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学 院: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200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 献 综 述
学 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专 业:旅游管理
班 级:旅游121
学 号:1205010164
学生姓名:宫磊
指导教师:金颖若 教授
2016年 5 月 23 日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对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作为旅游综合体的一个种类,它与乡村旅游综合体相区别。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中来,也应同贵阳市的城市发展相互协调。
本篇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分析,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兼具产业和空间两重属性,并对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了定义;第二,我们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并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对当前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次,我们将对一些国内与贵阳市的有代表性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也会穿插着介绍一些一些国外可以被看作为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一些建筑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经验进行介绍并同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对比。并得出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贵阳市 城市旅游综合体 优化发展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泛旅游化”现象显现和深入展开以及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学界针对这一在实践中发生并且大规模的进入到旅游产业实践中事物所进行的研究甚少,因此,我将“城市旅游综合体”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以探寻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实践提供指导。
2、意义
(1)理论意义
1)关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价值。当前来看,中国依然处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因此城市和乡村面对的发展任务是有所不同的,故而作为旅游综合体的一个分支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必然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建设方法。
而本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意义便在于此:探讨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方法。
2)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础理论进行完善补充,使得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能最大化发挥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能量,带动城市区域整体的发展,实现通过开发城市旅游综合体来加快城市发展的初衷。
(2)实践意义
1)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对住宅地产持续的宏观调控,使得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传统的住宅地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开发商正在寻找新的出路,旅游地产这块待开发的领域是中国房地产业转型过程中趋之若鹜的“滩涂”。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旅游综合体是旅游地产最完美的诠释。而城市旅游综合体从概念的提出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被积极采用的土地开发模式,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由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本身涉及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水平等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加上缺乏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和系统的城市规划引导,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综合体的认识还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误区。试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就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及前景、整体规划布局及功能组合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解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2)区分当前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几个误区:①概念混沌不清。同旅游地产、综合型酒店等等概念区分不开;②把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等同于城市建设,使城市旅游综合体失去旅游特征和旅游价值;③城市旅游综合体同城市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全割裂开来;
3)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对未来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 关于国外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
国外(此处指西方国家和奉行西化生活方式的国家)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如此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或者讲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之间的极大冲突,故而没有以“城市旅游综合体”为关键词的研究。但由于国外旅游业发展较早,因而对RBD(游憩商务区)的研究较为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作出参考(例如新加坡滨水休闲商务综合体、日本东京市中心的银座的相关研究等);
关于国内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国内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论文基本上是从产业集群、城市规划、系统论、生态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的,然而学界并未对“城市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对这一概念有统一的认识。但在具体研究中,对旅游产业中所出现的事物是否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又失去了尺度,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有:第一点还是同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中没有确定的概念有很大的关系;第二点在与当前学者对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关,特别是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不够,导致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研究对象过于宽泛。由于城市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尚处于萌芽阶段,学界对于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已有的成果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学界对于城市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而针对于已有的成果,作者认为当前对于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可以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描述。
2、相关理论研究:
(1)产业聚集(集群)的相关研究
将城市旅游综合体视之为一个产业集群下的产业组织,这一观点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基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体[4]。也有一些持同样角度看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学者试图说明,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目的是为了聚集产业从而形成集群效应,只要城市旅游综合体在产业聚集的过程中通过共用基础设施等手段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内的各个产业相互关联,从而成为城市旅游综合体内各个产业的纽带,则旅游业并不一定在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5]。
当然,站在这一角度的学者在认识城市旅游综合体时是否将旅游产业作为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导产业,他们也仅仅将城市旅游综合体看成是一种实现集群经济效应或者说范围经济效应的一种由市场主导的产业组织形式,认为旅游业在这其中起到的是关联个产业的作用,也就是说看到了旅游产业关联性广的这一特点,凸显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产业多元性和各功能间相互关联的特征。
但是,这一观点机械地强调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属性的实体,忽视城市旅游综合体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属性,不突出甚至是有意忽视城市旅游综合体是在城市之中的一空间这一基本事实。故而其得出的观点并不系统。
(2)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的相关研究
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的角度看,加强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以案例研究为主,多数学着选择的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会城市,如西安、广州、济南等,也有一些选用的是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整体研究,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而这些学者在研究如何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这一问题时,基本上都以旅游营销、旅游品牌以及区域合作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6]。而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当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加强区域合作是保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但是这属于城市外部系统的范畴,与我们的研究无关。
(3)旅游综合体的相关研究
由于旅游综合体是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由于城市和城市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国外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为蓝本所衍生出来的概念,故而国外并不以旅游综合体为对象进行研究,国内也大多是以实际旅游综合体项目运作为主对旅游综合体进行研究。
最早对旅游综合体进行研究的是平文艺,他在2004年写成的“创建西部旅游综合体”的理论思考一文中首次提到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他认为,旅游综合体是指一种区域性综合组织,区域之间通过合作与联盟的方式构建一个推进区域旅游业共同发展的综合体。
而我们在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研究中,也通常会将城市旅游综合体同旅游综合体直接等同起来,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来源于旅游综合体。但实际上,这种概念遭到了来源于旅游规划实践中有一些机构所定义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挑战,而这些人认为乡村旅游综合体是实际存在且具有研究意义与价值的[8]。所以作者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演技也应当重视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存在,将自己作为旅游综合体的一类进行研究,毕竟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还留有大量残余,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任务还是具备很大的差别。故而可以推测,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也应当同其他旅游综合体相区分。
2、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的趋势:
(1)概念的明晰化:①为城市旅游综合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由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城市规划范畴,因此必须要一个标准定义才有实践可操作性;②城市旅游综合体与其他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2)关于建设规律的探究:①城市旅游综合体当中的土地利用;②就一个具体地区而言,如何在因地制宜原则下进行有差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③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功能与空间排布的一般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雯婷,金权杰,程澄. 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综合体研究[J].管理观察,2011(2):36-37
[2]李德明,朱生东. 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12):1146-1148
[3]张建春. 杭州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 2011(23):74-75
[4]李鑫,姚鲲.谋建大旅游格局—秦皇岛城市旅游综合体规划路径[J].经营管理者, 2012(08):21-21
[5]刘萍.城市旅游综合体中住宅地产与旅游的协同效应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6]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唐莹莹.旅游综合体的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8]沈琳.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张若阳.我国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肖明.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1]金冰心.国内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12]张芳.大型房企开发旅游综合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3]赵晨.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进度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4]曾尚芸,李长凤.云南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 2015(07):143-144,146
[15]徐波林.城市旅游空间载体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表格资料
(1)课题申报审批表(2)任务书(3)开题报告(4)周进展记录
(5)中期检查表(6)答辩记录(7)成绩评定表
论文(设计)题目: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学 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专 业:旅游管理
班 级:旅管121班
学 号:1205010164
学生姓名:宫磊
指导教师:金颖若 教授
2016年 5 月 25 日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
(2012届)
学院(盖章):
指导教师姓名
金颖若
职 称
教授
课 题 名 称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课 题 类 型
课 题 来 源*
说明:
若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填写科研项目名称。
论文
设计
科研
课题
生产或 社会实际
导师 选题
其它
√
√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班级
旅管121
预计完成课题周数
20周。
毕业实习地点
山东德誉隆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毕业论文 (设计)地点
贵阳
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
通过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分析以及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基础(如产业集群理论、城市有机再生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对当前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次,我们将对一些国内与贵阳市的有代表性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付之以必要的其他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经验介绍,并同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对比。并给出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2.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
本课题属于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规划学方向的实践环节,突出特点表现在结合贵州省省情方面,通过对贵阳市当前城市旅游综合体现状的研究为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提出建议。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巩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3.此题目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要求?
尚不存在往届学生做过此类课题
4.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要求等
(1)本课题为实践应用型题目相对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对挡墙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
发展实践的现状如何把握上面。
(2)工作量: 完成课题的时间总计为20周,其中包括实践调查约1周、文献阅读与整
理约4周,在课题完成后形成一篇约15000字的论文。
(3)需掌握一定的文献,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调查方法
5.完成本题目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
总体而言,为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可基本得到满足。相关文献可以从图书馆借阅,相关实践调查可以以学校为基点展开。并结合一些项目的规划与盈利能力惊醒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计算机学生亦可自备。
6.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7.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同意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组长: 年 月 日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信息
学号
1205010164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班级
旅管121
姓名
宫磊
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教师信息
姓名
金颖若
职称
教授
学历
硕士毕业
任务书 发出时间
2015年12月22日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16年1 月1 日—— 2016 年5 月31日)
共需周数
20周
主要内容:
通过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分析以及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基础(如产业集群理论、城市有机再生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对当前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次,我们将对一些国内与贵阳市的有代表性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付之以必要的其他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经验介绍,并同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对比。并给出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主要要求:
城市旅游综合体作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因此对于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研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贵阳作为一个后发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应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具体又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预期目标:
通过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分析以及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基础(如产业集群理论、城市有机再生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对当前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次,我们将对一些国内与贵阳市的有代表性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付之以必要的其他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经验介绍,并同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对比。并给出对贵阳市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计划进程:
1、2016年1月10日——2月29日,搜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内围与外围理论的相关资料,做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与此同时,进入贵阳现有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案例调查。
2、2016年3月1日——3月19日,撰写论文大纲,写作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任务书,与课题审核表;
3、2016年3月20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并修改初稿;
4、2016年4月21日——5月10日,论文二稿撰写并修改;
5、2016年5月11日——5月13日,论文打印并交付老师验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海明,陈芳.旅游综合体开发的集聚模式分析——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 54-75.
[2]冯学钢,吴文智.旅游综合体的规划理性与结构艺术[J].旅游学刊,2013,28(9):21.
[3]张华初,李永杰.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4):15-19.
[4]卞显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327-332.
[5]潘善环.旅游综合体实践模式的理论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3):59-68.
[6]伍向阳,朱照宇.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J].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
[7]平文艺.创建“西部旅游综合体”的理论思考[N].经理日报,2004-10-25.
[8]王婷,陶卓民,张维亚,李涛,王卫平.国内乡村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138-140,211
[9]邓明艳,吴瑕.消费时代背景下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生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70-74
[10]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侯新冬.主题公园与历史文化名城互动发展研究一一以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金冰心.国内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2014
[13]许豫宏.“旅游综合体”的两点双线论[N].中国旅游报,2011-05-06(2)
[14]沈琳.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3
[15]香港规划署.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R].香港:香港规划署,2011
[16]郭小妮.解析城市综合体——以“新加坡滨海商业旅游综合体港湾区”为例[J].福建建筑,2011,11:4-8
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附录A 学生用表
附表A.1: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名称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探讨
论文(设计) 来源
教师选题
论文(设计)类型
A—理论研究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生姓名
宫磊
学号
1205010164
班级
旅管121班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泛旅游化”现象显现和深入展开以及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学界针对这一在实践中发生并且大规模的进入到旅游产业实践中事物所进行的研究甚少,因此,我将“城市旅游综合体”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以探寻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贵阳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实践提供指导。
2、意义:
(1)理论意义:
1)关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存在的理论价值。当前来看,中国依然处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因此城市和乡村面对的发展任务是有所不同的,故而作为旅游综合体的一个分支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必然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建设方法。
而本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意义便在于此:探讨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方法。
2)对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础理论进行完善补充,使得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能最大化发挥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能量,带动城市区域整体的发展,实现通过开发城市旅游综合体来加快城市发展的初衷。
(2)实践意义:
1)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对住宅地产持续的宏观调控,使得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传统的住宅地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开发商正在寻找新的出路,旅游地产这块待开发的领域是中国房地产业转型过程中趋之若鹜的“滩涂”。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旅游综合体是旅游地产最完美的诠释。而城市旅游综合体从概念的提出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被积极采用的土地开发模式,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由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本身涉及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水平等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加上缺乏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和系统的城市规划引导,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综合体的认识还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误区。试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就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及前景、整体规划布局及功能组合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解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2)区分当前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的几个误区:①概念混沌不清。同旅游地产、综合型酒店等等概念区分不开;②把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等同于城市建设,使城市旅游综合体失去旅游特征和旅游价值;③城市旅游综合体同城市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全割裂开来;
3)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对未来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 关于国外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国外(此处指西方国家和奉行西化生活方式的国家)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如此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或者讲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之间的极大冲突,故而没有以“城市旅游综合体”为关键词的研究。但由于国外旅游业发展较早,因而对RBD(游憩商务区)的研究较为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作出参考(例如新加坡滨水休闲商务综合体、日本东京市中心的银座的相关研究等);
(2) 关于国内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国内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论文基本上是从产业集群、城市规划、系统论、生态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的,然而学界并未对“城市旅游综合体”这一概念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对这一概念有统一的认识。但在具体研究中,对旅游产业中所出现的事物是否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又失去了尺度,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有:第一点还是同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中没有确定的概念有很大的关系;第二点在与当前学者对城市旅游综合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关,特别是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不够,导致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研究对象过于宽泛。
2、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的趋势:
(1)概念的明晰化:①为城市旅游综合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由于城市旅游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城市规划范畴,因此必须要一个标准定义才有实践可操作性;②城市旅游综合体与其他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2)关于建设规律的探究:①城市旅游综合体当中的土地利用;②就一个具体地区而言,如何在因地制宜原则下进行有差异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③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功能与空间排布的一般规律研究。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1)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城市旅游综合体实践中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规划措施滞后和城市
旅游综合体功能定位同质化严重两大问题;
(2)研究内容:试从旅游学的角度,就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及前景、整体规划布局及功能组合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阐述,重点以贵阳为例,分析城市的发展现状、城市特性等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条件,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整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差异定位。
(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及文献专著的熟读理解,以海口为例对城市发展现状、城市特性等城市综合体开发条件分析;
2)个案研究法。对国内外成功开发运营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解读,对贵阳市内有旅游功能的城市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分析。
(4)工作思路:1)界定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性质等基本理论路线及思考;2)阐述所选案例及其代表性;3)分析所选案例(优势、问题、方向、经营状况等);4)结论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关于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贵州大学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寻找。
1)马丘比丘宪章:将城市与城市的建筑有机的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主义理论: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最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的交通负担越来越大,而这些地区对于各种事业有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3)产业聚合理论、生态学、创新经济等其他外围理论的相关研究。
(2)关于个例分析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和解决办法:
1)关于贵阳市内具备旅游功能的城市综合体的个案分析,如中天会展城、未来方舟城市综合体等;
2)关于贵阳市内有能力建设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地区研究
3)关于上述需要的解决办法:①关于1)的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一手资料,特别是一些城市旅游综合体的投资回报周期尚未结束,还会有诸如销售中心的存在会为调查提供极大便利;②关于2)则需要贵阳市的相关地图,这一点可以参考贵阳市的相关建设用地规划获取相关讯息;
(3)关于论文写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已解决):
1)指导老师金颖若教授是所在学院中资历较老且水平可算上乘的指导老师,有着丰富的旅游产业实践和旅游研究经验,为论文写作将提供极大帮助;
2)本身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也学到了一定的专业课知识,且曾经有学术研究的经历,参加过学术会议,也曾经同老师一起参与旅游产业的相关实践。
3)贵州大学图书馆中也有相关于本课题研究的藏书可以作为一般理论参考,另外贵州大学的数据库中也有相关的论文可供参考。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2016年1月10日——2月29日,搜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内围与外围理论的相关资料,做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与此同时,进入贵阳现有城市旅游综合体进行案例调查。
2、2016年3月1日——3月19日,撰写论文大纲,写作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任务书,与课题审核表;
3、2016年3月20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并修改初稿;
4、2016年4月21日——5月10日,论文二稿撰写并修改;
5、2016年5月11日——5月13日,论文打印并交付老师验收。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陈雯婷,金权杰,程澄. 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综合体研究[J].管理观察,2011(2):36-37
[2]李德明,朱生东. 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12):1146-1148
[3]张建春. 杭州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 2011(23):74-75
[4]李鑫,姚鲲.谋建大旅游格局—秦皇岛城市旅游综合体规划路径[J].经营管理者, 2012(08):21-21
[5]刘萍.城市旅游综合体中住宅地产与旅游的协同效应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6]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唐莹莹.旅游综合体的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8]沈琳.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张若阳.我国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肖明.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1]金冰心.国内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12]张芳.大型房企开发旅游综合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3]赵晨.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进度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4]曾尚芸,李长凤.云南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 2015(07):143-144,146
[15]徐波林.城市旅游空间载体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16]陈海明,陈芳.旅游综合体开发的集聚模式分析——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 54-75.
[17]冯学钢,吴文智.旅游综合体的规划理性与结构艺术[J].旅游学刊,2013,28(9):21.
[18]张华初,李永杰.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4):15-19.
[19]卞显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327-332.
[20]潘善环.旅游综合体实践模式的理论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3):59-68.
[21]伍向阳,朱照宇.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J].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
[22]平文艺.创建“西部旅游综合体”的理论思考[N].经理日报,2004-10-25.
[23]王婷,陶卓民,张维亚,李涛,王卫平.国内乡村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138-140,211
[24]邓明艳,吴瑕.消费时代背景下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生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70-74
[25]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6]侯新冬.主题公园与历史文化名城互动发展研究一一以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27]许豫宏.“旅游综合体”的两点双线论[N].中国旅游报,2011-05-06(2)
[28]香港规划署.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R].香港:香港规划署,2011
[29]郭小妮.解析城市综合体——以“新加坡滨海商业旅游综合体港湾区”为例[J].福建建筑,2011,11:4-8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2016 年 1 月 13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121班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 1~2周进展情况记录:
1、查找老师介绍的书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
2、对书目及相关材料做大致的浏览把握,了解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大致确定论文的写作范围和大体的框架。
3、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121班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3~7周进展情况记录:
1、 做好读书笔记
2、 修正观点。
3、 细化提纲。
4、存在的问题。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121班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 8~13周进展情况记录:
1、根据前一阶段的阅读所做的笔记,做出论文的大体框架。
2、根据框架,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资料对框架进行填充和丰富。
3、组织语言和材料,完成论文初稿。
4、存在的问题。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121班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 14~16周进展情况记录:
1、根据老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继续查找有关的资料;
2、积极配合老师做好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121班
论文(设计)题目
贵阳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17~18周进展情况记录:
1、把上个阶段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提取与论文有关的资料。
2、根据老师所提出的意见,再次重新阅读有关内容,解决相关问题。
3、组织语言与材料,完成论文第二稿,并按照论文指导书上的部分格式打印出来。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
学生姓名
宫磊
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指导教师
金颖若 教授
学号
1205010164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