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XX教育培训机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XX教育培训机构项目目录第一章 总 论51.1项目概述51.2可研编制的依据和研究的范围81.3项目概况91.3.4项目总投资9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0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12.1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战略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第三章 市场分析预测173.1市场现状分析173.2市场前景分析203.3本项目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213.4市场风险分析223.5市场战略构想223.6市场营销策略23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254.1项目开发原则254.2建设地点254.3项目建设条件264.4拟建
2、规模294.5产品方案30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315.1总体规划315.2总图布置325.3繁育及育肥基地工艺技术方案325.4经营方案425.5土建工程435.6公用工程方案465.7物料来源及供应方案47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516.1设计依据516.2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516.3环境现状516.4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措施526.5环境影响分析结论54第七章消防及安全557.1消防557.2安全卫生与防疫56第八章节能588.1概述588.2综合能耗计算588.3节能措施58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609.1企业组织机构609.2人力资源配置609.3人员培训61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3、计划6210.1实施原则6210.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2第十一章工程招标6511.1招标依据6511.2招标内容6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6712.1投资估算6712.2 融资方案69第十三章财务评价7013.1基础数据7013.2收入的测算7013.3成本的测算7013.4税金及附加7213.5利润分析7313.6现金流量分析7313.7清偿能力分析7313.8经济分析结论73第十四章社会影响分析7414.1社会影响分析7414.2互适性分析74第十五章风险分析7615.1风险因素识别7615.2风险分析76第十六章可行性研究结论79总论中小学教育培训项目属于教育行业中的社会教育,它是除
4、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的一种补充式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今教育竞争的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人才竞争,实现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的最普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话。XX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地带,是四川省的边陲地区,距离省会成都市较远,教育水平年年上升,但是还是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教学硬件、软件资源,师资力量不足等。因此,XX市十二五规划刚要的第二十四章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5、围绕打造川滇交界区域性教育高地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城乡公共教育,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具体是:1、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重视和规范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促进两类高中协调发展;提升高职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2、提高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因此,我们针对在XX市建设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简介1.1项目名称XX市XX教育培训机构项目1.2项目布点拟在XX市XX区建设布点,具体地点有XX区,东风,五十四,五十一等地。1.3建设时间项目拟建时
6、间为2011年5月25日。1.4建设内容该项目主要针对XX市中小学生建设,包括每个教学点的选址,租金,面积,具体根据生源数量,质量,交通,政府行政法规和相应政策等来决定。1.5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该项目拟投资5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本、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1.6项目评估项目评估主要是对该项目的效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1项目由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
7、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党的十六大把人的素质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素质是人才的根本。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实践需要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现代化建设需要人的求实精神、开拓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人的创造力、应变力、竞争力。人的这种主体性、这种精神、这种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人的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培养,就是人的素质培养。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
8、展的重要基础。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资金,也可以引进管理方法,唯独不能引进的就是人的素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走过弯路,以为落后是因为技术、设备的落后,于是大量引进技术和设备。结果由于人的素质没有跟上,同样的技术设备、同样的方法,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际竞争的严峻现实出发,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能提高人的素质,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质量, 促进科技进
9、步并因此带动经济发展。优先发展教育, 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对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增加除政府外的教育投资 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在以知识、技术和信息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中,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开发有赖于教育。这正如1995年世界银行在其教育的优先领域和战略报告中指出的一样: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教育部门的领地并全部交由自己管理的作法是一种“短视”的
10、行为,因为经济改革与技术进步需要始终重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教育和国民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并且,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高。此外,教育是减少贫困和最终战胜贫困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改变贫困者物质生活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更新观念、赋予能力、增进健康等改变贫困者的整体生活面貌,并以此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整个国家的建设能力。大力增加教育投资是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的十分紧迫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投入,正规教育不是靠口号和良好的意愿来推行的,是靠资金来发展的。邓小平早就提出过“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的主张,关键在于调整国民收入的宏观分配。其次需要社会力量的投入。社会力量
11、捐资办学、筹资办学,在国外早已盛行,这对缓解政府办学的压力,提倡全民教育、终身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管理还不够健全,对教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再次,需要个人的投入。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个人投入相对较少。非义务教育阶段就需要受教育者投入,随着每个学生的成本费用不断增长,这笔投入会越来越多。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今天,教育的个人投资已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性。而我国的教育贷款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也对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2.2.2教育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确立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显
12、著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激励性的竞争机制,对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教育管理职能的分权化和教育决策权的下放能更准确及时地反映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带来了经济需求、社会需求、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经济特性”,如重实际经济利益、自身利益、直接利益、效率为先等也给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有悖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要面向市场,首先要正确区分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明确物质生产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根本区别,既要充
13、分认识和发挥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教育改革的优势,又要防止和克服它所具有的消极影响。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正确地面对市场。教师要正确地面对市场,最重要的是要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传统的权位观念向能力观念转变;个人依附观念向个人独立自主观念转变;自满守旧的观念向开拓创新的观念转变;等级观念向民主平等观念转变;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人情观念向规范观念转变;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变。只有树立起这些观念,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出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学生。2.2.3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视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多种
14、形式发展教育 适应人类活动的日益全球化的首要需求就是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的教育。国际教育已从对教育“量”的重视转向对教育“质”的重视,即从对发展规模、普及数量、教育投入的重视更多地转向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注重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对学生质量(包括认知技能、学习成绩等)的关注能够得到高效回报。影响教育质量的不是资源,而是公共政策和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包括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学习时间、教学手段等。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诸多复杂因素,其中包括教师质量、课程内容、班级的规模、教学模式、教学语言等。所有这些都表明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是教育教学改革需
15、要始终面对的核心问题。在当前进行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难免也存在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如科学实验不受重视,技术教育更是无一席之地,让“科教兴国”难以有广泛的基础和充足的后劲。此外,诸如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及计算机教学问题,外语教学的脱节性、低效性等问题,也关系到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21世纪所需的高质量人才问题。教育培训机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由个人、企业出资开展教育培训加大了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培训机构开展的多形式教育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兴办教育培训机构十分必要。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
16、育事业快速发展(一)“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成绩显著(1)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2)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
17、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3)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4)高等
18、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5)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20
19、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中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5291.9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8.1万人次,增长0.2%。2010年,全国资格证书培训注册学生493.6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4.5万人次;全国岗位证书培训注册学生561.4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5.0万人次。中、高等教育培训的发展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对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6)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满足全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
20、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超过11.8万所(不含教育机构),比2005年增加近4.2万所;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为3393万人,比2005年增长67.6%。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占同级教育比例继续提高。(二)“十二.五”教育五目标(1)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
21、斜;其次,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第三,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3)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一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4)人才培养结构要
22、有新格局。一方面,要使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特色更加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着重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5)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一要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二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三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营造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四要加快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
23、成长的立交桥。五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更多地利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等手段管理教育。2.3.2XX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当地政府对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XX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金沙江与雅砻江在此汇合,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XX是一座典型的新兴移民城市,1965年为开发XX铁矿资源,着手组建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座规模的城市。但由于XX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优秀人才外流,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学水平相对落后。XX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各城市间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尤其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整
24、体素质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普及方向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着全国普高热的连年升温,攀西区域中心城市学生的流动很大。如何留住本地学生,吸引外地学生来攀西区域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二)攀西区域部分城市的教育投资不足。攀西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转型时期,总体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有些攀西中心城市下岗人员数量居全国前列,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即使就业,很多毕业生也被等同于一般技术工人,工资远低于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所挣工资,使得很多人不愿报考高等职业院校。而当前,攀西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对于教育等各项事业的投入还
25、很有限。政府的投资远远不能适应职教发展的需要;从民间投资来看,教育才步入正轨,而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各种机制不健全,很多剩余资本不敢贸然投入。这就造成各类教育学校不论在专业建设、校企结合,还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都得不到实质性突破。 (三)部分城市对学校的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部分地区依靠山区或旅游资源,靠山吃山,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以至于停滞不前。而在这区域构建中心教育城市,能积极调动这些城市的积极性。也能普遍推动这些城市的教育力量。加强有些城市对教育认识,改变部分城市重视基础性、普及性、实用型和技术型教育,部分山区把九年义务教育当成累赘,思想不够觉悟,认识层次不高。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工作的
26、软化和一些瘫痪。故而,在XX构建教育中心城市是保证攀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想国家重点城市靠拢的的必要性。(四)部分城市教育的师资不能保证质量。由于攀西地区山高地偏,国家颁部的各项措施和信息并不能完全到达这些城市。故而导致他们的教育起步较低,又由于条件各异,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真正能胜任的“双师型”教学人员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城市教师的收入较低,故而很多教师都兼职。他们虽然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于教学仍有诸多不能适应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而部分政府部门的财政紧张,故而很多老师是没有机会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这样一来对老师提高其学历层次,加深加宽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就会
27、出现用普通的、传统的、守旧的教学模式来影响现代化的学生,这样也缺乏了现代教育的特色。虽然西部中心城市已加大对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仍难以满足目前日新月异的学生的变化,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在XX构建区域性教育中心,带动周边城市教育的发展,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上诉问题XX十二五规划把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打造川滇交界区域性教育高地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城乡公共教育,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
28、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2.3.3家长对孩子期望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从现在的社会状况来看,越高的素质能从社会中分配到越多的利益,这是很现实的。而想让子女具备高素质不可能没有事前的投入。因此,近年来随着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辅导班的开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孩子有了好的学习成绩才能有一个好的XX,因此不少家长都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以期提高孩子的成绩和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为将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做好准备。因此这就给了教育培训机构很大的发展空
29、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办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 项目带来的服务3.1服务的区域范围3.1.1服务的区域范围XX市辖三区、两县,即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其中,东区位于市区东部,西与西区为邻,南北与仁和区接壤,外有米易和盐边县。根据地理的分布将服务范围锁定在相对较近的东区、西区及仁和区。首先,需要考虑区域内的学校分布,根据XX高中小学的分布情况,将服务的范围定于学校聚集相对较多的地区,目前可分为东区、西区及仁和区三个大范围点学校情况如下:东区学校分布情况(红色字母及红色标志为相关学校)仁和区学校分
30、布情况西区区学校分布情况其次,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消费水平的问题,相对繁华的地段,人都相对多,交通便捷及客户认知程度问题,优先考虑对教育重视的地区。3.1.2服务具体设点分析对比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及优惠政策,东区、西区及仁和区教育局对教育项目都十分重视,并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教育局与项目负责人积极筹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领导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程序,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齐心协力,精心组织,精心布置,把工程建设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为项目的建设创造了很好的内部条件。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情况下,将于东区、西区及仁和区设置具体的培训点。在资金方面,由于初创项目并不可能将太多的资金
31、投注于场地上,初期的计划是租用场地,而不是购买场地。便需要根据每个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细致的考虑,交通的便捷性对于选址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最后还应当考虑安全性。然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考虑学校附近的居民区或商业街,答案是不一定,但一定要是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但是最好不要选择火车站,汽车站,小吃街这些地方,要热闹不要乱,与过多的陌生人接触增加了危险度。其次,考虑附近公交车站有多少,这也直接决定效率问题,交通便捷,方便人员来往,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从而避免了因交通不便引起了成本及信誉的损失,如果交通不便,不仅耽误时间,也会流失客户。相反如果交通便捷,距离不远,家长肯定会选就近原则。旁边都
32、有什么样的店,学校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肯定先舍去嘈杂的地方,例如放着大声音乐的理发店,我们是学校,不想客户有任何不好的联想。旁边要是超市,银行,书店是非常好的。对于楼厅新旧也可以列入考虑的范围,要是和旁边的建筑比起来太破烂的话就放弃了,即使租金便宜也不行的,不要给顾客的第一映像就是破破烂烂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地方。不影响原商业规划使用。能够满足该地块对商业的地势较为平坦,周边无不安全地带,符合中小学校选址要求。各居住区到达该选址的距离均较近,且交通发达,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原则之“学生能就近走读入学”。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城市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校
33、址应选址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3.2服务群体3.2.1服务群体的分类根据国家对学校的分级初步设定服务群体小学、初中及高中群体,全单科基础知识薄弱或知识点需要拔高的学生。由于初步创业考虑资金有限,故没有设立学前教育这块占用资金相对多,考虑因素更复杂的群体。3.3服务内容 3.3.1服务的类容划分课本知识,针对教材统一的讲解知识,分易中难三个程度;作业辅导根据来
34、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对不同的作业进行辅导,并不主张统一;各种考试的培训,专门针对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进行全面的辅导培训攻略。小学引导兴趣传授方法激发潜能,初一高一培养习惯巩固基础知识衔接培养习惯,初二高二梳理归纳查缺补漏同步超前改进方法学业速成,初三高三梳理主干定向突出重点考点。主要还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服务。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服务。辅导的内容主要根据学生情况及家长的要求分为:(1)全科辅导“中小学全科辅导”是1对1 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学生修复、完善原有知识结构和提高总体成绩的有效捷径。作为“全国教
35、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五规划项目组”的实验单位,1对1以中小学全科教育的实际为基础,不仅大胆地引入“科学教学、合理教学、高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所合作,聘请高级教学心理学专家,将前沿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理论创造性地结合,打造出了一套独特的、高效、轻松的中小学全科辅导教育体系。我们始终相信坚持科学辅导,学习更轻松,全科辅导绝对不是单科辅导的叠加,而是一个科学的、优化的学科辅导组合体。在全科辅导中,1对1的教学专家们从研究各学科之间联系出发,抓住每个学科之间的天然联系,再用“全国教育规划组”研究的新方法,将各学科教学串联起来,形成一套科学的全科辅导体系。同时,1对1的心理专家们
36、也会以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习惯、接受习惯为基础,将全科的辅导体系与学生的“个性”结合,最终形成一套个性化的全科辅导方案。让老师科学辅导,使学生轻松学习。 在课外辅导过程中,如果没有好老师,即使有再好的方法、再简单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也不会有所提高。1对1老师可以他们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园丁精神为学生成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全面辅导,效果更持久。有教育专家说过,每个年级的学科安排都是有道理的,各科之间都有重要的关联。1对1全科辅导以各科的相互联系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科之间的辅导顺序和时间,从整体教学入手,强调学生各单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修复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彻底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成绩,
37、让辅导的效果更加持久。 3.3.2培训分为多种方式:(一)专一的一对一的培训(1)多位教师对一名学生负责,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并由专职人员协同实施。教师经过严格选拔、系统培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配备适合学生的辅导教师。(2)专门设计的个性化专业教室,教学配套设施齐全,有良好的学习氛围。(3)学生入学进行测试,多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方案,辅导过程全程监控,调整心态,定期测试,调整方案。(4)专职教育管理师管理学生,处理学生在辅导期间的学习和思想问题。通过全程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成绩及综合素质能够稳步持续提升。(二)采用大课堂式,老师讲,学生听,与学校课堂教学无差别。教案一案可以多用。
38、(1)可以根据教师情况分配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2)固定统一的教学进度,不能完全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只能进行统一考试。(3)学习可能在短期内有效果,但是无法持久。教师只能尽力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无法时刻的对每个学生进行疏导。(三)简单的一对一,但教学随意性大。(1)有一部分是兼职教师,投入精力相对少少。另外学校提供专业咨询,交流学生情况,找出问题及提升空间。提供科学的建议科学测评,权衡优势和薄弱科目,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签订协议,签订培训协议,建立全套学生档案,对学生培训起到辅导作用。制定方案,选定学科,确定课时安排,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从充沛的师资队伍
39、中为您挑选到最适合的老师,取得最满意的教学效果。实施方案,“1对1”授课,“N对1”服务。配合心理辅导,从心理、家庭、健康全方位优化其学习方法,激发斗志,调整心态。主管老师全程跟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时监督保证学习效果。一步步成功达到目标。另外,还有艺术方面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奥数竞赛等方面,只提供专一的培训。3.4服务时间的安排3.4.1统一安排根据分类设置高中小的培训时间表,小学时间相对充足,而初高中的学生时间紧张,一般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周末。对假期另作安排。3.4.2特殊时间的安排根据学生情况,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优劣不一,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具体时间加强度的调整。根据家长的要求,不希
40、望孩子的学习强度过大或者希望在一定时间内有所成效,进行特殊时间的安排。晚上辅导周一至周五7:00-9:00,周末辅导全天。假期的另作安排。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教育从艺术走向科学,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学校教育个性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整合社会最具效率,科学先进,最高品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辅导计划,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承担,富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综合成长能力,让每个热爱学习的学生都能获得最优秀的教育。 第四章 项目规划4.1总体规划 在项目规划的初期,我们初步选定在XX市东区、西区、仁和区设立教育培训点,主要采用课程培训的方式,面向群体主要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资金
41、积累,在项目发展的后期,我们会采用新建培训学校的方式,培训增设艺术类课程,教育多面化,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2项目选址4.2.1学校分布情况我们的培训点选址依据主要是根据XX学校的实际分布情况,结合交通、租金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如东区学校密度较大,因此我们考虑多设几个教学点。西区和仁和区学校分布相对较少,我们考虑少设教学点。XX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的学校大致分布如下:根据三个区域学校的大致分布情况及其他因素,我们拟定在东区设立11个教学点,地点分别为炳草岗、枣子坪、华山、瓜子坪、渡口向阳村、河门口、东风,其中炳草岗和华山、瓜子坪、河门口学校分布较密集,我们考虑在这四处分别设立两个培训点,其余各
42、处分别设一个培训点。西区设立两个培训点、仁和区设立两个培训点。共计15个培训点。4.3项目的市场定位4.3.1项目初期 在项目发展的初期,我们主要将市场定位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在校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加上家长期盼大,他们参加课后培训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以此定位,能获得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前来报名学习,利于培训机构的宣传和发展。4.3.2项目后期 在项目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后,我们考虑创办教育学院,使我们的培训更具规模性,提高项目的知名度,获得品牌效应,并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一点力量。4.4项目规模4.4.1项目初期 针对我们所设的教育培训点,由于初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限
43、制,我们拟定每个培训点面积大约为200m2,包括了教室占用面积、设备占用面积以及休息用地等。4.4.2项目后期 在拟定创办教育学校后,我们初步设定学校在原来基础上扩建到占地300亩。待学校运转正常且有资金储备之后,我们再考虑扩建和创建分校区。4.5项目发展目标4.5.1短期目标 在教育机构发展的初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机构,了解我们的服务,归结起来也就是要实现服务的推广,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实现培训效应及服务推广,初步打开市场。初步建立推广体系,为教育机构的发展服务创新推广手段,建立公司特色服务。每年能够有一定的获利,做为后期教育学校创办的资金储备。4.5.2长期目标在创办教育学
44、校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吸收更多的学生,以获得一定的收入,维持学院的支出并取得效益。我们初步拟定教育学校的资金回收期为5年,同时,在五年内,提高教育学院的知名度,形成一定的规模,获取品牌效应。第六章 组织结构模式6.1项目初期 考虑到在项目创办初期我们主要采用分区设点的方式,因此我们也主要采用分区管理的思想。 创办人东区(设负责人一名)西区(设负责人一名)仁和区(设负责人一名)教学老师教学学生教学老师教学老师教学学生教学学生 6.2项目后期在教育学校创办后,我们讲采取统一管理的思想,采用扁平化的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改变了原来层级组织结构中的企业上下级组织和领导者之间的纵向联系方式
45、,平级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方式以及组织体与外部各方面的联系方式等。平化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校长副校长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财务部后勤部设备部通过这种扁平化组织模式的建立,能维持好学校的正常运营秩序,便于管理,使学校的运作更加规范化、成熟化,能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七章 营销计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机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培训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00亿元,培训机构也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部分行业培训学校开始出现品牌化、规模化额趋势。教育培训市场利润丰厚,而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却比较低,已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
46、因此进入教育培训市场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新筹建的教育机构,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它,就需要大力做好营销推广工作,把它推向市场,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机构能够提供较好的教育培训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顾客群。根据公司发展规模与经营状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营销策略有所不同。营销策略根据短、长期的发展规模不同而不同,但总体方向是营销规模随集团规模的扩大而扩大,机制也在发展中不断改进,营销策略也根据产品产出规模不同,以及资本积累不同而不同。具体如下:营销观念:专业、诚信、创新7.1短期营销计划:在教育机构发展的初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机构,了解我们的服务,归结起来也就是要实现服务的推广。7.1.1初期在总的营销观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实现产品推广,初步打开市场。初步建立营销推广体系,为公司产品服务创新营销手段,建立公司特色营销。7.1.2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实现初期营销目标,在发展中寻求符合市场和企业的营销策略,具体保障措施如下:(一)培训服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