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48820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0 年 第 6 期 (总 第 2 4 8 期 ) Nu mb 6 i n2 0l 0 ( To ml No 2 48)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I AI , AND A D M I NI CLE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0 0 6 0 2 6 胶凝材料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宋帅奇 1 l ,高丹盈 。严 克兵 ,胡良明 ( 1 郑州大学 新 型建材与结构研究 中心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2 河南城建学 院 交通_T程系,河南

2、 平顶 山 4 6 7 0 4 4 ) 摘要 : 通过对 9个配合 比的试验 , 研究 了胶凝材料( 水 泥、 黏土 、 膨润土 ) 用量的变化对翅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塑 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 随黏土用量增加而减小; 水泥用量的影响小于黏土用量的影响; 膨润土掺入对强度存在有 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 响。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 ;影响机理 ;胶凝材料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l 0 0 2 3 5 5 0 ( 2 0 1 0) 0 6 0 0 8 6 0 3 I n f l ue c

3、 e o f t h e c e men t i t i o us mat e r i al s on t h e s t r e ng t h o f pl as t i c c on c r e t e S ONG S hu a i q i , GAO Da n - yi n g , YAN Ke b i n g HU L i a n g - m i n g ( 1 Ne wMa t e r i a l a n d S t r u c tu r eE n g i n e e r i n g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 Z h e n g z h o uU n

4、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2 , Ch i n a 2 De p a r t me n t o f T r a f fi c E n g i n e e ri n g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y o f U r b e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4 6 7 0 4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he n i n e g r o u p mi x p r o p o r

5、ti o n s , 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i mp a c t o n t h e a x i a l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the 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a n d t h e i n flu e n c e m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t h e c e me n t i t i o u s ma t e ri a l s s u c h a s c e me n

6、 t , c l a y a n d b e n t o n i t e a nd i n fl u e n c e me c h an i s m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 t h e a x i a l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p l a s t i c c o n c r e t e i n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 e c e me n t c o n t e n t i n c r e a s i n g a n d d e c r e a s e wi

7、 t h t h e c l a y c o n t e n t i n c r e a s i n g ; t h e i n flu e n c e o f t h e c e me n t c o n t e n t i s mo r e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l a y c o n t e n t ; t h e a d d o f t h e b e n t o n i t e h a s b o t h a d v a fi t a g e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i n fl u e nc e o n s t

8、r e n g t h Ke y wor ds : p l a s t ic c o n c r e t e ; a x i a l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th; i nfl u e n c e me c h a n i s m; c e me n t i t i o u s ma t e ria l s 0 引言 塑性混凝土是 以膨润土 、 黏土 等掺合材料取代普通混凝土 中的大部分水泥配制而成的柔性材料 , 具有弹性模量低、 极限 变形大、 弹强比小等特点, 通常用于做防渗材料, 广泛应用于大 坝工程、 大坝围堰工程、 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及结构基础工

9、程。塑 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是塑性混凝土的重要强度指标 , 也是 研究单 向受压下变形性能 的基础 , 因此有必要就塑性混凝土的 轴心抗 压强度进行研究 。由于塑性混凝土材料组成 的复杂性 , 各种组成对塑性 混凝土 的影响情况也比较 复杂 , 因此从胶凝材 料 ( 水泥用量 、 黏土用 量 、 膨 润土用量 ) 的变化对塑性混凝 土轴 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就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 从 中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 ,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试验材料 与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 P 0 4 2 5 级水泥, 郑州郑东新区龙子糊成湖区粉 质黏土、 并以3 5 0目的粒度标准磨细至

10、粉状 , ca - 基一级膨润土。 粗骨料为粒径 5 - 2 0 n l l n的碎石; 细骨料为细度模数 3 3的河砂, 级配 曲线位于 I 区, 属粗砂。 参照本文前期 的塑性混凝土试验结 果以及提前进行的纸杯试验, 以配置满足坍落度要求拌合物所 需用水量的原则确定了表 1 所示的 9 个配合比, 用以研究胶凝 材料 变化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影 响机理 。 表 1 配合比表 收稿 日期 :2 0 1 0 _ J0 l - 2 3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5 0 9 7 9 1 0 0 ) 8 6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其

11、中 C 9 0 、 CI 2 0 、 C 1 5 0为变化水 泥用量 的 3个配合 比, 其水泥用 量分 别是 9 0 、 1 2 0、 l 5 0 k g ; C L1 8 0 、 C L 2 2 0 、 C L 2 6 0为变化 黏土用 量的 3个配合 比, 其黏土用量分别是 1 8 O 、 2 2 0 、 2 6 0 k g ; B 4 0 、 13 7 0 、 B1 0 0为变化膨润土用量的 3 个配合 比,其膨润土用量分别是4 0 、 70、1 0 0 kg。 试验采用尺寸为 1 5 0 minx 1 5 0 mm 3 0 0 mm的棱柱体试件 , 每种情况下制作 3 个试件。 塑性

12、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和、 人工或振动 台振捣, 试模成型, 静置 4 8 h后拆模, 并移至标准养护室养护至 2 8 、 5 6 、 9 0 d后按照 DL T 5 1 5 O 一2 0 0 1 水工混凝 土试验 规程 r 进行相关试验。 表 2 试验结果 2水泥 用量 对 塑性 混凝 土轴心抗 压强度 的影 响机 理 分析 2 1 试 验 结果分 析 龄期为 2 8 d和 9 0 d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水泥用量的关系 如图 1 所示, 从中可以看m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在其他因 素用量不变的情况下, 无论是 2 8 d还是 9 0 d , 都表现出了随水 泥用量增加而增加 的趋势 , 但是随着水泥用

13、量 的增加轴 心抗压 强度 的增长 幅度有所减慢 。按水 泥用量依 次增 加的次序 , 2 8 d 的轴心抗压强度增长幅度分别为 2 0 7 和 7 5 ; 9 0 d的增长 幅分别 为 3 7 5 和 1 5 。 各组 9 0 d的轴心 抗压强度与 2 8 d的 相 比增长 幅度分别 为 2 9 7 、 4 7 8 和 3 9 6 , 也就是说 9 0 d的 轴心抗 压强度 与 2 8 d轴 心抗压强度 的大约 1 3 倍 以上 。为 了 反映水泥用量对轴心抗压强 度的影 响程度 , 用轴心抗 压强度 的 增 长率与水泥 比率( 水泥用量 与水泥用 量 、 黏 土用量及 膨润土 用量之和的比

14、值) 增 长幅度作比, 3个配合 比的水泥比率分别 为 0 2 6 、 O 3 2和 0 3 7 , 增 幅分别 为 6 和 5 , 这样 2 8 d的轴心 抗 压 强度 的增长 率 是水 泥 比率增 幅的 3 4 5倍 和 1 5倍 ; 9 0 d 的轴心抗压强度的增长率是水泥比率增幅的6 - 2 5 倍和 0 _ 3 倍 , 也就 是说 , 水 泥用量对轴心抗 压强 度的影响也 比较显著 。 从 以 上分 析可以得出 , 塑性混凝 土轴心抗 压强度在 其他 因素用量不 日 山 茎 醴 群 O 水泥用 量 k g 图 1 水泥用量与轴心抗压强度 的关 系 变 的情 况下 , 随水 泥用量的增

15、加 而增加 , 但是增 长的幅度逐渐 放慢 , 水 泥用量为 1 5 0 k g的一组 与水泥用量 为 1 2 0 k g的一组 相比轴心抗压强度无明显增长, 依据本次试验 , 如果想通过改 变水泥用量改变轴心抗压强度的话, 考虑到经济性, 以 1 2 0 k g 为宜 。 2 2 机 理 分析 一 般认为,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水泥浆所赋予的, 因此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 单位体积拌合物内, 水泥浆愈多, 拌合 物的流动性也愈大。但是水泥浆过多 , 将会出现流浆现象 ; 若水 泥浆过少, 则骨料之间缺少黏结物质2 1 。对于塑性混凝土, 也存 在类似情 况 。水 胶 比不变 , 水泥用

16、量增加 , 胶凝浆体 的量也增 加 , 单 位胶凝 浆体中的水 泥颗粒也增加 , 黏 土颗粒相对减 少 , 而 黏土的掺入对强度是不利的, 因此水泥用量的增加会导致轴心 抗压强度的提高。另外水胶比不变, 水泥用量增加, 胶凝浆体量 增加会改善拌合物的流动性, 能够使胶凝浆体很好的包裹粗细 骨料 , 进而 改善 胶凝材料 凝结硬化后 与粗细骨料 的黏结 , 有利 于强度 的提高 ; 但是水 泥用量增加到 一定时候 , 由于胶 凝浆体 过多 , 在凝结硬 化过程 中可能造成离 析 , 使得密度较 大的骨料 下沉 , 拌合物分层 , 进而影响强度。 3 黏 土用量 对塑性 混凝土轴 心抗压 强度 的

17、影 响 机 理 分 析 3 1 试 验结 果分析 龄期 为 2 8 、 5 6 d以及 9 0 d的轴 心抗压强度 与黏土用 量的 关系如图 2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在其 他 因素用量 不变 的情 况下 , 呈 现随 黏土用量 增加 而减小 的趋 势, 就某一配合比而言随龄期增长轴心抗压强度都基本呈现 了较好 的增长态势 , 只不过对 C L 2 2 0和 C L 2 6 0来说 , 5 6 d和 9 0 d两个龄期 的轴心抗 压强度相差不 明显 。 以上为定性分析 , 以下 进行 定量 分 析 : 与 C L1 8 0相 比, C L 2 2 0和 C L 2 6 0两个

18、 配 合 比的轴 心抗 压强 度 , 2 8 d的降低 幅度分别 为 2 7 1 和 4 2 5 , 9 0 d的下降幅度分别为 3 1 1 和 3 7 6 ; 5 6 d龄期的轴心抗压 强度 C L 2 6 0比C L 2 2 0下降2 2 2 ; 用强度降低率与黏土比率增 幅相 比较来反 映黏土对轴心抗压强度 的显著影响 ; 3 组 配合 比 的黏土比率分别为 0 4 9 、 0 5 4 、 0 5 8 , 增幅分别为 5 和 4 , 对应 的 2 8 d龄期 的轴心 抗压 强度 降低 率分 别为 2 7 1 和 2 1 2 , 5 6 d的降低率为 2 2 2 , 9 0 d的降低率分别

19、为 3 1 1 和1 0 7 , 这样以上强度降低率与对应黏土 比率增加幅度率相比, 比值 分别 为 5 4 2 、 5 3 、 5 5 5 、 6 2 2 、 2 6 8 , 可见黏土对轴 心抗 压强度 的 影响相当显著, 但影响程度高于水胶比和水泥用量。 基于以上 分析, 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在水胶比、 砂率 、 水泥用量 、 膨 润土用量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 随黏土用量增加而减小; 5 6 d 矗 、 魑 撂 3 0 O 黏 土用量 k g 图 2黏土用量与轴心抗压强度 的关 系 8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的轴心抗压强度 与 9 0 d的轴

20、 心抗压强度相 差不大 , 5 6 d以后 强度增长缓慢。黏土对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相当显著且影响 程度高于水泥用量。 3 2 机理 分析 黏土是塑性混凝土的主要组分之一 , 它是黏土矿物组成的 ,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蒙脱石和高岭石。这些吸水性强的黏土矿物 遇水膨胀 , 会导致塑性 混凝 土的强度降低 , 即所谓 “ 塑性化 ” 作 用【3 。此外 , 黏土用量的增加 , 使得单位胶凝浆体 中的黏土颗粒 增多, 相对于水泥浆来说相当于引入了不利杂质, 进而降低了 胶凝浆体凝结硬化后的强度, 而塑性混凝土的破坏多发生于骨 料界面或胶凝砂浆体内,因此会引发轴心抗压强度的降低, 本 次试验的数据也很好的

21、证明这一点。 4 膨润土 用量 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的 影响机理 分析 4 1 试验结 果分析 龄期 为 2 8 、 5 6 d以及 9 0 d的轴 心抗压强度 与膨润土用量 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在其他 因素用量不变的情况下 , 以黏土用量 7 0 为界 , 在此 之前呈现随膨润土用量增 加而增加 的趋势 ; 在此之后呈现随膨 润土用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 就某一配合比而 言随龄期增长轴 心抗压强度都基本呈现增长态势, 只不过对于 B 4 0配合比, 5 6 d 和 9 0 d 两个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相差不明显。B 4 0和B1 0 0相 比, 两

22、者 9 0 d轴心抗压强度差别不大, 均远低于 B 7 0 。龄期为 2 8 d的轴心抗压强度的增长率( 负值为下降) 分别为 4 0 和 一 3 1 4 , 龄期为 9 0 d的轴心抗压强度的增长率( 负值为下降) 分别为 1 8 0 和一 2 O 9 , 而膨润 土比率( 膨润土用量 与水泥用 量、 黏土用量及膨润土用量之和的比值) 分别为 O 1 2 、 0 1 9和0 2 5 , 膨润土比率的增幅分别为 7 和 6 , 这样轴心抗压强度的增长 率( 负值为下降) 的绝对值膨润土比率的增幅的比值分别为0 5 7 、 5 2 3 、 2 5 7 、 3 4 8 , 除其中一个小于 1 外均

23、大于 2 5 , 由此可见膨润 土对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也 比较显著 。由此可见膨润土对轴心 抗压强度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3 0 2 5 誉 o 暴 0 5 持续时间比较长。此外, 本试验中, 轴心抗压强度并不像文献 4 】 那样 : 随膨润土用量的增加而一直呈下降趋势 ; 而是以黏土用 量 7 0 k g 为界, 在此之前呈现随膨润土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在此之后呈现随膨润土用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这是因为本次 试验采用的膨润土吸水率 比较大 , 会使胶凝材料 的实 际水胶 比 减小 , 而水胶 比减小会明显使轴心抗压强度增加 。因此膨润土 的引入使得拌合物凝结硬化过程中, 一方面随着膨润土

24、的掺入 , 塑性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有很大损失 ; 另一方面, 膨润土的引入会 使得胶凝材料的实际水胶 比较小 , 即膨润土的引入对轴心抗压强 度有双刃剑的作用, 存在有利于不利两方面的抗衡。 当膨润土用 量较小时, 对水胶比的影响而导致强度提高的有利影响高于本 身材料特性对强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此轴心抗压强度呈现了 随膨润土用量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但是当膨润土用量增加到一 定值后, 对水胶比的影响而导致强度提高的有利影响低于本身 材料特性对强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此轴心抗压强度会呈现出 下降的趋势。 5结 论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 , 研究 了水泥用量 、 黏土用量 、 膨润土用 量及龄期等因素

25、对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并就 其影响机理进行 了分析 , 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 ( 1 ) 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在其他因素用量不变的情况 下 , 随水泥用量 的增加而增加 , 但是增 长的幅度逐渐放慢 , 考虑 到经济性, 本次试验的最佳水泥用量为 1 2 0 k g 。 ( 2 ) 塑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在其他因素用量不变的情况 下 , 随黏土用量增加而减小 , 黏土对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相当 显著且影响程度高于水泥用量。 ( 3 ) 膨润 土 的引人 对轴 心抗 压 强度 有双 刃剑 的作用 , 存 在有利与不利两方面的抗衡。当膨润土用量较小时, 对水胶 比的影响而导致强度

26、提高的有利影响高于本身材料特性对 强度 造成 的不利影 响 , 因此轴心抗 压强度呈 现了随膨 润土用 量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但是当膨润土用量增加到一定值后, 对 水胶 比的影响而导致强度提高的有利影响低于本身材料特 性对强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此轴心抗压强度会呈现出下降 的趋势 。 参考文献: 1 D IJ T 5 1 4 4 2 0 0 1 ,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 o o 2 2 陈志源 , 李启令 土木工程材料 M 武汉 :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2 O oo: 3 6 【 3 朱冠美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J 1 人民长 江。 1 9 9 8 ( 4 ) : 1 4 1 5 【 4 】罗季英塑性混凝土配合E 十 的研究册 浙江水利科技, 2 o o 1 ( 增q : t 1 ) : 7 9 -8 1 作者简介: 宋帅奇( 1 9 8 1 一 ) , 男, 讲师,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复合建筑材 料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 单位地址 : 河南省平顶山 联 系电话 : l 5 0 0 3 7 5 9 8 5 8 程系( 4 6 7 0 4 4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