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工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842040 上传时间:2024-10-1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工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本文档共4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工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吉林合信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吉 林省延边州(自治区、直辖市) 珲春市(县)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改扩建 新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P99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108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787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9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19% 评价经费 (万元) 4.0 预期投产日期 2006年10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性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的传统产业,随着世界回归自然热潮的到来,中医中药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我国中药材的生产一直存在着种质混杂、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超标、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材和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草药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市场中,我国的中药仅占3-5%,而且大部分是药材原料。与此同时,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种天然药物在我国注册,我国进口天然药物已达83亿元/年,这与中国的中药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大力发展有机无公害中药材产业,是确保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某山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资源金库,是我国三大中药基因库之一,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1100余种,动物100多种。主产人参、西洋参(引种成功)、北五味子、天麻、刺五加、龙芽楤木、黄柏、细辛、龙胆、平贝母、天南星、东北红豆杉、中国林蛙、梅花鹿等名贵地道药材。其中植物类药材均野生于林下、林间或林缘,动物类药材活动于林下或林间。它们的生存均离不开“森林”。中药材的供应长期以野生为主,对野生资源无计划、无节制的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药材的产 量锐减,长期供不应求,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加速了濒危物种的灭绝。在某山区,由于林业采伐和传统的伐林种参业的发展,使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的面积越来越少,已对某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野生药材资源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在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同时,保护濒危物种,恢复某山野生药材资源,实现野生药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人工种植(养殖)的中药材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生产技术不规范,导致中药材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超标、质量不稳定,市场价格低而不稳。而野生药材系天然资源,没有人为干预,就不存在这些问题。野生药材的价格是人工种植药材的2-10倍,甚至几百倍,仍然供不应求。以人参为例,野生人参(林下参)每公斤干品的价格至少在20000元,而人工栽培人参(低农残人参)只有每公斤100-120元。野生关防风是人工栽培关防风价格的8-10倍。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看,发展野生药材生产前景广阔。 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业生产的经营模式由采伐为主转向以育林为主,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建立林业生产的立体生态循环模式,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发展林下有机中药材种植(养殖)项目,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工人增收和林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因此,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林下有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对于保护和恢复某山濒危物种,建立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林业和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山区农民和林业工人的增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和历史意义。 本项目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立足某山区,以某山自然资源和珲春市独特的地理优势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突出“规范”和“有机”的中药材生产标准,实行生产基地企业化运作,运用现代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创建有机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运营模式,带动当地中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扩大珲春的国内、外的影响力,实现珲春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和东部山区经济建设的进程。 吉林省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4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之一,是继四川省之后, 第二个被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中药材资源开发生产优势,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北药基地。吉林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建设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列为发展生态环保效益经济的重点项目加以实施,并在“十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同时,某山区开发历史短,人为破坏轻,具有生长天然有机中药材的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在吉林省某山区建立有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大幅度提高中药材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某山区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发改委关于利用农、林、牧、渔良种快繁技术促进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科业化的总体思路。符合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纲要关于利用现代农业高技术保护某山地生态资源及建立集约化“健康产业”生态经济区的总体思路。 根据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吉林合信药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长春黄金研究院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次环评将通过详细的调查,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分析基础上,在区域污染物排放实行合理分配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对废气、废水、噪声污染治理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论证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及建议,为有关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决策和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投产后公司的日常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珲春市某村,周围三面环山,最近居民区距离种植基地约为4km以外的松树嘴子村。公司总部位于珲春市新安街603队北山顶,厂区三面为空地,仅南侧800m左右为零散的居民区,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厂区占地面积及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要为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0×108m2,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某乡内,详见附图2。公司总部占地面积25295m2,其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原辅材料消耗 4.1 种植养殖基地 ◆ 林下人参 1500公顷 ◆ 林下西洋参 500公顷 ◆ 林下细辛 200公顷 ◆ 林下龙胆草 200公顷 ◆ 林蛙 2000万只(10条沟) 4.2 加工车间 ◆ 药材加工(烘干)车间 (晾晒场10000m2,自动化烘干车间500m2) ◆ 林蛙加工车间3000 m2(其中林蛙油真空冷冻干燥车间1500 m2, ◆ 林蛙食品加工车间1500 m2) 4.3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详见表1,主要燃料及动力消耗详见表2。 表1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消耗量 备 注 1 林下参种子 公斤/公顷 25 2 林蛙卵团 团/平米水面 1 1500-1800个/团 3 西洋参种子 公斤/公顷 30 4 细辛种子 公斤/公顷 20 5 龙胆草种子 公斤/公顷 1 表2 主要燃料、动力消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消耗量 来源 运输方式 备注 1 水 吨/年 4000 地下水 水泵提升 2 电 万度/年 20 变电所 市政电网 3 燃煤 吨/年 500 当地 公路运输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投资787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176.7万元,国家开发行贷款2400万元,中达国际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投入302.3万元。 6.土地及公用配套条件 2005年8-10月进行林下参、西洋参、细辛、龙胆草的种植,当年种植林下参100公顷、西洋参200公顷、细辛100公顷、龙胆草100公顷。2006年8-10月种植林下参120公顷、西洋参250公顷、细辛100公顷、龙胆草100公顷。2007年-2012年分别种植林下参140、160、180、180、120公顷。 7.公用工程 (1)给排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二部分,项目生产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及生产加工用水,根据种繁、种植的需要,项目的5公顷育苗地每年灌溉用水预计耗水量为3,000L,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园区位于珲春市某乡,水源拟采用当地自然水源。 综合加工厂季节生产100天,生产用水量约为10 t/d,主要用于中草药冲洗,冲洗废水排放量为9t/d。项目生活用水主要是加工车间等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用水量根据综合用水定额标准计算,取30升/人·天,项目生活用水量约为2.19t/d。.行ngdi . 房、仓库、晾晒场、烘干窑、综合加工厂区拟建在珲春市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水源拟采用地下深井解决,拟在项目选址区域内打80m井1眼,出水量为50m3/h。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种植用水主要为灌溉用水,全部进入土壤,或蒸发或被作物吸收,故本项目无种植废水排放;其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和药材加工期间的冲洗排水,排放量为11m3/d,冲洗排水9.0t/d,生活污水为2t/d,经市政下水管网汇入珲春河。 基地内建有室外旱厕,少量农民清洗卫生的污水也是通过泼地自然蒸发的形式外排。基地内有丰富的地表径流水能够满足区域内种植灌溉用水需要。 (2)供热 本项目种植基地无采暖设施,只有公司总部需要用热,由一台4t/h的锅炉供给,年燃煤量为500t/a,能够满足冬季采暖需要。 (3)供电 本项目公司总部用电由珲春市电网提供,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吉林 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园区电源从某乡松树村的乡镇变电所引入,引电距离为4km,进户电压等级为lOKV,拟在项目区内安装630KVA厢式变电站两套。 中药材加工厂项目电源从本项目电力由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附近的市政供电线路引入,完全有能力保障对本项目的用电需求进户电压等级为lOKV,拟在项目区内安装630KVA厢式变电站一套。 电力负荷 项目用电主要为生产、照明和生活用电,项目用电负荷按三级标准设计。 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公司总部劳动定员为73人,全年工作日为300天,一班制,每班8小时。种植初期需要临时雇佣一定数量的当地农民,因种植作物不同数量不定。 9.技术基础 9.1技术来源 吉林合信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9.2技术成果水平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本项目建立后即可开始与相关科研院所商谈技术支持事宜。技术获得方式如下: (1)本项目以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所、吉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研究室为技术依托单位,取得中药材新品种和生产种植技术方面的技术支持。 (2)建立中药材科技发展信息库,及时了解最新的有关中药材的科技发展成果和新型高效的科技手段。 (3)长期聘用专家参与项目管理,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技术指导,与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养技术骨干。 (4)建立生产前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的制度,定期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药材生产规范化,确保药材质量。 9.3技术示范基地 本项目园区所在地某乡位于某山区,属于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药物资源宝库,被联合国划为“人类与自然保护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森林覆盖率为76.5%,项目区气候温和湿润, 冬暖夏凉,5-9月份平均气温23℃,年平均气温5.65℃;雨水充沛,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蒸发量1166.7毫米;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为140-160天;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中药有效物质的积累,提高药效和质量。自然环境良好、生物圈自我调节能力很强,适宜道地中草药材种植及养殖。 某山特殊的地域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对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极具代表性。珲春市某乡属某山植物区系,境内有林地面积4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1%。主要树种有红松、鱼鳞松、落叶松、沙松、臭松、椴树、柞树、黑桦、枫桦、榆树、色树、杨树、白桦、柳树等,其中柞树最多,占有林地总蓄积量的40%左右。本项目园区所在林地土壤腐殖质化程度极高,水源充足,小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强度适宜,以阔叶林为主,林中非常适合如人参等珍贵道地药材生长;林地背风向阳靠近山林的灌林丛、林间隙地等地带均可进行林蛙养殖。因此,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合理规划开发、维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实现道地中草药材林下种植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对土壤养分含量测定表明,园区土壤多为森林暗棕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含量变幅在0.96%~7.74%之间,平均值为:2.84%;全氮含量0.044%~1.084%;全磷含量为0.067%~0.399%。据测定,园区主要土壤类型重金属含量不高,处于正常含量水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污染,是建设大型绿色道地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本项目园区所在地珲春某乡水资源蕴藏总量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620毫米左右;地表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00~450毫米,水质清澈,无污染;地下水以含锶的偏硅酸矿泉水为主,污染和微生物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总体水质十分稳定,完全符合中草药种植养殖绿色生产用水标准。 10.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0.1施工准备 2005年8月项目初步设计和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单位的选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工程建设投标范围和规定》的规定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招标。本项目涉及的工程地质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及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将,按规定进行招标。具 体招标形式有两种: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其中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以及普通设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专业设备按采购方式招标。 为保证招标工作的规范性与公开性,工程招标工作按管理程序报相关部门批准,建设单位按批准的范围、性质进行相应的实施工作。 招标结束后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0.2施工和药材种植 (1)施工 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时期的主要阶段。本项目施工内容主要有车间改造、围栏建设、林蛙池、冷冻库、蓄水池、水井及泵房、配电室、库房的建造。土建工程计划在2005年9月开始陆续安排,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药材种植 2005年8-10月进行林下参、西洋参、细辛、龙胆草的种植,当年种植林下参100公顷、西洋参200公顷、细辛100公顷、龙胆草100公顷。2006年8-10月种植林下参120公顷、西洋参250公顷、细辛100公顷、龙胆草100公顷。2007年-2012年分别种植林下参140、160、180、180、120公顷。 10.3竣工验收 2006年6月土建工程竣工验收。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10.4项目实施进度表 表3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表 序 号 月份 项目 2005年 2006年 3-7 8 9 10 11 12 1-4 5 6 7 8-10 11-12 1 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论证 2 完成设计 3 土建工程 4 药材播种 7 竣工验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处于图们江下游地区,地理坐标为129º 52ˊ—131º 18ˊ ,北纬42º25ˊ—43º30ˊ。其东南与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哈桑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的稳城、赛别尔、恩德、先峰四个郡相望,北部以老爷岭支脉为界同吉林省汪清县和黑龙江省东宁县为邻,西接图们市。因其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国”的金三角之称。全市总面积为5145km2,辖3镇8乡4街道。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位于东经 130º 23ˊ—130º 28ˊ ,北纬42º42ˊ—42º52ˊ 之间,行政区划面积16.67 km2,由起步区和规划区组成,位于珲春河的南侧,隔河与珲春市区相望。合作区南部6km为长岭子中俄边境口岸,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合作区东南75km的防川村是中、朝、俄三国交界的鼎足地带,由此沿图们江而下15km即日本海,是我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国从水路到达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 本项目综合加工厂址(公司总部)拟建在珲春市郊,海拔100-150 米。厂区距本项目的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园区(基地)所在地珲春市某乡运输距离为30km,其中除5km为沙石路外,其余均为水泥路,交通往来极为便利,有利于工厂生产所需原材料运输供给。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和附图2。 2.地质地貌 珲春地区属半山区,总的地形特点是由北向南倾斜,西北和东北部地势较高,西南部地势较平坦。合作区与珲春市老城区仅一河之隔,珲春河在其北缘流过,区内地势平坦。其北部为一级阶地,海拔标高在40.4—45m之间,南部为丘陵山地,以二级阶地为主,海拔标高在45—69.5m,地面平缓,地耐力大都在30t以上。区外北部和南部多山,山势起伏,北高南低,森林山为最高点,海拔1477m,西南部地势平坦,有珲春、敬信、春化三处大小不等的盆地,敬信盆地中的防川村,海拔5m左右,是吉林省的最低处。 (1)综合加工厂(公司总部) 本项目综合加工厂建设场地(公司总部)位于珲春市郊,厂区呈长方形,占地面积25295㎡。该场地现状地势平坦,其四周均为空地。 本工程场地上部岩性为粉砂-粉土,分布于0-0.5m深度上,厚 0.3-0.5m 。下伏细砂-砂,棕红-灰色,稍湿-潮湿。 地下水埋深大于 10 m,场地地基土在 0-2m 范围内,含盐量平均小于0.3%,属非盐渍土,对钢筋混凝土基础不具有腐蚀性。 (2)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园区(基地) 本项目的“吉林省某山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园区”位于珲春市某乡。园区建设地点是近百年的次生阔叶混交林区,林下土壤腐殖质化程度高,十分肥沃,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宜种植中草药,并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贸易活跃。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对土壤养分含量测定表明,园区土壤多为森林暗棕壤,有机质含量高,腐殖含量变幅在0.96%~7.74%之间,平均值为: 2.84%;全氮含量0.044%~1.084%;全磷含量为0.067%~0.399%。园区主要土壤类型重金属含量不高,处于正常含量水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污染,是建设大型绿色道地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3.水文状况 图们江发源于某山主峰东麓,流向东北至密江折向东南,于珲春市防川以下土字界碑出境,出境后为朝俄界河,经15km汇入日本海。图们江珲春境内河长为163.7km,流域面积为2399km2,平均流量为257m3/s。 珲春市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水资源总量24.32亿m3,年平均地表径流19.46亿m3,地下水资源量4.86亿m3/a,人均占有水量达12770m3,是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2倍,全市总水能理论蕴藏是12.9万kwh,利于灌溉和发展水电。珲春河(珲春大桥—三家乡)水质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 本项目园区所在地珲春某乡水资源蕴藏总量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620mm左右;地表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00~450mm,水质清澈,无污染;地下水以含锶的偏硅酸矿泉水为主,污染和微生物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总体水质十分稳定,完全符合中草药种植养殖绿色生产用水标准。 4.气候气象 珲春市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较冷期长。因东临日本海,西部、北部有高山做天然屏障,气候相对夏凉冬暖。年日照时数为2130~2650h,年平均气温5~7℃,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高低温-32℃,无霜期126-170天。年平均降水量670mm。年平均风速为3.6m/s,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北西(WNW)风,其发生频率为18.8%,风向频率11%,静风频率多年平均为25%。全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 本项目园区所在地某乡位于某山区,属于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药物资源宝库,被联合国划为“人类与自然保护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森林覆盖率为76.5%,项目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5-9月份平均气温23℃,年平均气温5.65℃;雨水充沛,平均降水量617.9mm,蒸发量1166.7mm;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为140-160天;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中药有效物质的积累,提高药效和质量。园区自然环境良好、生物圈自我调节能力很强,适宜道地中草药材种植及养殖。 5.自然资源 珲春地处某山脉东麓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北部老爷岭、秃头山两大支脉及其53条山岔构成起伏较大、高低悬殊的珲春山脉。北部的最高山峰海拔高度为1477.4m,南部的防川村海拔高度125m,整个地区是三面环山,一面靠江(图们江)。境内大部分为山地,最高点海拔1147m,部分为低丘陵和台地,少部分为河谷、盆地或平原。平原主要有面积约500Km2的珲春平原和70多Km2的敬信平原等。珲春地域辽阔,资源极为丰富。 本项目建设需用的资源为林地资源、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 (1)森林资源 珲春市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有林地面积4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1%,活立木总蓄积3928m3,可采蓄积2600万m3。其中:针叶树种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4%,阔叶树占86%。 (2)土壤类型 珲春地区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分布较有规律。主要土壤类型有: ①暗棕壤 (以灰棕壤为主)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500m的中山、低山、丘陵区,这种土壤适合粮、果、烟、药等多种作物生长; ②白浆土 主要分布在珲春盆地周围。这种土壤透水、通气不良,土质粘重,是一种需要改良的土壤。现大多为农田和疏林草地; ③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图们江、嘎呀河、布尔哈通河、海兰河流域的高位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这种土壤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持水性良好; ④黑土 主要分布在龙井市、延吉市境内的丘陵坡下部。腐殖质层厚,通气、透水性能良好; ⑤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图们江、嘎呀河、布尔哈通河、海兰河、珲春河流域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上; ⑥风沙土 主要分布在珲春市敬信乡的沙坨子和延吉市长白乡河龙的河东。这种土壤需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⑦少量沼泽土、冲积土。 (3)水资源 珲春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资源主要以下几种形式分布: ①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618.1mm,年降水量34.6亿立方米,年总降水量为34.6亿立方米; ②地表径流 珲春境内江河交错,共有一江一河五十二条支流,其中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34条,属图们江水系。珲春河由东北流向西南,贯穿九个乡镇,全长156Km,10 Km以上支流共有26条,珲春河多年平均流量为43.36m3/s,图们江全长516 Km,其上、中、下游498 Km河段为中朝界河,自防川中俄朝三国交界点以下至河口的18 Km河段为俄朝界河。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61.5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02 亿立方米。其中珲春河年平均流量为43.36m3∕s;水域面积15,570公顷,水资源总量为24.3亿立方米; ③地下水 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分布于珲春地区的山间河谷盆地。水量丰富稳定,水质较好。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945年成立珲春县人民政府,1988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珲春县建制,成立珲春市。 珲春市域现辖4个街道,3镇8乡,一个合作区管理委员会。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21.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城镇人口17.9万人。珲春市是一多民族居住区,有汉、朝、满、回等1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48.40%,朝鲜族占41.9%,满族占9.3%,回族占0.3%,其它民族占0.1%。 200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2003年工业总产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农业总产值1.6亿元。2004年财政收入1.3亿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划将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及蒙古、日本等东北亚诸国在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图们江三角洲地区,共建一个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并将该区域视为东北亚具有巨大工业化潜力的地区及同庞大的工业发展计划相联系的全球贸易与物流中枢的战略位置。由于珲春市特殊地理位置,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珲春出口加工区,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 珲春市域幅员面积514538ha。其中:耕地28809ha,占总面积的5.6%,主要包括水田11609ha,旱田17200ha;林地435462ha,占总面积的84.6%;牧草16467ha,占总面积的3.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531ha,占总面积的1.5%;交通用地1961ha,占总面积的0.4%;水域面积15613ha,占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土地7223ha,占总面积的1.4%。 珲春市地处某山区,地质古老,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重金属有金、银,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铂、镍、钨,黑色金属有铁, 钛,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有红柱石、硅藻土、石墨、珍珠岩、灰岩、高岭土、硅石等。 煤炭资源储量为6×108t,矿产总量预测为8.5×108t,以长焰煤为主,褐煤占5%左右;黄金资源已探明储量为65t,预测为120t,铜矿资源已探明储量为12×104t,钨矿资源已探明储量为905.7t,红柱石、硅石、煤成气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珲春市内,厂区周围及基地的环境空气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2.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周围无企业,故其声环境质量较好,能满足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区标准。 3.地表水 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主要为骆驼河及珲春河,由例行监测结果来看,骆驼河水质较好,能够满足相应的水体标准要求,珲春河珲春市河段内(珲春大桥—三家乡)的水质已不能满足Ⅳ类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这主要是珲春河接受珲春市生产和生活污水所致。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控制本项目种植期废水排放,以保护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骆驼河的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标准要求。控制公司总部加工期间洗刷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不加重受纳水体—珲春河的污染现状。 (2)控制种植期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以保护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二类区不受影响。 (3)控制种植期的植被破坏,使其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防治种植期水土流失。 (5)控制公司总部锅炉烟气达标排放,保护区域环境空气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6)控制公司总部产噪设备的产噪声级,使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Ⅱ类区标准要求,不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 (7)控制公司总部产生的固废物不产生二次污染。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级(类)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大 气 二级 项目 TSP SO2 NO2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mg/m3) 0.30 0.15 0.12 地 表 水 Ⅳ类 项目 CODMn BOD5 石油类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限值(mg/l) ≤10 ≤6 0.5 项目 pH 氨氮 污染限值(mg/l) 6—9 ≤1.5 噪 声 2类区 时间 昼间 夜间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标准值dB(A) 60 50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源 标准 级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废水 二级 污染物 SS BOD5 COD NH3—N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排放浓度(mg/l) 150(300) 30 150 25 废气 二类 (二级) 污染物 SO2 烟尘 烟囱高度(m)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浓度(mg/l) 900 200 35 噪声 Ⅱ类区 昼间 60dB(A) 夜间 50dB(A)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珲春市环境保护局尚未给该企业下达总量控制指标,由排污特征可知,本环评建议将锅炉烟气中烟尘和SO2及废水中COD和氨氮共四项作为该项目总量控制因子,将其处理后排放量作为总量控制指标,即烟尘:0.42t/a,SO2:2.24t/a,COD:0.33t/a,氨氮:0.05t/a。该指标应上报珲春市环境保护局批准后方可执行。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由林下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和药材加工厂组成。其生产技术方案如下: 1.人参生产技术方案 1.1关键技术: 本项目中,人参生产技术方案设计主要是针对常规培育方法的不足,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从而增加产量、缩短发育期和增强抗逆性。采用的主要技术有: (1)种子激素处理 人参种子需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过程。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需经过3~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形态后熟,然后还需60~70d才能完成生理后熟。用50~100mg/L的赤霉素浸种18~24h,可缩短形态后熟期。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用100mg/L的赤霉素浸种6h,能使生理后熟期缩短。 (2)在常规栽培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生物菌肥技术解决常规方法中种苗存活率低,产量受影响的问题。在种子处理环节,选用适宜林下参的生物菌肥浸种,可加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病害发展,增强光合效率,提高抗逆性,最终提高种植产量。 1.2生产技术方案 ◆ 采取林下栽培种植方式,对项目区进行生态改良,建立高效物种生态群落,保证珍贵种群优先扩展的生态条件,综合利用林下生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 参地选择在优质阔叶林和针叶林树种混交的区域,以利形成正常的多种物种共存的生态平衡,防止自然环境下,病虫害因生态失衡而严重发生的情况; ◆ 使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缩短生长周期; ◆ 使用生物菌肥浸种,提高抗逆性; ◆ 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 根据林下参生物产量和人参皂甙含量积累动态,确定最佳采收时期; ◆ 规范林下参加工工艺,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标准; ◆ 建立质量检测监测规范。 1.3种植工艺流程: ◆ 选地: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腐殖质层较厚的缓坡地; ◆ 播前种子处理 ◆ 整地:保证林下空间光照适宜并便于种植后田间管理 ◆ 播种 ◆ 人工护育 ◆ 采收 1.4加工工艺流程 选参 洗刷 烘干 包装 成品 2.林下西洋参生产技术方案 2.1关键技术手段: 西洋参原生于林下阴湿处,属阴性植物,喜凉爽、湿润,喜斜射光、散射光,忌强光照射,适宜生长的土壤为通透性能良好的森林灰棕壤或腐殖质壤土。 本项目采用西洋参林下栽培技术,选择与野生西洋参相似的林下环境,将优质西洋参种子直接播种于林下进行栽培,避免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对种子的处理: 种子处理采用层积沙埋法: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放在一定的容器内进行层积沙埋。每月筛选一次种子,剔除霉烂的种子,选留好种子,之后仍进行层积处理,直至室外温度达5℃。选留的好种子连同容器,放在室外50cm深的地下坑内,上盖一层草,草上覆土,经自然低温冷冻贮藏,早春取出直接播种于林下。 选择合适的生物菌肥,浸种处理,提高抗病能力。 2.2生产技术方案: ◆ 选择排水良好,腐殖质土层较深的林地,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播种在林下; ◆ 使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缩短生长周期; ◆ 使用生物菌肥浸种,提高抗逆性; ◆ 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 适当疏花疏果,增加种子饱满度,增强抗病性; ◆ 根据林下西洋参生物产量和人参皂甙含量积累动态,确定最佳采收时期; ◆ 规范林下参加工工艺,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标准; ◆ 建立质量检测监测规范。 2.3种植工艺流程: ◆ 选地: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腐殖质层较厚的缓坡地; ◆ 播前种子处理:采用层积处理方法; ◆ 整地:保证林下空间光照适宜并便于种植后田间管理; ◆ 播种:采用穴播的方法; ◆ 摘蕾、疏花,以利有效物质积累; ◆ 人工护育; ◆ 采收:在收参前割取茎叶。 2.4加工工艺流程 选参 洗刷 烘干 包装 成品 3.林下细辛生产技术方案 3.1关键技术手段: 细辛是一种喜阴植物,多分布在山区的腐殖质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阴坡或半阴半阳坡以及较肥沃的灌木丛内,山沟底部稍湿润的地方以及林缘地带。所以,形成一种喜湿润、喜肥、喜阴、怕强光的特性。 本项目采用细辛林下栽培技术,选择与野生细辛相似的林下环境,将细辛种子直接播种于林下进行栽培,避免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对种子的处理: ◆ 种子处理采用层积沙藏处理法; ◆ 选择合适的生物菌肥,浸种处理,提高抗病能力。 3.2生产技术方案: ◆ 选择排水良好,腐殖质土层较深的林地,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播种在林下; ◆ 使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缩短生长周期; ◆ 使用生物菌肥浸种,提高抗逆性; ◆ 制定详细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