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育 综 合 知 识复习资料及复习方法说明 本资料是针对考试的内容(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法规 新课改 师德等等)整理收集的。 一、考试认识 竞争激烈的考试,并没有具体的考试范围和考试大纲,没有具体的指定教材。命题人员喜欢怎么出,就怎么出题,但是其中主要的内容虽然各地区考试的形式不同,但重点一般是相似或相近的!对于以后和教学相关、学生关系、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交往等于教育学 心理学结合的知识,应该都是考试的重点。各位需要好好的参考! 二、复习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可以说是“三无”考试,无指定教材、无考试范围、无考试提纲。那么复习方法,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都是困难、盲目、迷茫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
2、经过我们已经考过人员的总结,相对有效而可行的复习方式为:对内容简单了解后,对试题的攻克,进行多方面的试题训练,也就是说先多做试题,然后在试题中,碰到未知、不明确的通过资料进行补充、强化。原因在于:单一的看书,效率很低,也记不住。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通过试题的强化训练,在试题中你会发现,主要的内容,重要的,都会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这样对于提高效率是比较重要的! 按照时间关系,我们对整理的资料进行选择性的安排,仅供参考! 时间比较紧复习先后为: 1)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题库进行第一遍的阅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2)然后对教育学 心理学模拟真题10套+3套教育理论进行试题的训练
3、,这份内容比较多,需要好好查看。-“教育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10套外加3套教育理论试题”3)对于教育法规的,建议先看“中小学教师竞聘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复习材料”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议直接做做试题吧,理论看起来很费劲,用题目强化5)新课改,这部分有理论内容,也有试题,主要考虑到新课改比较流行,出题的教师会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希望结合教育学 心理学和新课改联系的内容,多看看。能多做点练习。一般来说教育学 心理学的内容比较多,教育法规,新课改,师德 等次之。需要侧重!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先浏览其他资料,然后按以上的顺序进行扩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背诵版)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4、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
5、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
6、度。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
7、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35、主张让儿童顺其
8、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曾为师”,“以吏为师”。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9、。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
10、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
11、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5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内发论的观点。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
12、心理的发展。)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文化、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7
13、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7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创造美。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
14、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88、联合
15、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94、作为权利主体,
16、学生所享有的佥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0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0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103、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
17、究型课程。10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0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10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10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11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11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11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
18、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113、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114、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的)。115、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116、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11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18、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11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2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孔子。1
19、21、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22、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赫尔巴特。12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1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12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12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12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12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20、。”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学)。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136、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137、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
21、、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140、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14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14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14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14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14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14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14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14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
22、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14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15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15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15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15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15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15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57、备
23、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15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15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161、综合课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162、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和笔试)两种。163、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164、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记分和评语)两种形式。16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16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16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
24、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16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高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169、外部分组包括(能力分组和兴趣分组)两种。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1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172、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1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1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17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1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17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181、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82、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183、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
26、继承性与世界性)等特点。184、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构成。18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过程。186、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87、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8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18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190、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19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19
27、2、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193、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194、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195、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表扬奖励、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能力构成。19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197、“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199、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两难问题)。200、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
28、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20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202、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20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班级。204、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205、在19世纪初期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英国。206、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支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平行管理。207、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
29、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目标管理。208、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20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2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21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21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213、在19世纪初斯,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14、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0、21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常规管理)。216、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21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民主管理)。218、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219、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
31、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32、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
33、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
34、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A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D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A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
35、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A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A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D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C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A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A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
36、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B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7.1)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 A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8.1)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
37、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
38、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43. 认
39、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
40、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
41、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
42、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
43、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13.1)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