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且行且思,且学且研大凡有成就的教师,对教育都应当有独特的思想建树,而要形成独特的思想建树,又必须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实践,并且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题记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专党沙谋匦蘅巍?8年参加工作,分配到淄博建筑工程学校,一直从事建筑专业教学,至今已三十余载,一路走来,取得成绩斐然,获得荣誉无数,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中青年专家、正高级教师、工程硕士,不论荣誉、职称还是学历,在淄博建筑工程学校都是独树一帜,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教师,可自我反思,总觉得课题研究一直是
2、我的短板,也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建树。前十年,只知教学,不知什么是课题,也没有渠道申报课题,最多是写写教学总结和教学案例,中间十年,只知道去申报课题,中间过程却没有真正去研究,自然没有结题,后来十年,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上级有关教科研部门的指导和督促下,我的课题研究才算步入轨道,知道课题研究要有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等环节,并能按时间节点一步一步走下来,但真正让我明白课题研究到底是咋回事,还是在2017年11月省教改课题的结题会上,淄博职业学院李高建教授犀利的点评:“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的课题研究直接不在套路上”。当时听专家一番话,有点接受不了,感觉很憋屈,什么套路?省教改课题研究了
3、两年,做了那么多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咋就一点肯定没有呢?回来后,我不断反思自己,从网上搜集有关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的套路,从头至尾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研究过程,对照专家提的建议,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思路上的修改,最终通过专家鉴定。三十年来,我自我认知“行”多“思”少,“学”多“研”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课题研究带给我的迷茫和折磨,体验到课题研究带给我的苦闷和遗憾,当然也感受到课题研究带给我的幸运和喜悦。今天,借“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征文比赛活动,梳理一下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把我的课题研究之路和感悟写下来,对自己是提高,对别人是借鉴,未尝不是件益事。一、人生中几次重要的课题研究1、最
4、得益的一次课题研究2006年12月,学校李峰副校长主持中国职教学会规划课题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我作为建筑教研组长,负责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子课题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YYJH-17。此课题是针对中职学生教学“三难”提出来的,在学校总课题组的领导下,课题研究有条不紊。经过学习和研究,我认为,在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很适合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原则和培养目标,对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较差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2007年6月,我撰写的论文预算课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
5、在第六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类)评选中获一等奖,并获山东省2007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7月,该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教学交流杂志上,2008年10月评高级职称时此篇论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得益于本次课题研究,可不知什么原因,这次有申报、有立项、有研究的课题,最终没有结题环节。2、最遗憾的一次课题研究2013年10月,我申报了淄博市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职建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课题编号:2013ZJ018 ,此课题是基于我校建筑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难题提出的,研究时段正值国家示范校建设时期,我组建了教学改革团队,探索实践“行动导向”教
6、学;成立名师工作室,并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共享共赢;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建设建筑实训基地,可以说,这次课题研究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课题的研究比较顺畅,2015年11月,顺利结题。通过研究和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基地”转变,从而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研究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2014年7月,论文“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分组分层次教学在中国
7、教师杂志社组织的首届“OKAY杯”教育明星创新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4月,我带领研究团队以老带新编写了理实一体化教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系列丛书,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也获得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基于课题研究,2016年9月,我撰写了论文体系化的建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职委华东(北)论文评选一等奖,此篇论文自我感觉写得不错,但却没找相关刊物发表,2016年10月,正高职称评审时,虽然本课题起了作用,但论文却成了困扰我的最大担忧,没有借势推舟,试着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成
8、了我这次课题研究最大的遗憾。3、最扎实的一次课题研究2016年4月,我校作为组长单位牵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总课题组下的子课题中高职衔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课题编号:CY003 ,这是教育部确定的十个子课题中唯一一个由中职学校牵头的课题,规格之高,要求之严,但因为有教育部总课题组的领导、检查、指导、督促,课题研究本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原则,项目组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这次研究是团队成员合作最好的一次,2017年12月顺利结题。此课题研究,我虽然不是主持人,但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承担了主持人的工作并担任执笔人和汇报人,通过调研和研究,对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高职建筑工
9、程技术专业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核心课程五大方面进行了合理衔接,制定出教学标准,为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行的实践依据。可以说,本次课题经过几次汇报和专家指点,让我的研究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上了一个台阶。4、最受打击的一次课题研究2015年11月,我申报了山东省2015 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建筑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研究,此课题是基于我校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的,由于没评上重点项目,自己思想上不够重视,研究过程形同虚设,导致结题时问题严重,经过几次修改,勉强通过市里专家鉴定。现把这次的教训和感悟反思如下。(1)课题申报,题目过大2010年1
10、0月,我校着手建设建筑实训基地,我是建设方案的总体策划者,因为最初创意设计得到上海同济大学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建议我们将来能申报国家创新奖,为了这一远大目标的实现,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注意积累相关的佐证材料,2015年省教改项目申报,我想确定一个与实训基地有关的课题题目去研究,在众多的课题题目中,我选择了建筑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研究,觉得这个题目和实训基地建设沾边,可没想到这只是一些参考题目,不一定非要从这些题目中去选,由于选题太大,申报书的撰写又过于简单,别说重点项目了,连一般项目也没申报上,最终被确定为自筹资金项目立项。(这可能就是专家提的,第一步先没走好,没规划
11、好,申报书的撰写不在套路上。)(2)重视不够,仓促开题由于课题不是重点项目,开题市里没有统一组织,2015年年底,学校请了三位专家,我们自己进行了开题,由于申报书没有填写好,开题时间仓促,开题报告自然问题诸多,专家提出:“你们要针对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及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终研究出相应的什么成果,不要只写建设,还有运行与管理”。根据专家提的意见,我对开题报告进行了改头换面的修改。(通过修改,开题报告基本在专家提的套路上了。)(3)课题研究,前松后紧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本课题的研究,由于牵扯到实训基地的建设,调研工作做得扎实,问题定位较准,调研报告
12、详实,可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由于教学工作繁忙,主持人对课题组成员的督促跟不上,不能按部就班按照计划逐项落实,明日复明日,中期验收不够重视,研究报告撰写不及时,导致验收前仓促整理材料,验收结果自然不会理想。(4)结题验收,问题诸多一系列问题的堆积,导致课题准备最后结题时,感觉心急如焚,手忙脚乱,虽然白黑加班熬了一周时间,集中整理结题材料,可结题汇报时专家点评劈头盖脸,尽管自己当时难以接受,但对照课题研究的套路,我们的结题研究报告越看越像工作总结,把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奖项当作研究成果,这是最大的偏离套路,这也是以前研究的大多课题存在的共性问题。学了要实践,实践了要会提炼,所以真的是“会干不如会
13、说,会说不如会写”。近几年来,课题研究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热点。评职称要有课题,评教学名师要有课题,于是,老师们都积极申报课题。可是,课题的“题”从何处而来?又如何去研究,学校教科研部门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途径加强对老师们培训学习,但不少老师提到课题还是很无奈,思路不清,感觉无从下手,有过多年的课题研究经历,我愿意将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二、对课题研究的几点认识1、选题要实际,问题要聚焦进行课题研究,就应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而
14、且选题要小,要对微课题进行研究,要集中在某个教学问题点上,如:如何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问题;建筑专业如何解决实习、实训难的问题;工程造价专业如何实现校企融合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如何创设“实景化”教学问题,这些都是不错的课题。如果选题太大,研究力量不足,教师水平有限,教学工作繁忙,短时间内很难研究出相应的成果,导致大而空,文不对题,问题不聚焦,佐证材料堆积,课题研究有始无终。2、佐证材料不能混同于研究成果发现了问题之后,针对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要有计划,按步骤逐项落实。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及时撰写教学反思、研究随笔
15、、研究总结等,然后将自己最终得出的经实践检验、操作性强、对教育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的结论,如实施方案、教学模式、研究方法、教学效果等所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总结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把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获奖证书、发表论文、出版教材等作为研究成果的佐证材料。当然,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把在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再提升到理论。干了能提炼出来,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我觉得作为一名中职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是最难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根据课题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论学习,从而为自己的课题寻找理论支撑。(3)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课题研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主持人一个人在“研究
16、”,课题组成员参与的少,大都是挂名,最多提供点佐证材料。再小的课题也不是一个人研究能完成的,课题主持人要制定研究方案,总体把握研究方向,要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时时督促,课题组成员要明确职责,认真落实,不要拿到结题证书时还不知自己是课题组成员,更谈不上什么研究了。(4)要遵循课题研究的套路中职教师的课题研究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感觉课题申报时研究已经结束了,往往拿做过的事当课题去研究,这不是课题研究,充其量是工作总结。课题研究一定要遵循“根据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措施-落实研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提炼成果-实践验证,取得成效”的套路去落实,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意义,才能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以上是我从教三十年来对课题研究的点滴感悟,不一定正确,但值得参考。有一片天空,因有思考而明朗;有一种行动,因有研究而有力,这就是教育科研的魅力,让我们职教人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都有所感悟,有所成长,做一名懂教育、爱科研、有思想、有建树的研究型中职教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