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67267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2分解.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第第4 4课课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七年级下科举制诞生的背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 选拔官员?选拔官员?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分封制,选士也依靠,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世袭制度。到了到了汉朝汉朝,采用的是,采用的是察举制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所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魏文帝时,陈群创立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魏

2、晋的九品中正制 人物评议标准有三:人物评议标准有三:家世家世道德道德才能才能。中正根据家世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品共分为九等,即。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上上中上中上下上下中上中上中中中中中下中下下下上上下中下中下下下下 。充当中正者几乎全部是门。充当中正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

3、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人法。设身处地思考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们同学是隋唐时期:如果我们同学是隋唐时期的读书人,有个梦想的读书人,有个梦想长大后当官或找长大后当官或找到一份另人羡慕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到一份另人羡慕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考试参加考试n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一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一种制度,即种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n谁最先用考试来选

4、拔官员?谁最先用考试来选拔官员?n与科举制有关的皇帝有哪四个?n分组预习,每组依次对应一个皇帝,找出每个皇帝对科举制的贡献分组预习分组预习分组预习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他是谁?他是谁?n思考:思考:n为什么隋炀帝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为什么隋炀帝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小结:小结:1 1、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 集权。集权。2 2、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有效地进行统治。孔颖达(574-648)唐经学家,隋大业(605-616)初,选

5、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进士及第进士及第科举制的完善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在唐朝科举制度完善过程、在唐朝科举制度完善过程中中,哪三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哪三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在完善科举制度中各、他们在完善科举制度中各做出了什么贡献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v扩充了国学的规模v应试者众多,录取率极底v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唐太宗现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关键人物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出现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

6、试出现在何时?在何时?武则天开创殿试创设武举应试者多至万人武状元苏乞儿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诗赋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唐玄宗形成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举人隋炀帝设进士科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录取严格、有状元称呼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考内容、八次殿试(生生员员,俗俗称称秀秀才才)童童试试(举举人人,第第一一名名称称“解解元元”)乡乡试试(贡贡士士,第第一一名名称称“会会元元”)会会试试(进进士士,第第一一名名称称“状状元元”)殿殿试试考考 试试 程程 序序考什么?考什么?(隋唐)进士科:(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

7、,唐玄宗增加诗赋。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唐朝)明经科:(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以儒家五经为主。明法科:明法科:以律令为主。以律令为主。明书科:明书科:以书法为主。以书法为主。武举科: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分科考试分科考试怎么考?怎么考?帖经: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类似今天填空填空类似今天类似今天简答简答类似今天类

8、似今天论述论述类似今天类似今天作文作文墨义: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经书原文回答策论: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他们都是进士及第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颜真卿颜真卿 欧阳修欧阳修 王安石王安石 司马光司马光 寇准寇准 汤显祖汤显祖 徐光启徐光启 纪晓岚纪晓岚 蔡元培蔡元培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

9、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根据资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陈子昂陈子昂王昌龄王昌龄 岑参岑参 韩韩 愈愈 王维王维苏轼苏轼苏辙苏辙柳公权柳公权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欧阳修欧阳修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

10、来了什么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唐太宗 材料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了做官的途径,此材料反映了此材料反映了科举制促进了科举制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发什么事业的发展?使社会上展?使社会上什

11、么风气盛行什么风气盛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李白李白杜甫杜甫白居易白居易促进文学艺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术的发展也促进唐朝诗歌的进唐朝诗歌的繁荣与发展。繁荣与发展。材料材料: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被四书五经、八股大

12、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被四书五经、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限制。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限制。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n三、科举制度的影响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改善了用人制度 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2、是推动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逐渐沦是推动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为封建

13、统治者的附庸。利弊 19051905年年9 9月月2 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科举 。延续。延续1300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袁世凯张之洞1.1.隋文帝时期:隋文帝时期: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分科考试选拔官员2.2.隋炀帝时期: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正式诞生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1.1.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扩充国学规模2.2.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时期:形成殿试形成殿试创设武举创设武举3.3.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

14、、科举制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1.1.改善用人制度改善用人制度2.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3.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一、隋朝科举制度的诞生课堂总结课堂总结n一、科举制度的诞生n二、科举制度的完善n三、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基础训练第四课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基础训练第四课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隋炀帝时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科举制被废除是在()A、宋朝末年、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明朝末年 D、清

15、朝末年、清朝末年DD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科举制度比较完善B4、判断题、判断题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地方政权通过推举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央(请判断并改正(请判断并改正)考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相同点:1.1.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2.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3.3.考试纪律严格。考试纪律严格。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缓和矛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盾,巩固其统治。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面发展。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偏重文科偏重文科不同点:不同点:考试的考试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科目设置科目设置当今学校考试当今学校考试隋唐科举考试隋唐科举考试项目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