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28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文件海政发 38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 ) 的通知各镇( 乡) 政府、 街道( 地区) 办事处, 各委、 办、 局, 区属各单位: 经区领导研究同意, 现将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 ) 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组织实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主题词: 人才 规划 通知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7月20日印发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 ) 7月目 录前 言- 1 -第一部分 回顾与展望-
2、2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 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5 -一、 指导思想- 5 -二、 工作方针- 5 -三、 发展目标- 6 -第三部分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布局,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9 -一、 坚持创新驱动, 加速汇聚高端优秀人才- 9 -二、 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1 -第四部分 拓展人才聚集辐射空间, 构建一流创新创业平台- 13 -一、 构建产学研用智力转化平台- 13 -二、 构建专业组织交流服务平台- 14 -三、 构建人才社会事业发展平台- 15 -第五部分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6 -一、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16 -二
3、、 探索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17 -三、 规范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18 -四、 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19 -五、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20 -第六部分 引领人才特区创新发展, 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21 -一、 发挥核心区人才政策体系支撑作用- 21 -二、 形成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22 -三、 构建人才发展优先投入的保障体系- 23 -四、 完善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体系- 24 -第七部分 组织实施- 25 -前 言”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是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实施”人文北京、 科技北京、 绿色北京”发
4、展战略,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 也是海淀区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机遇期。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 充分发挥海淀区人才资源禀赋优势, 在更高层次上引领人才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创新人才发展高地, 根据中央和北京市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 、 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北京市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 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北京市海
5、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 ) ( 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作为我区”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期限为 至 。第一部分 回顾与展望”十一五”时期, 海淀区委、 区政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以创新、 服务、 发展为主题,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创新机制, 优化环境, 加大开发管理力度, 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增长, 高层次人才持续聚集, 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6、。-人才高端化优势更加明显。”十一五”期末, 区域内各类人才80万人, 拥有两院院士523人, 占全市的80%, 长江学者304人, 占全市的93%;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淀园从业人员达57.92万人, 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达5469人; 入选中央”千人计划”36人, 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66人; 区属人才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较”十五”期末提高了15.9%, 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较”十五”期末提高7.81%。-人才效益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 海淀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吸引、 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区域内专利申请量93665件, 其中
7、创造专利申请量65507件; 专利授权量43358件, 其中创造专利授权量20944件, 均占北京市的60%以上, 居北京市16区县之首; 技术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占北京市的66.7%, 全国的25%; 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占全国的48.8%; 产生了”龙芯”CPU芯片、 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 甲型H1N1疫苗、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等一大批原创性、 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 创制了”TD-SCDMA”、 ”闪联”等多项重要国际技术标准。-人才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立足海淀人才引进的良好工作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 以政府为主导, 开展核心区
8、人才引进先行先试工作, 探索建立以业绩、 能力、 贡献、 潜力为标准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 ”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170人; 实施海淀区”高级党政人才培训工程”、 ”一把手素质提升工程”, 全方位开展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 为企业举办海淀培训大讲堂, 培训各类人才1.7万人次; 开展”海淀区杰出人才贡献奖”、 ”海淀区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海淀区优秀青年人才”等评选表彰活动, 积极营造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人才发展平台更加优化。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制定海淀区支持自主创新核心区企业发展政策体系; 设立37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进站博士达110名; 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
9、, 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达到11家, 建设完成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技术中心; 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 高校产业研究院、 大学科技园、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力度, 累计孵化企业3759家。园区内3192家企业经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占全市60.2%, 居全国同级城区( 市) 之首。-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台海淀区高层次人才聚集服务实施办法( 试行) 等措施,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引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大厅、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驻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 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启用面积2万多平米, 集人才评价、 推荐、 配置、 流动、 服务为一体的中关村人才发展中
10、心; 实行一站式办公, 开通企业事务服务呼叫中心, 为区域企业、 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丰富人才服务方式和内容, 搭建立体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为53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服务。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 海淀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我区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层次、 创新型、 国际化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 高层次人才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企业发展方面效用仍需加强,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制约尚未完全消除, 引才育才等配套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人
11、才资源开发投入仍显不足, 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等。”十二五”时期是海淀区人才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发挥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优势, 大量聚集高层次优秀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 依靠人才智力优势,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不断形成新的科学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全区上下必须以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区、 人才优先的发展道路, 深化改革,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全力巩固和提升人才竞争优势, 抢占全球人才制高点, 努力开创开放大气、 兼容并蓄、 创新活跃、 人才辈出的发展新局面。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 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高
12、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和区域人才资源禀赋优势, 以事业发展平台为依托、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政策服务为保障, 全面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管理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打造世界创新人才发展高地, 为海淀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 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 工作方针人才优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充分
13、发挥党委统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 形成人才发展整体合力, 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优先做好人才资源开发、 结构优化、 投入保障和制度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健全完善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 开发、 使用、 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 战略性、 决定性作用。高端引领。按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要求, 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大力培养、 聚集各类优秀人才, 以人才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统筹推进。坚持高端发展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人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衔接, 区域
14、人才与区属人才相融合, 推进区域、 城乡、 产业、 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建设, 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三、 发展目标到 , 海淀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培养、 聚集一批世界一流、 产业急需、 全球竞合、 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 造就一支富于创新、 数量充分、 结构优化、 效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围绕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不断拓展人才事业平台,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世界创新人才发展高地初具规模, 为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人才高端集群优势更加凸显。区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
15、, 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7万人; 吸引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名、 重点领域紧缺人才1000名、 产业发展领军人才40名、 海外归国留学人才1 名; 由两院院士、 长江学者、 国家级及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聚集, 核心区人才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900人, 创造专利申请年均递增20%, 百万人年专利授权量达到5000件, 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技成果。人才贡献率达到55%, 人才效能更加显著, 在全市率先形成人才带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格局。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新增20家左右知名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 扩展和增设10
16、家左右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大力拓展人才聚集和辐射空间, 在人才高端要素聚集、 人才发展平台建设、 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人才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 形成具有海淀特色、 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专栏一: 海淀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队伍类型主要目标党政人才到 , 党政人才总量从严控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88%, 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0%。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 , 区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32万人, 区属国有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00人。专业技术人才到 , 区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 培养造就名师300人, 名校长10人; 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10人, 名老中医50
17、人, 学科骨干30人, 社区全科医疗骨干60人。社会工作人才到 , 社会工作人员超过6000人, 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少于1000人, 初、 中、 高级结构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到 , 区域总量达9万人, 高级工以上等级高技能人才占一线技能劳动力的比例达到31%。农村实用人才到 ,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400人左右, 重点挖掘和培养一批搞活农村经济的营销人才和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专栏二: 海淀区人才发展具体指标目标层指标层单位 人才集约(数量结构目标)人才资源总量万人79.8107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850900园区留学归国人才人54691 入选”千人计划”的人
18、数人36*100人才拓展( 投入目标) 职工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重%1.52研发费用占GDP比重%14.515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亿元11.5人才贡献( 产出目标) 年度专利授权数个13839* 0人才贡献率%4055人均GDP美元11916.2 0发展平台( 平台目标) 科技孵化器数量个3140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分站数量个3745世界500强企业( 含分支机构) 个3145”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数量个71*150注: 加*处为 数据; 加处: 尚未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的数据系指在人才培养、 人才吸引、 人才使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第三部分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布局,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核
19、心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 率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大量汇聚高端优秀人才, 努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 坚持创新驱动, 加速汇聚高端优秀人才( 一) 聚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活跃人才特区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 科技资源优势、 智力资源优势, 积极搭建、 拓展和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平台, 创新人才引进、 评价、 激励、 保障等机制。吸引和培养 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0-40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 3-4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 二) 打造产业发展领军人才积极适应核心区产业发展需要, 着眼于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大
20、力聚集领军人才与科技创新要素, 在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和优势领域, 从全球范围内引进领军人才, 大力培养重点产业优秀企业家。培育和聚集3-4名世界级产业领袖, 40名左右具有全球视野、 战略思维、 创新精神、 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和通晓国际规则的产业领军人才, 200名左右重点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家。( 三) 开发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紧密结合核心区”十二五”规划战略重点,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专业人才需求、 核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端人才需求, 聚集一批核心区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吸引和培养1000名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
21、 500名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100名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 四)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落实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要求, 完善海外人才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搭建国际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创新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支持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人选100名左右, 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人选300名左右, 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人选60名左右, 鼓励和吸引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来海淀创新创业。( 五) 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青年英才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 提升我区未来人才竞争力, 建立多层次、 分渠道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完
22、善青年英才培养、 使用工作机制。建立海淀区博士后( 青年英才) 创新实践基地, 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或聘用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英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加大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力度, 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 高素质、 有活力的后备人才队伍。二、 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 党政人才队伍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 以公务员队伍建设为重点,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 素质优良、 作风过硬、 勤政廉洁, 具有较高专业管理能力, 善于推动区域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队伍。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到 , 党政人才队伍中具
23、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88%, 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0%。( 二)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创新国有企业人才开发模式, 经过重大项目、 重点任务、 个性化培养等方式, 积极引进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健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 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 培养一批核心区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 资本运作、 科技管理、 项目管理、 高端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到 , 区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2万人, 区属国有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00人。( 三)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 集聚和培养一支数量充分、 结构
24、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统筹区域资源, 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平台、 机制, 巩固海淀教育人才优势, 提升卫生人才质量, 到 , 区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培养造就以特级教师、 市级学科带头人、 市级骨干教师为代表的名教师300名, 名校长10名, 医疗卫生临床首席专家、 学科带头人10名, 名老中医50名, 学科骨干30名, 社区全科医疗骨干60名。( 四) 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和培养模式, 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 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探索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多样化评价机制, 推动企业在技师和高级技师中培养、 选拔首席技师。到
25、, 区域高技能人才总量达9万人左右, 高级工以上等级高技能人才占一线技能劳动力的比例达到31%。( 五)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 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 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加强规范化管理, 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 专业化、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 , 社会工作人员超过6000人, 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少于1000人。( 六)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 加快农村人才结构调整,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 着力建设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到 ,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400人左右。第四部分 拓展人才聚集辐射空间, 构建一
26、流创新创业平台经过强化基础性、 前沿性和共性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提高整合创新资源能力, 加速一流创新人才要素聚集,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全面提升核心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一、 构建产学研用智力转化平台搭建创新要素聚集平台。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 重点实验室、 重点科研基地、 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落户海淀。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核心, 充分发挥北大、 清华、 中科院、 航天五院、 联想集团、 中钢集团等高校、 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作用, 集聚优秀人才, 推动知识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融合,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
27、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支持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共建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人才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完善孵化器、 加速器运行机制, 强化其创业孵化、 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职能, 建立从创业项目植入到转化发展的全过程服务体系, 为”海归”人才创业和推广新产品提供空间。统筹区域内创业服务中心、 创新工场等各类资源,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和运营, 提升孵化能力。拓展”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范围, 完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企业培育发展链条, 推动孵化成功企业实现产业化。搭建青年英才孵化平台, 新建8-10个博士后( 青年英才) 创新实践基地, 核心区博士后工作站动
28、态保持在45个左右。搭建创新成果转化专项平台。发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 大学科技园等产业技术转移平台的支撑作用, 鼓励高校、 科研机构带项目整体转化。整合区域院士、 专家资源, 建立两院院士及其项目团队与核心区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机制, 建成15-20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等载体,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间的协作, 形成支持产学研用合作及创新成果转化的无缝隙中介服务链条, 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尖端技术、 项目在核心区开展深化研究或成果转化。二、 构建专业组织交流服务平台打造高端人才中介服务平台。发挥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集聚作用, 吸引10家左右
29、高层次人才中介服务和培训机构落户海淀。健全高端人才中介服务链条, 培育具有品牌效应的高端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拓展国际人才业务, 在人才培训、 管理咨询等服务领域进行创新。推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 高校建立联动机制, 打造专业化、 信息化、 国际化的人才中介服务平台。搭建国际化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 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支持高层次人才参与前沿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世界五百强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 国际组织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海淀。依托区域内大型会展中心, 承办国际会议、 高层论坛、 国际赛事等大型活动, 搭建人才国际交流平台。开展核心区入选
30、中央”千人计划”、 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人员联谊活动, 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平台。建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以”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 推进股权交易中心、 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引进和聚集各类投资机构, 推动天使投资者、 股权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在核心区发展, 为科技金融人才提供平台。逐步完善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规律的投融资体系, 搭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支持科技金融创新, 满足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的需求。三、 构建人才社会事业发展平台提升教育、 卫生人才发展平台。实施”教育双名工程”, 加强
31、”优秀校长培养基地”、 ”名师工作站”建设, 发挥名校长、 名教师培养平台作用, 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力度。推进高中示范校、 优质初中校、 素质教育优质校建设, 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 聚集引进一批高层次优秀教育人才。实施”1151”卫生人才建设工程, 建设社区卫生人才培训基地, 形成覆盖全区、 学科齐全的社区卫生人才培训网络。推动区属医院与区域优势医疗资源对接, 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品牌科室, 提高卫生人才整体素质。打造文化人才事业发展平台。完善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委员会、 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工作机制, 建立海淀艺术家智库。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繁荣社区文化、 企业文化等, 促进区
32、域文化艺术人才集聚发展。发挥海淀区创意产业协会作用, 拓展政府、 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团体的沟通渠道。实施”香山学者计划”, 培养汇集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家、 艺术家等文化名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意工作室, 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参加国内外著名赛事节事, 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平台。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拓宽选聘渠道, 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落实北京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 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培育发展社会工作者行业管理组织, 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 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系。第五部分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改革创新人才
33、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核心区各类人才的培养开发、 评价发现、 选拔使用、 流动配置、 激励保障机制, 努力形成与核心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新格局。一、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政府、 企业、 学校、 科研和培训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合作, 依托博士后工作站、 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 校企定制化合作培养、 区域培训机构国际化合作、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方式, 大力开发培养人才。在区域内著名高校设立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人才到基地培训深造。加强与区域内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研发中心合作, 选送科技创新人才参与重大课题、 重点项目研发, 经过实践提升科技创新
34、创业人才能力。拓展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支持高校、 科研院所、 企业跨国跨地区开展学习交流和项目共建, 推动境内外人才联合培养。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探索建立高端领军人才常态化培养机制, 加强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 每年分行业组织20-40名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领导者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到境外学习培训, 拓宽视野。健全完善高层次外国专家联系制度, 有重点的选派优秀人才参与高端项目研发, 提升本土人才研发能力。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落实北京市”优秀企业家聚集培养工程”, 加速培育具有全球视野、 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产业领军人才。落实”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35、, 有计划地开展博士、 硕士学历学位教育, 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管理能力的党政人才队伍。成立”海淀区职业技能建设促进会”, 依托区域企业、 院校, 建立2-3个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推广高技能人才定制化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引导机构或协会开展培训, 扶持农民创业带头人。二、 探索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构建核心区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发挥中关村人才特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 紧密围绕核心区产业发展需要, 坚持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相结合, 建立健全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 政府引导、 社会组织公平参与, 以品德、 业绩、 能力、 贡献、 潜力等为导向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 完
36、善人才评价机制。推行人才实名推荐制度, 健全举才、 荐才的社会化机制。完善党政人才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 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 以品德、 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工作业绩、 工作能力考核。完善落实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 制定符合公务员管理特点的具体办法。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开展核心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和破格推荐试点工作, 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落实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 落实以任期目标为依据、 工作业
37、绩为核心的国企领导人考评办法。以市场评价和市场检验作为企业经理人的重要考核标准, 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三、 规范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开展核心区高层次人才选拔。探索高层次人才选拔模式, 积极推荐高层次优秀人才参与中央”千人计划”、 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评选。继续做好两院院士、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市级突贡专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市级人选的评选、 推荐工作。组织青年人才参加”雏鹰计划”、 ”翱翔计划”评选。完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公开、 平等、 竞争、 择优的方针, 树立坚定信念、 崇尚实干
38、、 注重基础、 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加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 差额考察等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注重从基层选拔党政人才, 形成来自基层的党政人才选拔培养链。加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 做好女干部、 少数民族干部、 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方式。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委任、 聘任、 选任等方式, 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竞聘上岗、 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市场配置、 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制度, 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 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四
39、、 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人才市场发展规律, 推进核心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交易媒介、 交易咨询、 供求趋势预测、 人才评估等职能, 健全人才供求、 竞争机制, 为人才有序流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 建立政府宏观调控、 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中介组织提供服务、 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面向海内外发布核心区人才引进需求信息和重大科技攻关专项、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产业化项目目录, 以项目引进带动人才引进, 以人才引进促进项目发展。建立直接引进机制, 对贡献突出、 确需破格引进的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层
40、次人才, 采取综合评价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引进。广泛开展与行业协会、 中介组织的合作, 鼓励整体引进具备高端研发、 产品试制、 产业化运作能力及先进技术、 管理、 营销水平的一体化高层次人才团队。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探索跨领域、 多渠道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积极创立具有发展活力的科研学术环境。畅通海外留学人才来海淀创业渠道, 在资金支持、 特优政策、 服务保障等方面优先支持。鼓励企业采取短期聘用、 技术入股、 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 与携带重要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创业团队开展合作, 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五、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人才激励长效机制。探索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
41、机制, 健全知识产权、 技术、 管理等作为资本参股和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 鼓励企业对优秀高层次人才实施期权、 股权奖励、 分红等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措施, 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落实国家、 北京市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人才激励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奖励力度。建立核心区人才工作奖励体系, 研究制定奖励标准、 办法等, 对获得国家、 省部级和区委区政府奖项的人才、 团队予以表彰奖励。加大对引才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工作者、 优秀人才工作平台、 优秀人才工作单位的奖励力度。继续开展”海淀区杰出人才贡献奖”等奖项的评选活动。完善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开辟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险办理绿色通道
42、, 为核心区高层次人才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用人单位采取企业年金、 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 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标准。积极落实北京市关于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障有关政策。第六部分 引领人才特区创新发展, 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发挥人才政策优势, 整合公共服务资源, 加大服务保障力度, 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 实现核心区人才资源辐射带动。一、 发挥核心区人才政策体系支撑作用用好中关村人才特区优势政策。认真落实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依托人才特区”特定区域、 特殊政策、 特殊机制、 特事特办”的政策优势, 加快引进站在国际科技与产业发展前沿的”海
43、归”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服务力度, 帮助入选中央”千人计划”、 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的中关村高层次人才获得人才特区的特殊政策支持, 促进核心区发展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高度聚集。完善核心区人才工作配套措施。根据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进程, 适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集成我区关于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的实施意见、 高层次人才聚集服务实施办法( 试行) 等系列政策, 制定有关实施细则, 不断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汇聚。按照”一企一策”扶持办法, 加速培育一批能够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 增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吸附效应。继续开展核心区人才工作先行先试。发挥区域人才资源优
44、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核心区人才政策试点工作, 探索创新人才引进使用、 培养扶持、 奖励激励等政策, 突破体制机制制约, 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固化先行先试成果。二、 形成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工程。健全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 筹建不少于5000套人才公共租赁住房, 其中, ”海淀高层次人才公寓”不少于1万平方米, 为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周转性住房。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入园保障制度, 在部分中小学设立国际班或国际部, 为高层次人才子女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个性化医疗服务模式, 协调区域高水平的公立医院, 开辟高层次人才优诊医疗绿色通道。提供各类
45、人才人事公共服务。拓展人事代理、 社会保险代理、 企业用工登记、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人事档案管理等公共服务内容, 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开展”海淀区高层次人才薪酬调查”、 ”中关村海淀园IT企业毕业生薪酬调查”、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 继续拓宽人才测评业务, 丰富人才测评模块, 全面支持大学生就业服务以及用人单位人才招聘。建立区域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整合区域现有信息、 政策发布平台, 完善人才供求信息登记、 统计、 发布等机制, 建立健全高端人才信息搜集存储机制, 分类设立高端人才动态信息库、 两院院士智库、 企业岗位分类信息库等数据库。不断扩大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影响力, 推进”中关
46、村人才网”、 ”海淀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网”等与国内政府网站、 行业协会网站、 公共社会服务网站以及国际国内重要人才网站的链接, 打造高端人才信息集散地。三、 构建人才发展优先投入的保障体系设立区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区财政预算中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和引才单位( 个人) 、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套服务。建立政府人才计划绩效目标, 加强财政人才投入的跟踪管理, 提高财政人才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发挥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优势, 争取国家和北京市人才财政、 税收、 金融等优惠政策在海淀先
47、行先试, 积极申请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开发和引智项目经费。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开发人才资源, 形成社会、 政府、 单位、 个人等组成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完善人才投入增长机制。健全财政人才投入增长机制, 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 确保”十二五”期间, 我区促进各类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不少于10亿元。建立财政专项经费用于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科研投入, 直接用于人才培养和激励经费比例。四、 完善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体系加强区域人才一体化协作。发挥项目、 产业的吸附效应, 促进中央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带动人才在海淀聚集。健全完善统筹区域发展联席会、 区政府专家顾问团等工作机制, 成立海淀区域人才合作组织, 不断提高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发展平台和品牌体系中海淀的比重。经过课题联合攻关、 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 实现和中央、 市属单位在人才资源上交流共享, 投资建设上合作共赢。加快城乡人才一体化进程。完善城乡人才交流机制, 实现人才优势互补, 促进城乡互动, 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保障体系衔接, 吸引支持更多的经营管理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