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191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原卷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20102010 年高考山东卷地理年高考山东卷地理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 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 5 时。读图回答 3-4 题。2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 时、20 时大气较稳定 B、12 时、15 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

2、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4、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 17 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下图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B.C.D.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3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 1989 年和 2009 年的卫星影象。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 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 78 题。7.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3、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4 26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 A 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表为沪宁杭工业区 B 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1)说明 A 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

4、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 分)(2)2010 年春季 B 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 分)5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 2 内容(6 分)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 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 等运输 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 分)(5)B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5、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 8 表 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 分)29、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 1999-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工业区区位条件6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6 分)(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5 分)30【旅游地理】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

6、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7 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1)现有 A、B 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 分)(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 分)31【自然灾害】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8 (1)台风过境 A 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 分)(2)该台风在 A、B 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 B 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 分)3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9 (1)指出 A 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6 分)(2)分析 B 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