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规划3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 制: 蒋高华审 核: 王正荣 系 部( 学院)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2月10日目 录一、 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3( 一) 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3( 二) 岗位人才需求分析4( 三) 专业建设基础4二、 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6( 一) 建设思路6( 二) 建设目标6( 三) 建设内容7三、 专业建设内容8( 一) 学生培养规模和专业方向设计8(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8( 三)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9( 四) ”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0( 五)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12( 六)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13四、 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13( 一) 组织保障13( 二) 制度保障14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16号)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的讲话等文件精神, 为更好地服务于云南省及其周边区域和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制定本建设规划。一、 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 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 云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化工行业描述有”在曲靖、 昭通、 保山等地进一步合理布局乙炔化工产业; 在滇西边境地区布局”三头在外、 封闭运行”的钢铁产业。石
3、油和化工产业。形成昆明石油化工及深加工、 磷化工、 盐化工和生物化工聚集区, 昭通煤化工、 生物化工聚集区, 曲靖煤化工聚集区, 红河煤化工、 生物化工聚集区, 玉溪磷化工、 生物化工聚集区, 楚雄生物化工聚集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化工行业及化工附属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已经具备很大的实力和规模。中国现在化工行业及附属产业40余个, 能生产产品50000种以上、 门类多样、 品种齐全,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石油炼制工业、 冶金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食品工业、 造纸工业等等。它们从石油、 煤、 天然气、 盐、 石灰石、 其它矿石和粮食、 木材、 水、 空气等基本的原料出发, 借助化学
4、过程或物理过程, 改变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状态, 使之成为多种价值较高的产品。( 二) 岗位人才需求分析随着云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 传统化工企业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装备水平的任务; 随着新建煤化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础。调研过程中发现, 化工企业对人才学历的需求呈现出”两头小、 中间大”态势, 对本科学历人才的需求占总体需求的13%, 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到57%, 高中学历的需求占到30%, 相形之下, 高学历明显”滞销”。对毕业生进入企业必经第一岗位一线操作工而言, 要求”本科及以上”1家, ”高职高专”
5、5家, ”中专学历”2家。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负责人也表示, 除个别研发类岗位和高级工程师外, 化工人才学历不需太高, 一般来说, 大专就可胜任, 对于一线操作工而言, 企业特别重视应化专业高职生。由此能够看出,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和强大的需求量正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改革的理念,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无疑将带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结合当前中国化工行业现状、 云南省化工企业实力情况以及我校地域位置可知, 一个合格的化工专业学生就业是非常乐观的。当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多种多样: 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等等。( 三) 专业
6、建设基础 1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学院始终坚持用能源精神育人,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和为曲靖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 确立了”立足能源, 突出煤炭, 面向工业和信息产业, 服务云南, 辐射西南, 为新型工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把学院建成能源、 信息化和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引领和带动行业、 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办学定位。2加强队伍建设, 师资结构更加优化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 学院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初步形成了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健全了专业带头人管
7、理办法、 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提升了师资队伍素质。3加强基础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功能更加齐全学院现有84个实训室, 24个校内实训基地和557个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拥有13个社会职业资格培训与技能鉴定资质, 建有云南省192鉴定中心, 可满足各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鉴定的需要。拥有千兆的校园网, 信息点遍布学院教学、 办公和生活区, 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管理科学化、 办公自动化和图书情报信息网络化奠定了基础。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采用基于校内”工学交替, 实景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实际的生产情景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 创立三位一体的技能培养
8、模式, 即单元化素质课程模块、 模拟情景化教学模块、 生产型顶岗实习模块。单元化素质课程模块: 将化工生产过程归结为11个素质课程单元操作,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组合训练。模拟情景化教学模块: 模拟化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情境模拟化和实训学生的角色模拟化, 主要利用实习过程、 化工单元仿真模拟装置进行化工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学习和训练。生产型顶岗实习模块: 经过轮岗进行生产性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学习化工生产工艺局部改造及设备操作优化技能, 学习企业文化, 熟悉企业工艺运作流程, 并以生产真实的产品作为实训的目标。5不断增强培训与科技服务能力, 社会影响更加突出学院大力开展岗位技术培训, 以来, 为煤炭
9、企业和社会年均培训近8000人次; 广泛开展校际交流合作, 学院先后同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在师资培养、 专业建设、 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交流, 进行教学资源共享的探索。6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二、 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 建设思路根据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遵循”开办专业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10、”的原则, 另外”专业建设不但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且要主动引导和创造需求”的建设思路, 将整体拓宽专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办学总数将达到2-3个。创立一个门类多样、 布局合理的化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专业布局覆盖云南、 贵州的化工行业; 以提高质量、 增强辐射能力为目标, 实施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打造一批与产业互动良好, 人才培养质量高、 模式成熟的特色专业。( 二) 建设目标建设一个达到省示范专业标准的专业, 扩大本系各专业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 专业整体建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整合优势、 突出重点。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 结合专业发展的基础, 重
11、点建设应用化工生产技术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行业优势的专业, 并以重点专业为龙头, 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 形成化工类特色专业群, 带动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 在专业设置如何体现和适应社会需求, 如何形成内部关联度大、 适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特色专业群, 如何培养素质优良的能工巧匠型大学生等高职院校关心的问题上进行探索, 为学院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三) 建设内容1.以就业为导向, 形成较为成熟的”工学交替、 实景育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区域内对应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人才培养效果好, 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建立一套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先导,
12、 体现相应岗位能力要求, 突出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 课程标准完善、 配套教材齐全的专业课程体系。2.以专业现有的特色和优势实训室为基础, 经过深化产学合作, 吸引行业和企业参与, 建设装备水平高, 能紧跟技术、 工艺发展前沿的, 集教学、 科研、 培训、 技能鉴定、 生产、 技术服务、 职业素质训导等功能技术中心和实训室。并使之成为既能为学生生产性实训和教师培训提供真实环境, 又能为区域内行业和企业的技术研发、 技术创新提供高端支持和服务, 能承担区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职能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3.该专业培养行业知名度高、 影响力大的1-2名”技术大师”或”教学名师”作为专业带头
13、人; 教师团队结构合理, 有骨干教师35名, 行业、 企业技术专家12名, ”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任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教师的50%以上, 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形成一整套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4.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核心,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初步建立分层次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既能为专业部门提供相关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和借鉴, 也能为各专业不同层次技术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平台。5.提升社会服务、 对口支援能力。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研发和中小企业技术支援中心, 再就业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中心; 积极承担区域内外
14、高职专业教师培训, 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开展对本地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服务。 6.经过重点专业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 辐射、 带动作用能力明显增强, 较全面地达到省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三、 专业建设内容( 一) 学生培养规模和专业方向设计各专业要为化工行业培养生产、 服务、 管理的一线合格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一大批思想觉悟高、 职业素质好、 社会责任感强的化工人才。坚持”双证书”制, 并将计算机、 外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毕业生”三证”获取率达90%以上, 部分专业毕业生获”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5、。毕业生就业率高、 ”岗位稳定率”高, 待遇较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分项满意。(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当前中国化工行业现状、 云南省化工企业实力情况以及我校地域位置可知, 一个合格的化工专业学生就业是非常乐观的。当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多种多样: 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等等。我们主要依据相关教育教学文件和行业发展规划( 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的讲话、 教高 16号) 来拟定本规划。2专业定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主要为面向化工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术应用型
16、人才, 经过对云南及周边省份化工企业调研能够将该专业岗位归纳为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71%)、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16%)、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9%)和其它人员(4%)等, 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化工行业核心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采用基于校内”工学交替, 实景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实际的生产情景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 创立三位一体的技能培养模式, 即单元化素质课程模块、 模拟情景化教学模块、 生产型顶岗实习模块。( 三)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工作过程建立的, 其开发思路是由职
17、业”工作过程”出发, 经过分析该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 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 再经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将其具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表述为: 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按照以上步骤, 经过调研,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 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71%)、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16%)、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9%)等主要3个岗位, 再总结出每一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对应的行动领域、 文化基础领域、 政治思想领域。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 而实训领域的实训项目按对应课程进
18、行, 最后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2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必须体现在课程上, 必须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 重点建设专业都要形成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 以产学结合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比重显著提高; 以模块式、 组合型、 进阶式、 项目引导式、 任务驱动式、 ”培训包”等课程形式开发课程, 形成与产学结合要求相适应的系列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 2) 按照学校”稳定一批、 优化一批、 探索一批”的课程建设思路, 分阶段、 有重点地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重点建设
19、12门体现专业核心岗位技能要求, 突出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 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形成能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省级精品课程达到2门。在此基础上, 形成一套指导性强的高职特色课程建设思路、 方案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 3) 以重点建设专业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为基础, 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 建成有行业企业参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大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全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终身学习搭建公共平台。重点研究和开发2个需求量大、 覆盖面广的重点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库。每个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都包括专业教学系统、 专业教育素材库、 自主学习型系统、 行业资源系统等模块
20、, 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模拟实验实训、 教学指导、 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资源的建设。( 4) 教材建设方面,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 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教材建设, 到 , 新出版、 修订再版2部省部级教材, 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教材体系。3教学管理改革继续完善分级管理、 绩效考核、 责权利统一的系改革, 增强系的办学活力和自主权。建立系在教学管理上的自我约束与学校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鼓励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积极探索产学结合、 工学交替等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实现途径, 增强办学活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
21、系, 形成新的质量文化。完善学校已经比较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 特别是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制订工学结合实施与管理办法, 完善顶岗实习、 校内实训、 毕业设计、 实践技能的课程学分置换等关键实践环节的标准和监管办法; 注重引进和吸收社会评价机构、 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与监控等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信息, 如在就业率考核方面, 增加专业对口率、 社会满意率等评价指标, 让市场成为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终”评判人”; 将学校内部的督导评价、 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由收集、 反馈信息转变为预防和改正问题, 形成新的质量文化。 ( 四) ”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专
22、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建成一支结构合理、 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有较强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任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引进和培养12名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2名专业骨干教师, 每年从企业聘请2-3名左右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建设专业的兼职教师。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表1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任教师配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第二资格证书主讲课程顶岗实践情况单位名称实践岗位顶岗内容1陈国兆男1961.10本科工学学士副教授考评员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化工仿真操作云维集团大为制焦有限公司技术员炼焦工艺2蔡 冰男1969
23、.07本科理学学士副教授考评员无机化学应用, 分析化学应用、 3赵 江男1969.07本科理学学士副教授考评员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化工分离技术4彭兴华男1967.08本科理学学士讲师考评员有机化学应用、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辽宁科技大学专业进修基础化工及前沿学习5蒋高华男1982.10研究生理学硕士助教考评员物理化学应用、 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南京扬子石化工艺操作员石油生产加工及其工艺6刘永泽男1986.03本科工学学士助教考评员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制图及CAD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表2 兼职教师配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称承担专业教学任务1陈贵先男本科云南省煤监站高级工程师、 书
24、记有机化工生产实训顶岗实习2刘炳琦男本科曲靖麒麟焦化二厂高级工程师、 厂长集成控制及其自动化实训3何燕飞男本科贵州金佳煤矿二采区工程师、 区长无机化工生产实训4唐富贵男本科曲靖永安制药厂高级工程师、 厂长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5刘继红男本科金佳煤矿选煤厂工程师、 厂长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6张云梅女博士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副院长顶岗实习7李志男本科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 系主任顶岗实习8吴汉福男硕士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顶岗实习( 五)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表3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序号实训名称装置单价(万)数量总价(万)备注1化工技术1吸收与解吸实验教学装置6
25、16 2套管换热器实验教学装装置5153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教学装置6164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教装置5155精馏塔实验教学装置5156洞道干燥实验教学装置5157转盘式萃取塔实验教学装置4148板框过滤实验教学装置4149化工技术2药物提取实验装置616 10反渗透膜分离实验装置51511乙苯脱氢与产物分离实验装置1011012液液传质实验装置71713气固反应动力学及扩散71714反应精馏实验装置61615变压吸附实验装置1311316化工技术3传热培训装置14114 17精馏培训装置1711718吸收与解吸培训装置1811819干燥培训装置1311320萃取培训装置14114总金额:170万2
26、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表4 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情况表培 养 能 力岗 位校外实训基地培养该岗位具备的基本技能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曲靖永安制药厂培养该岗位具备的基本技能化学分析及检验云南省煤监站培养该岗位具备的基本技能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曲靖麒麟焦化二厂( 六)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1重视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 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 ”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科研项目获得批准, 获得科研资金1万。2. 积极开展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在曲靖市内以”区校共建”模式建立了1个社区实践基地。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社区, 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及理论宣讲活动, 受
27、到媒体的广泛宣传,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四、 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1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下设2个教研室。教研室基本情况见表5: 表5 教研室基本情况一览表教研室名称主要承担课程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基础化学教研室基础化学及实验实训蔡冰、 赵江、 彭兴华陈贵先、 刘继红应用化工教研室化工原理、 石油化工等陈国兆、 蒋高华、 刘永泽唐富贵、 刘炳琦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成立了由学院煤化教研室骨干教师和校外一线化工行业的专家组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组 长: 蒋高华副组长: 陈贵先成 员: 张云梅、 唐富贵、 李志
28、、 吴汉福、 刘炳琦、 刘继红、 何燕飞( 校外) 蔡冰、 陈国兆、 赵江、 张远行、 白婕、 吴文丽、 刘永泽、 彭兴华、 郭光玲、 甘峰睿、 冷云东、 毕菊芬( 校内) ( 二) 制度保障1教学管理制度为了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与运行, 学校制订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专业导师工作实施细则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绩管理规定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管理规定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选课管理规定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规定2顶岗实训制度顶岗实训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校内教学组织而言, 更需规范和
29、管理。为此, 学校制订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规定, 使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有组织、 有计划、 有考核, 有落实, 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学校统一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 制订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细则, 包括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习管理规定、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集中实习管理规定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组织保障 学院组建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室”, 研究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审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对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进行协调、 监督、 检查和评估, 并由相关领导负责项目方案的具体落实, 制
30、定具体实施计划, 确保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 2) 制度保障 为确保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将经过每月自查、 专业指导委员会小组的中期检查、 督导室日常检查等, 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测和绩效考核。学院根据检查检测结果不断修订、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 形成动态调控机制。( 3) 师资队伍建设经过教师在职进修和参加工程实践等手段, 深度工学结合, 建成一支结构合理、 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有较高科技开发服务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双师型”的专任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技术专家、 工程技术人员、 技师等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形成由”双师型”专业带
31、头人、 骨干教师和行业、 企业知名专家、 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优质生产型教学团队。4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 主要结合企事业发展需要, 经过帮助企事业单位构建各级学习型组织等措施, 调动企事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培训、 技术革新、 企事业文化建设, 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事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 将企事业技术人员纳入专业师资建设范畴; 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教材、 学习包等, 为进一步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经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人: 蒋高华编制单位: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编制日期: 12月审核人: 王正荣目 录一、 专业名称与代码二、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分
32、析( 一) 人才需求分析( 二) 就业面向定位( 三) 职业岗位分析( 四) 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三、 招生对象四、 教育类型、 学制与学历五、 培养目标六、 人才培养规格及毕业要求七、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拓展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八、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九、 教学进度安排十、 教学保障条件( 一) 师资队伍( 二) 实践教学条件( 三) 机制制度保障十一、 其它说明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代码: 530201二、 专业分析( 一) 人才需求分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现象的不断加剧, 化工行业也有了质的飞跃。虽然中国的化工行业发展起步较晚, 可是发
33、展速度惊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化工领域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化工业龙头老大的状态, 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化工行业及化工附属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已经具备很大的实力和规模。中国现在化工行业及附属产业40余个, 能生产产品50000种以上、 门类多样、 品种齐全,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石油炼制工业、 冶金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食品工业、 造纸工业等等。它们从石油、 煤、 天然气、 盐、 石灰石、 其它矿石和粮食、 木材、 水、 空气等基本的原料出发, 借助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 改变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状态, 使之成为多种价值较高的产品
34、, 如化肥、 汽油、 润滑油、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塑料、 烧碱、 纯碱、 水泥、 玻璃、 钢、 铁、 铝、 纸浆等等。结合当前中国化工行业现状、 云南省化工企业实力情况以及我校地域位置可知, 一个合格的化工专业学生就业是非常乐观的。当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也多种多样: 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等等。我们主要依据相关教育教学文件和行业发展规划( 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的讲话、 教高 16号) 来拟定本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主要为面向化工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经过对云南及周边省
35、份化工企业调研能够将该专业岗位归纳为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71%)、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人员(16%)、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9%)和其它人员(4%)等, 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化工行业核心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就业面向定位专业成立之前, 我们主要对人才需求状况做了实际调研和预测, 完成了一份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在报告中我们对当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就业市场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得出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将会适应市场需求的结论。按照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该专业岗位职责, 根据岗位职责, 提出相应的素质、 知识和能力要求。经过和企业的广泛交流并采纳
36、了她们宝贵的建议, 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实用型人才; 以素质为本位, 优化教学体系; 以校企合作促发展, 拓宽培养途径”的专业定位。( 三) 职业岗位分析随着云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 传统化工企业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装备水平的任务; 随着新建煤化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础。调研过程中发现, 化工企业对人才学历的需求呈现出”两头小、 中间大”态势, 对本科学历人才的需求占总体需求的13%, 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到57%, 高中学历的需求占到30%, 相形之下, 高学历明显”滞销”。对毕业生进入企业必经第
37、一岗位一线操作工而言, 要求”本科及以上”1家, ”高职高专”5家, ”中专学历”2家。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负责人也表示, 除个别研发类岗位和高级工程师外, 化工人才学历不需太高, 一般来说, 大专就可胜任, 对于一线操作工而言, 企业特别重视应化专业高职生。由此能够看出,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和强大的需求量正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改革的理念,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无疑将带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统计表( 表2-1) 表2-1应用化工技术岗位群调研汇总表序号主要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主要职业能力1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 71%) 从事化工产品工艺生产
38、流程、 工艺原理, 按照企业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控制生产工艺中各指标参数, 是使产品的质量、 产量达到规定的要求1.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类设备的操作; 2.能够识别工艺图, 掌握生产工艺流程; 3.熟知生产工艺及运行参数的调试控制; 4.熟练掌握化工仪表操作控制、 DCS操作控制等自动化操作控制程序。2化学分析及检验技术人员( 16%) 从事原料、 生产过程及成品的分析检验工作1.熟悉常规化学分析; 2.能够熟练使用常见分析测试仪器; 3.能够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分析数据并给出结论。3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 9%) 从事化工企业的设备调试、 使用及日常维护工作1.熟悉常规压力容器及化
39、工设备管道和阀门的操作; 2.掌握化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进行常规的维护; 2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 表2-2) 表2-2 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对应表序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人员化学分析及检验技术人员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其它1读懂化工设备布置图, 能运用CAD及手工绘图2识读PI D化工工艺流程图、 化工设备装配图、 设备布置图、 管路布置图3进行化工单元设备及反应器的正常操作, 能有效地控制工艺条件4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化工生产系统的运行5正确选用化工厂常见设备、 电气及仪表6进行化工过程进行计算机集散控制操作7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调试8进行化工产品及原
40、料的分析检测和数据处理9能用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分析方法进行常见故障处理10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1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 能进行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12了解化工企业管理( 四) 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 云南、 贵州两省已拥有炼焦、 甲醇生产、 烯烃生产、 合成氨、 纯碱、 硫酸、 磷酸、 尿素、 磷酸二铵、 石油加工, 化学制药, 生物化工等多家化工企业, 7月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对云南、 贵州两省5家典型的化工企业进行了调研, 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 典型工作岗位的任务分析,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重新整合学习领域课程,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
41、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工学结合、 实境育人”全新的教学模式, 全面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见表2-3。表2-3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分析表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主要工作任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求阶次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岗位经过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 掌握本岗位应该具备的技能, 具有独立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从事化工产品工艺生产流程、 工艺原理, 按照企业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控制生产工艺中各指标参数, 是产品的质量、 产量达到规定的要求1.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类设备的操作; 2.能够识别工艺图, 掌握生产工艺流程; 3.熟知生产工艺及运
42、行参数的调试; 4.熟练掌握化工仪表操作、 DCS操作等自动化操作程序; 5.熟悉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和管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1.具有对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贯彻能力; 2.具有和她人沟通与合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划、 组织和协调能力; 4.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 求实创新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语与书面表示能力; 6.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行为示范能力; 7.具有服从领导意识和承受社会压力能力; 8.具有处理突发事故的决策能力。1.善于学习和应用新技术、 新知识和新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 2.善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 提高工作本事; 3.善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 提
43、高工作水平; 4.善于利用资料、 文献、 网络获取有效信息, 提高交流能力; 5.善于逻辑思维, 提高科学分析与判断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化学分析及检验岗位经过基础和综合学习领域的学习, 掌握本岗位应该具备的技能, 具有独立从事岗位工作能力从事原料、 生产过程及成品的分析检验工作1.熟悉常规化学分析; 2.能够熟练使用常见分析测试仪器; 3.具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和手段, 制定分析检验方案的能力; 4.具有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 对结果做出正确分析, 撰写规范的检验报告的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岗位经过基础和拓展学习领域的学习, 掌握本岗位应该具备的技能, 具有独立从事岗位
44、工作能力从事化工企业的设备调试、 使用及日常维护工作1.熟悉常规压力容器及化工设备管道和阀门的操作; 2.掌握化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进行常规的维护; 3.能够更换管道和设备的其它零件。三、 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 三校生或同等学历者。四、 教育类型、 学制与学历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 三年学历: 专科五、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化工能力为主线,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化工行业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具备必备的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胜任化工行业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 产品分析与检测、 仪表维修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六、 人才培养规格及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无机化工、 有机化工、 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企业中相应岗位从事化工工艺操作及控制技术、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 化工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等工作。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化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学习期间学生将经过基础化工知识能力的培养、 核心技能的基本训练, 具备本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