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及风险评估-L.CN.MKT.GM.05.2016.5488目录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与负担心血管防治策略与风险筛查的意义心血管风险评估现状与未来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首要原因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居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心血管病肿瘤呼吸疾病损伤/中毒其他心血管病肿瘤呼吸疾病损伤/中毒其他我国心血管病死亡数仍快速上升1990-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我国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为389.3/10万人,2013年则为307.18/10万人,降幅达到2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尽管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但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绝对数字仍在快速上升,2013年较1990年增加了4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90.9%,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7.7%。Lancet.2015Oct23.pii:S0140-6736(15)00551-62015年中国成人心血管健康状态报告心血管疾病将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病Thesedatasuggestthat,withouteffectiveintervention,cardiovasculardiseasewillbecomeepidemicinthenearfutureinChina.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全名为中国成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中理想心血管健康的比例极低,总体比例仅占0.2%,其中男性为0.1%,女性为0.4%。数据提示,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疾病将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病。JAmCollCardiol2015;65:101325中等心血管健康低等心血管健康理想心血管健康比例%汉族壮族藏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北部南部MetricsPoor HealthIntermediate HealthIdeal HealthCurrent smokingYesFormer,quit12monthsNeverorquit12monthsBody mass index30.0kg/m225.0-29.9kg/m225.0kg/m2Physical activityNone1-149min/wkmoderateintensityor1-74min/wkvigorousintensityor1-149min/wkmoderate+vigorous150min/wkmoderateintensityor75min/wkvigorousintensityor150min/wkmoderate+vigorousHealthy diet score*0-1components2-3components4-5componentsTotal cholesterol240mg/dl200-239mg/dlortreatedtogoal200mg/dlBlood pressureSystolic140ordiastolic90mmHgSystolic120-139ordiastolic80-89mmHgortreatedtogoal120/80mmHgFasting plasma glucose126mg/dl100-125mg/dlortreatedtogoal100mg/dl*Thehealthydietscoreincludedthefollowing5components:fruitsandvegetables4.5cups/d,fishtwo3.5-ozservings/wk,sodium1500mg/d,sweets/sugar-sweetenedbeverages450kcal/wk,andsoyprotein25g/d.我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不仅人数多,且比例高最近发表的对11个国家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分的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高危人口比例、致死性心脏病高危人群比例均最高,33%男性和28%的女性10年预期致死性心脏病风险高于10%,而只有37%的男性与42%的女性风险小于3%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5May;3(5):339-55按国家、性别及年龄组划分的10年致死性心血管病风险分布情况:男性女性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Circulation1998;97;1837-1847入选2489例男性和2856例女性,年龄在3074岁,随访12年.每增加1岁5%I级vs正常IIIII级vs正常67%84%吸烟vs不吸68%TC200239vs20031%TC240vs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血脂紊乱、吸烟、肥胖、50岁,早发CVD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目录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与负担心血管防治策略与风险筛查的意义心血管风险评估现状与未来选择正确的风险评估工具有利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文字简化,更改形式使用正确的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对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使用有效干预手段降低总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年1月第34卷第1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应用简介采用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对个体进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其目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作为健康教育的辅助手段第二:指导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制订在众多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中Framingham风险评估(FRS)和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告(NCEP ATP)是最常用的两个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2):78-9回望风险评估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MahmoodSS,etal.Lancet.2013Sep27.pii:S0140-6736(13)61752-3.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提出“危险因素”概念1961年1967年1998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尝试创建“多重危险因素函数”以预测冠心病风险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开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1976年Framingham冠心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模型问世1961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提出“危险因素”概念KANNELWB,etal.AnnInternMed.1961,55:33-50.高血压、高胆固醇、ECG提示的左室肥厚确定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976年,Framingham心脏研究首次开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KannelWB,etal.AmJCardiol1976;38:4651.心血管疾病#8年发病概率预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卒中、间歇性跛行、心衰纳入6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胆固醇收缩压吸烟ECG提示的左室肥厚葡萄糖耐受不良*是=1,否=0C(整体风险系数)=(各变量数值男性或女性系数)相加+截距e:函数心血管疾病8年发病概率(P)=11+e-C变量系数年龄(岁)年龄年龄胆固醇水平(mg/mL)收缩压(mmHg)吸烟*ECG提示的左室肥厚*葡萄糖耐受不良*胆固醇水平年龄截距1998年,Framingham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模型问世,广获认可1.WilsonPW,etal.Circulation1998;97:183747.2.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893-901.男性女性 与既往模型相比,与既往模型相比,19981998年冠心病年冠心病1010年发病风险评估模型采用连续值替代年发病风险评估模型采用连续值替代危险因素类别,为临床提供了危险因素类别,为临床提供了更为便利更为便利的工具,且的工具,且将患者划分为低、中、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高危人群高危人群 该模型该模型现已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广泛应用现已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广泛应用Framingham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纳入6个心血管危险因素WilsonPW,etal.Circulation1998;97:1837-47年龄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纳入6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吸烟用于预测30-74岁男性或女性患者的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Framingham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模型基于男性和女性各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WilsonPW,etal.Circulation1998;97:1837-47男性年龄LDL-C血压糖尿病吸烟TCHDL-C最高分值7分2分3分2分3分2分2分女性最高分值8分2分3分5分3分4分2分各国高血压指南公认的危险因素也在Framingham研究基础上有了很大进展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013ESH/ESC高血压指南2013ASH/ISH社区高血压指南高血压年龄血脂异常微量白蛋白尿痛风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吸烟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2.EuropeanHeartJournaldoi:10.1093/eurheartj/eht1513.WeberMA,etal.JClinHypertens(Greenwich).2013Dec17.doi:10.1111/jch.12237.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III(NCEP ATP)ATP是在和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某些人群降低LDL治疗需进一步强化的呼吁,其中一个新特征就是着眼于多重危险因素糖尿病(等危症)吸烟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进行降压治疗)低HDL-C(40mg/dL)早发CHD家族史(CHD:男性一级亲属55岁,女性一级亲属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JAMA.2001May16;285(19):2486-97LDL降低目标:CHD和CHD等危症(100 mg/dL);多重(2+)危险因素(130 mg/dL);0-1个危险因素(160 mg/dL)近年来对危险因素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2013 ACC/AHA 发布新风险评估模型2013年11月12日,ACC与AHA联合公布2013ACC/AHA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该指南以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事件10年风险作为首要关注对象,该指南不再强调单个危险因素,而是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以降低整体风险为目标可最佳预测10年风险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总胆固醇、HDL-C、收缩压、使用降压治疗、糖尿病和当前吸烟状况GoffDC,etal.Circulation.2013Nov12.风险评估推荐流程2014 JBS3 计算风险的同时可了解干预获益“干预”栏目,可让患者了解不同的干预措施对CVD风险程度的影响、每项干预措施能使无CVD事件的生存时间延长多少。这一工具让患者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咨询或讨论,了解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了解改良生活方式和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能降低CVD风险的原因,了解尽早开始降低CVD风险的原因及如何开始和如何进行。JBS3.Heart2014;100:ii1ii67.2010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2010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彩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优点: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了有力工具,简便易行局限性: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是一种概率的估算,仅作为危险分层的工具对于10年ASCVD发病风险10%且年龄55岁的患者建议评估终生风险终生风险评估作为10年CVD风险的重要补充l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高危策略”识别短期风险低但终生风险高的年轻个体l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群体策略”增加年轻人对心血管病的关注有利于年轻人修正不良生活方式和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展望:基于心血管病终生风险研究开发教育工具Circulation.2009;119:382-389CurrentCardiovascularRiskReports.2009,3:144149EurJPrevCardiol.2015Mar;22(3):380-8.美国32-47岁年轻人心血管病10年风险为低危占90%以上,而约50%的年轻人终生风险为高危JarettD.Berry,Circulation.2009;119:382-389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CARDIA)队列研究:N=2988,50岁受试者,对每一位受试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终生风险评估,分为3组(10年心血管风险高、10年心血管风险低/终生风险高、10年心血管风险低/终生风险低)短期风险评估与终生风险评估优缺点短期风险评估长期(终生)风险评估优点识别高危个体能够识别短期风险为低危、但长期风险为高危的个体强调心血管病的短期预防强调短期风险为低危的年轻个体的心血管病预防可从观察性研究中获取大量数据考虑了死因竞争风险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缺点忽略死因竞争风险对于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缺乏用于终生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对于短期风险为低危个体的心血管病预防缺乏说服力,尤其是年轻人中短期风险为低危的个体占大多数,不利于该人群心血管病的早期预防CurrentCardiovascularRiskReports.2009,3:144149影响中国人群CVD终身风险的危险因素EurJPrevCardiol.2015Mar;22(3):380-8.血压、血脂、BMI、糖尿病、吸烟是影响CVD终生风险的危险因素血压是区分中国人群CVD终生风险的首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群研究,合并危险因素越多,终生风险越高EurJPrevCardiol.2015Mar;22(3):380-8.终生风险研究启示:为中国人群CVD预防提供目标l所有危险因素水平一直保持理想状态CVD风险到终生均保持极低的风险,甚至修正年龄对CVD风险的效应l提供中国人群CVD原始预防的目标:SBP 120 mm Hg,DBP80 mm Hg,non-HDL-C 3.11 mmol/L,BMI24 kg/m2,HDL-C1.04 mmol/L,且不吸烟,无糖尿病EurJPrevCardiol.2015Mar;22(3):380-8.为便于临床操作,2013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重点关注7大危险因素50岁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高血脂)糖尿病(高血糖)肥胖(BMI28)家族史(心血管病)“三高”不良生活方式7 7 大大 危险危险因素因素7项CVD危险因素中超过3项者建议尽早启动抗血小板一级预防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3月第41卷第3期小结我国心血管疾病危害严重心血管筛查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正确利用筛查工具可提高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水平谢 谢阿司匹林肠溶片简短处方信息阿司匹林肠溶片简短处方信息【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肠溶片英文名称:AspirinEnteric-coatedTablets【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司匹林【适应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用法用量】口服,饭前用适量水送服。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后每天100-200mg。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每天100-300mg;降低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mg。【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见于上下胃肠道不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过敏反应等。详见说明书。【禁忌】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急性胃肠道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肝、心功能衰竭;与氨甲蝶呤合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注意事项】下列情况时使用阿司匹林应谨慎:对止痛药/抗炎药/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它过敏反应;胃十二指肠溃疡史;与抗凝药合用;对于肾功能或心血管循环受损的患者,乙酰水杨酸可能进一步增加肾脏受损和急性肾衰竭的风险;严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肝功能损害;合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应咨询医生;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能导致手术中或手术后增加出血;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清除,可诱发痛风。【药物分类】处方药【持证商】公司名称:BayerS.p.A.公司地址:VialeCertosa,130,20156Milano,Italy【生产企业】企业名称:BayerHealthCareManufacturingS.r.l.生产地址:ViaDelleGroane,126,20024GarbagnateMilaneseMI,Italy【分包装企业】企业名称: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企业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7号【说明书版本】核准日期:2008年08月04日修改日期:2013年06月25日关于本产品完整的处方信息请参阅产品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