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热控专业危险点预控
1 DCS系统操作员站主机更换
1.1 项目简述
目前,我国DCS种类较多,主要有WDPF、XDPS400、TXP、MAX-1000、 I/ASERIES、SYMPHONY、LN2000等控制系统。该项目以WDPF控制系统为例,说明DCS操作员站主机在线更换的风险及预控措施,可供其它控制系统参考。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停用故障操作员站,更换备用操作员站主机并投运。
1.2 潜在风险
1.2.1 人身伤害方面
触电
WDPF系统的操作员站采用UPS和保安段两路220V交流电源供电,操作员站更换时,工作人员接触到电源的接线端子,造成触电。
1.2.2 设备损坏方面
1.2.2.1 更换操作员站前,没有对该操作员站停电,更换时造成该操作员站损坏加剧。
1.2.2.2 由于电源柜电源图纸错误,或电源柜操作员站电源开关标识错误,停错电源,造成其他设备停电。
1.2.2.3 拆卸操作员站连接信号电缆,没有进行记录,恢复时信号电缆插错,造成电缆插头损坏,操作员站不能正常启动。
1.2.2.4 安装备用操作员站主机时用力过猛,造成备用操作员站主机坠落或碰撞,使备用操作员站损坏。
1.2.2.5 备用操作员站由于长期放置等原因,造成更换后启动不正常。
1.2.2.6 备用操作员站由于站号、WDPF系统应用程序和其他操作员站相同,造成和其他操作员站冲突,影响其他操作员站的正常工作。
1.3 防范措施
1.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触电
在进行操作员站更换前,必须从电源柜内对该操作员站停电,并在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警示牌,工作前在设备处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1.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3.2.1 在更换操作员站前,按照正常的关机顺序将该操作员站运行在“OK”提示符下,然后把该操作员站上的电源开关停掉,再把电源柜内该操作员站的UPS和保安电源停掉。
1.3.2.2 操作员站电源停电前,必须核对电源图纸,确保图纸正确,核对操作员站电源开关标识,确保无误,然后根据图纸确认操作员站UPS电源开关位置,以及保安段电源开关位置,设备停电。
1.3.2.3 拆卸损坏的操作员站连接信号电缆时,做好记录,恢复信号电缆时,严格按照记录进行恢复。
1.3.2.4安装备用操作员站主机时,要轻拿轻放,用力均匀,并观察操作员站的安装位置,防止超出支撑平台。
1.3.2.5 对用于备用的操作员站必须加强管理,并定期检查备用操作员站工作正常。在更换备用操作员站之前,应先启动备用操作员站,确认工作正常。
1.3.2.6 备用操作员站接入实时数据网络前,应先启动备用操作员站,对备用操作员站的站号进行检查和修改并从工程师站下载相应的WDPF应用程序后,方可接入网络投入运行。
2 DCS系统DPU主机板更换
2.1 项目简述
目前,我国DCS系统种类较多。不同厂家DCS系统的DPU,由于供电方式、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网络结构的不同,在进行DPU主机板在线更换时,须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考虑在线更换DPU主机板的风险。该项目以WDPF系统为例,说明在线更换DPU主机板的风险及预控措施。
机组运行时,一台DPU主机板突然不能正常工作,在网络监视画面上显示该DPU脱网,冗余DPU显示主控状态。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对脱网的DPU进行检查、更换主机板等操作。
2.2 潜在风险
2.2.1 人身伤害方面
2.2.1.1 触电
WDPF系统的DPU采用UPS和保安段两路220V交流电源供电,检查、更换DPU主机板时,由于现场照明不足,误接触电源线的接线端子,造成触电。
2.2.1.2 外力
由于DPU主机板安装在导轨箱内,主机板和导轨箱接触牢固,在拔插主机板时用力过猛,造成人员伤害。
2.2.2 设备损坏方面
2.2.2.1 在进行DPU主机板的检查、更换前,没有对该DPU停电;在检查、更换主机板过程中由于接触主机板,可能造成主机板损坏加剧。
2.2.2.2 在进行DPU主机停电过程中,由于现场照明不足,或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差,造成主控DPU主机电源停电,使该DPU的所有受控设备失去控制,导致机组停运。
2.2.2.3 DCS机柜中两台DPU主机互为冗余,布置紧密,冗余DPU主机板检查、更换时误碰到主控DPU;或者未对故障DPU主机板进行确认,造成更换其它工作正常的DPU主机板,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2.2.2.4 DPU主机板检查、更换时,因静电击穿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
2.2.2.5 DPU主机板检修完成后,未将主控DPU的数据拷贝到备用DPU中,造成DPU内容不匹配,使备用DPU失去备用功能。
2.3 防范措施
2.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2.3.1.1 防触电
工作前确认照明充足,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风险意识,工作时保证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2.3.1.2 防外力
拔插DPU主机板时要均匀用力。
2.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2.3.2.1 防DPU主机板损坏的措施:在进行DPU主机板的检查、更换前,必须对该DPU上的电源开关进行停电。
2.2.2.2 防止DPU停电错误的措施:工作前确认照明充足,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风险意识,检修时保证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停电,当两人共同确认DPU位置正确后,进行该DPU的停电工作。
2.3.2.3 防止误碰主控DPU或误操作DPU主机板的措施:检修时保证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更换;检修前,根据图纸和DPU主机板的标识,共同确认DPU主机板的位置。
2.3.2.4 防止因静电损伤卡件的措施: DPU插件或部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插件前先用手触摸机柜地,释放静电。
2.3.2.5 防止DPU不能热备用的措施:检修完成后及时将主控DPU的数据拷贝到备用DPU中,并确认两个DPU的状态一个在主控,一个在跟踪。
3 送风自动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
3.1 项目简述
锅炉运行中有两台送风机工作,每台送风机的执行机构,接受送风自动控制系统输出指令,来调节送风机执行机构,改变送风量。本项工作是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其中一台送风机控制输出卡件指令变坏点故障,进行不停机更换。本项目适用于送风自动控制由WDPF系统来实现的场合。
3.2 潜在风险
3.2.1 人员伤害方面
3.2.1.1 触电
送风控制系统DPU柜使用220V交流电源,更换卡件时误接触220V交流电源线的接线端子,造成触电。
3.2.1.2 外力
由于送风自动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安装在导轨箱内,卡件和导轨箱接触牢固,在拔插卡件时由于用力过猛造成人员伤害。
3.2.2 设备损坏方面
3.2.2.1 在更换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没有将该台送风机执行机构控制方式从遥控位切换到就地位,更换卡件时,卡件的输出指令到0mA,导致送风机执行机构全关,总风量迅速减少,严重时总风量低保护动作,锅炉MFT。
3.2.2.2 检修前未解除送风自动、氧量自动,工作人员在检修前没有确认送风自动已解除就开始工作,导致锅炉送风自动调节不稳定,影响锅炉燃烧。
3.2.2.3 DCS系统卡件布置紧密,送风自动控制系统卡件更换时,误换别的卡件;更换卡件时用力过猛,接触到其他卡件。
3.2.2.4 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完成后,在送风控制指令和执行器反馈存在较大偏差时,把送风机执行机构从就地位切换为遥控位,造成总风量波动大,严重时总风量低保护动作,锅炉MFT。
3.2.2.5 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完成后,总风量测量值和给定值存在较大偏差时,投入送风自动,导致锅炉送风自动调节不稳定,影响锅炉燃烧。
3.2.2.6 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时,有卡件因静电击穿损坏的危险。
3.2.2.7 卡件更换前对运行人员书面交底不清楚,导致运行人员对故障执行器进行操作。
3.3 防范措施
3.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3.3.1.1 防触电
工作前确认照明充足,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风险意识,工作时保证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3.3.1.2 防外力
拔插卡件时要均匀用力。
3.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3.3.2.1 在更换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请运行人员将该台送风机执行机构控制方式从遥控位切换到就地位方式,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合格。
3.3.2.2 在更换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必须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送风自动解除手续,解除送风自动和氧量自动。工作人员确认自动已解除,经运行许可后,开始工作。
3.3.2.3 卡件更换时,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更换,共同确认卡件位置正确后方可更换,拔插卡件时要均匀用力,避免接触到其他卡件。
3.3.2.4 送风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完成后,检查和操作该送风机软手操器的输出指令,保证指令和反馈相等,并用万用表测量卡件的输出电流,确认输出电流和输出指令相符合。然后把送风机执行机构从就地位切换为遥控位。
3.3.2.5 确认总风量测量值和给定值的偏差满足要求后,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送风自动投入手续,投入送风自动和氧量自动。
3.3.2.6 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要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3.3.2.7 告知运行人员被检修的送风机执行机构已无法进行遥控操作,只可就地手动操作。
4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输出卡件更换
4.1 项目简述
机组运行时有两台汽动给水泵工作,给水自动控制系统调节输出指令通过MEH,控制汽泵转速。该项目工作是在机组正常运行中,有一台汽动给水泵输出卡件的输出指令变坏点,进行不停机更换。本项目适用于给水自动控制由WDPF系统来实现的场合。
4.2 潜在风险
4.2.1 人身伤害方面
4.2.1.1 触电
给水控制系统DPU柜使用220V交流电源,更换卡件时误接触220V交流电源线的接线端子,造成触电。
4.2.1.2 外力
由于给水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安装在导轨箱内,卡件和导轨箱接触牢固,在拔插卡件时由于用力过猛造成人员伤害。
4.2.2 设备损坏方面
4.2.2.1 在更换给水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没有将该小机MEH的控制方式从锅炉自动切换到转速自动,在更换卡件时,卡件的输出指令到0mA,造成该台给水泵出口流量迅速减少,汽包水位异常,严重时会造成汽包水位低MFT保护动作。
4.2.2.2 进行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卡件更换,不解除给水自动,工作人员在检修前没有确认给水自动已解除就开始工作,造成给水自动失灵,汽包水位异常。
4.2.2.3 DCS系统卡件布置紧密,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卡件更换时,误换别的卡件,或者在更换卡件时用力过猛,接触到其他卡件。
4.2.2.4 给水控制系统卡件更换完成后,当汽包水位和设定值存在较大偏差时投入给 水自动,造成给水流量波动,汽包水位异常。
4.2.2.5 卡件更换时,有静电损坏卡件的危险。
4.3 防范措施
4.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4.3.1.1 防触电
工作前确认照明充足,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风险意识,工作时保证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4.3.1.4 防外力
拔插卡件时要均匀用力。
4.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4.3.2.1 在更换给水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请运行人员将该小机MEH的控制方式从锅炉自动切到转速自动,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合格。
4.3.2.2 在更换给水控制系统输出卡件前,必须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给水自动解除手续,解除给水自动。工作人员现场确认自动已解除,经运行许可后,开始工作。
4.3.2.3 卡件更换时,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一人监护,一人更换,共同确认卡件位置正确后方可更换。拔插卡件时要均匀用力,避免接触到其他卡件。
4.3.2.4 在汽包水位测量值和给定值的偏差满足要求(一般应该小于10mm),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给水自动投入手续,投入给水自动。工作人员确认自动已投入。
4.3.2.6 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5 FSSS机柜检修
5.1 项目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在机组运行中进行FSSS系统逻辑检查、卡件检查更换、继电器及其回路检查。
5.2 潜在风险
5.2.1 人身伤害方面
触电
FSSS的继电器接点回路使用220V交流电,回路检查未断开分支电源开关或未核对电源开关编号,拉错开关。
5.2.2 设备损坏方面
5.2.2.1 因DO卡件的一个通道故障,须更换整个卡件时,未对此卡件的其它受控档板、阀门采取保位措施,造成档板或阀门误动;或者对送到其它保护系统的信号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造成其它保护系统误动。
5.2.2.2 继电器回路检查时,拉错档板或阀门电源开关,造成相应的档板或阀门误动。
5.2.2.3 误用万用表的电流档测量继电器回路电压,导致万用表烧损,电源开关跳闸,相应的档板或阀门误动。
5.2.2.4 卡件检查更换时,因静电击穿卡件电子元器件。
5.2.2.5 FSSS保护逻辑检查时,误修改了保护逻辑。
5.3 防范措施
5.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触电
核对电源柜内分支电源开关的编号与图纸一致后,断开电源开关,并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警示牌,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5.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5.3.2.1 防设备误动
⑴ 更换DO卡件时,对其所控档板或阀门采取停气或信号短接的保位措施。
⑵ 对送到其它保护系统的信号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⑶ 核对电源柜内分支电源开关的编号与图纸一致后,断开电源开关。
⑷ 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源电压的测量。
5.3.2.2 防静电
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要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5.3.2.3 防FSSS保护逻辑误修改
检查FSSS逻辑时以只读方式登录。
6 FSSS火焰检测系统检修
6.1 项目简述
FSSS火焰检测系统主要由插入炉膛内的火检光纤、安装在喷燃器附近的火检探头和安装在电子间火检控制柜内的放大器卡件组成,用于炉膛火焰的连续检测,并送出有火/无火开关量信号至FSSS,实现单角灭火保护及全炉膛灭火保护。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机组运行中,检查或更换个别火检探头、光纤、火检放大器卡件,检查火检柜电源。
6.2 潜在风险
6.2.1 人身伤害方面
6.2.1.1 触电
火检控制柜的供电采用“一路为UPS电源,一路来自厂用保安电源”的配置,电源回路检查未断开该路电源的电源开关。
6.2.1.2 坠落
更换火检光纤或探头时从脚手架上坠落。
6.2.1.3 烫伤
直接触摸刚从炉膛内抽出的火检光纤。
6.2.2 设备损坏方面
6.2.2.1 ⑴ 停火检控制柜工作电源或检查工作电源时引起工作电源开关跳闸,备用电源未在备用状态或者是备用电源自投不成功,造成运行中的火检全部失电误发全炉膛灭火保护信号,导致机组MFT。
⑵ 更换火检探头、放大器卡件后未调整放大器卡件的PICKUP、DROP、GAIN及TDON等参数,导致火检信号过于灵敏或迟钝,影响灭火保护的正确动作。
6.2.2.2 ⑴ 检查火检回路时,未强制该火检信号,导致与之相对应的给粉机跳闸或煤粉关断门关闭。
⑵ 检查火检回路时,未强制该火检信号,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油角阀关闭。
6.2.2.3 更换火检光纤或探头时,未关闭火检冷却风手动隔离门,导致火检冷却风泄露。
6.2.2.4 更换火检光纤时,光纤未插到位,影响火焰的正确检测。
6.2.2.5 插入光纤时用力不当,损坏光纤头部的光导纤维。
6.2.2.6 更换火检放大器卡件时,因静电击穿卡件电子元件。
6.3 防范措施
6.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6.3.1.1 防触电
检查火检柜的UPS或保安电源回路,应核对电源柜内分支电源开关的编号与图纸一致后,断开电源开关,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警示牌,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6.3.1.2 防坠落
防高空坠落的措施见公共项目“高处作业”。
6.3.1.3 防烫伤
插在炉膛内的火检光纤的头部具有较高的温度,更换光纤时,应穿防护衣服,戴防护手套,并设专人监护;不要接触刚刚抽出的光纤头部。
6.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6.3.2.1 防灭火保护误动或拒动
⑴ 检查或停火检工作电源前,应确认火检备用电源在备用状态;机组在停运时,已对火检两路电源的切换回路进行检查,并有两路电源的切换试验记录,确保备用电源的自投功能正常。
⑵ 火检探头、放大器卡件更换后应查看核对卡件的PICKUP、DROP、GAIN及TDON等参数。
6.3.2.2 防单角灭火
⑴ 检查正在运行的煤火检信号回路时,短时间强制该角煤火检有火,检查完后取消强制。
⑵ 检查正在运行的油火检信号回路时,短时间强制该角油火检有火,检查完后取消强制。
6.3.2.3 防火检冷却风泄漏
更换火检光纤或探头前,关闭该角的火检冷却风手动隔离门。
6.3.2.4 防光纤插不到位
在运行工况许可的条件下,运行人员调整喷燃器摆角至水平位。
6.3.2.5 防光纤损坏
插入光纤时,要均匀用力。不易插入时,可用旋转法缓慢插入。
6.3.2.6 防静电
火检放大器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要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7 FSSS点火系统检修
7.1 项目简述
FSSS的点火系统主要包括:油枪、点火枪、高能点火器、油角阀、吹扫阀、油跳闸阀等。FSSS点火系统接受FSSS送来的指令,完成锅炉燃油系统的投入与切除。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燃油投运时,高能点火器、点火枪推进器、点火杆、油枪推进器、油阀、吹扫阀检查或更换及动作试验。
7.2 潜在风险
7.2.1 人身伤害方面
7.2.1.1 触电
高能点火器、点火枪推进器、油枪推进器、油阀、吹扫阀的控制使用同一路220V交流电源。更换高能点火器或推进器、油阀及吹扫阀的电磁阀时,未断开电源开关;短接指令信号进行执行器、阀门动作试验或高能点火器的打火试验时,使用了绝缘不好的短接线。
7.2.1.2 灼伤
高能点火器打火试验时,检修人员靠近点火杆,被电弧灼伤。
7.2.1.3 外力
做油枪或点火枪推进、退出动作试验时,碰伤检修人员。
7.2.2 设备损坏方面
7.2.2.1 检查油跳闸阀时,误碰油跳闸阀的关到位行程开关,FSSS“油跳闸阀关”保护动作,切除所有正在运行的油角;检查油角阀时,误碰油角阀的关到位行程开关,FSSS“油角阀关”保护动作,切除该油角的运行。
7.2.2.2 测试点火枪、油枪、油阀及吹扫阀的行程开关信号电缆绝缘时,未从DCS端子板甩开信号进线,摇表产生的高电压串入DCS卡件,导致卡件烧损。
7.2.2.3 误用万用表的电流档测量高能点火器、点火枪推进器、油枪推进器、油阀、吹扫阀的控制电源,导致电源开关跳闸、万用表烧损。
7.2.2.4 点火杆更换时未对点火杆的插入深度做好标记,导致点火杆的打火位置不在燃油雾化区,不能点燃燃油。
7.2.2.5 锅炉燃油系统打油循环,未关闭油角阀前的手动隔离门,做油角阀动作试验,造成燃油漏入炉膛,引起爆燃。
7.2.2.6 未关闭吹扫阀前的手动隔离门,做吹扫阀动作试验,造成蒸汽漏入炉膛,影响锅炉燃烧。
7.3 防范措施
7.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7.3.1.1 防触电
更换高能点火器或推进器、油阀及吹扫阀的电磁阀时,应断开电源开关,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警示牌,验电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使用绝缘可靠的短接线,短接指令信号完成动作试验。
7.3.1.2 防灼伤
做高能点火器的打火试验时,禁止靠近点火杆的电嘴,避免被高压电弧灼伤,不要直视弧光,以免伤害眼睛。
7.3.1.3 防外力
进行油枪、点火枪动作试验时,检修人员必须站在油枪、点火枪的侧面,并保持通讯畅通。
7.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7.3.2.1 防设备误动
检查正在运行的油角阀、油跳闸阀时,注意检修站位,不要误碰油阀的行程开关。
7.3.2.2 防卡件烧损
测试点火枪、油枪、油阀及吹扫阀的行程开关信号电缆绝缘前,从DCS端子板甩开信号进线,并用绝缘胶布分别包好。
7.3.2.3 防电源开关误跳
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源电压的测量。
7.3.2.4 防不能点火
准确测量点火杆在炉膛外的长度,新的点火杆插入后,露在炉膛外的长度与更换前相同,保证点火杆的打火位置在燃油雾化区内。
7.3.2.5 防燃油泄漏
油角阀动作试验前,须由运行人员关闭对应的手动隔离门,并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警示牌,经检修人员确认后方可工作。
7.3.2.6 防蒸汽泄漏
燃油蒸汽吹扫阀动作试验前,须由运行人员关闭对应的手动隔离门,并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警示牌,经确认后方可工作。
8 FSSS炉膛压力开关检修
8.1 项目简述
FSSS系统的炉膛压力开关是用于炉膛保护的敏感元件,一般装设三只压力高开关、三只压力低开关,在FSSS中做“三取二”逻辑,实现炉膛压力高低保护。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锅炉运行中进行FSSS炉膛压力开关测量装置疏通、管路吹扫及开关的校验工作。
8.2 潜在风险
8.2.1 人身伤害方面
8.2.1.1 坠落
检查炉膛压力测点、管路吹扫时从脚手架上坠落。
8.2.1.3 烫伤
疏通炉膛压力开关测点取样装置时,人体正对着取样管口,炉膛冒正压,造成人员烫伤。
8.2.2 设备损坏方面
8.2.2.1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管路可能与炉膛压力变送器的取样管路、一次风/炉膛差压开关的取样管路、火检冷却风/炉膛差压开关的取样管路相通,吹扫前未对管路的连通情况进行检查核对,较高的吹扫压力导致低量程的炉膛压力变送器、一次风/炉膛差压开关或火检冷却风/炉膛差压开关损坏。
8.2.2.2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管路吹扫时,影响了与之相通的炉膛压力变送器的显示,并有可能导致炉膛压力调节不良,影响炉膛的稳定燃烧。
8.2.2.3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管路吹扫时,导致炉膛压力保护、一次风/炉膛差压低保护或火检冷却风/炉膛差压低保护误动。
8.2.2.4 吹扫用的检修压缩空气含油带水,吹扫前没有排污,吹扫时压缩空气中油、水进入仪表管。
8.2.2.5 开关定值不准风险
⑴ 炉膛压力开关检验时未执行热工仪表的校验规程,导致开关定值不准。
⑵ 炉膛压力开关校验完毕至现场安装的过程中,因碰撞、振动导致开关定值不准。
8.2.2.6 炉膛压力开关拆、接线时,信号线误碰开关壳体或取样管,导致信号线接地 损坏FSSS卡件。
8.2.2.7 炉膛压力开关接线时,误将信号线接至开关的常闭触点。
8.2.2.8 复装后的取样管路的连接部件未进行气密性检查,因密封不良导致取样管路泄漏。
8.3 防范措施
8.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8.3.1.1 防坠落
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见公共项目“高处作业”。
防烫伤
⑴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装置疏通过程中,运行人员加强燃烧调整,尽量维持锅炉负压燃烧。
⑵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装置疏通时,检修人员不要正对着取样管口且疏通要缓慢。
⑶ 炉膛压力开关取样装置疏通时,检修人员应穿防护衣服,戴防护手套,并设专人监护。
8.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8.3.2.1 防仪表损坏
炉膛压力开关管路吹扫前,应检查有无其它开关或变送器与之相通。若有,应拆除并将接口密封后方可吹扫。
8.3.2.2 防锅炉燃烧不稳
炉膛压力开关管路吹扫前,应检查有无炉膛压力变送器与之相通。若有,应在工作票中注明需运行人员解除炉膛压力自动,并加强其它炉膛压力变送器示值的监视。
8.3.2.3 防保护误动
炉膛压力开关管路吹扫前,应检查一次风/炉膛差压低开关、火检冷却风/炉膛差压低开关及其它炉膛压力开关均正确投入。
8.3.2.4 防仪表管进油进水
吹扫用的压缩空气在吹扫前进行彻底排污,确认压缩空气干净。
8.3.2.5 防炉膛压力开关定值不准
⑴ 炉膛压力开关校验时,严格执行热工开关量仪表的校验规程。
⑵ 炉膛压力开关要轻拿轻放,严禁受到外力的撞击。
8.3.2.6 防信号线接地
炉膛压力开关信号线拆下后,应分别用绝缘胶布包好,缓慢地从开关电缆孔中抽出,并固定牢固。
8.3.2.7 防接错线
确认炉膛压力开关的常开、常闭接点的位置,接线完毕后,到DCS画面检查,应无炉膛压力高、低报警。
8.3.2.8 防取样管路泄漏
炉膛压力开关及管路恢复后,进行接头的气密性检查。
9 DEH系统操作员站主机更换
9.1 项目简述
DEH系统的操作员站是运行人员与DEH系统人机联系的纽带,检修时必须保证运行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控制不能中断。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更换操作员站卡件、临时将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功能切换。该项目以上海新华公司DEH系统为例,来说明在进行操作员站主机更换时存在的风险和预控措施。
9.2 潜在风险
9.2.1 人身伤害方面
触电
更换操作员站部件时,未停操作员站电源,造成人身触电。
9.2.2 设备损坏方面
9.2.2.1 DEH系统操作员站故障,运行人员无法监视DEH画面。
9.2.2.2 在更换操作员站卡件时未停操作员站电源,导致卡件损坏。
9.3 防范措施
9.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触电
更换部件时,操作员站停机,拔下操作员站电源插头。
9.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9.3.2.1 DEH系统操作员站故障,运行人员无法监视DEH画面,可临时将工程师站切换至操作员站功能,供运行人员监视和操作,然后再对操作员站进行处理。
9.3.2.2更换部件时,操作员站停机,拔下操作员站电源插头。
10 DEH系统VPC(VCC)卡更换
10.1 项目简述
VPC(VCC)卡即汽轮机阀门控制卡,DEH系统每个受控阀门均由一块VPC(VCC)卡来控制其动作。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机组运行时对故障的VPC(VCC)卡进行在线更换,更换后的VPC(VCC)卡的零位、量程和偏置的调整。该项目以上海新华公司DEH系统为例,来说明在进行VPC(VCC)卡更换时存在的风险和预控措施。
10.2 潜在风险
10.2.1 人身伤害方面
外力
VPC(VCC)卡调试时,受控阀门处有人工作,导致人员挤伤。
10.2.2 设备损坏方面
10.2.2.1 更换卡件前,未将受控阀门以一定的速率缓慢地全关,导致阀门瞬间全关,机组负荷突变。
10.2.2.2 VPC(VCC)卡更换完毕,送电自检通过后,需调试该VPC(VCC)卡的电气零位、满度和运行值。调试过程中,阀门开关速度过快,造成机组负荷突变。
10.2.2.3 卡件检查更换时,因静电击穿卡件电子元器件。
10.3 防范措施
10.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外力
VPC(VCC)卡调试时,现场应有专人监护,确保受控阀门处无人工作。
10.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0.3.2.1 防机组负荷突变
更换卡件前,将DEH系统切至单阀控制方式并投入功率回路;以每次不大于5%的幅度关闭该调门,现场确认全关后将该调门伺服阀油系统手动隔离门关严。
10.3.2.2 防机组负荷突变
更换完VPC(VCC)卡后,打开该调门伺服阀油系统手动隔离门,以每次不大于5%幅度增减该阀门指令,调整位移传感器的零位与量程,零位量程调完后,阀门开至50%,调整偏置。最后,将阀门开启到当时机组负荷所对应的理论开度,放开该调门指令,使该调门投入正常运行。
10.3.2.3 防静电
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要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11 DEH系统AI卡件更换
11.1 项目简述
DEH的AI卡是DEH系统模拟量数据的采集卡,可以采集多路热电偶、热电阻或变送器信号。该项目适用于机组运行时,卡件的某一路通道故障,对卡件进行在线更换。该项目以上海新华公司DEH系统为例,来说明在进行AI卡件更换时存在的风险和预控措施。
11.2 潜在风险
11.2.1 人身伤害方面
触电
DPU机柜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工作过程中检修人员误碰电源接线端子。
11.2.2 设备损坏方面
11.2.2.1 新卡件的版本号、地址跳线与原卡件不一致,卡件不能正常工作。
11.2.2.2 拔卡件或卡件恢复时,造成卡件上其它通道的模拟量数据异常,导致对应的自动调节失灵,保护误动。
11.2.2.3 更换卡件时,因静电击穿卡件电子元器件。
11.3 防范措施
11.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触电
卡件更换时前,必须从电源柜内对该DPU停电,并在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警示牌,工作前先验电确认。
11.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1.3.2.1 防卡件不能工作
新卡件插入前,核对新卡的版本号与原卡相同,并参照原卡正确设置新卡的地址跳线。
11.3.2.2 防自动失灵、保护误动
⑴ 工作前,将与该卡件测点相关的自动调节回路切至手动。
⑵ 退出相关的联锁保护。
⑶ 强制相关的AI测点数值为安全值。
⑷ 换上新的AI卡,在端子板侧测量示值正确,AI卡工作指示灯正常,然后逐一将强制的测点恢复。
⑸ 在CRT上观察测点显示正确后,投入自动及保护。
11.3.2.3 防静电
卡件更换时,戴防静电环,防静电环可靠接地,接触卡件前要先用手触摸机柜地进行放电。
12 汽轮机高调门位移传感器更换
12.1 项目简述
汽轮机高调门上均装有两个位移传感器,两个位移信号高选后,给出高调门的开度反馈。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机组运行时, DEH系统某个高调门的两路位移传感器信号中有一路发生故障,对故障的位移传感器进行在线更换。
12.2 潜在风险
12.2.1 人身伤害方面
12.2.1.1 烫伤
调门及附近设备温度高,烫伤人员。
12.2.1.2 碰伤
调门位置相距很近,故障位移传感器更换后,调门调试过程中,检修人员离调门活动部位太近。相邻调门动作,碰伤检修人员。
12.2.2 设备损坏方面
12.2.2.1 检修时误拆除无故障的位移传感器,造成负荷波动。
12.2.2.2 更换位移传感器时,需要将相应的调门强制关闭,如果关闭的速度过快,将造成负荷突降。
12.2.2.3 位移传感器接线错误,投运后,将导致该调门动作异常,引起负荷波动。
12.2.2.4 更换位移传感器后,调试中,调门开关速度过快,造成机组负荷突变。
12.3 防范措施
12.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2.3.1.1 防烫伤
做好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烫伤的地方。
12.3.1.2 防碰伤
在机组工况允许的前提下,运行人员应尽量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不要使相邻调门大幅度移动;调门调试时工作人员站在调门侧面,远离调门的活动部位,并保持通讯畅通。
12.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2.3.2.1 防拆错线
位移传感器更换前,应核对调门的名称、编号和位置;测量确认故障的位移传感器,作好标记;位移传感器拆线时,设专人监护。
12.3.2.2 防调门关闭过快
将DEH系统切至单阀控制方式并投入功率回路;以每次不大于5%的幅度关闭该调门,现场确认全关后将该调门伺服阀油系统手动隔离门关严。
12.3.2.3 防位移传感器接线错误导致负荷波动
位移传感器更换后,必须核对接线正确牢固,并从工程师站画面上确认该路位移传感器信号在零值附近。
12.3.2.4 防调门开启过快
更换位移传感器后,打开该调门伺服阀油系统手动隔离门,然后应以每次不大于5%的幅度增加该阀门指令,调整位移传感器的零位与量程,零位、量程调完后,将调门开到50%开度,正确调整传感器的偏置。最后,将调门开启到当时机组负荷所对应的理论开度,放开该调门指令,使该调门投入正常运行。
13 汽轮机ETS系统压力开关更换
13.1 项目简述
ETS系统的真空、润滑油压、EH油压均有四个独立开关,采用先“或”后“与”的控制逻辑,启动大机保护。该项目以EH油压低开关为例,说明汽轮机运行时ETS压力开关更换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单只压力开关的更换,针型阀更换。
13.2 潜在风险
13.2.1 人身伤害方面
13.2.1.1 触电
汽轮机ETS压力开关接在110V的跳闸回路中,压力开关拆接线时,发生人身触电。
13.2.1.2 外力
EH油压开关更换时,EH油(高压抗燃油)泄漏喷出,造成人员伤害。
13.2.2 设备损坏方面
13.2.2.1 更换EH油压力开关前,如不退出对应的保护功能,增加保护误动可能。
13.2.2.2 EH油压力开关投入运行时,压力开关接点状态不正确,增加保护误动可能。
13.2.2.3 更换EH油压力开关取样针型阀,针型阀安装方向错误,针型阀投入后,阀门盘根受压损坏,EH油泄漏。
13.3 防范措施
13.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3.3.1.1 防触电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不能断开ETS电源,可从ETS接线端子处,甩开压力开关的进线,将拆下的线逐根分别用绝缘胶布包扎,并做好记录。在压力开关进线处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13.3.1.2 防EH油泄漏
⑴ 关闭一次门,并悬挂“禁止操作 有人工作”警示牌,缓慢松动压力开关接头,确认开关接头处介质无压力后,方可拆除压力开关。
⑵ 更换压力开关时,选择合适的密封圈,上紧压力开关接头,微开一次门,检查压力开关接头无渗漏后再全开一次门。
⑶ 皮肤接触EH油后必须使用肥皂进行彻底清洗,眼睛中溅入EH油,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急救。
13.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3.3.2.1 防保护误动
⑴ 压力开关拆线后,应立即检查ETS系统PLC对应信号灯保持常亮,否则重新短接压力开关信号线,确保PLC对应信号灯常亮。
⑵ 压力开关复装完毕充压后,检查系统压力正常,压力开关接点状态正确;由监护人核对无误后,恢复信号线,拆除短接线,投入保护。
13.3.2.2 防针型阀盘根受压损坏,EH油泄漏
针型阀安装时,使针型阀的安装方向标志与介质流向一致。
14 汽轮机 ETS系统AST电磁阀线圈更换
14.1 项目简述
汽轮机危急遮断油回路中,装有四个AST电磁阀,四个电磁阀采用串并联的连接方式。汽轮机运行时,四个电磁阀均处于带电励磁状态。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带电更换任一只电磁阀线圈。
14.2 潜在风险
14.2.1 人身伤害方面
触电
汽轮机AST电磁阀线圈接在110V的跳闸回路,AST电磁阀线圈,进行拆接线时,发生人身触电。
14.2.2 设备损坏方面
14.2.2.1 误将另一通道AST电磁阀引线解除,泄去AST油压,汽机跳闸。
14.2.2.2 更换AST电磁阀线圈后,电磁阀功能不正常,降低了汽轮机保护动作正确率。
14.3 防范措施
14.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防触电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不能断开ET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