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73199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将来健康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平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幼儿的要诀之一,就是“可以极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度的保护只会妨碍幼儿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并且关系到对幼儿信心,意志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把对“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培养幼儿生活自

2、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科学、有序、合理的生活卫生习惯既能保证幼儿健康、安全的生活,又能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后,幼儿就可以很好的计划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假如经常压制幼儿独立做事的愿望,他将来也许成为一个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无所作为的人;或是使幼儿情绪压抑,信心丧失,对周边的生活失去爱好。在带小班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上

3、厕所时,几个孩子站在那儿等着你去帮他们脱裤子;该吃饭时,又有几个孩子围在你的周边等着你去喂、去哄他们吃,自己不动手并且还哭鼻子;午睡时,孩子们眨着可爱的大眼睛等着你去帮她们脱鞋、脱衣服、盖被子;起床时,又得帮他们穿鞋系鞋带,叠被子,整理床铺,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只手来帮助他们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的太多太多。一、仔细分析班里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过度溺爱。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父母、爷爷奶奶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少需要他们为自己来做些什么,特别是爷爷奶奶,恨不得代替他们做一切事情,生怕累着

4、幼儿。对幼儿极度溺爱,幼儿在平常生活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事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们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想自己动手,导致现在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二)幼儿缺少反复练习的机会。由于家长时间的关系,着急上班或者嫌孩子动作太慢,往往代替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剥夺了他们锻炼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自己本该会做的事做不到、不会做。(三)教育观念的错误结识。家长们认为教育幼儿是幼儿园和老师的责任,把幼儿的一切事情都寄托在幼儿园和教师的身上;有得家长还认为幼儿还太小,能力太差,没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服务,还不到让幼儿动手的时候。(四)家长缺少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由于幼儿没有掌握

5、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当幼儿做事做不好时,父母没有给予对的的指导,而是采用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甚至还会打骂幼儿,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五)重智力的投资,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只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让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文化知识,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认为生活自理能力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没有结识到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幼儿一生带来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则是“凡是儿童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可以自己想的,让他们自己想”,从小给孩子一双机灵的手,是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丰富其词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

6、础和前提。二、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面,要寓教于游戏之中,纲要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重视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指导、教育。(1)进餐:在进餐时,假如幼儿拿勺子的姿势不对或者直接用手来抓着吃,教师要及时提醒,并交给其对的的方法,而不应当任其不管。由于幼儿的年龄特性,他们在吃饭时总喜欢东张西望,不能专心的进餐,这时教师应当小声提醒,而不应大声呵斥,给幼儿发明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也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化的形式,比如小朋友请客、比

7、赛等。比赛看哪个小朋友吃的最干净,并且没有洒到桌子上,并给予奖励和夸奖。教师要鼓励其独立进餐,起好示范作用,为他们树立楷模。(2)如厕:教师应当根据男女幼儿的生理特点交给幼儿对的的大小便姿势,而不应当把如厕训练的任务所有交给家长;当幼儿在上完厕所后不能整理好裤子和衣服,教师要耐心的指导,而不是代劳;提醒幼儿在上完厕所以后要洗手(3)午休:部分幼儿在午休的时候不能不久的入睡,可以让实在睡不着的幼儿和教师一起安静的看书或者画画,不打扰到其他的小朋友,起床后教师应当和幼儿一起整理被褥并交给他们叠被褥的方法。(4)盥洗:要教给幼儿对的的洗手方法,可以编成儿歌“卷起两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

8、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十个指头搓一搓。洗完手,先别走,对着水池甩甩手,拿下毛巾擦一擦,一点没湿小袖口”,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洗手方法。教师可以在盥洗室的上方为幼儿准备洗手流程图,起到环境暗示的作用,让幼儿了解对的的洗手方式,还要教给他们要懂得节约用水,张贴节约用水的卡通图,让幼儿养成洗手后拧紧水龙头的好习惯。(5)着装:教师应运用幼儿午睡的时间,教幼儿穿、脱衣服的技巧,而不是怕麻烦让幼儿穿衣入睡,也可以运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间,让幼儿练习穿、脱衣服,并整理, 好放在衣柜里,爱好是幼儿最佳的老师,也可以运用儿歌,郎朗上口的儿歌可以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掌握一些生

9、活自理能力的技巧。激发他们独立做事的爱好。例如教幼儿如何穿好衣服时,可以结合“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6)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加工区放置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瓶盖;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幼儿给娃娃洗脸、梳头、穿衣服、穿鞋等;开展一些竞赛类的游戏,如穿衣比赛、叠被子比赛等,通过竞赛的游戏形式来巩固幼儿的生活技能,培养其自立和竞赛精神。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中既掌握了一些穿衣、叠被子的生活技能,同时又学会了自己整理玩具等本领。并且,通过游戏的练习,孩子们也完毕了从游戏迁移到实际生活的过程,为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奠定了基础。(7)进行正面教育

10、,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运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快乐。再如,在语言、诗歌、故事等活动中,帮助幼儿充足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和教育。(二) 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1)家庭成员要学会给予幼儿适度的爱、教育的爱。让幼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事事包办、代替。平时也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来完毕一些事情,比如一些简朴的家务事等。这样即会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又可以使幼儿有自我肯定的意识,觉得自己在家里是有价值的,可认为家里

11、做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2)给幼儿提供反复练习、做自己事情的机会。家长要提供应幼儿做事和表现的实践机会。不要嫌幼儿麻烦,假如怕时间来不及,天天早上可以多给幼儿留出一些时间来自己穿衣服、洗漱,养成幼儿自理的习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幼儿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儿童自主欲也飞速提高,对周边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假如父母过度溺爱,对幼儿的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是孩子自主的欲望受到克制,将会对幼儿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学习自主性的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3)树立对的的教育观念幼儿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已经具有了适应生活的能力,我国教育学家卢勤说“爱孩子

12、最佳的方法是要学会使用孩子”,所以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让他们自己动手。(4)注重方法,逐步提出规定,从简到繁,从易到难。3岁的孩子可以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等;4岁孩子可以学习折叠被子、整理床铺以及自己照料生活;5、6岁的孩子规定穿脱衣服迅速、整齐,洗脸洗手要洗得很干净等,还要学会做一些简朴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浇花等。可认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能力的结识。幼儿没有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没有学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放好。所以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就要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的方

13、法。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悲观的制裁”当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做得好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对幼儿说一句“你真棒”,或者在胸前给他们贴一朵小红花等;即使做的不好、不对,家长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下次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好的,而不是指责和批评,应和幼儿一起找出局限性之处,并给予对的的指导,这样会让幼儿有自信,敢于尝试,是孩子信心十足的来完毕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5)家长要做好楷模示范。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幼儿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为幼儿树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楷模,之所以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是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比较差,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家庭环境,当然这

14、些家长也就忽视了孩子的卫生,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楷模,给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导致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我做起,起好楷模示范的作用,以自己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去感染幼儿。比如:在整理衣服时,家长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幼儿仔细观测,在观测的过程中让幼儿掌握技巧并乐意自己动手,让孩子学习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观测,学会了在观测中学习自理。(三) 家园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因此要做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的场合,这两方面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自理能力的养

15、成。家庭和幼儿应当遵循一致性的原则,步调一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宣传栏、校讯通等的形式来了解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幼儿家长多沟通、多交流,让幼儿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和教师达成共识,拟定幼儿在一定期间内的常规培养,方法统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此外,在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评选阳光宝贝”的活动,即比比哪个幼儿的进步大,有进步的孩子就可以获得一个阳光宝贝的小徽章。这样的做法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又对孩子的发展给了充足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幼儿的主体

16、,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只有家长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才干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只有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干更好地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但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也许一蹴而就,我们要多多的鼓励幼儿,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和教育,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少一些烦心和气馁,只有做到这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才干有机会获得成功。参考文献:【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23年9月出版【3】关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探索,冯蜀丽,2023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