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艺节目策划案之新生代栏目策划案
1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综艺节目策划案之新生代栏目策划案
在”抄”一字真经流行, 选秀类节目完全炽热化: 超级女生、 我型我秀、 梦想中国……甚至连挑战主持人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投票拉锯战的今天。该如何另辟新路开发出一个受大众欢迎的综艺节目呢?
在我们的新综艺节目定位之前, 我们先分析一下现在的市场。
当你采访一些上班族, 年纪在28以上的观众, 她们最喜欢什么综艺节目, 她们会告诉你焦点访谈, 幸运52, 开心辞典, 但她们更多的选择是新闻。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观众, 你让她们答出脑里马上想到的综艺节目, 她们会说: 情书、 康熙来了、 动物世界、 我猜、 超女、 挑战主持人拉, 其实她们看的范围比较广, 无所谓特定的喜欢。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再往下, 开始关注初高中学生时, 她们会一脸神往地告诉你, 超女! 我型我秀! 梦想中国! 快乐大本营! ……
综艺节目个例分析:
一、 情书。从bt 下载情况就知道这个韩国综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在此, 我想就一个普通观众的感受来谈谈我对情书的看法。
大学的时候, 总会有比高中多更多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影视综艺。一般好看的节目只要一个人或者一个宿舍认同了, 就会流传开了。互相在网上传递, 或者用bt 从网上下载。情书就是别人介绍我看的综艺节目。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几乎把所有的情书都下来看完了。呵呵, 当然也没有完全看完, 我最喜欢的是情书的第一季。到了第二季的改版女主角增多, 再到后期没有了申大妈参加节目, 我也感觉像网上有人形容的那样”像上厕所没有厕纸一样”, 特别郁闷。现在情书已经第三季了, 虽然策划方努力再改版, 申大妈也回来了。但我已经不会再穷追不舍, 因为最经典的第一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情书第一季从第一期就邀请了神话组合去参加, 明星的魅力加上搞笑主持人姜东虎、 申正焕、 千明轩的能力让整个情书的气氛好看好玩又融洽。当时是实行”众星捧月”制。安排九个男艺人担任追求者, 再邀请一个当红女明星成为这九个人追逐的公主。
我十分佩服这个节目策划人。她把节目游戏环节安排得太贴题了, 而且也留有了让艺人能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空间。
情书做为一档爱情配对类综艺节目, 在女杰等其它节目的存在下, 并不显得主题新颖。但在第一季中, 她只安排了一个当红女艺人的参与, 让节目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就十分成功, 让情书有了爱情的味道。
每个女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梦, 一个成为爱情公主的梦。在梦里, 她很美丽, 有很多的追逐者, 这些追逐者很优秀, 却只倾心于她一个人。她们使出各种本事来吸引她的主义, 希望来获取她的芳心。因为由此至终她都是她们眼里最美丽最倾心的公主, 因此她们就算遭到了拒绝也不会放弃, 会越挫越勇。但当所有的过程都已经过去的时候, 她已经选出了属于她的小王子, 其它落选的追求者又会绅士般地祝福她。——从此大家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呵呵。
而在游戏环节的安排上, 又把追求者的魅力完全展现了出来。
绅士去迎接来从南瓜车上走下的美人儿。看到美丽的公主, 她们心动, 叫她小宝贝, 亲爱的, 甚至孩子她妈( 爆笑ing~) , 为了她眼神的停留, 她们个个都变身成眩舞王子, 然后向她献上美丽的鲜花……
再后面的游戏互动环节不是每期都相同的, 但都十分搞笑、 有看头。不得不说的是集中营的故事。
公主经过第一轮的筛选选出了两个和她约会的人后, 剩下的爱情勇士心酸又不泄气地高喊着: 爱情会回来的! 被姜东虎踢进了冰冷残酷的爱情集中营来磨练成为一个越挫越勇的男子汉。
集中营环节几乎是那个号称韩国颧骨最好肩膀最窄的男子——申大妈的个人展场。
在这里, 申大妈的搞笑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长相并不”偶像”但智慧是神赐予的男人还有着广阔的心胸和孩子般爱闹的脾性。
集中营的惩罚是残酷的。申大妈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她32岁的体力以及还是白皙的皮肤, 让做为观众的我们暴笑到肚子痛。
情书所有的游戏环节都安排得很成功。在这里所有的明星都还原成一起长大的邻家大男孩。她们没有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烦恼, 一起追求心中美丽的公主, 一起欢快地嬉戏。她们玩的所有游戏我都觉得是她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游戏模式的变形。因此已经长大的她们, 开始在浑浊的社会中追逐属于她们的名利的她们在这里却是毫无负担的
男孩子之间的情素、 友情。我们女的未必都懂, 但我们总高兴能看到她们孩子般放肆、 纯净、 透明到底的笑脸。
可能上面的点评已经把我”申迷”的身份完全暴露出来: ) , 我承认, 但这同时也说明了做一档综艺节目, 主持人的魅力该有多大。主持人控制了整档综艺节目的气氛, 她的个性也定位了综艺节目的特点。做综艺节目, 只能是做一个大致的策划, 剩下的一些细节, 就要看主持人的急智了。而这些细节, 牵引着观众的总体感受。
主持人的魅力掩盖一切的综艺节目是康熙来了里的那个率性女人——徐熙娣。宁财神就说过, 像康熙来了这样的综艺节目完全靠主持人的魅力, 大陆做不起来。
我们真的做不起来么?
完全是康熙来了抄袭版的娜可不一样在湖南台与观众见面大受欢迎后, 我们应该怎么审视当今的综艺节目呢? 如果只是一味地抄, 像湖南台一样抄了台湾香港抄美国韩国, 也能大受新生代的欢迎, 在全国掀起热潮, 让严肃如央视的老大哥也按耐不住要改风格抢观众眼球。但中国综艺节目什么时候才能走向国际。让韩国她们也抄抄我们, 追追中国星呢?
综艺节目的开发, 针对人群不同, 定位就不同。全国人民口味不同, 综艺节目肯定是多样化呈现的, 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什么样的节目一定会大受欢迎。但我们只要有能钓住部分人胃口的噱头, 印上时代特征, 就会有了成功的希望。
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关键字除了一个种植灵魂的主持人还有什么?
*主题策划合理*定位准确*属于自己的独有特色魅力*配合的嘉宾*有时代特点*感动*知识性*有看头*娱乐感强*明星参与……
如果要节目还能更商业化一点, 有短信收入和更多的赞助商
那关键字就要增加*观众参与*揉和观众心中的梦*亲切平民化又能给平凡人梦想实现的希望*塑造出能让全民动员的号召性人物……
那现在我们策划一档新的综艺节目, 一定要抽取一些上面的关键字, 创新之外应用一些综艺节目成功的因素来减低风险性。
以前见很多综艺节目都是照抄成功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但我始终认同一句话: 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就像韩国情书里的游戏环节, 之因此一推出就能让观众接受并爱看, 除了有一帮能快速上手把这些游戏玩会的智慧男孩以外, 我觉得还可能因为这些游戏都是韩国的男孩子小时候自发玩的游戏的变形, 因此让人有亲切感, 容易让观众接受。
因此说, 照抄抄得了噱头和新鲜感, 抄不到神韵。
我们的综艺节目要成功, 就一定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创新, 还要不落俗套地加一句”走中国特色综艺主义路线”。
好了,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我们的新综艺吧。
在整体策划上, 我首先选择的切入点是当代大学生。
她们有思想, 爱搞怪, 喜欢新事物, 敢于尝试……
她们是新生儿, 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 父母以她们为生活重心, 在孩子离家在外求学以后, 她们渴望多了解她们的生活, 知道她们接触的事物, 迫切希望拉进父辈和子辈之间的距离。
她们是初高生等小孩眼里的榜样, 这些小孩会在她们身上寻找她们未来的影子。
她们是青春的代表, 有一切踏入社会的人不断舍弃的纯真、 锐气、 朝气……
她们是网络的新宠儿, 不自觉地在现实社会以外的虚拟的世界里游弋, 而这个虚拟世界以后将会成为媒体的主平台。她们有太多的理由成为新综艺节目的主角。
新生代综艺节目是完全让网民”当家做主”, 顺应民意的一档综艺节目。
现在一些连续剧已经采用边写边拍的模式, 剧情的延伸采取了网民的意见来编写。我想综艺节目也能以这样的模式来迎合大众口味。
@已经成为新生一代的印记。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化, 电脑渗透了各个领域。电视已经渗入到了网络, 而网络思想、 语言已经成为了时代特征。
现在, 一些传统综艺节目已经跟不上了新生儿的思想。鲁豫有约是著名的访谈类节目。但在采访”网络红人”那期, 让我看到了两个时代的分水岭。
”网络红人”的采访对象是后舍男生和非常真人。这些采访对象都是大学生, 她们搞怪, 真实, 敢于寻求不同的方式展现自我。虽然陈鲁豫一头干练的短发, 但她问题的不到位让我觉得她的思想与接触的事物已经与新生一代脱节了。
做为新生代的一员, 我们渴望关注的目光, 我们要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我们要与思想一致的人对话。
新生代综艺节目具体方案:
节目的名字就决定了这档综艺节目的多样性。它每期的主题都能够不同, 由网上、 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主题。但”好玩、 时尚、 代言新生代思想”是它的特色。
比如说现在汉服又重新流行, 我们能够安排一期节目为汉服秀。由汉服的爱好者穿着她们设计的服装来讲述她们的故事, 策划模拟穿越失控的游戏环节……
又比如说香港翡翠台的美女厨房这档综艺节目大受欢迎, 我们能够来一期是”我的厨房我做主”的创新菜式厨艺比赛。这些菜式能够像小燕子的”狗血喷头”一样有着奇怪的名字, 菜式可能是一些户外爱好者一次肚子饿极后的大杂烩……
又又比如在网上闹得热热闹闹的对立追星族, ”黎姿派”和”佘诗曼派”。我们能够开一个明星辩论会……
再比如我们能够访谈新职者: 漫画同人志、 网络歌手、 彩铃编写者……
还比如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 我们能够邀请大四生, 学校老师来谈一下院校、 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建议一下高中毕业者应该怎么样选院校选专业……
反正我们的主题都是新的, 是潮流的, 是最新流行的事物或者最热门的事情。我们希望展现自己, 也希望辈看了会更了解我们, 和我们有共同话题。
除了每期的主题是由网上、 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以外, 还有主持人, 是我们的主持人。主持人方面实行”1+1”模式。
其中的”1”能够是当红明星, 著名主持人, 也能够上往期主持得好的主持人。而这些主持人能主持得几期就看网民对她的支持声高不高, 会不会让她下台。
还有一个”1”是根据每期的主题不同由网民自我申请, 最后由短信平台票数统计来决定的主持人。比如主题是汉服兴起的一期节目, 就要有一个熟悉汉服装, 汉服装爱好者的主持人。只要你认为你自己够资格, 你就能够在网络上申请成为这期的主持人( 节目主题一般预先在网上告示) 你能够用文字、 图片、 音乐、 或者FLASH等等方式来说明你要申请成为主持人的理由, 然后由投票和节目总策划方来决定。
由于”1+1”其中一个”1”是能把握大局的比较老练的主持人, 另一个”1”位置永远空缺, 能够让每一位不是明星的你来填补。
那这个综艺节目就能成功进行商业转型。
短信平台已经是电视台赢利的重要渠道。但并不一定每个节目都要成为超女一样的选秀节目。因为无论赛制有多长, 总有比赛结束的一天。短信平台又得另劈新路。
那新生代主持人”1+1”的模式就给节目组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短信收入平台。明星梦的更平民化会让很多人跃跃欲试, ”平民明星”总有亲友团, 崇拜者来帮她拉票。
节目与网络的严密结合也能够促进网站的盈利。
网络电视已经逐渐成气候, 网络电影也已经产生, 相信不久, 网络电视就不只是转播电视节目或者是循播热门影视、 节目而会有网络电视台自行制作的影视综艺节目。我们这款综艺节目的新颖性因素, 就能够成为网络电视的领头军。
在内容安排上, 人们总会喜欢关注热门的事物, 而且相信节目气氛也会十分放得开。新生一代, 特别是大学生中不缺乏主持人材( 尉迟林嘉就是一个案例) , 如果主题是她们熟悉的, 那她们会更放得开。并不一定每档综艺节目都需要明星来充场, 在节目的起步, 我们肯定给不起出场费。我们学生( 新生代人物中) 就有很多有明星气质的人( 比如后舍男生) 。她们也能控制局面, 疯起来, 用她们的独特魅力带动节目。但我们也不完全排斥明星。当节目主题涉及到明星, 需要到明星的时候, 我们节目又成熟起来给得起出场费, 我们也能够邀请明星来增加噱头。
策划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节目有总体策划的同时, 又有热心的网民免费给我们提供点子, 我相信能够参与会让她们更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