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市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用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大正方体,需要小正方体木块( )个。
A.4 B.6 C.8
2.下列图形中,不能由左图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 )。
A.A B.B C.C D.D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有3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有4个因数,那么这样的两位数共有( )个。
A.1 B.2 C.3 D.4
4.一筐鸡蛋,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都正好数完且没有剩余,这筐鸡蛋最少有( )个。
A.10 B.20 C.30 D.60
5.和这两个数( )。
A.都是最简分数 B.意义相同 C.大小相等 D.分数单位相同
6.王叔叔原来的体重是90千克。坚持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了,王叔叔的体重减轻了( )千克。
A. B.24 C.68 D.
7.李老师要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学校艺术队的32名同学参加市文艺表演,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要通知到所有人,至少需要( )分钟。
A.32 B.16 C.6 D.5
8.一个表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36 B.6 C.12
二、填空题
9.(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分子是10的最小假分数与分母是8的最小真分数的差是(______);3、4、5组成的最小带分数是(______)。
11.既是5的倍数,又含有因数3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
12.如果的分数值是最小的质数(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同学们准备一起给妈妈们过母亲节。大家买来54枝康乃馨、18枝百合和81枝忘忧草。用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________)束同样的花束。
14.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体积是1dm3的小正方体组成,下图是从三个方向观察这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dm3。
15.一个正方体切成完全一样的2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18平方厘米,那么原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6.有5盒茶叶,其中1盒是次品(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盒茶叶。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9.解下列方程。
20.12个苹果重2千克,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每人分得多少千克的苹果?每人分得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
21.一天早上,爸爸和小明到操场上跑步,他们同时在起点起跑,爸爸8分钟跑一圈,小明12分钟跑圈,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和小明各跑了几圈?
22.幸福村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千米,还剩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
23.某村村民要做一对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24.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从里面量长是20cm宽是15cm,高是10cm,缸里的水深8cm,将一块石头放入缸里完全浸没,溢出了100mL的水,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5.请按要求画图形。
(1)请画出下面图形A的对称轴。
(2)请画出图形A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与图形A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6.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的1分钟跳绳比赛,冬冬和平平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图:
(1)他们两人第1天的成绩相差( )个,第10天的成绩相差( )个。
(2)第( )天到第( )天平平的成绩进步最快。
(3)你认为通过10天训练,谁的进步大一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用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都有4÷2=2个小正方体,由此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拼组后的大正方体每条棱长上都有4÷2=2个小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
2×2×2=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正方体拼组大正方体的方法的灵活应用,灵活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解析:B
【分析】
根据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一一分析四个图形能否由左图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
将左图逆时针旋转90°,可得到A图形;
将左图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C图形;
将左图平移,可得到D图形;
只有B图形不能直接通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明确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D
【分析】
4的因数有:1、2、4;9的因数有:1、3、9;有3个因数的数是4和9。
6的因数有:1、2、3、6;8的因数有:1、2、4、8;有4个因数的数是6和8。
据此解答。
【详解】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有3个因数,个位上的数有4个因数,那么这样的两位数有46、48、96、98共有4个。
故选:D
【点睛】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C
【分析】
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都正好数完且没有剩余,说明鸡蛋数量是2、3、5的公倍数,求出最小公倍数即可。
【详解】
2×3×5=30(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5.C
解析:C
【分析】
最简分数定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把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将比较的几个分数通分,使分母相等,再根据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
【详解】
A. 不是最简分数,选项说法错误;
B. 意义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C. =,大小相等,说法正确;
D. 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分数单位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
6.B
解析:B
【分析】
用王叔叔的体重×,即:90×,就是王叔叔减轻的体重,即可解答。
【详解】
90×=24(千克)
故答案选:B
【点睛】
跟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7.C
解析:C
【解析】
8.C
解析:C
【详解】
36÷6×2
=6×2
=12(平方厘米)
答: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厘米.
故选:C.
二、填空题
9.2.06 5.4 0.78 780 2 900
【分析】
(1)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
(2)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
(3)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
(4)因为1立方分米=1升是等量的,再由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
(5)单名数变复名数,把2900ml拆分为2000ml和900ml,然后把2000ml变为L除以进率1000得2L,900ml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35000 2.06
5.4 0.78780
2900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关键。
10.
【分析】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
【详解】
-=-==
分子是10的最小假分数与分母是8的最小真分数的差是;3、4、5组成的最小带分数是。
【点睛】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11.105
【分析】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字是0或5,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05,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能被3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得: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0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能被3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灵活应用。
12.b a
【分析】
根据题意,最小的质数是2,即=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2,由此可知a能被b整除,说明a是b的倍数,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2,a÷b=2,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下公倍数是a。
【点睛】
本题考查两个数为倍数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3.9
【分析】
根据题意,求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同样的花,就是求54 、18和81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最大公因数的求法,进行解答。
【详解】
54=2×3×3×3
18=2×3×3
81=3×3×3×3
54、18和81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用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9束同样的花束。
【点睛】
本题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
14.3
【分析】
从上面看有三个正方形,则最底层有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只有1层;从左面看,所有的小正方体只有1层且横向摆放成一排。
【详解】
只有当三个小正方体横向摆放成一排时,才会出现题干中的三视图,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15.27
【分析】
正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个正方形,求出一个正方形面积×6=原正方体表面积;确定棱长,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列式计算。
【详解】
18÷2=9(平方厘
解析:27
【分析】
正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个正方形,求出一个正方形面积×6=原正方体表面积;确定棱长,根据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列式计算。
【详解】
18÷2=9(平方厘米)
9=3×3
9×6=54(平方厘米)
3×3×3=27(立方厘米)
【点睛】
关键是熟悉正方体特征,灵活运用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6.2
【分析】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
在天平两边各放2盒,若平衡则剩下那盒是次品,若
解析:2
【分析】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
在天平两边各放2盒,若平衡则剩下那盒是次品,若不平衡,轻的那边2盒中有1盒是次品,再把这2盒放在天平上,轻的是次品,所以至少称2次。
【点睛】
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三、解答题
17.;1;;;;
【详解】
略
解析:;1;;;;
【详解】
略
18.;;
;
【分析】
(1)(2)运用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
=
=
=
解析:;;
;
【分析】
(1)(2)运用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
=
=
=
19.;;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详解】
解:
;
解:
;
解:
解析:;;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详解】
解:
;
解:
;
解:
20.3个;千克;
【分析】
根据题意,求每人分得几个,用苹果的总个数除以4即可解答;求每人分得多少千克的苹果,用苹果的总重量除以4即可;把全部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4个人,则每人分得全部苹果的。
解析:3个;千克;
【分析】
根据题意,求每人分得几个,用苹果的总个数除以4即可解答;求每人分得多少千克的苹果,用苹果的总重量除以4即可;把全部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4个人,则每人分得全部苹果的。
【详解】
12÷4=3(个)
2÷4=(千克)
1÷4=
答:每人分得3个,每人分得千克的苹果,每人分得全部苹果的。
【点睛】
本题考查除法的应用和分数的意义。根据所求问题找到需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1.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解析: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所以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
爸爸:24÷8=3(圈);小明:24÷12=2(圈)
答: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明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2.2千米
【分析】
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
【详解】
++
=++
=
=2(千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解析:2千米
【分析】
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
【详解】
++
=++
=
=2(千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23.8平方米
【分析】
根据题意,求的是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横截面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求出横截面的周长;这个通风管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是横截面的周长,宽是通风管的长;用横截面的周长×
解析:8平方米
【分析】
根据题意,求的是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横截面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求出横截面的周长;这个通风管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是横截面的周长,宽是通风管的长;用横截面的周长×通风管的长,就是一个通分管的侧面积,再乘2,就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详解】
50厘米=0.5米
0.5×4×2×2
=2×2×2
=4×2
=8(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8平方米的铁皮。
【点睛】
本题考查求长方体的侧面积,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24.700cm3
【分析】
由题意得:缸里的水深8cm而玻璃缸的高是10cm,则水面上升了2cm,石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加溢出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即可列式解答。
【详解】
水
解析:700cm3
【分析】
由题意得:缸里的水深8cm而玻璃缸的高是10cm,则水面上升了2cm,石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加溢出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即可列式解答。
【详解】
水面上升的体积:20×15×(10-8)
=300×2
=600(立方厘米)
100ml=100立方厘米
600+100=700(立方厘米)
答:这块石头的体积是700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明确石块的体积应等于水上升的体积加溢出水的体积是解题的关键。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用同样的方法即可把平移后的图形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图形A的面积是由三角形面积加正方形面积的和,根据图形A的面积确定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即可画图。
【详解】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画图如下:
(2)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先向右移动6格再向下移动2格(图中红色部分)画出移动后的图形位置;
(3)图形A的面积:
4×2÷2+2×2
=4+4
=8(平方厘米)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可确定底为4厘米,高为2厘米(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移、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确定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是解题关键。
26.(1)1;2
(2)6;7
(3)见详解
【分析】
(1)用第1天两个人跳的个数相减即可;用第10天两人跳的个数相减即可;
(2)通过统计图观察,找出两天成绩相差的最多(或者直线越趋近于竖直),即进
解析:(1)1;2
(2)6;7
(3)见详解
【分析】
(1)用第1天两个人跳的个数相减即可;用第10天两人跳的个数相减即可;
(2)通过统计图观察,找出两天成绩相差的最多(或者直线越趋近于竖直),即进步的最快。
(3)两个人的成绩都呈上升趋势,通过统计图观察谁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即可,(说法合理即可)
【详解】
(1)第1天:153-152=1(个)
第10天:167-165=2(个)
(2)通过折线统计图观察,可以知道第6天到第7天平平的成绩进步最快。
(3)我认为平平进步的快。
因为平平的成绩只有第4天到第5天降低,其他时候都是提升状态。(答案合理即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学会分析统计图的数据并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