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考古学通论.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850707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X 页数:89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考古学通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国考古学通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中国考古学通论(上)中国考古学通论(上)中国考古学通论(上)主讲:文化遗产学院主讲:文化遗产学院陈洪海陈洪海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掌握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动态,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究动态,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二章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第四章第四章 夏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考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一、考古学的定义一、考古学的定义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三、考古分期三、考古分期 一、考古学的定义一、考古学的定义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考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考古”一词的来源:一词的来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考考古知今古知今”;北宋吕大临著考古图(;北宋吕大临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年)一书。“考古学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一词的来源:Archaeology:研究古代之学:研究古代之学-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考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所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料。这里所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坟墓、城堡等建筑等。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老牛坡遗址柱础石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1.1-1.遗物遗物 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依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遗物一般依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依器物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如依器物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依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器等;依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装饰品、艺术品等。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2 1-2 遗物遗物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2-1 2-1 遗迹遗迹 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具有不可移动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性的迹象。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商商武官村大墓武官村大墓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2-2 2-2 遗迹遗迹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灵灵宝西坡房址宝西坡房址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瑶瑶山祭坛墓地山祭坛墓地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3-1 3-1 遗址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古代遗址大部分是由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古代遗址大部分是由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墟。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3-2 3-2 遗址遗址元鲁王城遗址元鲁王城遗址陕西姜寨遗址复原模型美国约公元美国约公元10001000年前的印第安人村落遗址年前的印第安人村落遗址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4.4.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所谓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1.1.年代的基本概念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相对年代v是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是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亦即文亦即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和“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商代后期”。v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1.1.年代的基本概念年代的基本概念绝对年代绝对年代v是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是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v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2.分期方法分期方法二分法二分法二分法就是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2.分期方法分期方法三分法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 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的欧洲史前文化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2.2.分期方法分期方法六分法六分法在三分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 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基耶里克 青铜器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三、考古年代与分期三、考古年代与分期3.3.中国考古学分期中国考古学分期年代年代1644960581220-221-4754000B.P12000B.P200万年万年B.P中国考古分期中国考古分期三分法三分法二分法二分法宋元明考古宋元明考古铁器时代铁器时代历史时期历史时期隋唐五代考古隋唐五代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秦汉考古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史前时期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学研究方法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1.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地层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2.2.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新的在上老的在下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3.3.文化层学的划分文化层学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4.4.地层关系地层关系4-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压者。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4.4.地层关系地层关系4-2 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被打破者。一、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4.4.地层关系地层关系4-3 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1.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考古类型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蒙德留斯19031903年,瑞典的学者蒙特年,瑞典的学者蒙特柳斯(柳斯(Montelius,1843Montelius,184319211921)出版了)出版了东方和欧东方和欧洲古代文明诸时期洲古代文明诸时期一书,一书,并在第一章并在第一章方法论方法论中中专门总结了考古类型学的专门总结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及方法。原理及方法。2020世纪世纪3030年年代,蒙氏的方法论被介绍代,蒙氏的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到中国。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2.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v 一般进化的原理即人类文化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作为人工制品的各种器物也是不断演化的;v 相似性原理即依据器物或遗迹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分析、比较、研究。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3.器物类、型、式的划分 3-1 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v大类的划分: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可分为石器、陶器、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可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木器、骨器、铜器等;v亚类的划分:亚类的划分:每一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每一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等若干亚类。v次类的划分: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用再细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用再细分为若干次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为若干次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次类都由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每一次类都由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鬲、釜等。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鬲、釜等。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3-13-1器物的分类示意图铜器铜器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活用具武武器器炊器(鼎、釜、甗等)食器(簋、豆、匕 等)酒器(爵、尊、觚 等)大类 亚 类 次 类3.3.器物类型的划分器物类型的划分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3.3.器物类型的划分器物类型的划分 3-2 3-2 器物的分型 型是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形态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总的特征的概括。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3.3.器物类型的划分器物类型的划分 3-2 3-2 器物的分型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如型表示。如型鼎、型鼎等。鼎、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层次,型之下还可再分亚型,化层次,型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号用小写拉丁字母亚型号用小写拉丁字母a a、b b、c.c.表示。表示。如如AaAa型鼎、型鼎、AbAb型型鼎等。鼎等。盆形鼎(盆形鼎(A型)型)罐形鼎(罐形鼎(B型型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3.3.器物类型的划分器物类型的划分 3-3 3-3 器物的分式 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形,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形,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型器物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型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式别号用式别号用、表示。如表示。如式瓶、式瓶、式鼎等。式鼎等。二、考古类型学二、考古类型学4.4.器物组合与分期器物组合与分期研究研究 型式型式分期分期尖尖底底瓶瓶圜圜底底盆盆直直腹腹罐罐细细颈颈壶壶圈圈足足杯杯分期分期分段分段一期一期1段段2段段二期二期3段段4段段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区系类型论,即考古学文化区系类考古区系类型论,即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本时空框架体系。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区系类型论是是1981年年苏秉琦先生在苏秉琦先生在关于考古学文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化区系类型问题 (文物文物19811981年第年第5 5期期)一文中正式提出一文中正式提出的的 。其。其的基本概念有三个,即的基本概念有三个,即文化区(区)、文化系统(系)文化区(区)、文化系统(系)和文化类型(类型)。和文化类型(类型)。苏秉琦先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文化区,指的是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文化区,指的是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遗物的研究而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遗物的研究而确定的。确定的。1.1.文化区文化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1.1.文化区文化区文化区模式图文化区模式图文化中心典型文化因典型文化因素较为集中素较为集中的地方的地方边缘地区由中心到边区由中心到边区典型文化因素典型文化因素依次减少依次减少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指的是考古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指的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成。2.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2.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黄河下游文化区文化系统黄河下游文化区文化系统龙山文化(龙山文化(BP45004000)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BP60004500)北辛文化(北辛文化(BP70006000)后李文化(后李文化(BP80007000)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文化类型,指的是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文化类型,指的是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它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它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3.3.文化类型文化类型三、考古区系类型论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3.3.文化类型文化类型关中东部关中东部白家村类型渭水上游渭水上游大地湾类型汉水上游汉水上游李家村类型老官台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第一章 导论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二、勘测技术的应用二、勘测技术的应用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利比(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的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的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测年技术越来越多。展,应用于考古学上测年技术越来越多。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年代测定方法表年代测定方法表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断代技术断代技术样品物质样品物质测年范围测年范围放射性碳素(14)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万年以内古地磁粘土万年以上热释光(TL)陶器、火烧土100万年以内含氟量()骨、牙等数百万年以内钾-氩(K-Ar)火成岩10万年以上裂变径迹(FT)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树木年轮木万年以内氨基酸外消旋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黑曜岩水合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铀系碳酸岩、骨、牙、贝壳数千年至45万年二、二、勘测技术的应用勘测技术的应用空中摄影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由空中鸟瞰,视野广阔,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由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地物阴影,不同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地物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西夏王陵辽祖州城及金界沟大夏统万城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美国俄亥俄州大蛇形土墩美国俄亥俄州大蛇形土墩二、勘测技术的应用二、勘测技术的应用遥感勘测遥感勘测遥遥感感勘勘测测,是是空空中中摄摄影影勘勘查查技技术术的的扩扩展展。人人眼眼观观察察物物体体是是由由于于来来自自物物体体可可见见光光刺刺激激而而产产生生的的视视觉觉。而而遥遥感感设设备备取取自自目目标标的的信信息息,除除了了靠靠物物体体辐辐射射或或反反射射的的可可见见光光外外,还还靠靠微微波波、红红外外线线、紫紫外外线线、射射线线等等在在遥遥感感设设备备中中产产生生的的反反应应。不不同同物物体体具具有有不不同同的的波波谱谱特特征征,调调查查时时,使使用用能能接接受受多多个个波波段段地地面面目目标标信信息息的的多多光光谱谱遥遥感感设设备备,就就能能同同时时获获得得被被勘勘查查地地区区的的、突突出出显显示示不不同同目目标标的的多多幅幅图图像像或或信信息息。分分析析这这些些图图像像或或信信息,就可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息,就可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二、勘测技术的应用地下勘探地下勘探地地下下勘勘探探,是是采采用用地地球球物物理理勘勘探探技技术术,根根据据大大地地物物理理性性质质的的差差异异勘勘查查地地下下遗遗迹迹、遗遗物物的的方方法法。由由于于古古代代的的遗遗迹迹、遗遗物物同同周周围围土土壤壤的的电电阻阻率率不不同同,并并存存在在着着磁磁性性差差异异,可可用用地地电电阻阻率率计计(电电探探测测)和和磁磁性性测测量量仪仪器器(磁磁法法探探测测)或或地地震震雷雷达达等等进进行行探探测测,对对获获得得的的信信息息进进行行计计算算机机处处理理分分析析和和人人工工解解读读,从从而而对对地地下下的的遗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v陶陶器器、石石器器、金金属属、玻玻璃璃等等无无机机物物质质中中的的元元素素及及其其含含量量确确定定的的“射射线线荧荧光光分分析析”、“电电子子探探针针显显微微分分析析”、“发射光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等;v绘绘画画颜颜料料及及食食物物、油油膏膏、树树脂脂、粘粘剂剂等等有有机机物物化化合合物物鉴定的鉴定的“红外吸收谱分析红外吸收谱分析”;v确确定定陶陶器器中中的的矿矿物物成成份份及及推推定定其其烧烧制制温温度度的的“穆穆斯斯堡堡尔谱分析尔谱分析”和和“热分析热分析”等;等;v确定人骨中稳定同位素含量的确定人骨中稳定同位素含量的“同位素质谱分析同位素质谱分析”等。等。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上上述述分分析析鉴鉴定定,可可从从各各个个方方面面获获得得许许多多研研究究信信息息。如如通通过过金金属属制制品品的的金金相相分分析析可可判判断断古古代代的的金金属属制制造造工工艺艺;对对青青铜铜器器铅铅同同位位素素分分析析则则可可知知道道青青铜铜器器原原料料铅铅的的来来源源,从从而而解解释释古古代代的的贸贸易易及及文文化化传传播播等等问问题题;对对人人骨骨中中碳碳的的同同位位素素1313和和微微量量元元素素锶锶(SrSr)的的含含量量分分析析则可了解到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则可了解到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四、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近些些年年来来,计计算算机机技技术术也也开开始始应应用用于于考考古古学学研研究究。计计算算机机技技术术主主要要用用于于大大量量的的考考古古调调查查和和发发掘掘获获得得的的影影像像、图图表表、文文字字、数数据据等等资资料料的的贮贮存存、检检索索、流流通通和和各各种种研研究究信信息息的的分分析析、运运算算等等。由由于于计计算算机机的的应应用用,大大大大减减轻轻了了研研究究者者的的各各种种繁繁重重工工作作,加加快快考考古古研研究究的的进进程程。特特别别是是由由于于全全球球卫卫星星定定位位仪仪(GPS GPS)和和计计算算机机地地理理信信息息系系统统软软件件(GISGIS)的的配配合合使使用用,进进一一步步开开辟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了新的应用领域。第三节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导论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中国古代的金石学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金石金石”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时的曾巩的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时的曾巩的金石金石录录(其书不传)一书,(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的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清代的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金石之学”的名称。所谓的名称。所谓“金石学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的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或少量出土的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九鼎始,青铜器就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九鼎始,青铜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权的象征;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权的象征;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西周时,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西周时,“藏礼于器藏礼于器”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致致“礼崩乐坏礼崩乐坏”,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使传统的观,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使传统的观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1-1.1-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秦汉时期,先秦青铜器的出土,常被统治阶段看秦汉时期,先秦青铜器的出土,常被统治阶段看作是祥瑞之兆作是祥瑞之兆 。汉武帝时,曾因汉武帝时,曾因“得鼎汾水上得鼎汾水上”而改而改年号为元鼎(年号为元鼎(汉书汉书武帝纪武帝纪););汉人相信汉人相信“周鼎周鼎亡在泗水中亡在泗水中”的传说,故汉画像石中,常见的传说,故汉画像石中,常见“泗水捞泗水捞鼎鼎”图。由于统治阶级对古物的重视,导致学者士人图。由于统治阶级对古物的重视,导致学者士人好古之风日盛,研究古物之风也由此而起。好古之风日盛,研究古物之风也由此而起。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1.1-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东汉袁康在东汉袁康在越绝书宝剑篇越绝书宝剑篇中提出了古代兵中提出了古代兵器发展序列:器发展序列:轩辕神农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1.1-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西晋太康二年(西晋太康二年(281281),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和和穆天穆天子传子传等多种佚书;等多种佚书;北魏郦道元为注北魏郦道元为注水经水经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遗迹和遗物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时期的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时期的“石鼓石鼓”,学者学者和书家多有称述。和书家多有称述。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1.1-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1-2.1-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宋代金石学的创立 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北宋时期,社会渐趋安定,经济文化北宋时期,社会渐趋安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尚收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尚收藏古物,研究古物之风日盛,逐渐形成了藏古物,研究古物之风日盛,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一门学问 金石学金石学。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著名学者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著名学者欧阳修的欧阳修的集古录集古录,据作者自序,书成于嘉,据作者自序,书成于嘉祐祐八八年(年(10631063)。)。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是元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是元祐祐七年(七年(1092 1092)吕大)吕大临所撰的临所撰的考古图考古图,书中共收录了商周、秦汉时,书中共收录了商周、秦汉时期的铜、石、玉器期的铜、石、玉器224224件,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件,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注明收藏地和出土地,并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注明收藏地和出土地,并附考释。附考释。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2.1-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宋代金石学的创立 王黼王黼(f)编纂)编纂宣和博古图宣和博古图薛尚功的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赵明诚的赵明诚的金石录金石录王象之的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舆地碑记目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2.1-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宋代金石学的创立 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定定西清古鉴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宁寿鉴古。被俗。被俗称称“西清四鉴西清四鉴”,共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共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40004000余件。余件。刘鄂著录了中国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专著铁云藏龟(1903);孙诒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著作契文举例(1904)。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3.1-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王国维著作有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殷周制度考等;罗振玉著有流沙坠简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近代金石学家中之集大成者,被称为“罗王之学”。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3.1-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王国维罗振玉 有清一代有清一代金石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铜器、碑刻外,钱币、玺印、玉器、镜鉴、封泥、瓦当、兵符等也成为著录和研究的对象。据容媛所辑金石书录目统计,现存的金石著作中,北宋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间仅有67种,而乾隆以后的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又据统计,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有360人,而有清一代达1058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1-3.1-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从从1919世末期到世末期到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许多年代,许多外国学者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而进外国学者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而进入中国,进行探险和考古活动。入中国,进行探险和考古活动。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二、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2-12-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近代考古学的传入1893190718931907年间,瑞典地理学家年间,瑞典地理学家斯文斯文 赫定(赫定(Sevn HedinSevn Hedin)曾三)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物。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物。从从18951895年开始,日本学者鸟居龙年开始,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白鸟库吉、八木庄三郎等调查藏、白鸟库吉、八木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1902190719021907年,关野贞调查了山年,关野贞调查了山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1906191019061910年,足立喜六调查了年,足立喜六调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等。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等。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2-1.2-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斯文赫定鸟居龙藏外国学者在中国的考古活动 1900190019141914年,匈牙利年,匈牙利人斯坦因(人斯坦因(M.A.SteinM.A.Stein)和法)和法国人伯希和(国人伯希和(P.PelliotP.Pelliot)多)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进行调次进入新疆、甘肃等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了许多查和盗掘,不仅发现了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古物,而古城、采集了许多古物,而且从敦煌骗走了大量的古代且从敦煌骗走了大量的古代文书、经卷等珍贵文物文书、经卷等珍贵文物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2-1.2-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斯坦因伯希和外国人在中国盗窃文物活动外国人在中国盗窃文物活动王道士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敦煌的劫难敦煌的劫难 敦煌藏经洞斯垣因在藏经洞斯坦因运送掠夺文物 上上述述外外国国学学者者的的活活动动,都都是是在在帝帝国国主主义义势势力力的的保保护护和和支支持持下下、采采取取了了不不正正常常甚甚至至盗盗窃窃的的手手段段进进行行的的,造造成成了了许许多多珍珍贵贵文文物物的的流流失失,因因此此遭遭到到中中国国学学者者们们的的谴谴责责。但但另另一一方方面面,他他们们多多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专专业业知知识识,故故他他们们的的调调查查报报告告和和研研究究成成果果,不不仅仅对对研研究究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史史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参参考考价价值值,而而且且在在一一定定程程度度上上对对中中国国考考古古学学的的诞诞生生起起到了刺激作用。到了刺激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2-1.2-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外国学者在中国的发掘活动外国学者在中国的发掘活动19201920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年,法国学者桑志华(E.Licent E.Licent)在甘肃庆阳)在甘肃庆阳附近的黄土层中发现了件人工石制品。附近的黄土层中发现了件人工石制品。1921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年,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erssonJ.G.Andersson)和奥地)和奥地利古生物家斯丹期基(利古生物家斯丹期基(O.ZdanskyO.Zdansky),发掘北京周口店),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龙骨山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19211921年安特生发现并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年安特生发现并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并提出了并提出了“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的命名。19221922年,桑志华同法国学者德日进(年,桑志华同法国学者德日进(Teilhard de Teilhard de ChardinChardin)在萨拉乌苏河畔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在萨拉乌苏河畔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 “河河套人套人”化石。化石。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考古学简史 2-2.2-2.近代考古学的诞生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安特生 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1922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马衡为主任;马衡为主任;19261926年,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年,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的发掘;1928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内设考古学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