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铁车站动力照明设计1动力照明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设计分工地下铁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种专业的综合性工程,这里介绍的仅是其中一个专业,即动力照明专业。所谓动力是指风机、水泵类用380220V交流电源的设备,而不是车辆用电。车站动力及照明工程的设计范围是从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后的低压柜及变电所交直流盘馈出电缆头开始至车站的动力、照明、通信、信号等用电设备。在环控电控室的继电器屏给BAS系统留出接线端子,水泵类设备在其控制箱给BAS留出接线端子,并在照明配电室的配电箱上留出BAS接线端子。2负荷分类及技术要求根据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要求,把地铁的用电负荷分为三级。一级负荷:防排烟风机、废水泵、消防泵、防淹门、
2、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控制室、屏蔽门以及应急照明等用电以及区间的风机和水泵用电,由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且为末端切换。应急照明电源在交直流屏上切换。二级负荷:自动扶梯、电梯、普通风机、污才泵、一般照明、管理房及设备房照明等用电,由一路电源供电。当这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由变电月低压柜上的母线联络开关进行切换,以保证供电。三级负荷:冷水机组及其配套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茶水间热水器以及广告照明、清洁机械等设备用电,由一路电源供电,当这路电发生故障时,允许对这些设备停止供电。3动力配电设计31动力配电原则动力设备配电主要采用放射式配电。水泵电梯、扶梯的电源以及通信、信号、综合控制
3、室屏蔽门、自动售检票机的双路电源都是直接由配电所的低压母线馈出,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用五芯电缆供电。环控设备从环控电控室放射式供电方式配电,采用TN-S系统。区间维修用电每隔100m设一动力插座箱,采用链式配电,每个插座箱容量为15kW,每路仅考虑一个插座箱使用,插座箱应设漏电开关保护,插座箱密封防水,外壳防护IP65。在站台、站厅设置单相三孔安全插座供清洁机械和检修用。32动力设备的供电和控制空调通风机房设环控电控室,根据环控设备设置情况,在车站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环控电控室。从环控电控室给各种风机、风阀等配出电力,在风机旁设按钮箱。满足动力设备的用电要求,方便运营维护管理。隧道通风机容
4、量较大,但属于环控设备,也从环控电控室配出电力。有的地铁线路的隧道通风机是直接从变电所配出的,这是设计总体单位的要求不同。除环控设备能够在环控电控室控制外,一般设备都采用就地控制和综合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在车站综合控制室由BAS微机实现对风机、空调、水泵等设备的控制与监视,并将采集的信息送至中央控制室。动力设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隧道风机及区间水泵等较大、较远的设备采用降压起动或软起动的方式。4照明配电设计41为便于运营和管理,在车站两端站台层和站厅层各设一照明配电室,上下两层配电室一般是对齐的,这样便于对本层用电设备的管理和上下层电缆的敷设。公用照明配电箱集中设在照明配电室内,便于控制。42照明
5、种类和控制方式: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诱导照明、广告照明和安全照明。公用照明集中管理,统一控制。机房和办公室照明就地控制。北京地铁早期设计时,有一部分照明是列车停运以后仍继续工作的常明灯,叫做节电照明。因节电照明的词义不能正确表达其照明性质,一些城市的地铁不用该词,而统称为一般照明。43站台层和站厅层的照明主要由一般照明和I应急照明构成。站台、站厅照明的每个分区都是两路照明电源,分为6,-,8个支路,交叉配电。在运营高峰过后可以停掉一部分支路,以便于节约照明用电。附属房间可由单独回路供电。夜间列车停运后把一般照明关闭,车站照明靠应急照明。44应急照明:为确保车站出现故障时能顺利、安全地疏散旅客,在地下车站设置220V蓄电池组,在两路交流电源都失压的状态下向应急照明供电。地下铁道应急照明多为白炽灯,正常情况下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停电时自动切换到蓄电池组供电。上海地铁4号线试用了改进型电子镇流器11W紧凑型荧光灯,正常由交流220V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停电时自动切换到蓄电池组供电。11W荧光灯与60W白炽灯的照度相当,而电功率却只有白炽灯的15左右。应急照明在车站的站台、站厅及出人口为常明灯,不设集中控制,车站附属房间及设备用房采用就地控制。45车站附属房间的单相插座以及站台、站厅层每隔30m设的单相安全插座,均由单独回路供电,并装设漏电保护开关。地铁车站动力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