料;将重点词语制作成幻灯片;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制作成幻灯片)2.学具:学生搜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资料。【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感受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学习潮来时的景象,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江潮的壮观、奇特。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
4、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说话能力,背诵第 3、4两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引出壮观,激发兴趣。1.用PPT出示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配乐朗诵。(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2.请学生翻译这首诗,给予相应指导,明确告诉学生,此诗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3.问:对于钱塘江的大潮,你们了解多少呢?谁来给我们说说它的成因和具体情况?4.配合课文后第5页资料图片一步步提示,引导学生了解江潮的成因。5.放映大潮录像,配上合适的音乐。6.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7.激发读文:从录像中可以见到钱塘江大潮惊心动魄、奇异壮观、气势宏大。我们今天
5、要学的正是一篇描写这一壮观场景的课文。(板书课题)二、读文,感知大意,梳理脉络。1.指名学生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其整体梳理课文。(课文写了两方面:一是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经过;二是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2.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找出本文的关键词:“天下奇观”。3.问:“天下奇观”正是作者观看大潮后的感受,谁来说说你对“天下奇观”的理解?(板书:天下奇观)4.指导“观”字的意义:“天下奇观”的“观”字和课文的标题“观潮”的“观”字意思是一样的吗?(“观潮”的“观”是观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指的是景象。)5.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观潮经过的文段,并理清描写的顺序。(板书:潮
6、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课文中第2至第5自然段具体写观潮的过程,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时段的景象。)6.组织学生交流字词,理解有困难的留待后面的学习中随文解决。三、学习潮来时的景象(第3、4自然段)。1.启发式提问,引出重点:读了课文,你觉得哪几部分的内容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可能有的学生推荐课文第3、4自然段,有的推荐其他部分,对于每一个不同的推荐,其他学生均应举手表决)2.指导读文:看来推荐第3、4自然段的同学最多。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两段最能体现出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那我们就重点读一下。在读的过程中找出你认为最能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加以
7、理解。3.请多名学生说出自己所划的词句。鼓励学生从修辞手法等方面对词句作具体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朗读分析语句,发挥想象力,从文字上感受大潮的壮观气势)4.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5.引导学生由“水天相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这些关键词语分析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得出结论: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大潮的。6.对江潮的具体描写又分为声音和气势两方面,让学生对此加以分析。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板书相关语句。(声音大: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气势壮:一条白线 城墙 千万匹战马)7.组织谈话:如果你就是这观潮的人,当看到江潮铺天盖地地向你涌来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8、,做些什么?四、配乐朗读,指导背诵。1.用PPT课件演示第3、4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朗读课文,为画面配上解说。2.鼓励背诵,再次提醒学生该节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江潮的,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争取背诵。3.再次用PPT课件演示第3、4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背诵第3、4自然段。4.评价:大家背得真好!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啊!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景象,进一步感受江潮的奇特、壮观。2.进一步掌握字词,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3.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4.使学生在钱塘江
9、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对钱塘潮乃至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同时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教学过程】一、感悟潮来之前(第2自然段)。1.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么壮观的江潮在来之前和退之后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潮来之前的情况吧。2.让学生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对照第2页插图,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画面,品味字词。(板书:人山人海 江面平静 若隐若现)3.问:观潮的人很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魅力巨大,因而吸引了很多的观者。)4.总结:每年到钱塘江边观潮的有几十万人,大家都想争睹钱塘大潮的壮美。江潮来临之前江面是平静的,薄雾笼罩,几座远山若隐若现。在这
10、么宁静的外表下竟然酝酿着一场撼天动地的江潮,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奇特啊!二、学习潮来之后(第5自然段)。1.引入:潮起必然潮落,在经过了潮涌的辉煌之后的钱塘江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我们来读一读文中写潮来之后的段落。(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描写潮去后江面景象的语句: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2.组织讨论:文中写道,“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人们为什么现在才注意到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干什么去了?(人们刚才被江潮的气势所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江水的变化。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以人的活动来说明江潮的魅力。)3.问:学习完了课文,我们一定对“天下奇观”有了更深的体会。谁来说说自
11、己的感受?4.激发情感:这样的天下奇观让你们激动吗?5.更进一步激发情感: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份激动,向世界宣布,钱塘江大潮的确是(引导学生说出“天下奇观”)三、品味语言。1.指导品味语言:这篇课文之所以把江潮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很美。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划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3.指导用“齐读”“配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欣赏本文语句,充分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四、积累并运用词语。1.用PPT投影重点词语,教师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站起来抢答,说出相应的词语。2.进行词语运用练习。(用PPT
12、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语段,让学生将本课学到的词句填到括号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语段如下: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 ,海堤上尽管(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3.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词语填入括号中。五、总结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1.启发谈话:钱塘江大潮这世上少有的伟大奇观竟然为我国所拥有,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2.组织讨论:在表达方面,我们从课文中能学到什么?(让学生边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报告,与教师一起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并记录下
13、来,以提升写作技巧。)在学生报告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几点: (1)善于观察,在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2)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3)在写作的时候学着运用侧面描写;(4)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板书设计】1 观 潮潮来前 若隐若现 江面平静 人山人海潮来时 声音大: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气势壮:一条白线 城墙千万匹战马 潮来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两丈来高天下奇观 【教学反思】1.本课的教学打破常规,未按课文的先后顺序学习,而是先教学最精彩的部分“潮来时”的景象,同时借助视频和PPT课件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江潮,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
14、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对视频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若让学生沉溺其中反而冲淡了对课文的兴趣。2.本课的教学“读”“议”结合,以“读”促思通文,激发情感。对于需深人发掘的内容,采取逐步提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分析写作特点,品味语言,积累词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言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把握好“度”,使之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是需要用心考虑的问题。【我的反思】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教案 (2)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3介绍有关扩展资
15、料。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1)出示“浩、荡、涌、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
16、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据、踮、恢”指名读。组词: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崩”,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山崩地裂(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17、,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
18、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
19、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
20、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2 走月亮课题走月亮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21、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
22、)(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
23、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3.词语理解及运用。 (课件出示6、7、8)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运载:装
24、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件出示
25、9)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设计意图:激发了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件出示10)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风俗(s g) 稻穗(hu su)二、看拼音写汉字。p to tio yu zhung ji qin shu ( ) ( ) ( ) ( )三、仿写词语。闪烁闪闪烁烁 ( )( ) ( )( )【答案】一、s su二、葡萄 跳跃 庄稼 牵手三、香甜香香甜甜 高大高高大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
26、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2.检查生字读音【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新课教学( )分
27、钟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
28、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29、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30、。(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5.背诵第四自然段。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
31、示18)【设计意图: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体会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课件出示19)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板书内容2走 月 亮 月盘明亮 月光
32、柔和“我”和阿妈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美好景色 闻到:阿妈的气息 浓浓亲情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20)一、比一比,组词语。牵( ) 填( ) 饿( )奇( ) 镇( ) 鹅( )二、写出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1. 月盘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 )2.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三、我会填。秋虫( )着,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四、 填一填。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shu)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
33、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幸福和温馨。【答案】一、牵手 好奇 填写 城镇 饥饿 白鹅二、1.黑暗 僵硬 2.平平整整三、唱 拍打 跃出四、拟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导课部分一曲月亮船,激起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不足之处: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
34、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介绍】吴然,1945 年生
35、,云南宣武人。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代表作品有珍珠雨和花朵说悄悄话雪人胖胖太阳鸟等。【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吴地:指江苏、浙江、安徽省的某些区域。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
36、写词语。 lun sh p to fng s() () ()二、精挑细选。明亮 柔和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运载 搬运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2.形容光忽隐忽现。(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从文中抄写你觉得描写生动的两个句子。1. 2.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课文整体梳理。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先走过( ),看到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又走在( )听到( ),看到了( ),闻到了( )。六、重点段落品析。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
37、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水塘 ( )的鹅卵石 ( )的花瓣2. 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 想象一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画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七、写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1床前明月光_。2小时不识月,_。参考答案一、鹅卵
38、石 葡萄 风俗二、1明亮 柔和2洒满 3运载三、1.坑坑洼洼2.闪闪烁烁四、1.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2.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五、小溪 村道 秋虫唱歌 夜鸟、鱼儿 果香六、1可爱 灰白色 新鲜2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3每个小水塘里都倒映着一个月亮,就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七、1.疑是地上霜 2.呼作白玉盘3 现代诗二首课题现代诗二首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重点体
39、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 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课件出示2)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