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
2、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
3、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
4、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1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5、(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中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
6、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
7、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
8、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从实验结果可知,
9、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5)基因工
10、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参考答案16BDBCDD29(11分)(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10分)(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树突或胞体)31(10分)(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毛色正
11、常32(8分)(1)同一(2)群落(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39(15分)(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00.5mg/L(3)1(4)6BA40(15分)(1)平末端和黏性末端(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切割产生的相同(3)T4Ecoli(4)mRNA(或RNA)单链DNA(或cDNA或DNA)PCR(聚合酶链式反应)(5)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的衍生物(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以下几个答案可以作为评分细则的参考29(4)两空答案为: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考虑的说法:逐步减少直至不变种子
12、继续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缺少营养死亡30(3)最后一问,参考答案为细胞体也可考虑的争议:树突或胞体理由:从教材的说法,以及题目的坑爹选项来看,很容易填为树突或胞体31(1)最后一空参考答案为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也可考虑的说法:正常鼠为隐性纯合子,突变鼠为杂合子,后代隐性与显性性状比值为11理由:从答到隐性突变为显性杂合子,构成测交后代比例(11)即可32(3)最后一空雌鹿或雄鹿也可考虑的说法:食草动物或草原上不同形态的食草动物理由:题干中关于“鹿角效应”的表述就是用食草动物阐述的。40题的(2)参考答案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切割产生的相同也可考虑的说法:特异性的识别GAATTC,且在间切割磷酸二酯键理由:此答案也是对的,而且应当更加符合教材上关于限制酶的特性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