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材43页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迁移和类推能力以及合作意识。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学习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学习准备:课件课前谈话:猜谜语:小乌龟盖房子,打一药名。 生:盖中盖 师:盖中盖是药名吗?生:是 师:为什么是盖中盖?生:回答师:好,再看 下一个 “小乌龟又盖房子,还打一药名。” 生回答:新盖中盖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谜语,盖中盖新盖中盖 有联系吗?的确。很多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找清他们之间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2、 好了 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好 上课 (设计意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初步渗透联系、变化的观点。)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师:话说孙悟空在东海龙宫讨来金箍棒后,十分喜欢,经常拿出来玩耍。看,今天他又在玩耍他喜欢的金箍棒了。放课件:师:看完刚才的动画,你发现什么在变化? 生1:小数点的位置在变化 生2:金箍棒的长短在变化 生3:小数的大小在发生变化 师:金箍棒的长短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生:越来越大了(设计意图:借助金箍棒变化图,让学生直观感知:金箍棒的长短在变化(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小数点在移动数在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和小数点的移动有关,把抽象的数学规律,
3、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感悟。)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看表示金箍棒长短的这组数,出示:0.009米0.09米0.9米9米 师:从上往下看,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小数点移动了 师:小数点移动后,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小数扩大了,师:这些小数的大小变化观察起来有些难度,我们可以怎么办?生:化为整数。师:好,我们就把这些小数化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来研究。出示: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师:现在,从上往下观察右边这组整数,你有什么发现?(稍候片刻,等待学生的反应。)生:变大了或扩大了师:哪个数到哪个数变大了,变大多少倍
4、? 生:9-90 变大了10倍 师:谁是谁的10倍?生:90是9的10倍。(如果学生不说,老师可提示:看9-90,90是9的几倍?生:10倍) 师:不错,因为90是9的10倍,我们就说,9到90扩大到9的10倍。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生说师:还有这样的变化吗? 生:90到900扩大到90的10倍;900到9000扩大到900的10倍。师点击出示箭头和倍数,还有吗?师:像这种变化我们就说扩大到原数的10倍,(板书:扩大到原数的10倍)刚才老师说了一个词原数,“原数”是什么意思? 生:原来的数 师:9到90的原数是?生:9 。师:9到90,90到900,900到9000都扩大到原数的10倍,它们的原
5、数相同吗?分别是?生:不同 分别是9,90和900 师:还有其他倍数关系吗?生回答 师点击出示箭头和倍数关系。(像9到900、90到9000,我们就说扩大到原数的100倍;9到9000 我们就说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设计意图:清楚准确的说出小数大小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引导学生化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进行研究,为学生的迁移推理作好铺垫。同时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对于“扩大到”和“原数”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师:右边的整数存在这么多倍数关系,左边的小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呢
6、?生:有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左边和右边是相等的。(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可以提示)师:既然等号两边是相等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等号右边的倍数关系,等号左边也同样具有。(把右边的隐去,只保留左边的小数部分,箭头移到左边小数上去。)师:谁来说一说这些小数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生:0.009到0.09扩大到原数的10倍,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出示演示。(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体会感知右边整数各部分间的关系,左边的小数同样具有。通过验证0.009到0.09,巧妙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0.009到0.09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感知到了小
7、数点到底是怎样移动的,学生在自主探究变化规律时,就比较轻松了。)(课件点回去)师:这组数中还有谁到谁也是扩大到原数的10倍?生:0.090.9 和0.9-9师:谁到谁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1000倍呢?(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问:这组数中谁到谁扩大到原数的10倍?生:生说,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 ,然后再问其他倍数) 师:再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没有,小数的大小为什么会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师: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生:一位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在黑板上板书0.009,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0.09,0.09是0.009的10倍。
8、得出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板书:一位师:扩大到原数的100倍,1000倍呢?请同学们先独立观察然后同桌间相互交流.学生活动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汇报,师引导学生用摆数的方法验证。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师:不错,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五位呢? 师:我们可以点上省略号,(板书省略号)这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画大括号和箭头师:下面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一生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验证,理解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9、习的重要方式”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合作探索的能力!)师:刚才,我们从上到下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现在我们从下往上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点击出示这组数和学习导航)生:小数点向左移动,缩小了,老师板书:左移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去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好.开始 学生自主研究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生汇报 实物投影展示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0倍。师:谁和他观察的一样?结论一样吗?生回答。师:缩小就不能再说缩小到原数的10倍了,我们来看:课件演示,师:我们用一条
10、线段来表示9米,现在把9米平均分成了几份?生:10份。师:现在缩小了变成了几份? 生:1份。师:1份是10份的? 生:十分之一 师:0.9米是9米的?生:十分之一(点击课件出示)师: 9米到0.9米就?生: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这句话,并修正一下自己的研究结果。师:你发现这组数中还有谁到谁也是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的?生回答。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汇报 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师操作验证:板书9,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0.09,提醒学生补0 )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那四位、五位呢? 生: 师:因此 我们也写上省略号。
11、这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画上大括号和箭头)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设计意图:在探究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难度较大。为此我让学生猜测验证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这样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师:从这几个小数的变化,我们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反过来
1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一千分之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板题:小数点移动) 师: 下面我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几个问题。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 我会选(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 )。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D.10000倍(2)把8.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 )。 A 0.872 0.0872 C 87.2 D 872 2.我会说 1.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 ),扩大到原数的( )倍;1.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缩小
13、到原数的( )。3.我会填 与2.85相比,后面的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来设计练习,既有正向思维的也有逆向思维的,在不同的练习中,巩固概念,提高运用规律的能力;力求由易到难,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小数点悲剧介绍一个小小的小数点,我们就研究了一节课,可见小数点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则通讯:一个小数点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看完这则通讯你想说些什么?生: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小数点的位置十分重要,在读写小数时,我们一定要细心认真,千万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给我们留下终生的遗憾。课后请同学们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介绍小数点作用的数学日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通讯,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会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