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734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材料可知本题考点是西周的宗法制。【解答】由“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可知家族和睦不是本题的主题,所以A项与题意无关;“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的是家族中长子的权威与尊贵,这与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所以D项正确,但是不体现等级秩序和贵族的世袭与否,所以B、C项错误。故选

2、:D。【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掌握宗法制的内涵和特点。2(3分)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史料的解读,对比两种不同史料,文字记载和画像的对比。【解答】二者描绘明显不一致,故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象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

3、场,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一致。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两种不同史料,文字记载和画像的对比,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史料的解读对比的运用。3(3分)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考点】23: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中的灌溉工具,要求了解我国古代在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方面的变化。【解答】从材料中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水车”是

4、我国古代魏晋时期的灌溉工具“翻车”。A项与史实不符,因为翻车是用人力的,故A排除;B项提高农田抗旱能力符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了解我国古代发明的灌溉工具,对翻车、筒车、风力水车等有较形象的认识。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考点】1O:科举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点是科举制,重在考查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解答】“宋则糊名考校,一决

5、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的形式,有利于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所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所以B不选;“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朝重视进士科而不是以此尊贵,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科举制,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5(3分)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菁

6、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考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是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要求了解李贽的思想主张。分析明清思想家新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解答】明末思想家李贽把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反对“三纲五常”对人们的束缚,他的思想主张和行为被当时称之为“离经叛道”。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史料解读能力。了解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7、的缓慢发展,理学日益保守僵化,新思想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认识明清的新思想还没有突破儒家思想的范畴。6(3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考点】9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P3:“中体西用”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来源。【解答】抓住题干“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根据所学知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体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

8、均主义思想,符合“均贫富”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吸收基督教的平等思想,故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大同”思想,故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1)经济方面,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不论男女,重新平均分配土地。 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2)政治方面,建立新

9、的管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乡官制度。太平天国采用君主制的政体形式,其政权机构分中央、省、郡、县四级。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1)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2)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3)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7(3分)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

10、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A4: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答】材料中体现中国传统经济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显是破坏传统手工业,

11、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知识积累: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8(3分)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考点】B5:维新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创报刊国闻报

12、。【解答】A项明显错误;C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从题干材料“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可看出D项错误;维新派学习西方,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促进中国人的觉醒,宣传维新变法。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新派所创报刊国闻报的了解。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如保国会章程等;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1900年一度复刊。戊戌政变后,国闻报即正式卖与日本人。国闻报在

13、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9(3分)如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考点】97:

14、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18401900列强侵华。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解答】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过激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同学们要会区分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区别,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

15、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10(3分)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迁对传统习俗的冲击。【解答】题干材料的意思很明确,民国时期由于一些妇女“剪发齐眉”

16、梳男式发型,当地警察局认为这种行为有伤风俗,发布通令禁止,否则加以处罚。说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A项错在“普遍”二字上;从材料中明显看出男女不平等,故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迁的正确认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11(3分)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菁

17、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考查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和经济部的设立的目的。【解答】由题目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的表述正确。题目中未涉及国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故排除B项。C项的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经济部设立前后,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故排除D项。故选:A。【点评】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以国防建设为核心的总方针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国民政府战时施行统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原因,固然是战时的特殊环境和条件所

18、使。但是,从思想和政策的逻辑准备上看,实际上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正式提出,在战前已经具有了一些基本的准备与大致的轮廓。战时统制经济政策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形势下,顺应战前的基本思路,针对战时时局的需要,作出的最重要的政策选择。12(3分)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考点】FM:日内瓦会议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成就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答】A1954年4月26日至7月2

19、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7月21日,与会各国签署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会议最后发表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B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C1961年召开的第一届不

20、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没有中国政府参加。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外交成就的了解,从题干材料可以很明显看出答案,难度不大。13(3分)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考点】G3:一五计划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解答】迄今,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图片未涉及可持续发展

21、战略,故B项错误;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故C项错误;图片中“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展工业化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图表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4(3分)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考点】48:雅典民

22、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重点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存在的弊端。【解答】材料中描述的现象表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原始直接民主方法,由于公民的道德修养的差异,在投票中出现以多数票而不是以公正正义或真理来判断,体现它的弊端。故A项符合;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所有公职人员而不是仅仅对将领,故B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表述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发展过程,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15(3分)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

23、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考点】87:启蒙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解答】A项中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与题干中的“理性”不符,故排除;B项中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与题干中的“理性”不符,故排除;题干中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启蒙运动时期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

24、理性主义思想,C项正确;D项中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干中“他们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要区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16(3分)如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

25、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考点】6J: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解答】从表格可以看出,最终方案是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综合,体现了妥协的精神,美国1787年宪法最终规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从而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A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B项表述错误,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解。17(3分)如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

26、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5G: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是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解答】A、从图片材料来看,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但是这只是部分材料反映出来的现象,没有反应所有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A错误。B、从材料看,制造业、煤矿业、建筑业等第二行业从18011901年呈现不断快速

27、上升的趋势,正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B错误。C、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物质基础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知识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日趋重要,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日益发展,比工业革命时期发展得快得多,C项描述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D、材料反映第一二三产业从18011901年出现不同的增长趋势,第一产业平稳发展,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1871年后更快发展,这些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相一致,D项正确。故选:D。【点评】图表型的选择题,要注意把数据变化的趋势与时间相联系。18(3分)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

28、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考点】I7:浪漫主义美术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美术。考查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解答】题目中没有涉及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故A项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可知,该幅美术作品属于积极追寻理想世界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故C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反传统和反理性,故D项错误。故选:

29、B。【点评】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19(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

30、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考点】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建设和斯大林模式,注意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解答】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没有体现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内容,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和所学

31、知识的识记能力,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特点,理解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客观认识斯大林模式。20(3分)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考点】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EJ:欧洲一体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考查欧洲的联合。【解答】A项应为1967年欧共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干时间“1987年

32、”,故应排除。1987年欧共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的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盟的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C项应为1993年欧盟的成立,晚于题干时间“1987年”,故应排除。D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应排除。故选:B。【点评】关于欧洲的联合,在复习中应掌握它的原因、历程以及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4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

33、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34、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以及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解答】(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下令开关梁,弛山泽

35、之禁”来解答做法即可;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以补助生活”等信息归纳来回答成效。第二小问的目的和后果,结合所学重农抑商的目的以及影响从经济角度回答即可。(2)本小问根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信息归纳观念。(3)本小问根据所学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角度阐述作答。故答案为:(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

36、抑经济活力)。(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点评】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商和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重农抑商”、“海禁”以及“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含义、原因以及影响,还应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

37、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

38、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考点】3A: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B7:新文化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认识的评价。【解答】(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

39、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以及材料二中“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来回答认识。第二小问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背景从“社会原因和思想以及民主发展”等回答即可。(2)本小问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中信息提取相应观点,其次要对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本小题可以从信息中提取“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结合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故答案为:(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批判不仅是极其勇敢的,也是充

40、满理性的。第一,他们反对儒学被人利用而不反对儒学本身;第二,他们反对儒学定于一尊而主张思想自由。因此,他们所要打倒的并不是儒学,而是对儒学的教条主义和狂热迷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有绝对否定的偏向,对于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开始的标志,内容,意义和影响同学们也要注意识记

41、和理解。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 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

42、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考点】

43、E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EB:多极化趋势加强;U3:美苏冷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和美苏冷战。考查美苏两国外交政策以及变化的原因、共同之处、依据。【解答】(1)第一小问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等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两极格局形成背景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角度分析作答。(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等信息归纳作答。(3)第一小问依据美国的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必然结果来回答共同之处。第二小问

44、的依据,凯南“长电报”依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以及美苏意识形态不同来回答;诺维科夫报告依据材料二中“称霸世界的目的”从美国国家性质角度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冶: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点评】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

45、因。二战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消灭了,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由战时同盟转为对抗。2、经过: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针对北约的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消极方面:政治角度:两大阵营相互对立,形成冷战局面(古巴导弹危机等等),局部热战

46、(越战等),对世界和平造成了威胁。美苏的国防开支不断增加,冲突逐渐加剧;经济角度:依旧是对立,两大阵营对于商品、物资等禁运封锁,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还使得苏联走向衰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对立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的交流减少,最后相互诋毁攻击,美国还试图从思想方面瓦解苏联,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积极方面:两极格局造成了冷战局面,相对于之前的二战而言,要和平许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和平。【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4(10分)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