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思博学校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基础知识(37分)
1.填空(12分)
A.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C.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D.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E.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F.卒之为众人, 。(王安石《伤仲永》)
F.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看拼音写汉字。(6分)
A.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C.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 ào huǐ( )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D.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í dǎo( )的钟声也响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天的莲花山,真是我们旅游、休闲的好季节。
B.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走好。
C.通过这次篮球赛,使我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D.我们一定要坚决改正、及时发现我们犯下的错误。
4. 从A组中选两个以上的词,B组中选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关于学习的话(40字以内)
A. 聚精会神 心不在焉 一知半解 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
B.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
(4分)
5. 仿写句子(3分)
人们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人们爱秋天,爱她的 ,爱她的 ,爱她的 。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A. 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校园之星” 是当之无愧的。
B. 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众人奋进的歌。
C. 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 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的基本道德,真是
令人遗憾。
7.名著阅读。(5分)
名著名称
《童年》
作者:
讲述内容
主人公及其形象
阅读部分(5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8---23题。
(一)伤仲永(节选)(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4分)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 不能称前时之闻
9. 译句。(6分)
①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你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1.方仲永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3分)
(二) 曹植聪慧 (12分)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①及辞赋②数十万言,善属文③。太祖尝④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⑤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
《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属文:写文章。
太祖:指曹操。 尝:曾经。 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12.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奈何请人 奈何: 善属文 善: 太祖甚异之 异:
13.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 , 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处用“|”标出来。(2分)
言 出 为 论 下 笔 成 章 顾 当 面 试 奈 何 请 人 ?
14.曹植的聪慧具体表现在哪里?(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5.翻译句子。(4分)
植援笔立就,可观。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禅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接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6.用一句话概括段意。(2分)
17.“不必说 ......不必说 ......单是 ......”中那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
写一段话。(4分)
18. 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紫红的桑葚”与“碧绿的菜畦”对调,为什么?(提示:根据语段的写作
顺序来答题)(2分)
19.作者从形、声、色、味多方面描写景物,试举例。(6分)
A.从 觉上写: 、 、 、 。
B.从 觉上写: 、 。
C.从 觉上写:
D.从 觉上写:
(四)高贵的施舍(12分)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 “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的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的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
母亲叫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你到底想把这堆砖放到哪里?”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A“孩子,对于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的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B“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不接受,她说:“因为我们都有两只手。”
20. 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2分)
地点: 主要人物
21. (2分)文章开头描写乞丐外貌的句子是 (用原文答)
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22. 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呢?(4分)
23. 那“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乞丐”成为一个董事长”,原因是“当年你叫我搬砖”,这句话的
含义是什么?(4分)
思博学校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基础知识(37分)
1.填空(12分)
A. , 。 B. , 。
C. 。 D. 。
E. 。 F. 。
G. , 。
2.看拼音写汉字。(6分)
A.rén jì hǎn zhì( ) B.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C. ào huǐ( ) D.qí dǎo(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4.(4分)
5. 仿写句子(3分)
人们爱秋天,爱她的 ,爱她的 ,爱她的 。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7.名著阅读。(5分)
名著名称
《童年》
作者:
讲述内容
主人公及其形象
阅读部分(53分)
8.(4分)
9.(6分)①
②
10.(用原文回答)(2分)
11.(3分)
12.(3分) 奈何: 援: 异:
13.(2分)言 出 为 论 下 笔 成 章 顾 当 面 试 奈 何 请 人 ?
14.(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5.(4分)
16.用一句话概括段意。(2分)
17.(4分)
18. (2分)
19.(6分)A.从 觉上写: 、 、 、 。
B.从 觉上写: 、 。
C.从 觉上写:
D.从 觉上写:
20.(2分)地点: 主要人物
21. (2分) (用原文答)
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22.(4分)
23.(4分)
写 作(60分)
题目: 在尝试中成长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他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不少于500字。)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6、空气是我们生命中生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缺点:不仅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9、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答: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1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可以借助大熊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黑夜可以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00
400
600
8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