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药现代化研发检测中心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药现代化研发检测中心技术改造项目1.2 项目建设基本内容(1).建设研发中心办公、试验研究、技术平台、中试生产车间等硬件场所。(2).建成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制剂技术平台、分析检测技术平台、药物筛选和安全性评价(GLP)平台、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1.3 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 即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1.4 项目建设地点x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80万元,流
2、动资金300万元。资金来源为:单位自筹400万元,占总投资的31.25%;区域内4家制药企业联合投资880万元,占总投资的68.75%。1.6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年平均营业收入1240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909.52万元,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为665.88万元,年平均增值税38.02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263.52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20.59%,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1.44%(所得税前)和17.48%(所得税后),均远高于本项目设定的8%的基准值,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分别为989.38万元(所得税前)和664.80万元(所得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为税前5.05年,税后5.55年(含建
3、设期1年)。1.7 报告研究结论及建议(1)本项目在中心现有条件上进行建设,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也节省了投资成本。(2)研发中心的组建,将推动中药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国内新药研发能力,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建设,符合我国鼓励企业创新的产业政策。(3)项目建设成功,将全面缩短区域内中医药产品研究开发的时间进程,推进企业主要产品寻求技术保护、专利保护的进程,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创佳绩赢得更大机会。(4)将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大量质量稳定、疗效可靠、适应范围广、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5)将为社会、研究人员(博士、硕士)提供研究实验条件,为国家、社会减轻科研负担。(6)该项目选址位于
4、x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财、物均可利用高新开发区的有利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周边无污染源,因此该项目选址优势明显。(7)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定位准确,投资清晰,产业链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可行性高,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2.1 企业基本情况2.1.1 基本情况单位名称:xxx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药现代化研发检测中心住 所:xxxx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定代表人:xxxxxxxxx注册资本:xxxx万元人民币注册时间:xxxxxxxxxxxxxxx企业类型:xxxxxxxxxx经营范
5、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高新区中药现代化研发检测中心,成立于xxxxx年,位于x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中心主要从事中药的现代化培育及人工种植与推广,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当地中药资源筛选、以及植物药的药用功能与保分健功能的研究与应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选育中药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提高活性成分含量。研发中心设四个研究室,主要功能如下:植物现代培育种育研究室、中药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室、质量标准控制实验室、工艺研究及中试实验室。研发检测中心还拥有一条先进的小试生产线,可充分满足新产品以及新工艺改良的研发试制需要。研发检测中心实行开放管
6、理,将研发平台延伸到市外、省外,与省内外的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利用外部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通过多种形式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技术合作机制。目前,研发检测中心投入的使用面积xxxxx平方米,实验室面积xxxxx 平方米,实验室设备分为四大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十万分之一天平、旋转蒸发器、膜分离系统、真空干燥机、超滤设备、全套植物提取小试、中试设备等xxxxxx台套。研发检测中心现有研发人员xxx人,均为药学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xx人,本科以上xx人,平均年龄xxx岁,是一支充满
7、朝气的年青团队。xxxx和多家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xx年与xxxxx学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成为xxxx学院实习基地。2009年与xxxxxxxxxx公司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包括高新技术交流、科技人才交流培训、科研项目开发与合作等一系列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合作。2010年12月与xxxxxxx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共同研究天然植物药产业发展趋势及项目投资研究。2.1.2 人员及开发能力总经理:xxxxxx。总工程师:xxxxxx。技术骨干:xxxxxxxx。2.1.3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中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制
8、度。如:管理方案(包括:宗旨、业务范围和经验方式、机构设置、目标及工作任务等);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技术保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中试基地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2.1.4企业财务状况截止2010年底,企业总资产xxx万元,固定资产xx万元,总负债1xxxxx万元,资产负债率48.51%;总收入xxxx万元,实现利税xxxxx万元。2.2 研发中心运行情况自2009年中心组建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以下几方面工作的进展:清洁生产促进新技术: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存在的污染环节,以清洁溶媒替代有机溶剂的提取过程,以物理方法替代化学分离方法(如膜分离技术及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取残
9、渣的回收再利用。目前已有两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全水溶剂提取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产品特点:工艺流程短、全水溶剂、零残留、零排放、产品颜色浅、流动性好。全水溶剂提取分离颠茄生物碱。产品特点:提取率高、叶绿素残留少、能耗低、各成分指标明确、采用液相标准检测。种植新品种的引进:研发中心与xxxxxxxx公司合作,由研发中心进行种植技术的研究与规模化种植推广及生产技术的研究,西安天一负责产业化发展以市场推广。2009重点推广种植项目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5000亩推广种植。目前,已完成除虫菊的适应性研究、育种试验、大田种植试验、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2008年分别在xxx镇、xx镇、xxx镇共有650亩成功采收
10、。从大田种植试验分析,其产量和有效成份含量均比引种地云南高出1520%。现已在xxx镇培育苗床100亩,每亩可提供合格种苗20万株以上,计划年内种植5000亩以上。传统产业技术改进研究:黄姜在xxxxxxxx有很长的种植历史,但由于黄姜皂素的生产过程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得黄姜产业一度低迷。要改变黄姜产业现状,必须从黄姜的应用及生产技术进行改良。中心与xxxxxxxx重点实验室合作,xxx教授的国家级新药水溶性黄姜皂苷的小试及中试由中心配合完成,经过对xxxxxx地区黄姜含量的普查与筛选,将xxxxxxxxx定为其新药原料的供应地。其水溶性黄姜皂苷的提取过程没有传统皂素提取过程中的水解,不会对
11、水体造成污染,符合国家出台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除此之外,中心正在进行无害化提取黄姜皂素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两项技术难点攻关,一是运用生物技术将黄姜皂苷转化成黄姜皂素,替化传统的水解工艺,减少了水解废液对水体的污染,二是寻找新的分离技术替代溶剂汽油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011年年初,中心又与xxxxxxxxx公司合作,研究一种高活性葡聚糖酶及其应用技术,以一种新的菌种诱导技术,提高葡聚糖酶活性能力和专属性;采用封端技术对葡聚糖酶提供一亲水保护层,使其可以在较高的乙醇残留条件中仍能达到较高的酶活能力。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3.1 市场需求分析中药的发
12、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 亿美元。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 1141 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尽管如此,新药仍
13、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1997 年年销售额超过1 亿元的中药新药50 个品种以上。近年来,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入了超临界、多功能强制循环、罐组式连续逆循环、大孔吸附树脂、膜分离提取、分离技术;沸腾造粒、中药脂质体质制剂、泡沫剂、滴丸剂等制剂技术开始用于生产;标准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中药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开始应用。在中药产业发展创新建设中,国家已经建立了3 个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4 个重要规范临床试验中心,启动了3 个“国家中药药理规范实验室”4 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各地引导建立了
14、135 个中药示范三级实验室。现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正在到来,科技知识和科技工具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计算机、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或先进知识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中药现代化事关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与中药走向世界密切相关。要尽快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则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为改变中药制剂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药与现代医学及国际接轨,完成中药现代化的使命,是21 世纪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由于在中药标准指纹图谱建立、有效成分分析以及中药控缓释给药等技术进行研究,对中药制造及成分控
15、制都起到积极作用,为重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手段,CF 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超临界萃取等技术为改善中药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疗效、改进中药制剂质量都做出了贡献。利用发酵技术生产药用活性成分,还可以使药品生产规范化,药源质量稳定,有利于药物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中药产品种类繁多,药材使用量巨大,品种复杂,利用分子技术对药材进行鉴定,可以建立药材质量的评判依据,从而促进中药现代化。本项目的建设,将不断加强和完善适应国际生物医药高科技发展趋势,与国际新药研发规范接轨,初步构建具有新的机制与内在活力的企业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体系,提高了企业创新药物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项目
16、将建立临床前筛选、药效、药代、毒理及临床试验等新药开发各环节的平台技术,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品种和创新药物剂型,显著提高企业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降低用药成本,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3.2 改造的必要性。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病毒、肿瘤、免疫、内分泌、老年、精神等慢性难治性疾病、现代文明病的大量出现及保健康复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化学药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后的抗药性等原因,使得现有治疗药物远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中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适应“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
17、的医疗模式,可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2、我省中药制药企业在研发投入、成果引进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位于全国前列。但由于种子种苗缺乏标准规范、中药材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体系不全、规范化栽培技术落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强等原因,使得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生产周期长、耗时多、能耗大、效率低,大型制药设备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中成药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较差;中药新药工艺研究、药效筛选及安全性评价不能很好反映中药特色,严重制约中药优势的发挥。3、针对中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市中药资源、企业、产品、研究基础及人才等优势,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具有重大发
18、展前景的重点技术进行攻关研究,提升我市中药制药业的科技含量和先进制造能力,从而提高我市中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市中药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4、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秦巴山区中药材质量可控性和生产水平,研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节能中药制药装备新产品、中药新品种和有特色优势中药二次开发新产品,建成适合中药特色的药效、安全性评价体系。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有秦巴特色的中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体系。大大提升我省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增强我省在中药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药走向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5、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效降低我市各制药企业科技创新成本,加快传统中药产业的进一步改造
19、和提高,促进我省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制药装备技术、高效特色中药研发技术、中药评价技术等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6、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全市中药材良种覆盖率和规范化种植技术水平将会大幅提升,有效促进秦巴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第四章 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5.1 建设内容建设包括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制剂技术平台、分析检测技术平台、药物筛选及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学术研讨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建设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速离心、硅胶柱层析、逆流萃取、膜分离、大孔树脂吸附、高速逆流萃取色谱分离、中压制备色谱
20、系统等各种分离技术在内的小试、中试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分析检测平台建设包括常规分析以及红外分析、紫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成分、检测技术在内的分析检测平台;建成国内先进水平的中药标准平台。制剂技术平台及中试生产车间建设包括丸剂、膏剂、口服液、颗粒剂、酊剂以及靶向给药等先进制剂技术在内的小试、中试制剂技术平台。药物筛选技术平台建设药物筛选平台,与省内外高校加强合作,共同在药物靶点发现、高通量筛选模型研究及筛选样品库建立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应用到实际研究开发过程中,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体系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 结合我国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的GLP 要求,注重新方法、新
21、技术的研究,软硬件建设并重,使我国GLP 建设取得突出进步,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部分研究项目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建立医药科技信息系统和知识产权管理、分析系统,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 学术研讨培训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学术研讨、交流、培训中心。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宣传我国中医药传统理论,普及中医药知识,为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能学习了解国外药物研究的成功经验,掌握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规定和要求及发展变化的趋势,引导我国现代中药的研究与开发。5.2建设目标5.2.
22、1建设中长期目标“中心”技术改造后,将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在中药创新研究方面主要的开发及产业化基地之一,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新产品的开发任务;负责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新型产品的应用及推广,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同行业研发实力领先,成果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的专业研发机构。“中心”指导思想:以疗效优势突出、市场需求量大的现代中药产品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信息、设备、网络等资源,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组织产学研结合的队伍,依靠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实施中药产业全过程中关键环节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逐步提高中成药产品,皮肤外用药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快速提
23、高现代中药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中心”将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和推广,把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采用现代化的制药技术,开发中药、天然药物制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现代化: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提高中成药的质量标准,用现代检测手段对药品进行控制(建立定量检测方法等)。(2)新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仿生提取等)(3)药物制剂的新技术:新的剂型的研究开发(透皮贴剂等)(4)现有产品的系统研究(二次开发),包括: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剂型、疗效等多方面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和提高。在技术方面,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中药研发及生产方面
24、的工作积累,持续不断地自行研发和引进本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其研发、中试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保持3-5 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贴近本领域国际发展前沿趋势的项目在研发中心进行研发,随时保持有市场需求、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持续推出能反映当时中药制剂领域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人才方面,采取开放、流动、竞争和鼓励创新的机制,不断吐故纳新,完善激励机制、营造开放环境,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成果交流,不断创造对外合作的机会,吸引国内外学者到技术中心进行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5.2.2 近期目标(1) 利用中心优势资源,在项目规
25、划期内完成“中心”配套建设工作,新增先进的微波和超声波提取、膜分离、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以及动态检测成套装备;建成中心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制剂技术平台、分析检测技术平台、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平台、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学术研讨培训中心,以及中试研究车间。(2)项目正式启动,实现中药研究由粗提向精提的转变;在剂型选择方面,引进先进的成型工艺设备,着重研制代表中药现代化的新剂型,利用三年的时间把中心建成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和检测中心。(3) 项目运行后将顺利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产品,以更加稳定和积极的态势,占据全国中药制药企业前列。(4) 逐步利用中心及西安大
26、都市有利资源,服务安康内部各关联企业,整体带动和提升安康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中心的主持下,建立多种常用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已有国家标准进行深度研发,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打下基础。5.2.3建设方案本项目投资1280万元,在现有基础上拟建成国内领先的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中药制剂技术平台、分析检测技术平台、药物筛选和安全性评价(GLP)平台、信息平台、局域网管理系统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成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化所提出的中药现代化建设工作,服务社会。(1)、工艺技术方案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建设包括常规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硅胶柱层析、逆流萃取
27、、膜分离、大孔树脂吸附、高速逆流萃取色谱分离、中压制备色谱系统等各种分离技术在内的小试、中试分离纯化技术平台。研发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中药提取中来,使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度更高、方法更加简便,对优化中药剂型和工艺,变“有效的粗提物”为“有效的精提物”,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在有机物降解和天然物的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已有一定应用。超声波提取速度快,已被许多中药分析过程选为供试样品处理的手段。不过,超声作用的时间和强度需要一系列实验来确定。微波辅助诱导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主要是依赖微波加热的特性来实现物质的提取或分离。微波辅助提取的研究表明,微波辐射
28、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剂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已被应用于环保方面有机污染物的提取、中药及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等方面。微波加热属内部加热过程,经过微波辐射后能富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时具有高效、节能、省时的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超临界萃取过程通常在略高于萃取剂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减压分离产品,十分简便和安全,中药中易挥发组分或生理活性物质极少损失或破坏,没有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一般不适于极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也不适于中药复方的提取,对生产设备的工艺要求较高,但高选择性、高收率、低毒害仍是其它方
29、法不能比拟。超高压提取技术:超高压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开始探索的高压浸取技术。高压浸取是将预处理过的原料置于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处理,使原料中的功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在受到超高压作用时,中草药的功效成分会从生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值得关注的新技术。逆流连续萃取法:是一种连续的两相溶剂萃取法。其装置可具有一根、数根或更多的萃取管。管内用小瓷圈或小的不锈钢丝圈填充,以增加两相溶剂萃取时的接触面。例如用氯仿从川楝树皮的水浸液中萃取川楝素。将氯仿盛于萃取管内,而比重小于氯仿的水提取浓缩液贮于高位容器内,开启活塞,则水浸液在高位压力下流入萃取管,遇瓷圈撞击而分散成细粒,使与氯仿
30、接触面增大,萃取就比较完全。如果一种中草药的水浸液需要用比水轻的苯、乙酸乙酯等进行萃取,则需将水提浓缩液装在萃取管内,而苯、乙酸乙酯贮于高位容器内。萃取是否完全,可取样品用薄层层析、纸层析及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进行检查。超微粉碎(制剂技术):超微粉碎是近20 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能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药物能较好地分散、溶解在胃液中,更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利用度。对于矿物类药材,相当一部分水不溶物,经超微处理后,由于粒度大大减小,可加快在体内的溶解、吸收速度,提高其吸收量。此外,中材经超微粉
31、碎后,释出的有效成份种类也比普通粉剂多,因而,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缩短,对机体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更全面,作用强度更大。一方面,细胞破壁,细胞内有效成份溶出阻力减小,溶出速度因而加快;另一方面,微细化的物料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亲和力、分散性和溶解性,从而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速度及溶出率。实践证明,细胞级破壁超微粉碎技术,可显著提高有效成份的提取率。超微粉碎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因此,能适用于含芳香性挥发性成分药材;此外,超微粉碎还可视不同药材的特性和制剂需要,采用中低温或超低温粉碎,既可干法粉碎,又可湿法粉碎,因此,应用范围广。中药经超微处理后,可用较小的剂量获得原处方疗效。一般药
32、物,经超微粉碎后可不再经过浸提、煎煮等处理,简化了提取过程,缩短了提取时间,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材料,并因细度的增加,口感改善,便于服用。膜分离法技术:膜分离法是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达到分离的方法。例如分离和纯化皂苷、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物质时,可用透析法以除去无机盐、单糖、双糖等杂质。反之也可将大分子的杂质留在半透膜内,而将小分子的物质通过半透膜进入膜外溶液中,而加以分离精制:透析是否成功与透析膜的规格关系极大。透析膜的膜孔有大有小,要根据欲分离成分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透析膜有动物性膜、火棉胶膜、羊皮纸膜(硫酸纸膜)、蛋白质
33、胶膜、玻璃纸膜等。大孔树脂吸附法: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带离子交换基团的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属多孔性交联聚合物。主要是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原料,在0.5%的明胶水混悬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致孔剂聚合而成。它具有良好的网状结构和很高的比表面积,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它是继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分离介质。可以分为非极性、中等极性与极性吸附树脂三类。大孔吸附树脂由于其骨架材料的不同而有非极性与极性之分,其孔径可在制备时根据需要加以控制。大孔吸附树脂能够吸附液体里的物质(吸附剂),其原理为:任何固体内部的分子,在其周围受到的作用力是相等的,而
34、固体表面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是不均等的,故在其表面遇到与其电荷相反的物质,即发生吸附作用。而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来实现的。制剂技术平台建设包括软膏剂、乳膏剂、溶液剂(外用)、丸剂、凝胶剂等以及口服缓(控)释颗粒、微粒,靶向给药等先进制剂技术在内的小试、中试制剂技术平台。制剂成型工艺是将半成品与辅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剂型并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一般应根据物料特性,通过试验选用先进的成型工艺路线。处理好与制剂处方设计间的关系,筛选各工序合理的物料加工方法与方式,应用相应的先进成型设备,选用适宜的成品内包装材料。提供详细的成型工艺流程,各工序技术条件试验依据等资料
35、中试规模应为制剂处方量的10倍以上。中试过程中应考察工艺、设备及其性能的适应性,加强制备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考核,修订、完善适合生产的制备工艺。应提供至少三批中试生产数据,包括投料量、半成品量、质量指标、辅料用量、成品量及成品率等。提供制剂通则要求的一般质量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结果。分析检测平台为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均一性,当前急需发展先进的中药质量分析检测技术,完善中药材、提取物、中成药质量标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质量控制体系,攻克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难题。本项目拟建设包括常规分析以及红外分析、紫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成分、检测技术在内的分析检测平台。信
36、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学术研讨培训中心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建立医药科技信息系统和知识产权管理、分析系统,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搭建技术中心局域网,在技术中心内设独立的机房,技术中心每间办公室都有两个以上的信息接入点。在软件系统方面,建立全市医药科技信息系统,包括科技信息查询系统、录入系统、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系统、临床统计分析系统,并引进专利管理、分析系统等。5.3主要设备选型5.3.1设备选择原则本项目设备,以建设“技术先进、节能高效”为目标,设备选型应统筹兼顾以下原则:1、生产上适用:所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开发新产品中试需求相适应;2、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研发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
37、持先进水平;3、经济上合理:即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4、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性,选用运行效益高,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的设备。5.3.2主要设备配置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主要设备序 号 设备名称数 量 单 位 1超临界萃取机组2套2超声波提取机组 2套3微波提取机组 2套4膜分离机组 2套5萃取机组 3套6树脂柱 3台7层析柱 2台8色谱分离柱10台9中压制备色谱系统 1套10高速离心机 2台11冷冻离心机 1台12旋转薄膜蒸发器 1台13微波干燥机组 2台合 计33台/套制剂技术平台主要设备序 号设备名称数 量 单 位 1配料罐
38、2台2输送泵 2台3碳棒过滤器 2台4控释膜激光打孔仪AC-300 1台5中试涂膜成型设备1台6无菌过滤器 2台7冷冻干燥设备 1套8液体灌封机 1台9中试真空乳化机30L1台10超微粉碎机组 2台11全自动制丸机 2台12全自动压片机 2台13干燥箱(机) 2台14全自动分装机 2台15蒸馏水机组 1台合 计24台/套 分析检测平台主要设备序 号设备名称 数 量 单 位 1电子自旋共振仪 GH-300 2台 2差示扫描量热仪 AF-252台 3偏光显微镜 MS-92台 4电子显微镜 WTI1002台 5库尔特计数器 PS-2002台 6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5套 7气相色谱仪 瑞士卡马3台
39、 8红外光谱仪2套 9原子吸收光谱仪2台 10紫外分光光度计3台 11无菌培养箱2台 12超净操作台4台 合 计 第五章 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5.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7月)。2.建安工程费用参照安康市当地近期类似工程的预、决算资料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3.设备仪器购置费用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并结合市场询价情况计入。4.其它费用参照陕西省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有关规定(原陕西省计划委员会陕计设计1999091号文)计算。5.基本预备费率为8%。5.2 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80万元,流动资金300
40、万元。资金来源为:单位自筹400万元,占总投资的31.25%;区域内4家制药企业联合投资880万元,占总投资的68.75%。5.2.1 建设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128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80万元(包括建安工程费180万元、设备购置费8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详见表5-1。5.2.2 流动资金估算结合本项目特点,根据扩大比例法估算本项目流动资金为300万元。表5-1 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其他费用合计一建设投资383.98 494.25 101.77 980.00 1工程费用383.98 494.25 878.23 1.1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37
41、.83 65.86 1.2分析检测平台68.75 212.43 1.3制剂技术平台及中试生产车间115.30 178.65 1.4药物筛选技术平台28.60 14.31 1.5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 46.50 1.6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55.00 23.00 1.7学术研讨培训中心32.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10 55.10 2.1调研费用8.00 8.00 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4.00 4.00 2.3建设单位管理费12.00 12.00 2.4监理费5.00 5.00 2.5系统集成及辅材6.50 6.50 2.6人员培训费4.00 4.00 2.7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3.
42、60 3.60 2.8系统运维费12.00 12.00 3预备费46.67 46.67 二流动资金300.00 300.00 铺底流动资金90.00 90.00 总投资1280.00 5.3 资金筹措5.3.1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单位自筹400万元,占总投资的31.25%;区域内4家制药公司联合投资880万元,占总投资的68.75%。5.3.2 资金使用与管理1.政府扶持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政府扶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购置设备、检测仪器和部分固定资产投入。项目建设单位应认真按照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2.企业自有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工程建
43、设实行招投标合同制管理,重大开支经董事会研究决定。- 29 -第六章 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6.1 人员培训本项目实施单位应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职员的综合素质。对所有员工从企业理念、管理体系、专业知识、应知应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00个小时,普通操作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0个小时。另外,充分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业余自学,不断提升文化、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6.2 劳动定员1、本项目共编制50人。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同行业情况,本着科学合理、精干高效、以事定岗、以岗定人的原则,本项目劳动定员人数为5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详见表6-1。员工来源分为
44、两个渠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经过笔试、面试,择优录取;中试生产线工人和辅助人员公开择优招用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表6-2 劳动定员表序号名称人数1管理人员52技术人员173销售人员34中试生产线生产人员205司机26后勤人员27杂工1合计506.3 劳动制度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取部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由企业委派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其他大部份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工人、服务人员等,均直接向社会公开招聘,根据专业技能要求和岗位要求坚持公开、公正、任人唯贤、择优录取的原则,经培训和试用后正式录用者须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双
45、方共同履行合同内容。企业员工的招聘、辞退、辞职、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社会统筹及其它事宜,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企业对招聘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正式录用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实行每周5日、每日8小时工作制度,生产、技术人员全年生产260天。6.4 技术来源本项目技术来源为自有技术。6.5 项目招投标项目的招投标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凡是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单项合同估算在100万元以上的采购;勘察、设计、监理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以上的服务,都必须进行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承担单位。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1、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期一年,计划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2012年3月建设完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