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盖章)
宁夏大学
联络人/联络电话
何文寿/
学校类型
√地方高校 □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状况(3000字以内)
宁夏大学是宁夏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综合性“211工程”建设大学。学校根据教育部“三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生源“四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农村户籍学生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师范生多)基本特点,整合多方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现课程、实践教育资源有机融合,不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形成了具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双三联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近年来,学校深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真抓实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不停增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校立足宁夏,面向西部,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获得了明显成效。
一、 顶层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宁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宁夏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学校综合改革突破口,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社会公布了《宁夏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行方案》,深入明确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 工作机制
3月,在宁夏高校率先成立具有全新跨界职能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创客空间资源功能为一体,搭建师生校内外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实践平台,全面统筹实行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行创客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组织创新创业类课程理论教学、指导和研究,展创新创业主题讲座和竞赛活动。以全新运行模式,实现全校创新创业育人资源优化组合。
成立由校长挂帅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员包括教务、学生、科研、硕士、团委、计财等有关部门重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与此同步,各学院均组建了由学院重要负责人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持。学校形成了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全体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有关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行意见》《有关深入加强创新创业与学生就业工作实行意见》《宁夏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制管理措施》《宁夏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管理措施》和《宁夏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奖励措施》等深化创新创业改革配套性文献,切实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课程体系
学校不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各教学单位根据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有关专业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将发明性思维与创新措施、学科前沿、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开设为2个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被自治区教育厅确认为全区精品课程。
重点支持建设27门示范性创新创业教育精品开放课程,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建设为自治区级精品开放课程。引进创新创业网络课程565门,以“宁夏大学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为支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入华普亿方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和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学堂。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和案例教学,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用教程》和《大学生创业故事》2本校本教材。
四、教学措施
学校通过教改立项、慕课资源建设、教学大赛、团体制讲课等形式,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措施,实行“基于问题教学、基于案例教学、基于项目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能力,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学校鼓励教师探索多样化考试改革,实行教考分离、试卷三审制、集体阅卷制等措施,广泛采用过程化考核、非原则答案考核、网络化考核、实践考核等考试形式,增进学生学以致用。
五、实践训练
整合校内资源,搭建“研究式、体验式、实践式”三类创新创业平台。学校在科技综合楼上建设了总面积超过5100平方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宁夏大学创客空间),组建10个创新创业工作室,48个创新创业学生团体。面向全校工程训练中心、试验室、科研平台、基地等,开展校院两级创客空间认定和建设工作。
学校出台《宁夏大学试验室开放管理措施》、《宁夏大学实训基地管理措施》,规定各级教学、科研试验室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开展基于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条件。
依托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等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正在建设金凤、文萃校区合计2.4万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夏区、贺兰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iBi、IEI基地和贺兰大学生创业园;与银川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宁夏食用菌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德龙酒业有限企业等单位共建8+X、3C+、盛天彩等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德龙大学生创业园。
积极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已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学校”三个层级、“学校主导、学院主抓、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四维组织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训练体系。以来,共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90项、省级257项,校级立项1341项。
自起,学生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竞标赛以及全国机器人、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等竞赛中获得了优秀成绩,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学科和创新创业竞赛奖项500余项;作为首届“挑战杯”全国39所发起高校之一,在历届比赛中,捧得1次优胜杯,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3项,优秀奖5项,持续5年荣获优秀组织高校;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先进技术工作室,荣获国家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体”荣誉称号。作为西北五省区高校获批第一种KAB创业俱乐部,、2次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宁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第十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1项、铜奖2项,学生团体在泛西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承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3项优秀奖,在首届“大学生创意创新在银川”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目前拥有1560多名会员宁夏大学KAB 创业俱乐部创立于12月,是西北五省区高校中获批第一种KAB创业俱乐部,、两次被共青团中央、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评为“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
六、教学管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8个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切实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根据《宁夏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管理措施》,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刊登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状况折算为学分。
3月团中央和教育部将宁夏大学确定为全国36所“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高校之一。依托试点工作,学校已基本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面向学有余力、有强烈创新创业愿望学生,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和校院两级创客空间,发明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形成创新创业“特色实践课程+跨学科俱乐部+跨专业训练项目+跨学科竞赛+校内外实践基地”等五位一体个性化、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宁夏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指出“学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本科学制4年,最高修业年限6年”、“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毕学业。容许学生申请保留学籍1-2年从事创业等活动”。
《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奖学金评估措施》第九条中明确规定“单项奖学金从在德智体美某个方面有突出体现学生中产生,包括科研创新奖、创新试验大赛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项目奖等”。
宁夏大学奖学金评估、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先进班集体、优秀毕业生及免试保研等工作中均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有明确规定。
七、教师队伍
学校建立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并采用“培养+引进+合作”并举方式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每年鼓励并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既有国家级创业培训师1名、SIYB创业培训教师32名、HELP创业培训师和MAP创业技术培训师6名、KAB创业培训教师3名、电子商务和网络创业培训教师6名、教师受过教育部或人社部创业指导教师12名。
此外,学校积极聘任106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为创业导师,成立了由26名著名企业家与投资人构成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征询委员会,为培养创业师资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助力。
学校将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计入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内容,表扬奖励优秀创新创业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自觉地融会创新创业教育。并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研究所等社会单位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八、 经费投入
学校统筹“一省一校”和“双一流”建设经费,设置创新创业专题经费,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顺利实行。近三年来,每年按照不少于430万元用于支持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投入1160万资金,在创客空间购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所需设备由学生共享使用。
九、特色示范
学校通过数年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出了具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双三连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训练-企业孵化层级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有创业意愿部分学生形成创新创业项目团体-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链条式创新创业团体孵化体系,增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成效明显,在区域高校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不停增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总体就业状况保持平稳,与同类院校相比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经典经验高校。
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展现出整体上升趋势,为40人,为72人,为82人,学校涌现了马建华、田晓帆等一批创新创业学生经典。
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竞标赛以及全国机器人、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等竞赛中获得了优秀成绩,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学科和创新创业竞赛奖项500余项。,学校在中国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1项、铜奖2项;在泛西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承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在首届“大学生创意创新在银川”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作为首届“挑战杯”全国39所发起高校之一,学校获得优胜杯一次,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3项,优秀奖5项,持续5年荣获优秀组织高校。学校承担了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科研课题,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学科(专业)带头人;学生基于所学专业及创新创业训练,在公开刊物上刊登论文1100多篇,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学生比例逐渐得到提高。
1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了宁夏大学创客项目;4月,刘延东副总理亲临宁夏大学创客空间,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学生创客活动提出殷切但愿。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改革成果,受到了国家部委、区市等领导充足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
申报学校意见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同意申报。
(盖章)
11月24 日
(盖章)
年 月 日
注:支撑材料可作为申报表附件附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