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权威发布!权威发布!2018 年 6 月 26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定量评估模拟了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同时,分别就 17 个具体农产品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关注 2020 年和 2035 年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17 年谷物产量达到 56455 万吨、肉类产量 8431 万吨、水果 28351 万吨
2、,分别占世界 21%、26%和 31%。城乡居民粮菜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肉蛋奶油果以及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显著增长。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地位明显提升,进口居世界第一,出口居世界第五。与此同时,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不断加大,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近年来,国际竞争压力导致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困境,大宗农产品出现“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农民收益难以保障,财
3、政负担重,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仍是重点难点。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下调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会带来产量和粮农收入双下降。稻谷和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建议短期内保留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分阶段、分步骤、分品种深化改革,科学确定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功能定位,加快健全水稻小麦生产者补贴机制;玉米去库存政策有利于调减玉米面积、利好畜牧业发展,但力度应适当,避免过度冲击玉米市场。粮食市场化改革应适度有序。中国首部中国首部“绿色税法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正式实施2018 年 1 月 1 日中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正式
4、实施,国家层面明显加强了对畜牧业生产发展迅猛所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治理和管控力度,以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环保税将涉及约 47%出栏肉牛、58%的存栏奶牛、50%的出栏生猪、70%的出栏肉鸡、75%的存栏蛋鸡中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环保税征收模拟结果显示,短期内会增加畜禽养殖成本,对生猪、肉牛和肉鸡的影响相对明显,导致猪肉、牛肉、鸡肉等畜产品产量小幅下降,降幅在 1.98%以内,但长期将倒逼畜牧业加速绿色转型。建议加快创新探索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加快出台有机肥生产与使用的奖励扶持政策机制。全球化为中国农业
5、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化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进口了大量粮食、油料和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节约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利于缓解国内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进口农产品增加了国内农产品的供给,满足了国内多样化的需求,解决了农产品供求短缺的矛盾。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加和出口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中国消费者因进口产品价格上涨而福利受到影响。今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在全球范围引起广泛关注,对相关国家农业的影响也倍受瞩目。模拟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加征关税将会导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下降约四成,其中,大豆、棉花、牛羊
6、肉、其他谷物的出口额均下降约 50%。同时中国进口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大豆和棉花进口价格分别上涨 5.88%和 7.53%,其他农产品价格变化幅度较小。长期看,可以通过拓宽国际市场,优化贸易渠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加大豆替代产品进口,支持扩大国内种植等措施消除对中国的影响。当然,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仍然是共赢举措。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时代,需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立足当前发展基础与优势,直面发展短板与挑战,推动农业产业兴旺持续发展。首先,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7、,合理确定大宗农产品进口规模,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展国内农业产业,优化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其次,围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抗风险能力,构建开放型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发展保护机制。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保供给和保生态的协调平衡。第四,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及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强化标准实施,建立质量安全联盟,组建品牌联盟。第五,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引进来、走出去”,互通有无,实现合作互利共赢。第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改革完善
8、 WTO 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处理贸易争端和分歧,创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预测到 2035 年我国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要求,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自给率大致保持在 90%以上。报告称,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粮食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整体将呈现增长态势。受粮食收储政策调整影响,未来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产量基本保持稳定,预计到 2035 年稻谷和小麦产量分别为 2.03 亿吨和 1.28 亿吨。同时,受益于畜牧业快速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持续推动,非口粮粮食作物
9、产量将分别增长至 2.77 亿吨和 1683.43 万吨。报告还预测,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将持续增长,但随着居民猪肉消费逐渐饱和,猪肉产量在肉类总量中的比重将出现下降,禽肉、牛肉比重上升明显。到 2035 年猪肉自给率将降至94.78%,牛肉和奶类自给率将分别回升至 90.51%和 72.52%。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评估了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重点关注了 17 个具体农产品 2020 年和 2035 年产业发展形势。报告指出,新时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
10、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仍是重点难点。征收环保税短期内会增加畜禽养殖成本、降低畜产品产量,但长期将倒逼畜牧业加速绿色化转型。报告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业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会导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下降约四成,大豆、棉花等农产品进口价格短期内上涨 5.9%-7.5%。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发布了2018 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报告指出,尽管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强劲,但持续的冲突、饥荒及难民危机却导致全球饥饿人口增加,同时,不断升温的逆全球化思潮也进一步放缓了改善食物和营养安全的进程。报告指出,尽管单边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中国正在积极通过“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倡议,寻求更深入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和技术合作。通过更加开放的贸易和知识共享促进全球一体化的政策,对减贫和消除饥饿至关重要。本次发布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是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作为中国农产产业发展形势预判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将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会继续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定期发布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与全球粮食政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