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种记录总体( )A、只能有一种标志B、只能有一种指标C、可以有多种标志D、可以有多种指标2、调查某大学名学生学习状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名学生 B、 名学生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如下哪种调查汇报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规定在7月1日至7月10日所有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2、B、调查期限 C、原则时间 D、登记期限6、某持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规定计算该局职工平均工资,应当采用( )A、简朴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毕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到达水平 B、计划期末应到达水平 C、计划期中应到达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到达水平9、某地
3、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措施配合二次曲线,所根据样本资料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减少4%,实际执行成果减少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减少计划完毕程度算式为( )。A、 B、 C、
4、D、13、某企业汇报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减少了( )。A、18% B、2% C、20% D、18%14、在不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长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增长39.7% B、增长约3/5 C、减少约3/5 D、没有什么变化 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有( )。A、 B、 D、以上都不对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有(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2、从表式上看,登记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指标数值3、在相
5、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有( )。A构造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毕相对数4、下列记录指标属于总量指标是( )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C.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 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再减1E.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6、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两种产品产量变动状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8.6% , 这一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7、影响抽样误差原因有(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6、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 C、是反复抽样还是不反复抽样 D、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小 E、以上答案都对8、下列对说法有(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B、类型抽样只存在组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组内抽样误差。C、整群抽样只存在群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群内抽样误差。D、整群抽样只存在群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群间抽样误差。 E、类型抽样既存在组内抽样误差,又存在组间抽样误差。9、记录学基本概念中( )。A、标志是阐明总体单位特性概念 B、指标是阐明总体特性概念C、可变数量标志是变量 D、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E、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达10、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下面资料,属于记录指标
7、有( )。A、该市工业企业实际产值为110亿元 B、某企业为亏损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0万人 D、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0E、该市工业企业机器台数为7500台二、什么是指标?什么是标志?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络?P12-13指标,阐明总体综合数量特性。标志,阐明总体单位特性。区别:1、标志是阐明总体单位特性品质标志,文字。数量标志,数字,而指标是阐明总体特性。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达,而标志中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来表达。3、指标数量是通过一定汇总获得,而标志中数量标志不一定通过汇总,可以直接获得。4、标志一般不具有时间、地点等条件,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联络:1、有许多记录指标值是从标志
8、值汇总而来。2、两者存在着一定变换关系。三 份完整记录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记录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组织实行计划;6、选择调查措施。十三、什么是指标变动度?它们有什么样作用?P112指标变动度,它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异大小程度。作用:1、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根据。2、可用来反应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程度。十五、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区别:1、序时平均数是同一现象在不一样步期上发展水平平均,它是根据动态序列来计算;而一般平均数是
9、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平均,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2、序时平均数是对同一现象不一样步间上数值差异抽象化,而一般平均数是对同一时间总体某一标志值差异抽象化。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原因:1、全及总体指标变动程度。2、抽样单位数多少。3、抽样组织方式。五、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8分)1、某工厂工资水平和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工资级别工资水平(元)工人人数(人)基期汇报期基期汇报期一二三四3007109201330350780900143520030010080250277140118规定:计算全厂平均工资指数;用相对数和绝对数阐明平均工资变动中两个原因影
10、响,并阐明 它们之间关系;1、列表计算如下:工资级别工资水平(元)工人人数(人)工资总额(元)x0x1f0f1x0f0x1f1x0f1一二三四30071092013303507809001435200300100801502771401186000021300091064005250021606012600016933045000196670128800156940合计680685471400563890527410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可变构成指数)(3分)由于全厂平均工资上升而增长平均工资额=823.20693.24=129.96(元)全厂工资水平指数= (构造固定指数)(2分) 由于各级
11、别工资水平上升而增长平均工资额=823.20769.94=53.26(元)(1分)工人人数构造指数=(构造变动影响指数)(2分)由于工人人数构造变化而增长平均工资额=769.94693.24=76.70(元)(1分)2、一种电视节目主持人想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喜欢程度,他选用了500个观众作样本(反复抽样),成果发现喜欢该节目有175人。(1)试以95%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区间范围。(2)若该节目主持人但愿估计极限误差不超过5.5%,问有多大把握程度?概率度t概率F(t)1.960.952.580.992、(1),(2分),由于z=1.96, 抽样平均误差为(2分)抽样极限误差=0.
12、042(2分),经计算得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置信区间为30.8%,39.2%。(1分)(2) 若极限误差不超过5.5%,则z=,(2分)F(z)=0.99。(1分)(3) 3.某市某产品持续四年各季度出口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季 度 一二三四第一年次年第三年第四年16284550243715146714216851775105114规定计算该市该产品出口额季节指数(用同期平均法中直接平均法),并对其季节变动状况做简要分析。3.产品合格率区间估计某市某产品持续四年各季度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单位:万元第一年次年第三年第四年同季合计同季平均季节比率(%)一季二季三季
13、四季合计16.002.004.0051.0073.0028.004.306.7077.50116.5045.007.1014.20105.00171.3050.005.1016.80114.00185.90139.0018.5041.70347.50546.7034.754.62510.42586.875136.6834.16875101.7013.5430.51254.25400.00第一季度季节指数为11.70%(2分)第二季度季节指数为13.54%(2分)第三季度季节指数为30.51%(2分)第四季度季节指数为254.25%(2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市该产品出口额变动展现出比较明显季节
14、波动。在一年当中,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尤其是第四季度到达整年最高点,季节指数为25425,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出口淡季,第二季度是整年最低点,季节指数为1354。企业应根据该产品出口季节变动组织生产,尤其是要注意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出口准备好货源。(2分)4、甲乙两班同步参与记录学课程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原则差为9分;乙班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分)60如下60-7070-8080-9090-100合计学生人数(人)262512550规定:计算乙班学生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4、乙班平均成绩(2分)乙班成绩原则差=9.29。(1分)乙班成绩原则
15、差原则差系数为(2分)甲班成绩原则差原则差系数为(1分),由于0.12860.12,因此乙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一 选择(每题1分,合计30分)1.将某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样表达数据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2.为了理解我国钢铁行业景气状况,一般采用调查方式为(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经典调查3.在某校抽取300名同学以调查月平均生活费,如下调查方案中得到样本中不能对全校同学平均生活费进行估计是( )。 A.从全校同学名册中随机抽取300名同学,对抽取同学进行调查; B.从全校所有宿舍中随机抽取75个宿舍,并对
16、宿舍中所有4名同学进行调查; C.按月生活费将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根据每个档次人数进行样本分派; D.在学校体育馆和图书馆各随机拦访150名同学进行调查。4.在如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是( )。 A.GDP 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就业人口 D.投资总额5.对某省两个市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到甲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乙市为0元,原则差甲市为3600元,乙市为2500元,则两个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性( )。 A.甲市大 B.甲、乙市同样 C.乙市大 D.无法确定6.有关众数论述中,不对是( )。 A.在一种变量数列中,众数是唯一 (双众数!) B.在正偏分布中,众数不不小于均
17、值和中位数 C.对于定距、定类、定序尺度数据,一般都可以求众数 D.众数是出现概率最大变量值7.如下是一种收入调查数据形成分布数列,最终一组组中值可视为( )。收入(元)频数(人)如下10400040400060008060008000408000100002010000以上10合计200 A.11000 B.12500 C.14000 D.无法计算8.在第7题中,可以根据分布数列计算出收入众数是( )。 A.40 B.80 C.5000 D.52509.在下列调查方式中,不也许存在代表性误差是( )。 A.重点抽样 B.街头随访 C.普查 D.随机抽样10.在抽样调查中,想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
18、小1/4,样本量应当( )。 A.增长到16倍 B.增长3倍 C.增长7/4 增长7/9 11.某皮鞋厂12月份皮鞋产量季节比率为110%,阐明( )。 A.该厂生产处在旺季 B.该厂生产处在淡季 C.比11月增长了10% D.比11月份增长了110%12.算数平均数性质之一是算术平均数与各变量值离差之和( )。A.等于0 B.最小 C.不小于0 D.不不小于013.某企业多种产品产量指数是一种( )。A.数量指标总指数 B.质量指标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静态指数14.某批发商当销售量为500件时,销售成本为10000元,其中固定销售成本为元,则据此可计算出销售成本对销量线性回归方程为(
19、)。A.=+20x B.=+24x C. =+16x D. =+4x 15.假设为具有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月度时间序列,为此序列12期移动平均序列,则所具有成分为( )。A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无法确定16.总体均值区间估计中,影响置信区间宽窄原因不包括( )。A置信水平 B样本均值 C原则差 D样本容量n17.假设是从总体抽取样本,则如下记录量中最有效估计量是( )。A B C D 18.近期物价水平上涨,同样多货币本月只能购置上月商品量88%,则月环比价格指数为( )。A112% B113.64% C122.24% D116.68%19.某企业产品销售额存在明显季
20、节变动,第一至三季度季节比率依次为102%、48%和110%,由此可知,该企业一年中产品销售最旺季节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20.假设总体服从原则正态分布,抽取个样本,则如下记录量服从自由度为1分布是( )。A B C D 21.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其中参数已知,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样本,则如下说法中对是( )。A记录量服从自由度为分布;B记录量服从均值为0、原则差为正态分布;C记录量服从原则正态分布;D记录量服从自由度为分布。22.已知销售收入与流通费用率之间存在负有关关系,则分别以两者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是( )。A B C D 23.
21、 商店从某厂家选购一批货品,根据以往经验,该厂家产品质量优良,则商店为了防止买到劣质品而进行假设检查,则如下说法对是( )。 A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B.备择假设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C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D.该假设检查轻易犯第一类错误24.平滑系数越大( )。 A.对序列中随机波动剔除得越多 B.对历史信息反应越充足 C.初始值影响越突出 D.对近期数据越重视25.假设检查中,若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检查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如下说法中,对是( )。 A.抽样是不科学 B.检查结论是对 C.犯了第一类错误 D.犯了第二类错误26.如下记录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是( )。 A
22、.商品销售量 B.商品库存量 C.劳动生产率 D.工业总产量27.综合评价中加权指数法是( )。 A.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括正指标 B.指数值越大越好 C.指数值越小越好 D.应当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进行同向化28.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中,是指(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平均增长量 D.目前数量29.在方差分析中,组内离差平方和反应( )。 A.由试验原因变化引起观测值差异程度 B.由随机原因变化引起观测值差异程度 C.所有观测值差异程度 D.各组平均水平与所有观测值平均水平差异程度30.某企业下辖三个生产小组生产同一种产品,产品平均成本汇报期比基期下降了12%,已知各生产
23、小组由于技术革新企业平均成本下降了10%,则各生产小组产量构造变化使企业平均成本( )。 A.下降了2.22% B.下降了2% C.提高了2% D.提高了2.27%二、多选题(每题2分,合计10分)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调和平均法计算平均数有( )。A.已知各组计划完毕百分数和计划数,求平均计划完毕百分数B.已知各组计划完毕百分数和实际数,求平均计划完毕百分数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已知各商品价格个体指数和汇报期销售额,求价格总指数E.已知各商品销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求销量总指数2.下列应当用几何平均法计算有( )。A.生产同种商品三个车间平均合格率 B.
24、平均发展速度C.前后三道工序三个车间平均合格率 D.平均劳动生产率E.以复利支付信息年平均利率3. 假设以 表达样本,以表达样本观测值,总体参数均未知,则如下是记录量是( )A. B. C. D. E.4.对有关系数进行明显性检查,用表达总体简朴有关系数,若拒绝原假设,错误说法是( )。A.两变量间高度线性有关 B.两变量间不有关C.两变量间线性有关明显 D.两变量间正有关E.回归方程拟合效果非常好5.在假设检查中,犯一类错误概率和犯第二类错误概率关系是( )。A.只能直接控制,不能直接控制B.和绝对不能同步减小C.在其他条件不变状况下,增大,必然后减小D.在其他条件不变状况下,增大,必然后增
25、大E.增长样本容量可以同步减小和三、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与否,在分析阐明理由。每题4分,合计20分)1记录学研究数量性特点表目前它是一种纯数量研究。错误 在质规定下研究总体数量2. 既有某企业近来5年各月销售额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该企业销售额长期趋势时,平均项数应为5。错误 应当与周期长度一致!3 若要对某个正态总体方差进行左侧检查,假设值为100,则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分别为“ :”和“:”,且应采用F检查法。错误。原假设应当加一种等号。且不采用F检查,应采用 卡方 检查法。4. 对某年级学生记录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将学生成绩分为“50如下、5070、7085、85以上”四个组是不合理。对
26、。分组应当以60为最下限比很好。5. 用改善功能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计算综合评价总分大多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对。 加权算术和加权几何平均法都可以,但实际应用中,为了简朴直观,多采用加权算术。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对电子元器件寿命调查时,应当采用( )A.重点调查 B经典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2.某地区都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原则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差异( )A 都市大 B农村 C都市和农村同样 D两者不能比较3.为了便于记录处理,用“1”表达合格品,用“0”表达不合格品,这样数据是(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
27、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4.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本来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 )A 减少1/3 B 减少2/3 C 增长2倍 D 增长3倍5.下列有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说法对是( )A 众数、中位数轻易受到极端值影响B 平均数不轻易受到极端值影响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D 任何一种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某持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最终组组中值为( )A 540 B 510 C 580 D 520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是( )A 总体均值区间估计B 总体成数区
28、间估计C 总体方差区间估计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区间估计8.下列记录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是( )A 商品销售量B国内生产总值 (总指标,数量X质量)C商品库存量D人均月收入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假如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对应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A有关程度低B有关程度高C完全有关D完全不有关10同样多货币,汇报期只能购置基期商品量90%,则价格指数为( )A 110% B 111.11% C105% D120%11. (, )是来自总体简朴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记录量中,总体均值无偏估计量是( )A B C D12在其他条件不变状况下,置信度(1-)越大,则区间估计( )A
29、 抽样推断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可靠性越高D抽样推断极限误差越小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是( )A 简朴随机抽样 B 经典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14.下列说法对是( )A 每次抽样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错)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原则差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一样而变化随机变量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成果与真实数值之差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当置信度为95%时,该企业产品合格率( )A 在93.04%与96.96%之间 B 不小于96.96%C 不不小于93.04% D 在94%与96%之间16.在对总体
30、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影响估计质量原因不包括( )A 总体参数 B 置信度 C 样本容量 D 抽样平均误差17.设总体为正态分布,分布是总体均值与方差,其中总体方差已知,记(, ,)是来自总体简朴随机样本,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样本均值分布是( )A N B C t(24) D t(25)18. 假设检查中,假如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检查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犯了第二类错误C 检查结论是对 D 备则假设是对19.下列几种检查导P值中,拒绝原假设理由最充足是( )A 99% B 50% C 10% D 5%2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为15,对总体方差进
31、行假设检查,原假设,则检查记录量应为( )A B C D 21.检查多种正态总体均值与否相等时,应采用检查法是( )A Z检查法 B t检查法 C检查法 D F检查法2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b0,则x与y之间有关系数( )A r=0 B r=1 C 0r1 D -1r023.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a中,b是指( )A 现象每期发展速度为bB 现象每期增长量为b个单位C 现象每期增长速度为bD 现象每期数据为b个单位24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这种现象,求平均发展速度宜采用( )A 几何平均法B 水平法C 方程式法 A=BD 以上均可25.在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反应( )A 由试验原因变化引起观测值
32、差异程度B 由随机波动引起观测值差异程度C 所有观测值差异程度D 组间离差平方和26用原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第一步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A季节原因B 长期趋势C 循环变动D 不规则变动27.综合评价中加权指数法( )A 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括正指标B 指数越大越好C 指数越小越好D 应当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进行同向化28.当产品为1000时,生产成本为8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成本为15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回归直线方程是( )A B C D 29企业下属三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企业平均成本汇报期比基期下降10%,已知各企业成本减少使企业平均成本减少12%,则各
33、企业产量构造变化使企业平均成本( )A 提高2.23% B 减少2.23% C 提高12% D 减少12%30若随机变量XN(),ZN(0,1),则( )。A B C D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有( )A 已知各组计划完毕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毕百分数B已知各组计划完毕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毕百分数C 已知企业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 已知各商场各商品个体价格指数和各商品汇报期销售额,求该商场价格指数E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销售量指数2.对一元线性回归方
34、程,下列表述对是(ACE )A b表达自变量x每变动一种单位,因变量y平均变动b个单位B 该房产表达变量x与y之间存在函数关系C 该方程对应回归直线必通过()D用方程估计 与实际值y是一致E 该方程回归估计原则差越小,表达方程代表性越好3.设总体XN(), 其中均值,是来自X简朴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样本原则差记为S,下列体现式中,是记录量有( )A B C D E 4.当权数为时,( )A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数量指标变形B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数量指标变形C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质量指标变形D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质量指标变形E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5.在检查多种投资
35、措施与否会引起企业收益差异时( )A 由不一样投资措施引起收益差异是系统误差B 原假设是不一样投资措施下企业收益理论水平相等C 原假设是不一样投资措施下企业收益理论水平不相等D 可以用方差分析措施进行检查E 由投资措施不一样引起离差平方和反应了不一样投资措施下企业收益理论水平之间差异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所给出命题判断其正误,并简述理由)1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 错误2 .置信度()反应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概率为()。错误。只是反应()也许性下,总体参数会落在某个区间。3. 对于时间序列Y=TSCI,以季节周期长度L为移动平均项数作为移动平均
36、后得到新数列中只有长期趋势T。对。消除了不规则变动和季节趋势4. 在对总体均值作假设检查时,在5%明显性水平下,拒绝了H0 则可以认为对原假设进行检查P值不不小于5%。对。P明显性水平时,拒绝原假设5. 如下是根据航班正点率(%)与旅客投诉率(次/万名)建立回归方程= 6.020.07,其中回归系数表达旅客投诉率与航班正点率是低度有关。错误,只能表明是负有关,低度有关判断要看有关系数。记录中所说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确实定同质研究对象全体。 B随意想象研究对象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研究对象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研究对象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研究对象全体。2、从一种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原因
37、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照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个体不一样质 D、构成样本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3、概率P=1,则表达:B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B、某事件必然发生 C、某事件发生也许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也许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4、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过程,属于¬¬记录工作哪个基本环节:CA、记录设计 B、搜集资料 C、整顿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5、记录学上一般认为P不不小于等于多少事件,在一次观测中不会发生:B A、0.01 B、O.05 C、0.1 D、0.5 E、1.O6、抽样调查目是:EA、研究样本记录量 B、研究总体记录量 C
38、、研究经典案例 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7、抽签措施属于: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8、样本是总体中:DA、任意一部分 B、经典部分 C、故意义部分 D、有代表性部分 E、有价值部分 9、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成果如下:治疗成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类型是: D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10、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血压值,此资料属于:B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
39、资料二、数值变量资料记录描述11、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 12、变异指标如下,除了:EA、全距 B、原则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中位数 13、某数值变量资料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合适指标是:CA、X B、G C、M D、S E、CV14、各观测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原则差变化 B、均数变化,原则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变化 E、以上均不对1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 A、5 B、5.5 C、6 D、lO E、1216、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