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56628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6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holiday, pension and heal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 sports health, farming, rural bed and breakfasts in new formats. Three is the brand to create articles. XX agricultur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o full play, especially the exclusive advantages of climate, mountains and sea resources, to

2、 create a group of the city, the provinces called XX seafood, snack foods and safe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and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new industry guidance, support more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entrepreneurship, promoting large-scale projects such as bed and breakfasts, farm, seed breeding ba

3、se construction. Four is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the article. Deepen agricultural reform, focusing on supporting foster professional major, family farms, cooperatives, enterprises and other new subject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arge-scale, pro

4、fessional level. Advance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rural areas,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land rights,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rading center to guide land management to professional users, family farms, cooperatives, leading enterprises in circulation. Spare no effort

5、 to promote the provinces Trinity farmer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system reform of County building,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Trinity of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ing, creditFarmer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system, real organic aggregates up to all kinds of business entities, closel

6、y linked to the all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B) to make the countryside more beautiful.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owns and new countryside reactions toge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environment, create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pgrades, making

7、 rural areas more livable, suitable for industry, and travel. A focus on rur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s far as the rural, the most basic is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clean and orderly. Pollution to extensively mobilize the masses continue to carry water, clear rivers, down violations, treatment of

8、bleaching, such as waste reduction, flowering tree big six, vigorously carry out waste reduction, resource recovery, improve the cleaning mechanism, enhance the level of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 Second,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eautiful residential building. Adhere to the p

9、lanning ahead, because village system, combination class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demolition, alteration simultaneously policy,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five hundred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ctively promote beautiful house pilot expansion. Around 104 national road, Ling Road, longjindada

10、o, sea road, Ju XI Liao road to catch the five sides of the main roads in about 200 villages, beautiful countryside features boutique village created, good job o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rafting lines to create the beautiful rural scenery, bout

11、ique village breed characteristics. No matter which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

12、、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

13、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为三个紧密联系)(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

14、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1)实践特色(2)民族特色(3)时代特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1)该问题的重要性: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2)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u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u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u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15、利益u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u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u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u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任务、根本方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u 社

16、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u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该问题的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u 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u 提出了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重大论断坚持“三

17、代表重要思想”u 提出了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u 提出了党的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该问题的重要性: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2)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u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u 发展才是硬道理u 经济发展战略步骤-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u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

18、个根本方法。u 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决了发展的目的、理念、方式和动力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与重要意义v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v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

19、活的必由之路。v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v 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创举。v 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主要问题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20、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4)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

2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v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v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v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v 各项具体制度(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v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v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v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v 有利于

22、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v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u 重要结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应做到三个坚持l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l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l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v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v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3、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v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v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v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1.总体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2.具体来看:(从中国人民、国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几个方面来看)(1)中国人民的思想得以解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2)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

24、。(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得以转变,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提高,成为坚定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4)中国的经济体制得以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逐步建立,为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5)世界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的经验和道路受到更多关注,国际社会开展了关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2.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坚持以人

25、为本、服务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4.坚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四、本课程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八)当代中国与世界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1.主要目的u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u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u 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2.重要意义u 帮助大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6、。u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u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3.基本要求u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u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u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1.学习本课程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2.学习本课程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学习本课程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

27、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8、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三个没有变(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四)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思考题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一)经济和经济建设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

29、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30、。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分配制度。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1、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v 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v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v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v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v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v 西方经济

32、学的分析思路:v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v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v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v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v 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v 马克思主义的结论:v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

33、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v 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v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v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v

34、 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公有制的时代变化v 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v 变化的基本特征:(1)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2)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

35、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3)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v 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1)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2)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分析的基本结论: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

36、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

37、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2.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v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v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

38、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v 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公有制经济的性质。v 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不仅公有制经济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市场经济也要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一是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微观主体,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v 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活动。二是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39、靠谁来建设,这个建设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v 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v 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v 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v 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1.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

40、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4.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二)经济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1.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表现: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

41、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2.存在问题的原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3)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地问题。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

42、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具体情况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

43、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2012年改革的重点工作:(1)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

44、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2)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4)深化电力、成品油和水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5)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继续推进全民医

45、保,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深化文化和科技体制改革。(6)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全面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7)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8)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积极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

46、扩大。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2.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

47、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受到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