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5.4 像片控制测量主要技术指标及作业要求5.4.1 像片控制点布设方案 1:1000、 1: 地形图区域平面高程均采用区域网布点。平面航向基线跨度小于7条基线、 旁向相邻航线跨度小于5条航线; 高程航向基线跨度小于4条基线、 旁向相邻航线跨度小于3条航线。示意图如下: 5.4.2 控制点标志和编号在建城区像片控制点应在水泥地面及岩石上用油漆做好标记, 非建城区及土质地面的控制点采用3cm3cm25cm木桩打入地面, 并在实地和像片上做好统一编号。编号由字母P加数字序组成: ”P1001、 P1002、 P1003.”、 ”P 、
2、P 、 P .”、 ”P3001、 P3002.”.5.4.3 像片控制点点位要求 1) 点位在影像上目标清晰、 易于判别。 2) 点位应尽量选择在明显的、 固定的地物上, 线状地物交汇角一般应在20o90o之间。 3) 点位易于到达和放置仪器, 视野开阔。 4) 点位应尽量公用, 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6片或5片重叠范围内。 5) 自由图边、 待成图边的图边像控点应布出图廓线外。 6) 建议区域网四角像控点布设双点。5.4.4 像片控制点测量要求像片控制点测量按1:500、 1:1000、 1: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相应要求执行。应采用数码相机记录控制点点位在实地的位置。5.4.5 像片
3、控制点观测1) 像片控制点测量采用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进行观测, 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CORS中心统一解算。2) 观测要求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网络RTK作业指导规程GDCHY04-7-03执行。按该规程的说明, 在能够应用网络RTK定位技术的区域, 其定位精度基本能够达到以下的精度指标: 平面点位精度=50mm; 高程点位精度=50mm。满足GB/T 7931- 1:500、 1:1000、 1: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像片平面控制点相对于附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2毫米,高程控制点相对于附近基础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10基本等高距的要求。3
4、) 技术要求网络RTK观测的基本条件要求如下观测窗口状态卫星数卫星高度角PDOP值良好窗口520以上5勉强可用的窗口415以上8不能观测的窗口34) 观测要求 观测次数、 初始化次数和历元数的要求等级观测次数( 不同时段) 每次观测初始化次数每次初始化观测历元网络RTK 图根1 2 50 注: 采样间隔为1 秒。 A: 每点均须使用三脚架架设仪器且量取仪器高两次, 两次读数不大于3 毫米, 取中数输入GPS 接收机中。数据采集过程须按照实时定位观测记录表的相关要求填写观测记录。 b :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 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 防止人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 遮挡卫星信号。
5、 c :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或手机; 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 并取下天线, 以防雷电。 d :两次初始化成果须野外比对结果, 比对值为两次初始化采集的最后一个历元的空间坐标, 较差必须小于Mo ; 不符合时, 加测一次。取较差满足精度要求的两次作为观测成果。如果三次较差均超出精度指标, 则在其它时间段重新观测。所有观测数据、 记录均需要保留, 作为对测区成果稳定性、 可靠性的考察。5.4.6 像片控制点编号及整饰要求 1) 像片控制点编号像片控制点编号统一由像片控点类型标识、 像片号、 序号组成, 共7个字符。其格式如下所示: * * * 序号 像片号 类型标识像片控制
6、点类型标识: 平高点为”P”, 高程点为”G”, 检查点为”C”。像片号: 为像片控点所刺( 整饰) 像片的后三位片号。序号: 为自然序数。不足三位的在前面以”0”补足。例如: P301001, G31 , C012321。 2) 整饰要求 各类控制点均以电子文档方式进行刺点和整饰。 其中: 刺点影像的大小: 以刺点点位像素为中心、 向四周外扩127个像素, 形成一高宽均为255像素的矩形小影像。 控制点与基准面不在同平面时: 应标注比高, 比高量注至0.1米, 并注明高程算至何面上。 控制点点位说明: 以刺点小影像的方位进行说明, 小影像上方为”北”。5.4.7 工序提交成果 1) 像片控制点成果( 电子文档、 打印) 各1套 2) 控制点点之记成果( 电子文档、 打印) 各1套 3) 像片控制点观测数据( 电子文档) 1套 4) 像片控制点技术小结、 检查报告等( 电子文档、 打印) 各1套 5) 基础控制点、 像片控制点略图( 电子文档、 打印) 各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