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尊重他人 ;融洽人际关系
第一节 家庭礼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理解感恩健康、生活的含义。
2.情感目标:学会如何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掌握与人和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的方法、手段。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掌握与人和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的方法、手段。
教学难点: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如何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导入新课:教师为学生介绍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学会感恩
1.在家庭中;晚辈应当尊重长辈。
教师通过举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时应注意些什么;在家中应该给长辈让座等小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来尊敬父母和长辈的。
教师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和《亲尝汤药》的故事;指出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2.对长辈的关心要以关心回报
教师通过举出生活中的小事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回报父母关爱的方法。
提问:有谁记得自己父母亲的生日吗?
通过提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醒学生们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并为学生们介绍“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来历。
3.生活中对父母要讲究礼貌懂礼节
教师引用《弟子规》中的话语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跟父母讲礼节;与父母之间有了矛盾应该如何来解决。
教师为学生介绍《时间都去哪里啦》这首歌的歌词中所表达的父母对子女真挚而质朴的感情;以及《孝子代母走天涯》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懂得爱与尊重是家庭礼仪的核心。
二、宽容温馨
教师运用比喻的方式为学生们分析“家”的含义;并借此引导学生们了解家庭成员相处的礼仪应包括哪些方面:
(1)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礼仪;
(2)夫妻之间相处的礼仪;
(3)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礼仪;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小结: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是我们应努力去做的;我们要以宽容、理解为基础;以相互的沟通、了解为手段;共同维护和建立和睦、宽容、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团结邻里
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和讲述的方法指出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并以“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亲、万金买邻”这些俗语来说明这一点。
教师为学生展示几张在现实生活中反映邻里关系矛盾的图片;并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生疏;人与人缺乏信任与了解;从而导致了邻里关系紧张;由此指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楼上净;楼下脏
(2)走路重;关门响
(3)搓麻乐;夜战酣
(4)环境脏;垃圾飞
为了建立起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方面内容:
1.不打扰左邻右舍。
2.要以礼相待;互相体谅帮助。
3.处理好住房公用部位的使用 。
4.居高不要“淋”下;爱邻也是爱己。
5.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与大家和睦相处。
6.生活垃圾不要扔往外面;应该放在自家的垃圾桶里。
7.要避免出现“关门主义”。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小结:礼仪文化的实质就是一个“敬”字;敬人等于敬己;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我们要以宽容、尊重为前提;在与邻里的交往中;做到真诚相待;友好相处。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更为和睦、温馨。
四、健康生活
提问:现代社会人们提倡要过“健康”的和“环保低碳”的生活;那么同学们对“健康”二字是怎么理解的呢?
健康生活是指包括躯体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完美地进行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有正确的消费观、审美观等。
我们应该做到:
(1)积极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
(2)创造轻松的气氛。
小结
家庭礼仪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重要的礼仪知识;学会感恩;懂得如何去关爱家人;能够与邻里及他人和睦相处;并且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作业
1.想一想、你在家庭中是如何尊敬、体谅父母和长辈的?你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2.你家和邻居的关系如何?当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们又是如何来解决的呢?
3.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4 课本P72 综合训练1、2
教后反思:
第二节 校园礼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在校园应表现出的礼仪规范。
2.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判断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要求;在校园内怎样表现才得体、才能符合中职生的要求;运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礼仪及其发展历程;注重礼仪的各方面表现。
教学重点 :文明课堂;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爱护集体。
教学难点 :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案例 创建文明课堂
思考讨论;作为一名中职生;该如何遵守学校的各项礼仪规范呢?
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还应具备到的知识;将礼貌、懂礼貌;是学校形成良好的风气。在礼仪的规范下;养成将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掌握各种校园礼仪规范。
一、整洁有序;文明课堂
应做到:衣着整洁;问候老师;迟到报告;举手;认真听讲;保持良好学习环境
应避免:着装很不规范;吃东西、玩手机、听音乐、瞌睡;扰乱课堂秩序;课间打闹
二、尊敬老师;友爱同学
(一)尊敬老师
应做到: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虚心接受老师批评;言行有礼
应避免:对老师指指点点;顶撞老师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有关圣贤之王至高无上的德行的问题。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友爱同学
应做到:1、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礼貌相待;自觉维护学校秩序;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2、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诚实守信;说做一致;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外出时要礼貌待人、谦虚好学;展现学子的风采;维护学校声誉。
应避免: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禁对同学人身攻击;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明辨是非;维护正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什么是三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1、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公民必须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
2、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推动社会的进步
问题: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明辨是非;维护正义?应做到:明辨是非;坚持正义
《礼记 .中庸》“义者;宜也。”
阅读思考讨论: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
四、爱护集体;服从大局
一个人的成才、成功;都离不开集体。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应:
(1) 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这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2) 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在集体生活中;要关爱集体成员;是维护集体团结;完成集体任务;以集体发展为己任。
(4) 当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这不仅是集体成员的道义责任;有时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作为学生;关心集体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树立学校的
(1)一定要珍惜集体的荣誉;树立学校光荣我光荣、班级光荣我光荣的思想。
(2)珍惜每一次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重视自己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程度;消除对参加集体活动的消极情绪;在集体活动中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3)把自己的学习与进步同集体的得失联系在一起;不拖集体后腿。
(4)当因承担班级工作而于自身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班级为重;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
(5)在集体中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学习同伴的长处;学会体谅与理解;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体谅与理解;与同伴友好相处;避免与同伴放生矛盾冲突。
(6)在集体中个人的行为不能影响他人的正当活动。
(7) 关心学校、班集体的事。知识链接 志愿者
小结:
作业:1、整洁有序的文明课堂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
2、尊师重教如何体现?
3、在校学习时;我们应如何与同学们朝夕相处?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待客与做客礼仪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见面问候、称呼和介绍的礼仪常识;
在人际交往中;充分体现与人交往的见面礼仪规范。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我礼仪行为;与人见面时待人有礼貌、热情大方。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见面礼仪的相关规范要求;用礼来规范自我行为。
教学难点 :用礼仪知识来自我礼仪行为;在生活中要有礼貌要热情大方。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一、案例: Andrew的礼物
英国人Andrew受邀请去中国朋友家吃饭;Andrew带了一束盛开的香水百合和一盒巧克力准时出现在朋友家门口。朋友的妻子愉快的把花插在花瓶中;摆在了餐桌上;朋友的女儿接过巧克力;蹦蹦跳跳的把Andrew迎到了客厅。
思考讨论:如果父母的同事带着孩子来家做客;长辈们在客厅中聊天;而孩子们从这间屋跑到那件屋;不断地从客厅穿来穿去。大家议一议;孩子们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吗?为什么?
二、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做客、待客有礼貌是尊重他人、讲文明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同学们都曾有过待客做客的经历;请大家谈一谈;你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回忆1: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回忆2:你家里来客人了;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教学内容
一、见面礼
(一)致意礼:致意无论是对相识的人还是初次见面者;都是一种表达友好和礼貌最常见的礼节。
1、点头致意
2、欠身致意
3、举手致意
4、注目致意
5、致意的其他礼规:
(1)执意要讲究先后顺序。通常应遵循:年青者应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男士先向女士致意;下级先向上级致意。
(2)向他人致意时;往往可以两种形式同时使用;如欠身与举手并用。
(3)致意时应大方、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4)如遇对方先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回礼;不要视而不见。
【技能训练】
学生两两相对;结合礼仪规范要求;按不同的单项致意方法进行动作练习。将致意的动作两两结合进行练习;如点头并举手等;注意保持微笑。
(二)鞠躬礼
鞠躬礼一般多适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之间;同时也适宜喜庆或庄严的仪式。
【技能训练】
1练习鞠躬礼的分解动作:标准站姿站好、注视对方、俯下上身、还原。
2.练习鞠躬礼的连贯动作。
3.练习迎面遇到老师时的鞠躬动作。
(三)握手礼
在现代交往社会中;握手礼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同时也有想他人表示祝贺、慰问、感谢和鼓励的情谊。
【技能训练】
1. 学生两两一组练习握手的分解动作:相对站立、跨上一步、
伸出右手;相握、上下轻摇两三下;注视对方;微笑并问候。
2. 练习握手的连贯动作。
3. 将不同身份做成小条;两人分别抽出;并按条中所示扮演
不同身份的角色;如男生和女生、上级和下级、长辈和晚辈、主人和客人;两两相对;练习不同角色人之间行握手礼时的伸手顺序。
二、 介绍与称呼 庄重、正式、规范
案例:
朱小艳进入了一家新的单位;领导带他熟悉周围环境;并介绍给部门的老同事认识。她非常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大多同事都欣然地接受了。 当领导把她带到一位同事面前;并告诉小艳;以后就跟着这位同事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请教她时;小艳更加恭敬地称对方为老师。这位同事连忙摇头说:“大家都是同事;别那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了。”小艳仔细想想;觉得叫老师显的太生疏了;但是直接叫名字又觉得不尊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比较合理。
新员工刚到单位时;不能随便以自己的想法来称呼对方;对于难以把握的称呼;可以先询问对方;比如;“请问该怎么称呼您?”不知者不怪;对方都会把通常同事对他的称呼告诉你。案例中;对方要求小艳直呼姓名;只是客套话;作为一位新人;最好不要直呼其名;可以礼貌的询问对方。在职场上;过分亲昵和过分生疏的称呼都是不提倡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称呼这门学问;在职业道路上;做一位有礼的员工。
(一)称呼
1、称呼的形式
(1)生活中的称呼
亲属称呼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伯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
口语与书面语的称谓 家+(父、母) 令+(尊、堂、爱) 尊+祖父母
(2)工作中的称呼 职务、职称、行业、姓名
例:李局长、李教授、李老师、李三
2、涉外称呼 先生、女士 、小姐
在中国慎用小姐
3、称呼的禁忌 称呼错误、称呼庸俗、不用称呼
【笑一笑】姓名与称呼 吴工 、付局 、关错鸟、马桶、支付宝
(二)介绍的礼仪
1.介绍的基本规则 为他人做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
(1)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2)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3)先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 (4)先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5)先将家庭成员介绍给对方。 (6)集体介绍时的顺序。
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做好集体介绍?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
(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
(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
(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
从礼仪上讲;做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自我介绍的场合 、注意时机、讲究态度、注意时间、注意内容、注意方法
3.为他人介绍
(1)在一般社交场合;其内容往往只有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可以只提到双方姓氏为止。
(2)在正式场合;内容以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
(3)不论是何种介绍;都要注意突出被介绍的人与事的主要特点;体现个性特征。
(4)在进行他人介绍时;介绍者与被介绍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态度与反应。
(5)为他人介绍时还可以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
(6)介绍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过分渲染;使人听后产生夸耀之感。
3、介绍的姿态 站立;手掌示意
小结:
作业:1、你所知道的基本的见面礼有哪几种?
2、鞠躬礼一般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怎样行鞠躬礼呢?
3、谈谈在现代交往和活动中;握手礼有哪些用?
4、握手有哪些禁忌呢?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待客与做客礼仪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见面问候;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
在做客、待客中;充分体现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我礼仪行为;做客要有礼貌;待客要热情大方。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待客与做客礼仪的相关规范要求;用礼来规范自我行为。
教学难点 :用礼仪知识来自我礼仪行为;在家庭生活中做客要有礼貌;待客要热情大方。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接待是一门艺术;他要求讲究礼节;考虑周全。若遇问题处理不当;多年来建立的友谊将毁于一旦;也可丧失许多良机。 做一个合格的主人、注重礼节的客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礼仪这一细节规范。
三、待客
(一)客人来到之前 得知客人即将来访;主人应有所准备。
应做到: 1. 在客人来访前;应搞好室内卫生。 2. 要注意穿做打扮。 3. 应准备一些物品。
(二)迎接客人的礼节
应做到:热情地前去接待 ;以尊称问候 ;晚辈应主动上前接过客人手中的重物、衣帽;若客人手中提的是礼物;则不能主动上前接过。
(三)招待客人的礼节
应做到:客人落座以后;递上茶水、水果等。递茶时;一手扶杯;一手托底;小心地递到客人手里或轻轻放在客人面前的桌面上;续水时;要将茶杯拿离茶桌;以免将水倒在茶桌上或弄脏客人衣服。茶水在杯中要八成满;以便客人饮用。
应避免:接待客人时动作毛手毛脚;说话过多或一言不发;这些都是失礼或不妥的表现。
(四)接待朋友的礼节
1.先要将客人介绍给自己的家长;应先介绍给自己的母亲然后再介绍给自己的父亲;临别时也要告诉家长;令客人有机会向自己的家长告别。
2.招待客人时;切记招呼家长前来待客。若家长以长辈的身份送些糖果之类表示欢迎;除客人向家长致谢外;自己也应该致谢。
四、做客
1.去别人家里做客时;首先要打个电话预约;以免打扰对方休息或工作。
2.到客人家里去;因为不同的对象可以准备不同的礼物(同学之间就不必要)。
3.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4.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5.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6.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7.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8.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耍弄。 9.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不要乱走动;乱翻东西。
10.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11.当主人给自己端茶时;应该用双手接住 。
12. 主人端出来的点心;不要狼吞虎咽;应该彬彬有礼表示感谢。
13.作客不可始终不作声。
14.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15.初访;不宜久坐。16. 当发现主人临时有事;就应当立即告辞.
17.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五、馈赠礼仪
5W原则:who、why、what、when、where
(一)赠送守则 :
1、佳礼的标准:适应性、纪念性、独创性、时尚性。
2、禁忌回避:败俗物品、犯忌物品、广告物品
3、送礼常规:精心包装、表现大方、认真说明。
4、不同国家赠送规则: 送礼人则要解说礼品的特点和用途。针对不同国家人们的喜好;赠送礼品则不同
美国人:可“以玩代礼”。也可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工艺品。送礼可在应酬前或结束时;不要在应酬中将礼物拿出来。
英国人:送礼要轻;可送巧克力、鲜花、名酒、小工艺品;不送印有公司标记的礼品。送礼一般在晚上。
法国人:喜欢艺术装饰品或不加捆扎的鲜花。法国人最讨厌初次见面就送礼;一般可在第二次见面时才送。
德国人:德国人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比较讲究对礼品的包装。
日本人:送礼是日本人的一大喜好;喜欢名牌礼物和礼品的包装。
韩国人:喜欢本地出产的东西;比较讲究对礼品的包装。
阿拉伯国家的人:喜欢名牌货;较贵重的礼物。初次见面不能送礼;不能送给女主人礼物;不能送酒。
拉丁美洲人:送些日本、美国制造的小型家用设备(小烤面包炉);禁送刀子和手绢。
非洲国家:重视礼品的实用性;不宜送高档礼品。
5、商务(国际)交往中送礼的规则:
为了使赠送礼物能达到预期效果;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礼物不必太贵重。太贵重的礼物容易使主人不安;甚至会引起“重礼之下;必有所求”之感。一般送点纪念品、鲜花;或者给孩子买件小玩具;都会受到欢迎。
(2) 一定要避免中国人送礼品时爱讲的诸如:“礼品很不像样子;真不好意思拿出手来”等话;因为这类话在外国人心目中很不受听。而且会被认为是贬低对方。
(3)除鲜花以外;其他一切礼物都要带着包装送;应当特别注意美观。礼物用报纸包装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写有价格的标签应当事先除去。
(4)送礼的时候应当落落大方。不能偷偷模模地把礼品放在某个犄角旮旯里;而要在刚见面或临分手的时候当面交给。
(5)接受礼物时同样要注意礼貌和分寸。不应当显得过于谦虚;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或“我不能收下这样贵重的礼物。”这类话重复的太多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也会使礼者感到难堪。即使送礼物不合你的心意;也应当像接受你喜欢的礼物一样。说上几句感谢的话语。
(6)西方人接受礼品;收到礼物应当尽快打开。不管是否喜欢;都会称赞和感谢一番的。送礼的一方可帮助打开;并介绍一下礼品。长时间放着不动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你对送礼人没有感谢之意;你对礼物毫无兴趣。
(7)拒绝收礼是不能允许的;除非所送礼物违反规定(太贵重意味着受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委婉而又坚决地拒绝收礼;如果“犯错误者”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么应当向他暗示一下。
(二)送礼的禁忌
1、动物禁忌:
美国忌蝙蝠;认为是凶神的象征。
英国忌大象;认为是愚笨的象征。忌孔雀;将孔雀看作祸鸟。
法国忌仙鹤;认为象征着蠢汉和淫妇。 匈牙利忌黑猫;认为是不祥之物。 瑞士忌猫头鹰;认为是死亡的象征
日本人忌狐狸和獾;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
2、数字禁忌欧美忌13;南韩、香港忌4;日本忌9
3、花卉禁忌 欧洲国家忌送菊花;德国忌郁金香、法、英忌送黄色花 ;日本忌送仙客来、山茶花菊花等;印度、日本忌送荷花
(三)受赠须知
1、欣然笑纳:神态专注、双手捧接、认真道谢、当面拆封、表示欣赏
2、拒绝有方:婉言相告法、直言缘由法、事后退还法
3、依礼还礼:还礼的时间、还礼的形式(同类物品、价格类似的物品、使用对方礼品向对方表示谢意)
(四)、送花
1 、送花的形式:
1)、以人区分: 本人亲送 、亲友转送、雇人代送
2)、以花区分: 束花、蓝花、盆花、插花、饰花、花环、花圈。
2 、送花时机:
1)、例行的时机:可用于任何场合。
2)、巧用的时机:
(1)作客:前往他人居所作客时;要带礼品的;以鲜花为礼比较脱俗。
(2)示爱:在西方与女孩谈恋爱;感情加深;确定关系后;便赠送红蔷薇或深红色玫瑰花。
(3)拒绝:如送一支康乃馨或一枝黄色郁金香;则表示拒绝接受爱情或对爱情绝望。
3 、鲜花的寓意
鲜花的寓意是人们在鲜花身上附加了种种美好的寓意。
1)通用寓意:(也称花语)指相传已久、人所共知、广为沿用的花语。
(1)表示情感
玫瑰---爱情;月季---关爱、友谊、欢庆、祝贺;柠檬---挚爱;橄榄—和平;
桂花---光荣;水仙---尊敬;百合---纯洁;茶花---美好;紫藤—欢迎 豆蔻—别离。
(2)表示国家---各自的国花
(3)表示城市----自己的市花
2)、民俗寓意
指同一品种的鲜花;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会被赋予大小不相同的含义。 品种 、色彩、数量
十二个月 分别代表的花
正月:梅花 二月:杏花 三月:桃花 四月:蔷薇
五月:石榴花 六月:荷花 七月:凤仙花 八月:桂花
九月:菊花 十月:芙蓉花 十一月:山茶花 十二月:梅花
鲜花与星座
水瓶座(01/21-02/19)、柏拉图式的情人、玛格丽特;双鱼座(02/20-03/20) 温柔浪漫的情人、郁金香
牧羊座(03/21-04/20) 、热情、开朗的情人、木槿 ;金牛座(04/21-05/21)奔放的情人 、矮牵牛
双子座(05/22-06/21)善变的情人、玫瑰 ;巨蟹座(06/22-07/22)恋家的情人、洋桔梗
狮子座(07/23-08/22)自信的情人、向日葵;处女座(08/23-09/23)要求完美的情人、大理花
天秤座(09/24-10/23)若即若离的情人、波斯菊 ;天蝎座(10/24-11/22)爱恨分明的情人 、秋海棠
射手座(11/23-12/21)、酷爱自由的情人、蝴蝶兰 ;摩羯座(12/22-01/20) 工作狂的情人、满天星
小结:
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节 沟通礼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与人沟通时应知会的礼仪。
掌握与人交往中常用礼貌用语;注重谈吐表达。
2.情感目标 :能够掌握本节课礼仪知识;并能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礼仪知识的学习;掌握与人交往中常用礼貌用语;注重谈吐表达。
教学难点 : 能够掌握本节课礼仪知识;并能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案例: 这个电话打动了领导
一位年轻漂亮的大学生应聘一家公司公关部文员;面试到一半时;负责人有事外出;吩咐如果有电话接一下;负责人走到另一间办公事打了个电话找自己。女大学生在电话里委婉的声音、礼貌规范的接听技巧令负责人非常满意。女大学生赢得了她心仪的职位。
思考:1、人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与他人开展沟通?
2、你认为最重要的沟通形式是什么?你将如何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可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简单总结;点明语言其目的是通过传递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给人以责任感;进而影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计划、信念;使利益关系在相互理解、和谐、适应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使用礼貌用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雅、和蔼、善良和风度。它给人一种尊敬和舒适的感觉;可获得他人好感。
一、谈吐礼仪:
(一) 精神专注
应做到:讲话或倾听时;思想集中;用心思考;使用得体的目光和语调认真对待谈话和倾听者。听者要全神贯注;专心聆听;以耐心和鼓励的目光让对方说完;必要时以“哦”、“太好了”、“是吗”等作为陪衬;以示对谈话者的尊重和对谈话内容感兴趣。
应避免:听别人讲话时糊弄应付;打断、抢白别人的谈话;这些都是失礼或不妥的表现。
(二) 态度坦诚
应做到:认真、坦率、文雅、讲心里话、肺腑之言。
应避免: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这些都是失礼或不妥的表现;还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尴尬局面。
(三) 亲切动听
充分表现出语言的亲切、动听要具备三个因素;即节奏、音量、语速。
(四) 周到体贴
应做到:当同时与几个人谈话时;目光注意到在场所的所有人;主动与想和自己说话的人交谈;参与你们的谈话;应点头适应;表示欢迎;欲加入他人的谈话要上前打招呼;自己谈话时;要注意别人的情绪;适可而止。 (五) 有所顾忌
应做到:要理解或回避谈话时的禁忌。 应避免:谈话时无所顾忌、忘乎所以、信口开河;这些都是失礼或不妥的表现;有时还会破坏互相间的感情;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态度;使人感到不舒服。
二、网络礼仪
(一)电子邮件
电子信箱;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 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一对多的邮件传递;同一邮件可以一次发送给许多人。最重要的是;电子邮件是整个网间网以至所有其他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系统;它的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是人;所以极大地满足了大量存在的人与人通信的需求。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outlook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最好写上来自**公司的邮件;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留存;时间可以不用注明;因为一般的邮箱会自动生成;写了反而累赘。
4.标题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如“王先生收”。也不要用胡乱无实际内容的主题;例如:“嘿!”或是“收着!”
5.一封信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信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整理
6.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 !”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
7.回复对方邮件时;应当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 RE一大串。
8.最最重要的一点;主题千万不可出现错别字和不通顺之处;切莫只顾检查正文却在发出前忘记检查主题。主题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网络传真(Internet Facsimile)
网络传真(Internet Facsimile)也称电子传真;英文称作Efax;是传统电信线路(PSTN)与软交换技术(NGN)的融合;无需购买任何硬件(传真机、耗材)及软件的高科技传真通信产品。 网络传真是基于PSTN(电话交换网)和互联网络的传真存储转发;也称电子传真。它整合了电话网、智能网和互联网技术。原理是通过互联网将文件传送到传真服务器上;由服务器转换成传真机接收的通用图形格式后;再通过PSTN发送到全球各地的普通传真机或任何的电子传真号码上。
短信礼仪
1、发短信一定要署名
短信署名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
2、短信祝福一来一往足矣
现在每逢节日;人们都会发短信祝福。一来一往足矣;二来二往就多了;三来三往就成了繁文缛节。
3、有些重要电话可以先用短信预约
有时要给身份高或重要的人打电话;知道对方很忙;可以先发短信“有事找;是否方便给您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有回短信;一定不是很方便;可以在较久的时间以后再拨打电话。
4、及时删除自己不希望别人看到的短信
一些人经常把手机放在桌上;如果出办公室办事或者去卫生间;也许有好奇之人就会顺手翻看短信。如果上面有一些并不希望别人看到的短信;就可能引起麻烦。如果不幸被对方传播出去;后果就更严重。
5、上班时间不要没完没了发短信
上班时间每个人都在忙着工作;即使不忙;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发短信。否则就会打扰对方工作;甚至可能让对方违纪。如果对方正在主持会议或者正在商谈重要事项;闲聊天式的短信更会让对方心中不悦。
6、发短信不能太晚
有些人觉得晚上10点以后不方便给对方打电话了;发个短信告知就行。短信虽然更加简便;但如果太晚;也一样会影响对方休息。
7、提醒对方最好用短信
如果事先已经与对方约好参加某个会议或活动;为了怕对方忘记;最好事先再提醒一下。提醒时适宜用短信而不要直接打电话。打电话似乎有不信任对方之感。短信就显得非正式亲切得多。短信提醒时语气应当委婉;不可生硬。
朋友圈发帖礼仪规范
1.每天发帖数量保持在10条以内;避免刷屏打扰朋友圈。
2.避免发布比朋友圈大多数人生活质量高出一大截的炫富帖。
3.一日三餐最多晒一餐;夜宵例外;聚会例外。
4.发朋友圈应该彰显个人品位;反映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富足和精神文明。
5.自拍照要把握尺度;美图秀秀修改程度要在50%以内。
6.在朋友圈海外代购、卖面膜的;年底请自觉缴纳摊位费;或给朋友发红包补偿。
7.每周转发心灵鸡汤不超过3篇;传谣不超过1篇。
8.宣传本公司产品及转发客户软文;每周不超过3篇。
9.每周晒娃不超过3篇。
10.避免直接炫耀自己家的高逼格物品;但可隐晦表达。
11.尽量避免在朋友圈骂人。
12.禁止在朋友圈集赞抽奖。
13.收到朋友送的礼物请分享到朋友圈作为回报;尤其是朋友希望你分享的。
14.当下雪不超过0.5毫米时;北方人应避免在朋友圈中晒雪。
15.鉴于雾霾已经成为常态;PM2.5浓度300以下时禁止晒单。
16.鼓励晒蓝天。
17.各种减肥计划、健身计划等不可能完成的计划;应尽量减少发布。
18.后半夜女生避免在卸妆后晒照;少数天生丽质者除外。
19.帮特靠谱的朋友的创业项目做推广;每周不应超过3条。
点赞及评论礼仪规范
1.点赞应本着礼尚往来、及时满足好朋友虚荣心的态度积极点赞。
2.评论应彰显诚意;避免用单纯的笑脸表情。典型评论如“小宝宝好可爱哦”“祝大卖”等。
3.朋友在朋友圈的评论应及时回复。
4.避免揭穿朋友发图的真相。
5.可以对卖面膜的朋友圈置之不理。
6.超过24小时的朋友圈可以不点赞处理。
7.对美图秀秀过的照片要假装评论:“你皮肤真好!”
三、常用的礼貌用语: 1. 问候语 2. 迎送语 3. 请托用语 4. 致谢语 5. 征询用语 6. 问答语 7. 赞美语 8. 祝贺语 9. 推托用语 10. 道歉语
【课堂活动】:
(一) 礼仪技能训练 “礼貌用语大家说”竞赛
请同学们轮流说礼貌用语;不得重复。
(二) 知识链接: 《词雅语美》详见P98页
小结:
作业:1、 名词解释:语言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