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55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有关规划精神,结合安徽工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可比价), 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达到53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
2、贡献率达63.5%。工业化率由 的34.3%提高到4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4.152.133.8。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汽车、优质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 轻工、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超千亿元产业已达6个;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国领先,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851.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12.7
3、%、294.7%。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7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20户,其中,进入当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超过10户。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5年累计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成果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均超过7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53家和23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40%和187.5%。新产品产值156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2倍。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 ,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006亿元,比上
4、年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57%。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4.2万户,私营企业达22.9万户。全省已形成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0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工业能耗显著下降。“十一五”以来,我省在煤矸石、磷石膏、煤层气、工业余热、高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较 累计下降40.7%,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超过80%。(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接转移的机遇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积极
5、面对各种挑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面临的机遇。(1)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整体趋好。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化,国际市场大融合、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为中国工业在全球范围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为我省工业经济参与国际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内需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并成为长期趋势,将为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继续扩张和
6、提升提供市场空间。同时,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3)我省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各地发展工业的意识越来越强,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政策措施越来越丰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水平得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这为我省工业继续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两大战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范围广、辐射区域宽,在基础设施
7、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孕育着无限商机,一系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先行先试,将促进我省核心增长极的培育。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丰富的基础能源、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大力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5)自主创新平台和政策机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平台核心,经过政策叠加的作用,将变科技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我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我省拓展创新空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持。2面临的挑战。(1)世界经济不确
8、定性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危机逐渐缓解,但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深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输入性通胀以及外汇储备使用等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大,复苏进程将比较曲折。(2)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十二五”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周边省市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布局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各省在产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进一步扩大工业总量的压力增大。(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5%,能耗占比高达
9、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煤、电、水泥、钢、铜等原材料产业依然是支撑我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4)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增强。当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省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依然艰巨。煤、电、油、运供应较为紧张,电煤协调任务较重。钢铁、有色行业所需原材料70%80%依靠进口,行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5)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紧迫性更加凸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各省都高度重视。我省新兴产业比重偏小, 全省新兴产业仅占工业总量的1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较
10、低, 全省新产品产值率仅为8.3%。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开展“12345”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活动。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重要平台,依托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符合省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逐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中小企业协调
11、发展,区域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开展“12345”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到 ,全省工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5年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以上,实施3大工程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发展4大区域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合肥经济圈、皖南皖西地区,培育5家以上超千亿元企业。推进五大攻坚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皖北工业加快发展。(二)发展目标。到 ,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工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力争达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2质量和效益明显改进。力争工业增
12、加值率达到3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力争达到45万元人,年均增长16%。3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形成2个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重要产业。4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培育成超千亿元企业,培育25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5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力争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个,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100家。6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
13、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力争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5万户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65%以上。整合提升10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4800亿元。8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主要产品能耗、物耗达到或小于国家限额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以上。(三)主要任务。1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能
14、力。研究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资源,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同国家科研院所的联系,推进企业与高校互建研发机构,组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风险共担机制,开展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推动院士科研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三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新兴产业的先导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为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
15、实施技术集成再创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实现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栏1:实现“安徽创造”跨越式发展1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区的先导示范作用和试点省的平台作用,加速提升我省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由“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的跨越。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支持合肥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高
16、地和新兴产业高地。支持合肥市和芜湖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园、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蚌埠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3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能力。支持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留学回国人员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中介机构。依托专业化检测、情报和研究机构,建立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等公共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在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新材
17、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着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安全生产等重点,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企业内涵式发展。经过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采用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把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管理创新等
18、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制造,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围绕全省10大重点行业发展,着力抓好5000项重点技改项目的实施,力争完成技改投资超过2万亿元。3着力加强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以提高工业能效为中心,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强企业用能管理,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完善工业产品节能标准标识和认证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抓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加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对煤系共伴生资源和传统大宗固体废物进
19、行深加工,推广尾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提高抽采利用率,推进煤层气勘探、抽采、利用产业化。推广应用废旧金属、废橡胶、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分选、加工的实用技术,建立回收、拆解、处理产业化基地。加快电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示范工程建设,探索生活垃圾和电子垃圾及工业危险废弃物等无害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夯实节水管理基础,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4着力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机遇,从企业、行业和区域
20、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在企业层面,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7个环节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在行业层面,以汽车、装备制造、纺织、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速两化融合,做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行业和产业竞争力。在区域层面,选择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市、县和产业集群专业镇,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市、县和专业镇工业和信息化水平。5着力实施品牌质量和标准化战略。大力实施我省自主品牌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经过研发核心
21、技术,推进自主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提高我省知名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品牌,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主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振兴战略,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建立质量信息采集渠道,分行业建立质量基础数据平台,推进产品和市场创新,拉动和提升消费。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产品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对标和达标活动,引导企业对标生产。6
22、着力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利用有限的资源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在投资、财政、土地、城建、环保、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千亿元、百亿元企业。积极推动汽车、煤电、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采用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融资上市等多种方式,使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进行资源和项目开发,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立足全球配置各类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文化全球化,延伸和优化产业链。7着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推动全民创
23、业,支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彻底清理、取消各种限制性、歧视性规定,确立各种所有制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资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诚实、守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
24、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总数达到40万户,增加值达1.6万亿,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缴纳税收占全省60%以上,吸纳城镇就业占全省75%以上。8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改造工艺和
25、装备,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行政执法,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性企业新建项目,坚持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平衡原则,坚持新增先进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严格环评、节能、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查审批,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淘汰落后补助政策,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专栏2: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电力行业:淘汰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凝汽火电机组。煤炭行业: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
26、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规模的矿井。钢铁行业: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建材行业: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及设备。轻工业: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淘汰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酒精生产工艺及年产3万吨以下的酒精生产企业(废糖蜜制
27、酒精除外);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味精生产装置;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柠檬酸生产装置;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纺织行业: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 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吨以下粘胶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法氨纶生产工艺、DMF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涤纶长丝锭轴长900毫米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间歇法聚酯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三、发展重点(一)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以国际、国内产业高端为标杆,依托现有基础,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优
28、质金属材料等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经过信息技术嫁接,关键功能件、关键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整机的大型化、智能化以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途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形成在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若干优势产业,培育若干优势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机床工具、农业机械等六大行业,做强做大工程机械、冶金装备、节能装备、化工及环保设备、煤机装备、船舶制造等六大基地。围绕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快煤炭、水泥、煤化工、冶金、环保等产业的重大成套装备研发制造。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大型数
29、控液压机和各类数控机床,提高机床数控化比重。尽快掌握和突破高速加工、精密加工、复合加工、智能化及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等关键技术。提高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刀具和模具等配套产品的制造水平,推进高档先进装备的自主化。力争机床设备数控化率达50%,主机配套率达35%以上。加快太阳能装备研发生产,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发展。积极发展特种功能船舶和船用动力设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制造业,建设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产业基地。重点研发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飞机修造、航空航天零部件等。“十二五”期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15项,完成技改投资5160亿元。专栏3:装备制造业六大基地到 ,六大基地实现工业
30、总产值2700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45%。1合蚌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依托安徽叉车集团、熔安重工、日立建机、安徽柳工、合肥水泥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工业搬运车辆、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道路机械、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械及大型水泥生产等成套设备,加大变速器、制动驱动桥、液压马达、液压泵、回转支承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2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以海螺川崎、芜湖金鼎、鑫龙电器、芜湖市金牛变压器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电站锅炉、节能型变压器等节能成套装备和产品。3蚌埠化工及环保设备制造基地。依托丰原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安徽意义环保、艾尼科环保、恒意环保科
31、技、安徽疏浚股份、蚌埠凯盛工程技术公司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等。4两淮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依托淮南凯盛重工、比塞洛斯机械、万泰电子,淮北矿业机电装备、淮北矿山机械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大功率采煤机、重型掘进机、薄煤层采煤机、连续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强力刨煤机、输送机、跳汰机、破碎强力分级机、重型脱介筛、大型浮选机、离心脱水机、矿用电子设备等。5芜湖船舶制造基地。围绕该基地,发展沿江船舶工业集聚区。依托芜湖新联造船、江东船厂、新远船业、东方造船、恒顺方舟、中耀美华、中润船舶、远东船舶以及合肥熔安、安庆中柴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滚装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散
32、货船、特种工程船舶、快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等配套产品。6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安徽工业大学、马钢设计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马钢重机公司、中冶华天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大型金属冶炼和热轧冷轧生产线成套设备、炼焦系统成套设备、高炉余热余压发电成套设备等。汽车工业。巩固和提高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及轻卡、商务车、改装车、专用车等我省自主品牌汽车优势,加快发展中高档乘用车及重型卡车。提升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电动车核心部件等)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积极推动企业间联合重组,重点支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着力形成进入
33、国家产业布局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同时培育68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努力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及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等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 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22项。到 ,自主研发乘用车产品达50个以上,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5%以上,中高档乘用车比重达到15%以上,中、重型卡车占载货车的比例达到20%以上,形成3万辆中、高档客车生产能力,形成20万辆改装汽车生产能力,省内关键零部件配套率达到70%以上。家电工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重点,引导家电行业向内涵型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
34、施名牌战略,推动组建安徽家电产业联盟,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家电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鼓励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支持家电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围绕压缩机、电机、模具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实现关键部件配套本地化和核心技术自主化。重点支持研发高附加值冰箱产品,开发环保和节能型空调产品,发展智能化、新水流洗衣机和实用经济型洗衣机。跟踪国内小家电产品发展趋势,发展厨房、医疗保健、办公、日用等小家电产品,注重经济、实用、安全,实现大众化、系列化、规模化和新型化。着力培育合肥、滁州、芜湖等家电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国内领先的信息家电研发、制造中心。到 ,主要家电产量力争达到1亿台
35、,实现由“家电大省”向“家电强省”跨越。优质金属材料工业。实现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布局合理、规模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发展之路。提升装备水平,采用世界先进的绿色钢铁冶炼工艺,扩大汽车、家电、车轮、造船、石油等产业用优质钢的比重,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优特钢比例达到70%以上。整合开发我省铁矿资源,建设铁矿资源和特种钢铁生产基地,建立上下游产业联盟。加强境外资源的合作开发,鼓励在境外发展钢铁冶炼及深加工。加快稀土在钢中的应用,积极开发新一代稀土钢系列产品、开发稀土合金镀层钢丝等产品。采用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工艺技术,形成120
36、万吨铜冶炼能力,发展高档铜材产品,形成铜线材、板材、带材、棒材、型材、箔材、管材、粉体材料等系列产品。建设世界级的铜开采、冶炼、加工、回收利用一体化基地。大力推进铝、铅、锌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铜、铅、铝等的再生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利用我省资源条件,加快发展钨、钼、钒、黄金、白银等稀贵金属产业。“十二五”期间钢铁产业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44项;有色金属产业完成技改投资51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51项。(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起点、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用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将技改投资向高效、低碳的项目和国家鼓
37、励的项目倾斜,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石化工业。以打造绿色化工为引领,大力培育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对过剩产品严格控制产能总量。推动高灰熔点煤种适用性技术攻关,实现煤化工项目的资源本地化、装备大型化、工艺节能化、控制自动化。按照“提升技术、集中园区、错位发展、延伸产业链”的原则,促进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的转变。科学、适度发展煤化工,以煤制烯烃类产品和精细化工为重点,加快建设淮南、淮北、阜亳、芜湖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发展宿州煤化工产业。积极培育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盐化工、橡胶加工、硫磷化工七大产业链,重点
38、开发苯乙烯、生物能源、医药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子午胎等产品。推动省石油化工集团高附加值农药原药和制剂产业化、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淮北煤化工、淮南甲醇制烯烃和煤制甲烷(天然气)、芜湖氯化高聚物及精细化工、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华谊集团煤化工、池州香隅化工园异氰酸酯/聚氨酯生产基地、蚌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合肥盐化工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55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41项。建材工业。坚持“控制总量、提升效益、改进生态”的原则。水泥行业要控制总量,提高单线产能,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全面推行余热发电,采用矿山先进开采工艺技术。重点支持发展日产5000吨以上干
39、法水泥项目,加快改造现有37条日产5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水泥制品业。鼓励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在销售半径合理、市场潜力大的省外进行生产布点。推广应用节能粉磨、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技术。大力发展超薄、超厚、超白等优质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等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做大非金属超细材料产业和化学建材产业。围绕复合多功能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依托皖北地区丰富的陶土资源,打造陶瓷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加快水泥、玻璃等建材成套装备和环保装备的研发制造。为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建材产品应向
40、“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启动建材加工制品业,重点发展建筑结构件、多功能建筑墙体和门窗、屋面系统、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等产品。“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8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14项。轻工业。一是提升品牌和附加值,加快烟酒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名优白酒产量有新的突破,达40万吨,培育35个中国名牌产品。二是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小麦、大米、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药材等九大精深加工产品链。三是发展高附加值的塑料制品。在塑料工程材料、精密包装材料和隔离膜材料等重点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
41、中部地区最大的聚丙烯薄膜、塑料管材和型材、塑料包装材料、汽车和家电配套材料生产基地。四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着力发展高档化妆品、电动自行车等日用产品。五是支持箱包皮具、羽毛(绒)制品业发展。围绕百丽鞋业(宿州)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配套皮革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中部鞋都”,力争形成千亿元制鞋产业基地。六是做精做优工艺美术及旅游产品,做大做强造纸、印刷、日化、文教体育用品、家具及竹藤棕草制品、玻璃和陶瓷制品及照明等产业。“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36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83项。纺织工业。以服装为龙头,推进纺织工业的改造升级。一是以“精细化”加快推动棉纺织行业产业升级。重
42、点提高精梳纱线、高支纱比重,同时积极发展色纺纱线、差别化纤维、高档纯棉及混纺面料,扩大紧密纺比重。二是以“品牌化”全力促进服装鞋帽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棉、毛、丝、麻、化纤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推广应用气流纺、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纺前染色等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建立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品牌推广中心,打破长期依赖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方式,围绕服装扩大面料生产,做大规模。三是以“特色化”积极培育产业用纺织品做大。着力发展工程用布、土工用布等产业用布,提升车用、医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制造水平。四是以“配套化”大力扶持家用纺织品成长。坚持高质量、功能性、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环保的发展方向,重点提高中高
43、档床上用品、手工艺制品和毛巾等产品的配套率。五是以安庆华茂纺织城为依托,打造千亿元纺织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2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9个。到 ,棉纺锭发展到550万锭,服装产量9亿件。煤炭工业。梯级开发煤炭资源,实施转型发展,走低碳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多层次能源输出体系,促进煤炭产业由粗放能源向洁净高效能源方向发展。进一步延伸煤电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产业链,提高精洗煤的比重,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煤炭资源勘探,构筑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体系。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优势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煤炭深度转化。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瓦
44、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施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工程,搞好煤泥、煤矸石、灰渣综合利用。经过联合改造与淘汰关闭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矿集中度。电力工业。大力促进坑口电站建设,提高煤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水平。除节能环保发电、城市垃圾处理发电、低温余压发电以及城市热电联产发电之外,在非煤产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火电厂,新建火电机组要同步安装脱硫等环保装置。加强老机组的关停、技改力度,逐步进行脱硫改造,鼓励建设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创造条件加快安徽核电建设,适时推广第三代核能技术应用。着力建立与全
45、省需求相适应的电力供应,开发应用智能电网新技术,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等环节的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三)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示范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争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率先发展,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同时经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到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扶持科大讯飞做大语音产业,进一步突破语音领域关键技术,努力建成国际一流
46、的语音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基地。重点发展行业应用和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及数字内容产业。加强汽车电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建设。鼓励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支持设备制造、设计、封装等环节加快发展。加快信息家电、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点发展数字视听及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促进家电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拓展延伸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特色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培育壮大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新兴领域。积极推进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特种显示器件产业化,加快LED外延片、芯片、封装、设备制造及照明、显示产品发展,促进太阳能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合肥、芜湖等
47、新型显示、光电产业基地。加大产业高端环节承接转移力度。积极承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集成电路制造、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海螺川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海螺建材设计院等龙头企业,采用余热余压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冶金尘泥与固废综合利用、高效电机、再制造等先进技术,围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等领域,大力发展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污水污泥处理等节能环保装备,积极发展资源利用和节能环保产品,建设芜湖、蚌埠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支持清洁生产工艺设计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物资回收、再制造产业,支持
48、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回收基地和再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充分利用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奇瑞汽车公司技术研发优势,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编制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瓶颈,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推进合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建设,将合肥、芜湖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破纤维素发酵转化、煤层气(瓦斯)采集及利用、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等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适时开展第三代核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煤层气、太阳能、风能
49、、地热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合肥、蚌埠、淮南、池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滁州市硅能产业基地及宿州生物质发电示范基地,加快合肥、芜湖光伏产业园建设。到 ,力争全省新能源使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以上。生物产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作物资源,推广园区化和集约化发展模式。依托丰原集团和皖北药业集团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省基因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支撑,研发生物催化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有效成份分离提取技术等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重点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生物香精香料等,建设蚌埠、合肥、芜湖、亳州、宿州生物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依托我省高等院校及中科院、中电集团等驻皖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采用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