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9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地区专家顾问团社会发展组根据年初确定的调研课题,对全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情况如下: 一、全地区文物基本情况 当前全地区的文物古迹情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哈密:白杨沟佛教遗址、焉不拉克古墓遗址;巴里坤大河唐城)、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哈密市:16处;巴里坤县:8处;伊吾县:4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哈密市:84处、巴里坤县:70处、伊吾县:9处)。 哈密回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 ),后经历代回王不断改建、扩建,清光绪
2、八年(1882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再次扩建、翻修,已成为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房屋800多间,规模宏大、工艺精细的古建筑群。后由于兵乱,此府毁于1931年农民暴动。近年来,在广东援疆干部大力支持下,哈密市人民政府于 正式开工重建了哈密回王府,现已初具规模。 白杨沟古佛教遗址虽然人为破坏严重,但仍保存了许多人文价值很高、极为珍贵的佛教遗物。部分残存的洞窟、壁画也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 近几年,自治区、全国乃至国际上许多考古专家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巴里坤县。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外考古专家前往该县的兰州湾子、石人子东黑沟遗址、大河唐城实地发掘考察,并有重大发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巴里坤定会爆出考古
3、方面的惊闻。 从调研情况看,哈密文物古迹的存量、价值和前景十分乐观。 二、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现状 (一)与全国相比,哈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启动较晚。1979年哈密地区组建文物管理所,隶属于地区文化局,主要负责哈密回王陵和盖斯墓的管理与收费。1988年成立地区博物馆与文管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7月,因工作需要,地区文管所与博物馆分设,文管所更名为地区文物局。 5月,哈密行署批准将地区文物局管理的哈密回王陵和盖斯墓两处文物保护单位移交哈密市管理。哈密市于 5月成立了文物局,隶属于市文体局,局长由文体局局长兼任,有专兼职工作人员5名,主要负责回王陵与盖斯墓管理及收费事宜。 巴里坤文物保护工作起
4、步较早,1984年在该县文化馆设置了文物保护机构,隶属于县文化局。1996年正式成立文物管理所,仍隶属于县文化局。 11月,县文物管理所独立设置。 11月更名为巴里坤县文物管理局,又成为属县文体局管辖的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副科级,核定编制7人,含领导职数1人。 伊吾县境内有淖毛湖哈尔桑古墓遗址和苇子峡古墓遗址两处,另有伊吾40天保卫战留有的胜利峰、烈士陵园、军功马3处。但伊吾县至今尚无文物管理机构,一些有关文物管理事务由县文化局负责。 (二) 5月,行署将回王陵与盖斯墓,包括新建的回王府建筑划归哈密市管理收费后,哈密地区文物局实际上已无具体管理业务,主要是宏观上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文件法规,做
5、好全地区文物管理、情况通报、信息收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以及参与东天山与伊州古文化研究院工作,至于哈密市境内的其它文物古迹的管理权限,暂无明确界定。 哈密市成立文物管理局后,主要业务负责回王陵、盖斯墓及新建回王府的管理与收费,其余工作暂未全面展开。 在地区两县一市中,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是巴里坤县。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县财政收入每年仅有 余万元,经济十分困难。可是,县委、县政府对县境内文物保护管理与建设十分重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文物保护专题会议。在县财政自给率不足10%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年增拨文物保护经费。截止当前,该县文物局(博物馆)已收藏、
6、收购文物285件。其中属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其余为三级文物。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同时在城乡道路建设、农业生产中涉及文物保护的问题都能及时通报,积极协调。经过争取改渠、改路、改线措施,奈锉;寐罚行;宋奈铩?0 ,自治区文物局下拨文物专项修复资金120万元,对地藏寺大殿、倒座观音阁进行修复。 ,县委、县政府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对地藏寺大殿内的十大阎君及四间文物展厅进行布展,同时对地藏寺戏台、房舍、仙姑庙金瓜吊桥进行修复。还利用自治区文物局下拨资金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河唐城进行了标准化围栏建设。 伊吾县在文物保护方面,重点对伊吾四十
7、天保卫战的名胜进行了保护。 ,在广东援疆干部大力支持下,以较高的标准改、扩建了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烈士陵园及陈列馆,现已向游客开放,并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已成为该县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基地。 从对哈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现状来看,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三、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 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有误区。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上,把文物古迹仅视为旅游资源,认为文物古迹保护与管理是为发展旅游服务。这种认识是不全面和追功逐利的。保护管理文物的目的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物古迹作为旅游资源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和向游客进行爱国主义
8、和优良传统教育,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当前文物管理的首要问题是“保护”、“抢救”,特别哈密地区首先是“抢救”、“保护”,其次才是“利用”。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固然能提升一个地方的人文旅游品位,但哈密当前尚未形成如此品位,因此第一位的是发掘、抢救和保护、整理。 2. 地区与县市文管部门的权利界定不明确,特别是地区文物管理局与哈密市文物管理局的权限划分,因回王陵、盖斯墓和回王府的管理权、收费权移交哈密市文物局后,地区文物局实际业务大为减少,经济收入也大大减少,经费来源也十分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关于各级政府文物保护权限:“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
9、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文物保护工作”。今后应按文物保护法,明确地区、市、县、文管部门的职责、权利。文物景点的门票收入应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工作。 3. 文物保护的经费不足。如哈密市、巴里坤县地域辽阔,文管人员没有钱、没有车,不能对境内文物保护点实施有效检查,致使地域内文物常有受损、被盗现象发生。 4. 文物管理人员素质更待提高。不论是地区还是县市的文物管理人员,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专业知识差的问题。个别工作人员属于照顾性根本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今后应从大中专文物保护专业和相关学科引进一些专业人才,重点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地区文管人员整体敬
10、业精神和专业水平。 5. 对汉文化、佛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中的文物价值认识上有差异。汉文化、佛教文化、穆斯林文化所遗留的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价值的差异,没有根本的区别,三种文化所遗留的文物古迹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不能厚此薄彼,而要齐抓共管、一视同仁、共同抢救、共同保护、共同发展。 (二)对策: 1. 合并地、市文物局。 5月,经行署批准将地区文物局直属的哈密回王陵、盖斯墓两处文物移交哈密市管理。哈密市也随即成立了文物局(与文体局合署办公),实践证明此举欠妥,一是两处文物历来由地区文物局管理,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资料积累,同时,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也只与地区文物局联系。二是市上
11、成立文物局,造成机构重叠,人力、物力分散与浪费。三是两处文物景点的门票收入未用于文物保护。 2. 要在全地区进行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提高全区各级各族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依法保护文物,依法管理文物,依法打击破坏、盗窃文物的不法行为,规范和完善全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地、市、县文物部门应与同级新闻宣传部门联系,编写一些有关文物保护资料,进行广泛宣传。使全民都有文物保护意识。 3. 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哈密地域辽阔,文物分布广泛,且盗窃文物现象日趋严重。政府每年应对文物保护增加投资,使她们工作有钱,外出有车。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保护这些精神财富,同样需要投
12、资。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第十条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挪用。”的规定。地区文物单位(包括回王陵、盖斯墓、回王府等)的门票收入应作为文物保护经费使用,同时每年地区财政也应有文物保护方面的预算和开支。 4. 要提高地区和县市土地、畜牧、草原、矿业、交通、建设等部门人员文物保护意识。在开荒、造林、修路、开矿、建房中要注意文物的发现、发掘、保护管理工作,发现文物或发现盗窃文物现象应及时与文物管理部门联系。文物部门也应主动与上述部门经常联系交流业务,互通信息。 5. 明确划分文物保护区域和责任,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6. 除了依法对破坏、盗窃文物的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予以严惩外,对保护文物有功人员应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