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621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含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浙江理综生物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

2、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

3、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二、简答题(共44分)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注: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

4、原型DCIP;plant植株。 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淀粉)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请回答:(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 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DCIP既可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 。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 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 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 ,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 ,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31(12分)为

5、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

6、验思路。 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甲的基因型是 。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 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 ,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

7、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 ,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 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2014浙江理综生物解析1.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答案】D【解析】被胞吞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故A错。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胞吐作用,B项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易化

8、扩散,C项错误。胞吐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融合,故D项正确。2. 下图表示施用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答案】C 【解析】左图表明外源IAA对主根伸长具有抑制效应(以IAA浓度为0作对照),中图表明,在外源IAA浓度大于0而小于约310-4时,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促进,而浓度大于310-4时,表现为抑制,所以A、B正确;可将中图横坐标小

9、于0的数据视为内源IAA的相对浓度,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可得出降低内源IAA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而根据右图可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降低根部内源IAA浓度,所以C错误;分析左图和中图,不难判断D项描述是正确的。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答案】B【解析】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其核型已发生改变,是异倍体核型;一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才为一个克隆;细胞癌变后仍保留遗传物质组成的完整性,仍有分化的潜能,所以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

10、可逆转为正常细胞,B正确;克隆最基本的要求是所建成的克隆必须来源于单个细胞,所以C错;未经克隆化培 养的细胞系可能由不同的细胞分裂形成,具有异质性,所以D错。4.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是平均值,实际种群数量是在这个平均值上下波动的,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11、,B正确;决定环境容纳量的是天敌、空间、食物等外源性因素;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不存在K值,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气温低、光照弱,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小,所以在冬季,植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错误。5. 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答案】C【解析】在各时间,3H-TdR均有

12、进入细胞核,但大量进入细胞核的是S期(DNA复制期),A项错误;细胞周期缩短主要体现在G1期和G2期缩短,而S期和M期变化不大。核糖体的增生表现在G1期,所以B项错;M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D项错误;组蛋白是染色质(染色体)的重要组分,它存在于细胞周期的各时间,故C项正确。6.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

13、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答案】A【解析】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突变前的除草剂敏感型大豆为显性杂合子(Aa),显性基因所在的染色片段缺失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得以表现(遗传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假显性”),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可逆,基因突变可逆,所以B、C均错;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对基因结构的影响小,有可能会使基因编码错误的肽链,但通常不会造成基因无法编码肽链,所以D错误。30. (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细胞分裂素浓度(gL-1)叶绿素含量(mg chlg FW-1)光合速率(mol CO2m-2s-1)

14、希尔反应活力(mol DCIPRedmgchl-1h-1)叶片含氮量(%)生物量(gplant-1)01.586.5213.551.8317.650.51.827.8225.661.9422.951.02.348.6432.261.9827.442.02.158.1527.541.9623.56注: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请回答:(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阶段的部分变

15、化。氧化剂DCIP既可利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得到。(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_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答案】(1)光反应 氢载体 氧气生成量 (2)叶片氮含量 (3)根尖 衰老 呼吸消耗量【解析】(1)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碳反应两阶段构成,根据题中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可知,该过程模拟的是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等,故希尔反应模拟的是光反应;DCIP是氧化剂,在希尔反

16、应中的作用与自然条件下光反应中的NADP+相似,因此可作为光反应模似实验中的氢载体(或氢受体、电子受体)。(2)碳反应中的酶均为蛋白质,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叶片含氮量增加,进而可使碳反应相关酶的数量增加。(3)幼苗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产生,而后运输到幼苗叶片中,发挥相应生理作用;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植物的衰老,提高光合速率,导致总初级生产量大于呼吸量,从而增加生物量。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

17、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答案】:(1) 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思路预测结果的原因分析结果是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否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故刺激与屈腿不会同时发生是电刺激

18、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否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测不到电位变化(2)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解析】(1)屈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在大脑,所以即使捣毁大脑,仍然可以发生屈反射;由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刺激和屈腿不能同时发生;腓肠肌为效应器,是可兴奋组织,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所以能引起肌肉收缩;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具有单向的特点,即只能由传出神经到腓肠肌而不能从腓肠肌到传出神经,所以神经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2)验证反射中枢存在的部位,应设计破坏脊髓的实验组。但需

19、要特别注意的是,本次操作只允许选择右后肢作为操作部位,因为左后肢已经在之前的实验操作中受到破坏。32. (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 甲的基因型是 。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 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

20、再生出 ,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 ,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 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答案】(1)AA 不完全显性(2)种皮浅色 P AaF1 U 雌配子雄配子AaAAA种皮白色Aa种皮浅色aAa种皮浅色aa种皮黑色 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 = 1:2:1(3)液体悬浮 细胞壁 (4)种皮浅色:种皮黑色 = 1:1 (5)基因文库 种

21、间(或远缘)【解析】:(1)由于甲与乙杂交后代均为浅色,说明甲与乙都是纯合子,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且Aa不完全显性,表现为浅色。(2) 遗传图解需要的要素包括:亲代表现型和基因型、配子类型、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比例。(3) 对愈伤组织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再由分散成的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这是植物克隆的一种技术途径。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之后的剩余部分,它只有再生新细胞壁之后才能恢复分裂能力。(4) 可采用逆推法。乙的基因型为aa,如果黑色基因在7号染色体上的话,缺失一条7号染色体的白色为A0(0表示因染色体缺失引起的A基因缺失),根据分离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为Aa(浅色)和a0(黑色),比例为1:1。(5) 在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已建立的基因文库从中获取。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有生殖隔离的亲本的基因可以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