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褒禅山记练习(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始舍于其址(山脚)其至又加(更加)少矣B褒之庐冢(坟墓)也 华山之阳(山的北面) C悲(感叹)夫古书之不存 非常之观(景象)D拥(拿着)火以入 火且(将要)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3分)()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
2、惑而无物以相之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距其院东五里5请将下面句中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2)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亦不能至也。6翻译下列句子。(6分)(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译文:_(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游 虞 山 记 张裕钊十八日,与黎莼斋游狼山,坐萃
3、景楼望虞山,乐之。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虞山尻尾东入常熟城。出城迤西绵二十里,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其最胜为拂水岩,巨石高数十尺,层积骈叠,若累芝菌,若重巨盘为台,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有二石中分,曰剑门,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踞岩俯视,平畴广衍数万顷,澄湖奔溪,纵横荡潏其间,绣画天施。南望毗陵、震泽,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镵云。雨气日光参错出诸峰上,水阴上薄,荡摩阖开,变灭无瞬息定。其外苍烟渺霭围缭,光色纯天,决眦穷睇,神与极驰!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钱牧斋之所尝居也。嗟夫!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岩阿为
4、维摩寺,经乱,泰半毁矣。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云海豁开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余指谓易州亦昔游其上也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寺僧具酒果笋而饷余两人。日将昃,循山北过安福寺,唐人常建诗所谓“破山寺”者也,幽邃,称建诗语。寺多木樨华,自寺以往,芳馥载涂。返自常熟北门,至言子、仲雍墓。其上为辛峰亭。日已夕,山径危仄不可上。期以翌日往。风雨,复不果。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吴门,行数十里,虞山犹蜿蜒在篷户,望之了然,令人欲返棹复至焉。(选自清文观止,有删改)注十八日:清光绪二年(1876)秋八月十八日。黎莼斋:与下文的“赵易州惠甫”均为作者的好友。擘(hu
5、 b):,破裂声;擘,分裂、分开。荡潏(y):动荡涌起。镵(chn)云:高插云霄。镵,刺。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晨及常熟及:至,到B水阴上薄,荡摩阖开 薄:稀薄C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载:充满D遂放舟趣吴门 趣:奔向,赴8下列各句中的“适”字,与文中“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的“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B始适还家门C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D适莽苍者9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虞山之美的一组是(3分)()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虞山尻尾东入常熟城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镵云幽邃,称建诗语A
6、 B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行程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全面铺叙的写作手法,将登山越岭所见的景物逐一展现于笔下,让人目不暇接,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B作者以简洁的文笔点出人文景观,如拂水山庄旧址、破山寺及言子、仲雍墓等,以反衬虞山之胜。C通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与喧嚣尘世相割裂的静态的自然,笼罩着一种淡雅的诗意,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人品和藏身山水、超然脱俗的理想。D文末表现自己游兴未尽的心理感受,同时与文首“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相照应,揭示此次虞山之游,是以“远望神往”为始,以“回望欲返”为结,首尾呼应而又浑然天成。11断句与翻译。
7、(10分)(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出 寺 西 行 少 折 逾 岭 而 北 云 海 豁 开 杳 若 天 外 而 狼 山 忽 焉 在 前 余 指 谓 易 州 亦 昔 游 其 上 也 又 西 下 为 三 峰 寺 所 在 室 宇 每 每 可 憩 息(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有二石中分,曰剑门,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译文:_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译文:_三、表达交流(12分)12填在横线处的几个句子合理的顺序应该是_。(只填序号)(6分)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华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华山为褒禅山。
8、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_。河上泛舟,洞洞相通。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满山林木葱茏,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 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西有鳌鱼岭。13阅读下面的文字,对画线句子作简要点评。(6分)有位部长,出身贫寒,学历不高,年轻时当过泥瓦匠。有记
9、者调侃他,故意问:“请问部长先生,做部长与做泥瓦匠,两者有什么共性?”部长意味深长地回答:“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而不头晕。”答:_答案解析1.解析:B项,阳:山的南面。答案:B2.解析:A项,“所以”表原因;B项,“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至于”是“到”的意思。答案:C3.解析:A项,“侧”是名词作状语,C项,“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答案:B4. 解析: B项,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其余作第三人称代词,它。 答案:B5. 答案:(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 答案:
10、(1)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2)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出来),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7. 解析:B项,薄,迫近,接近。“水阴上薄”意思是水汽逼近、蒸腾。答案:B8. 解析:A项,适合;B项,出嫁;C项,与例句相同,恰好,正巧;D项,到去。答案:C9. 解析:句写作者远望虞山,觉得那是一个好去处,这是交代游玩的缘由;句介绍虞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句写“破山寺”的景致美好,属于侧面表现虞山之美的。因此,含有的选项都不能选。都是直接表现虞山之美的。答案:C10. 解析:C项,游虞山记中作者表达的隐逸思想较为婉转,并非可以明显地看出。答案:C11. 答案:(1)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
11、云海豁开/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余指谓易州/亦昔游其上也/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2)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关键词:“诡异”“殆”“状”)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关键词:“以”“胜”“惘”)参考译文:清光绪二年(1876)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
12、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平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平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近,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
13、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近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数百年的树。寺里的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12.答案:13. 答案:含蓄幽默,一语双关,点出了两者的共性。泥瓦匠要站在高空工作,站在高处不头晕不恐高才能把活干好;做部长,身居高位,要高瞻远瞩,头脑冷静,才能把握时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